猎户座飞船

搜索文档
你看又急,“中国要赢,我可真见鬼了”
观察者网· 2025-09-27 03:02
就在这个月初,达菲向NASA全体职工发表讲话时信誓旦旦,宣称美国"一定会抢在中国之前登月",将 赢得"第二次太空竞赛"。 他反驳了近期部分批评者的观点,这些人认为中国将先于美国重返月球。 "我们将重返月球,而这一次,当我们插上美国国旗,就会让它永远留在那里。我承诺,要在特朗普总 统卸任前实现这一目标!"他说。 达菲频频打气的背后,恰恰暴露出其日益匮乏的信心。 【文/观察者网 柳白】 一谈到中国太空进展,美官员就上头。 当地时间9月22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代理局长肖恩·达菲在公布10名新宇航员人选时放话 称,探月计划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一场"竞赛"。 "要是中国打败NASA,那我可真活见鬼了(I'll be damned),"达菲情绪激动,活像赛前给队员打气的 橄榄球教练,"我们一定能赢!" 《纽约时报》9月26日报道提到,中国已表示计划在2030年前让本国宇航员登月。 而"中国将领先美国登月"的悲观论调,已不是头回刺痛了这位NASA局长。 不过在当天举行的发布会上,执行"阿耳忒弥斯2号"任务的宇航员们,不像达菲那么上头。即便被问到 达菲的上述言论,他们也完全没有提及中国。 报道说,显然,宇航员们只 ...
屡次推迟的登月计划可能提前 NASA哪来的自信?
新华网· 2025-09-24 23:28
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3日宣布,"阿耳忒弥斯"登月计划的首次载人绕月飞行任务"阿耳忒弥斯2号"将于2026年4 月执行,并可能提前到2026年2月。此前,NASA屡次宣布该计划延迟,这次却宣称"可能提前",NASA哪来的自信? 提前的前提是安全 2024年12月,NASA将"阿耳忒弥斯2号"和"阿耳忒弥斯3号"任务再次分别推迟至2026年4月和2027年年中。NASA当时表示,这一决定是在对"猎户 座"飞船的隔热罩问题进行调查后做出的。调整后的任务时间表能够预留更多时间解决"猎户座"飞船的环境控制和生命支持系统相关问题。 登月计划难度重重 据NASA官网介绍,4名宇航员将执行"阿耳忒弥斯2号"任务并返回,测试美国新一代登月火箭"太空发射系统"和"猎户座"飞船的性能,验证"猎户 座"飞船的关键生命支持系统能在未来长时间任务中向宇航员提供生命保障,为下一步登月计划做好准备。 这是2007年12月6日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一处建筑物上拍摄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标志。新华社/法新 "阿耳忒弥斯"是美国政府2019年宣布的新登月计划。2022年11月16日,执行"阿耳忒弥斯1号"无人绕月 ...
NASA时间表提前,计划最早明年2月载人绕月
观察者网· 2025-09-24 08:45
NASA代理副局长拉基莎·霍金斯(Lakiesha Hawkins)在当地时间23日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称,这将是 太空探索的重要时刻,"我们将一同坐在前排见证历史"。她表示:"发射窗口最早可能在明年2月5日打 开,但我们要强调的是,安全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由于载人航天器等设备开发遭遇困难,美国曾宣布推迟"阿耳忒弥斯"登月计划 的时间表。但现在,美国想要加速这一进程。据英国广播公司(BBC)9月23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 天局(NASA)宣布,将提前执行"阿耳忒弥斯2号"载人绕月任务,计划最早2026年2月发射。 "阿耳忒弥斯2号"任务的"猎户座"飞船 NASA "阿耳忒弥斯"计划发射总监查理·布莱克韦尔-汤普森(Charlie Blackwell-Thompson)说,为登月任务设 计的"太空发射系统"(SLS)火箭"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发射",剩余工作主要是"猎户座"载人飞船 的组装和地面测试。 "阿耳忒弥斯2号"载人绕月任务为期十天,NASA宇航员里德·怀斯曼(Reid Wiseman)、维克托·格洛弗 (Victor Glover)和克里斯蒂娜·科赫(Christina Ko ...
NASA预算倒退60年,靠裁员渡过难关?
