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信贷

搜索文档
专访贝多广:普惠金融要帮中低收入人群敢消费
北京商报· 2025-09-25 05:30
随着我国金融体系不断完善,普惠金融已从最初的基础服务普及,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从信贷规模突破36万亿元,到保险、理财等领域服务缺口逐 渐显现,普惠金融的内涵与边界也正不断拓展。近日,在2025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期间,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院长贝多广围绕普惠金融生态构 建、产品设计优化、政策支持方向、规模与风险平衡等多个话题,接受了北京商报记者专访。 Beijin ·北京 下可 2025.9.24 弱势人群的金融需求远不止信贷,还包括保险与理财 就普惠金融生态体系构建,贝多广指出,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初期重点集中在支付与信贷领域,且成效显著,如今,普惠金融贷款规模已达36万亿元,切实缓 解了部分群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但通过调研也发现,弱势人群的金融需求远不止信贷,还包括保险与理财。 "以我国扶贫贷款为例,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的3年期零利息贷款,能给到有效的生活经营支持,但无法应对家庭突发风险。若突然出现意外,有人得重疾 要花几十万元,或者顶梁柱意外去世,之前靠贷款发展的一切都成了空,这时候才发现,普惠保险某种程度上比信贷更重要,它能给这些家庭兜底。"贝多 广称。 此外,包容性理财的需求同样迫 ...
对话刘晓春:普惠金融不再单纯求规模,促消费避免过度依赖信贷
北京商报· 2025-09-25 05:30
当前,金融行业正处于转型关键期,普惠金融如何突破"不可能三角"?助贷新规落地又将带来哪些影 响?中小银行如何应对低利率压力?又将如何利用AI技术加码金融创新? 9月24日,在2025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期间,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上海新金融研究 院(SFI)副院长刘晓春接受了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他结合我国金融行业实践、政策导向及全球行业趋 势,对这些核心问题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剖析。 谈普惠金融:从单纯追求规模,转向提升服务精准度 谈及数字技术对普惠金融的影响,刘晓春认为我国在技术落地应用层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同时也需警惕 技术带来的误区。 "这些年我国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字技术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应用走在了世界前面。数字技术确实能 带来很多好处,它可以提高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还能优化客户体验,尤其是在服务触达方面,为 普惠金融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和工具,让更多偏远地区、弱势群体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刘晓春展开 说道。 提高可得性、控制风险和降低利率,一直被业内认为是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不可能三角"。 谈及此,刘晓春认为,这是一个不同阶段的问题。"最初,我们希望扩大普惠金融的覆盖范围,服务更 多弱势群体 ...
金融业解决服务消费堵点应积极主动作为
国际金融报· 2025-09-20 02:15
政策框架 - 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涵盖培育消费平台 丰富服务供给 激发消费增量 财政金融支持 统计监测制度五方面共十九条措施 [1] - 政策明确部门分工 旨在形成多部门协作的政策合力 系统性解决服务消费堵点问题 [1] 金融支持方向 - 金融部门需融合货币政策 信贷政策与资本市场融资政策 多管齐下支持服务消费 [1] - 重点运用央行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激励金融机构加大住宿餐饮 文体娱乐等领域供给 [2] - 未来可能扩大服务领域再贷款规模 通过货币信贷工具支持中央和地方专项债券 [2] 重点服务领域 - 金融资源聚焦养老托育 家政服务 文化旅游 教育培训等民生领域 [2] - 支持文博场馆创新办展 放宽中高端医疗 休闲度假领域市场准入并降低融资门槛 [4] 消费刺激手段 - 通过离境退税 消费券等方式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2025年上半年离境退税商店达1万家(较2024年底增长3倍) 退税销售额增长98% [3] - 加强消费信贷支持 降低信贷成本 覆盖养老 教育等场景 配合"两新"政策及贴息政策落实 [3] 产品与机制创新 - 金融机构需开发适合服务消费特点的金融产品 覆盖食住行游购娱重点领域 [3] - 加大对消费行业经营主体的首贷 续贷 信用贷 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 [3] - 完善内部业务流程 从供需两端扩大高质量信贷供给 [3] 风险与合规管理 - 金融机构需平衡金融服务与风险防范 确保信贷资金精准投向优质服务消费项目 [4] - 金融监管部门将加大违规处罚力度 推动行业合规水平提升 [4] - 通过资金流向管控封堵套利漏洞 形成需求升级 供给优化 消费扩容的良性循环 [4]