虎嗅· 2025-08-21 00:54
当前裁员计划 - NASA将通过自愿辞职计划裁减约3870名员工 占员工总数1.8万人的近20% [1] - 裁员是特朗普政府削减联邦雇员规模计划的一部分 [1] 历史员工规模变化 - 1958年成立时员工约8000人 由总部和原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实验室人员组成 [4] - 员工数量峰值达3.4万人 出现在20世纪60-70年代美苏航天竞赛期间 [4] - 1982年员工数降至2.2万人 1986年挑战者号事故后重新加强工程师招聘 [4] - 1992年出现第二高峰达2.57万人 当时以航天飞机为核心执行哈勃望远镜等重大计划 [5] - 2000年员工数降至约1.75万人 因克林顿政府要求削减50亿美元预算并进行重组 [7] - 2024年前维持约1.8万人规模 通过内部调整消化了航天飞机退役影响的3200名承包商 [8] 预算变动情况 - 2010财年预算请求为186.86亿美元 2025财年预算提案为253.84亿美元 [8] - 特朗普政府2026财年预算提案将NASA预算从248亿美元削减至188亿美元 降幅达24% [9] - 此次预算削减幅度为NASA历史上最大 [9] 项目调整与终止 - 火星样本返回任务被取消 [9] - 月球轨道空间站(Gateway)项目终止 [9] - 金星探测任务和"新视野"号太阳系外围探索任务被取消 [9] - 国际空间站载人货运次数及研究项目削减 预计2030年退役 [9] - 当前预算重点聚焦重返月球竞赛和首次载人登陆火星 [10] 历史背景与影响因素 - 员工数量变化反映国际竞争格局、美国社会认知和政府预算调整的影响 [11] - 20世纪90年代员工大降与冷战结束相关 1999年美国国防开支比1989年下降29.2% [8] - 2011年退役航天飞机项目后开始将更多任务外包给SpaceX等商业公司 [8] - 当前裁员后员工数量和预算金额将跌至1961年以来最低水平 [13]
马斯克反对无效,美国会拨款近300亿生产传统登月火箭
凤凰网· 2025-07-02 01:10
美国航天政策与拨款 - 美国参议院通过预算调和法案,为NASA"阿尔忒弥斯"登月计划追加100亿美元拨款 [1] - 追加资金将用于生产更多SLS火箭(41亿美元)和建设"月球门户"空间站(26亿美元) [3] - 法案与特朗普5月提出的逐步淘汰SLS计划相悖,显示政策转向 [3] SLS火箭争议 - SpaceX CEO马斯克批评SLS火箭不可重复使用,称每次发射相当于"炸掉一枚价值十亿美元的火箭" [2] - NASA数据显示SLS每枚火箭重复生产成本接近25亿美元,已累计投入240亿美元 [2] - 主要承包商包括波音、Aerojet Rocketdyne(L3哈里斯旗下)和诺斯罗普·格鲁曼 [2] - 艾萨克曼质疑SLS长期价值,认为不适合频繁月球/火星任务 [2] 其他航天项目拨款 - 7亿美元用于开发火星通信轨道器 [3] - 12.5亿美元用于国际空间站延长运营 [3] - 3.25亿美元拨给SpaceX研发国际空间站脱轨飞船 [3] 行业竞争格局 - 传统航天巨头(波音等)获得政策支持,与SpaceX形成竞争 [1][2] - 特朗普撤回对艾萨克曼的NASA局长提名,显示与马斯克关系恶化 [1]
“梦舟”飞船头顶一根逃逸塔,证明了美国先进中国守旧吗?