广发银行济宁关帝庙金融街小微支行“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走进龙贵超市开展宣传活动
齐鲁晚报· 2025-09-19 11:07
核心活动内容 - 广发银行济宁关帝庙金融街小微支行于2025年9月开展"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主题宣传活动,聚焦超市经营与消费场景,针对个人金融信息安全、消费金融权益维护、防范金融侵权等重点领域进行分类宣传 [1] - 活动通过打造商超权益宣传场景,在龙贵超市入口等显眼位置布置主题条幅与宣传折页,内容涵盖消费中如何保护金融权益、个人金融信息勿泄露、理财投资权益早知晓等核心议题 [1] - 现场宣讲采用"商超金融权益案例+实用保护指南"形式,覆盖消费时个人信息被违规收集、虚假促销诱导不合理信贷、冒充超市活动实施金融诈骗等热点侵权场景 [3] 目标群体覆盖策略 - 针对购物群众开展个性化消费金融权益守护宣讲,覆盖超市购物、餐饮消费、会员服务等不同场景 [3] - 面向超市员工及购物群众分人群进行精准宣传,提升公众金融权益维护意识与实践能力 [1] - 通过分层宣讲方式精准覆盖商超人群,包括消费支付与信息权益、消费信贷与服务权益、理财与投资权益三大高频金融权益领域 [3][4] 具体宣讲案例与措施 - 消费支付领域警示顾客扫码支付后银行卡被盗刷且信息被滥用案例,强调使用超市正规支付渠道、拒绝提供非必要金融信息、开通支付账户实时预警等保护措施 [3] - 消费信贷领域分析违规消费分期隐藏高额手续费、虚假促销诱导办理不必要消费贷等侵权行为,结合客户因虚假分期宣传多付费用案例,强调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及确认费率与还款规则的重要性 [3] - 理财投资领域讲解冒充超市合作理财项目诈骗、虚假养老金融产品误导消费等套路,以老年顾客轻信超市专属高收益理财受损案例,传授通过正规金融机构了解产品资质与风险评级的方法 [4] 活动成效与未来规划 - 本次活动有效揭示消费信息侵权、违规消费信贷、虚假理财诱导等侵害金融权益的常见套路 [4] - 未来将持续深化金融权益进场景模式,将金融权益保护融入商超、社区等生活场景,打造懂权益、会保护、享安心的金融服务场景 [4]
早知道: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工信部就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相关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搜狐财经· 2025-09-17 23:36
政策与监管动态 - 特朗普再次延长TikTok禁令执行期限 外交部回应相关事宜 [1] - 央行提出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 以提升消费信贷供给能力 [1] - 工信部就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相关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1] - 商务部计划在全国选择约50个城市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 [1] 财政与市场数据 - 财政部公布1-8月证券交易印花税达1187亿元 同比增长81.7% [1] - 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 符合市场预期 [1] 金融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 道指上涨0.57% [1]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上涨2.85% [1]
9部门:支持地方通过新设或纳入现有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等方式 分担消费信贷风险
凤凰网· 2025-09-16 09:06
9月16日,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其中指出,加大消费信贷 支持力度。支持地方通过新设或纳入现有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等方式,分担消费信贷风险,开展重点领域 消费贷款贴息,引导金融机构和商家合作开发适合服务消费特点的产品和服务,形成"政府补贴+金融 支持+商家优惠"组合拳。 ...
商务部等9部门:加大消费信贷支持力度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09:03
人民财讯9月16日电,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出,加大消费 信贷支持力度。支持地方通过新设或纳入现有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等方式,分担消费信贷风险,开展重点 领域消费贷款贴息,引导金融机构和商家合作开发适合服务消费特点的产品和服务,形成"政府补贴 +金融支持+商家优惠"组合拳。 ...
稳健向好!宁波银行2025中报解读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8-29 00:1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达3.47万亿元 同比增长11.04% 营业收入371.60亿元 同比增长7.91% 归母净利润147.72亿元 同比增长8.23% 不良贷款率0.76% 资产质量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2] - 公司通过专业化服务能力提升和商业模式升级 实现盈利结构优化和盈利来源多元化 [2][10] - 公司坚持差异化经营策略和数字化建设 深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7] 资产规模与业务发展 - 总资产34,703.32亿元 较年初增长11.04% 存款总额20,764.14亿元 较年初增长13.07% 贷款及垫款总额16,732.13亿元 较年初增长13.36% [7] - 通过金融科技驱动商业模式升级 依托"十一中心"组织架构和"三位一体"研发体系提升服务能力 [7] - 构建"四化"赋能体系(专业化、数字化、综合化、国际化)增强市场竞争力 [7] 经营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371.60亿元 同比增长7.91% 归母净利润147.72亿元 同比增长8.23% [11] - 非利息收入114.34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30.77% 显示盈利来源多元化 [11] - 公司本体设9个利润中心 子公司设4个利润中心 协同推进业务发展 [10]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 - 不良贷款余额126.88亿元 不良贷款率0.76% 拨备覆盖率374.16% [15] - 资本充足率15.21% 一级资本充足率10.75%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65% [15] - 连续18年保持不良贷款率低于1% 实施统一授信政策和独立审批机制 [15] 战略方向与展望 - 持续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 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 [16] - 紧扣客户差异化需求 通过专业化服务构建核心竞争力 [16] - 坚持金融科技与业务融合发展战略 推动可持续发展 [7][16]
徽商银行金融科技部副总经理俞阳国:科技赋能新场景,商业银行新机遇 | 银行家论道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8-24 10:07
数字金融发展背景 - 商业银行在复杂宏观环境下保持平稳运行,资本实力增强,资产规模扩张,盈利能力稳健增长,风险抵补充足[1]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数字金融首次写入中央文件[2] - 金融机构需迎接技术变革,探讨商业银行新增长路径,在保持合理利润同时服务实体经济[2] 金融服务场景变化 - 数字金融发展推动客户消费行为个性化、场景多元化,客户倾向于无感知便捷化金融服务[5] - 传统标准化产品、流程化服务、单向化供给无法抢占更多市场[5] - 金融服务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综合性金融解决方案转变[5] 金融科技应用实践 - 围绕数字化场景、数字化产品、数字化渠道、数字化运营、数字化风控五方面开展深度应用[5] - 数字化场景方面:通过手机银行、开放银行等渠道与外部机构合作,实现账户能力输出、支付能力输出、权益兑换、资金监管/托管等服务[6] - 数字化产品方面:在消费信贷、企业融资、普惠金融等领域构建产品谱系,实施客群精细化运营和产业链深度融合[7] - 数字化渠道方面:以全渠道覆盖为基础,整合渠道、业务、服务及数据信息,构建远程银行服务体系[7] - 数字化运营方面:提升客户运营数字化能力,运用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精准营销和智能策略输出[8] - 数字化风控方面:打造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授信全流程场景,构建数字化风控体系[10] AI技术赋能场景 - AI技术在智慧远程银行、智慧运营、智慧营销、智慧风控、智慧办公、智慧科技等领域应用落地[11] - 智慧远程银行:通过智能总结和关键要素提取实现客服工单预填自动化,提升填单效率与准确性[11] - 智慧运营:构建各条线知识库实现智能问答,利用多模态大模型自动识别票据、单证等材料[11] - 智慧营销:融合大模型文本分析能力与私域知识,构建客户标签体系及画像,生成营销话术及策略[12] - 智慧风控:利用大模型汇总分析信贷三查报告数据,按照业务规则生成分析结果,辅助编写调查报告[12] - 智慧办公:将大模型应用于文档质检、创作、润色、分析等通用办公场景,提升工作效率[12] - 智慧科技:推动大模型与代码开发深度融合,实现代码解释、补全、纠错、SQL优化等功能[13] 商业银行发展策略 - 以客户为中心、以业务价值为导向,主动抓住科技赋能新机遇[4] - 通过金融科技应用实践与AI赋能提升金融服务场景质效,持续丰富金融服务场景[13]
多方合力稳经济 下半年增量政策落地可期
新华网· 2025-08-12 06:25
经济复苏态势 - 2022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受疫情反复和乌克兰危机及美联储加息影响承压 但5-6月多项指标修复 市场对加快复苏形成共识 [1][2] - 6月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销售面积46.4万平方米 较5月同期上升71.4% 乘用车零售日均5.9万辆 同比增长39% 较5月增长55% [2] - 世界银行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速有望反弹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预测上半年GDP增速2.7% 下半年达6.4% 全年增速4.7% [3] 政策支持方向 - 国务院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后 全国超20个省区市推出地方方案 重点围绕抓项目扩投资扩内需 [2] - 专家建议推出规模性政策应对需求收缩等压力 包括财政贴息支持消费信贷 专项债扩容配套社会资金 减税降费与金融政策搭配 [4][5] - 政策发力重点围绕居民促消费和企业稳预期 具体工具包括下调房贷利率 扩大消费券发放范围 扩大融资供给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