观察者网· 2025-06-20 00:12
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梦舟"技术解析 核心观点 - "梦舟"飞船采用逃逸塔设计并非技术落后,而是工程最优解,在载人航天任务中优先确保航天员安全[4][6][17] - 逃逸塔系统在响应速度、分离可靠性和冗余设计上具有不可替代优势,尤其适合中国当前航天任务的高安全性要求[7][8][10] - 美国NASA新一代"猎户座"飞船同样保留逃逸塔设计,推力达40吨级,高度近5米,证明该技术仍是深空探索的可靠选择[6][17] 逃逸系统技术对比 逃逸塔方案优势 - 逃逸塔可在火箭点火故障时0.3秒内启动,实现"拔萝卜"式快速分离,独立完成转向、开伞、软着陆全流程[6][7] - 系统解耦设计:正常任务中逃逸塔可抛弃,不增加飞船死重;故障时独立运作不受其他系统影响[12][14][17] - 采用固体推进剂,相比液体推进剂毒性更低,存储运输安全性更高[14] 集成推进器方案特点 - 载人"龙"飞船8台"超级龙"推进器需全程携带,单台推力7.1吨,总重达1.5吨,形成持续性死重[12][14] - 2019年地面测试中因推进剂管路泄露导致飞船爆炸,暴露高集成系统的连锁风险[14] - 设计初衷包含推进着陆功能,后因技术不成熟改为降落伞回收,导致系统功能冗余[12][15] 技术路线选择逻辑 中国航天发展策略 - "梦舟"采用"逃逸抓总"模式,飞船系统同时承担逃逸与救生职能,技术整合度高于传统设计[10] - 现阶段优先确保任务成功率,逃逸塔方案可分离测试验证,风险容忍度接近零[17][19] - 未来技术成熟后可能转向集成推进,但需建立在系统闭环和风险可控基础上[17][19] 商业航天差异化路径 - SpaceX为适应高频发射需求,选择紧凑型设计,逃逸系统复用率达10次以上[15] - "猎鹰9号+龙飞船"组合定位低轨运输,与"梦舟"载人登月任务存在根本差异[15][17] - NASA在载人登月任务中坚持逃逸塔设计,反映深空探索与近地轨道任务的安全标准差异[6][14][17] 工程哲学与舆论认知 - 舆论关注点易被视觉元素误导,实际工程评价标准应为系统可靠性和逃生成功率[4][19] - "梦舟"设计体现中国航天"稳-冗余-可控"的工程哲学,在技术积累期保持战略克制[17][19] - 逃逸塔高度5米级的设计经过气动优化,在最大动压逃逸阶段能保持姿态稳定[8][10]
NASA 单年预算“史上最大规模削减”:计划裁员近三分之一
搜狐财经· 2025-05-31 04:44
NASA 2026财年预算削减 - 美国政府提议将NASA预算从248亿美元削减至188亿美元,降幅近25% [1] - 这将是NASA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单年度预算削减,创1961年以来新低 [2] - 科学项目经费削减占比最大,降幅达47%,降至39亿美元 [3] 受影响的具体项目 - 取消41个科学项目,占NASA科学项目总量的三分之一 [5] - 终止火星采样返回任务、新视野号、朱诺号等多项重要任务 [5] - 取消参与欧空局富兰克林号火星生命探测车项目 [5] - 取消月球门户空间站,现有SLS火箭与猎户座飞船将在完成两次任务后退役 [5] - 罗曼太空望远镜拨款仅1.566亿美元,不足原计划半数 [6] 人员与机构调整 - 计划将NASA现员17,391人缩减至11,853人,降幅约32% [6] - 撤销STEM参与办公室 [6] 替代计划 - 设立"商业地月火星基础设施与运输计划",拨款8.64亿美元 [6]
美国“载人登月计划”要塌方了?
观察者网· 2025-05-06 05:52
阿尔忒弥斯计划调整 - 白宫预算草案提议在完成阿尔忒弥斯Ⅲ和Ⅳ任务后退役SLS火箭与猎户座飞船,并终止月球门户站建造计划[1] - SLS火箭和月球门户站曾被视为美国重返月球及火星探索的核心支柱,承载NASA近年最大财政与政治投资[3] - SLS火箭研制费用达240亿美元,单次发射成本40亿美元,效率远低于SpaceX星舰项目[5] SLS火箭的政治经济背景 - SLS被称为"国会火箭",其零部件分散至亚拉巴马、佛罗里达等航天大州承包商以维系政治支持[5] - 项目采用地理分布式建造方案,虽效率低下但通过就业岗位绑定国会选票,形成"太贵所以不敢砍"的行业共识[6] - 特朗普政府动刀原因包括联邦预算压缩、星舰技术压力及载人登月共识缺失[7] 月球门户站困境 - 月球门户站被定位为深空探索跳板,但阿尔忒弥斯Ⅲ任务将直接跳过该站采用"直连模式"[10] - 首批舱段PPE与HALO发射推迟至2027年,国际模块缺乏明确时间表,功能定义模糊导致价值存疑[11] - 国际合作背景浓厚但政治护身符不足,成为预算削减中最易被舍弃的环节[12] 美国航天战略转向 - 资源可能转向火星、私营航天及军事太空资产,反映登月项目政治号召力下降[15] - SLS和门户站取消将冲击NASA生产链条与国际协作框架,导致阿尔忒弥斯体系结构性塌陷[16] - 与中国登月竞赛中呈现"失速"态势,中国2030年前载人登月路径明确而美国陷入技术博弈[16] 中美登月路径差异 - 中国采用两次长征十号发射+轨道对接的简洁路径,聚焦"先登月再扩展"的务实逻辑[19] - 美国通过月球门户站构建可持续驻留体系,但超前战略导致工程复杂度远超执行能力[20] - 中国方案体现分阶段实施的工程哲学,美国则因战略设计与国力脱节陷入系统性透支[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