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777

搜索文档
全球最长航线开始售票,上海出发全程2万公里无需换乘,去程近26小时,经济舱票价12235元起,东航计划用波音777机型执飞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2 00:30
航线开通概况 - 上海—奥克兰—布宜诺斯艾利斯航线于9月8日正式开售 为中国和阿根廷两国间唯一无需换乘的直达航线 全长2万公里 刷新全球最长航线纪录 [1] - 航线计划采用波音777执飞 每周两班往返 去程周一和周四从上海出发全程25小时55分 回程周二和周五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出发全程29小时 [1] - 首航航班于12月4日出发 航班号为MU745 单程经济舱票价含税12235元起 公务舱含税价格45754元起 [3] 航班运营细节 - 去程航班凌晨2时从上海浦东机场T1起飞 抵达布宜诺斯艾利斯为当地时间下午4时55分 经停新西兰奥克兰机场2小时25分 [3] - 经停原因为航线距离过长需加油补给 旅客需中途休息 经停时乘客无需换机且航班号不变 [6] - 对比其他中转方案(如经达拉斯或首尔需30小时以上且需过境签证)新航线具备时间优势和免签便利性 [5] 战略意义与市场背景 - 航线填补上海直达南美航线空白 改变过去依赖欧洲或北美中转的"北向通道"模式 新"南向通道"具备航程更短 耗时更少及转机时差少优势 [6] - 中国与阿根廷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163.51亿美元 在农产品 电子产品 新能源等领域合作紧密 [6] - 上海持续打造国际航空枢纽 加强对南美辐射系必然选择 南美多国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与中国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 [6]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计划以该航线为起点 逐步拓展至圣保罗 圣地亚哥等南美城市 并通过天合联盟代码共享强化全球覆盖 [6] - 公司将申请航线第五航权(第三国准入权) 可在经停奥克兰机场时上下客货 促进中 新 阿三方经贸和人员往来 [6][7] - 第五航权被航空界誉为最丰富且具经济实质意义的航权 涉及多国谈判与双边协定 开放后可分享对飞国及中国至第三国的市场资源 [7]
全球最长航线即将启航
财联社· 2025-09-11 13:03
航线开通背景 - 上海—奥克兰—布宜诺斯艾利斯航线于9月8日正式开售 首航航班将于12月4日出发 [1] 航线技术参数 - 航线全长2万公里 开通后将刷新全球最长航线纪录 [2] - 采用波音777执飞 每周两班往返 去程上海出发全程25小时55分 回程布宜诺斯艾利斯出发全程29小时 [2] - 选择经停新西兰的"南向通道" 相较于经欧美中转的"北向通道"具备航程更短 耗时更少 转机时差少三大优势 [2] 航线运营策略 - 东航将申请第五航权 可在经停奥克兰机场时上下客货 [2] - 航线助力中国 新西兰 阿根廷三国经贸和人员往来 [2] 航线战略意义 - 成为中国和阿根廷两国间唯一无需换乘的直达航线 [2]
全球最长航线即将启航!中国直飞阿根廷 全程2万公里无需换乘
央视新闻· 2025-09-11 11:37
航线开通信息 - 上海—奥克兰—布宜诺斯艾利斯航线于9月8日正式开售 首航航班将于12月4日出发[1] - 该航线为中国和阿根廷两国间唯一无需换乘的直达航线 全长20000公里 刷新全球最长航线纪录[1] - 航线采用波音777执飞 每周两班往返 去程周一和周四从上海出发全程25小时55分 回程周二和周五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出发全程29小时[1] 航线运营优势 - 选择经停新西兰的"南向通道"相较于经欧洲北美中转的"北向通道"航程更短耗时更少[1] - 具备转机时差少的优势 东航将申请第五航权可在经停奥克兰机场时上下客货[1] - 航线开通将助力中国 新西兰和阿根廷三国经贸和人员往来[1]
最赚钱的航司,为何被骂最狠?
虎嗅· 2025-09-02 10:4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3.04亿元 同比增长4.35% [2] - 同期净利润11.69亿元 同比下降14.11% [2] - 飞机利用率达9.74小时 同比增加0.46小时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2小时 [38] 成本控制策略 - 采用单一机型运营 主要使用空客A320 降低采购维修培训成本 [32][33] - 取消头等舱且座位不可调节 使客舱座位数量增加20%以上 [34] - 通过延长飞行时段和优化航线排班提高飞机利用率 [37] 收入优化措施 - 执行严格的行李尺寸重量规定 随身行李限重7公斤 超标需支付150元托运费 [7][13][8] - 在机场与银行合作推广信用卡 以托运费用折扣吸引乘客办卡 [18][19][20] - 退改签费用高昂 案例显示1028元机票仅退款222元 1280元机票退票扣费超400元 [22] 辅助收入来源 - 机上销售餐食饮品及毛毯等商品 毛毯定价15元/条 [29][30] - 推出199元单次卡产品 但兑换限制较多且退票仅返还100元优惠券 [24][25][27] - 国际航线辅以波音777和空客A350机型满足长航线需求 [33] 市场定位与竞争环境 - 采用廉价航空模式被称为"空中绿皮车" 在行业内实现盈利独树一帜 [39][1] - 主流航司普遍降价导致航线竞争加剧 [41] - 部分乘客因体验不佳选择不再乘坐 公司面临口碑压力 [40][41]
东航指挥长丛金山:争当运控战线的“排头兵”
中国民航网· 2025-07-30 02:10
公司运营表现 - 东航南京机场2025年上半年关舱门正常率达97.81% 较2024年同期提升2.59个百分点 [5] - 完成快速过站147班 较2024年同期提升3.25个百分点 [5] - 通过中国民航流量管理系统优化航路调整时间 有效应对恶劣天气导致的航班积压 [3] 国际航线拓展 - 东航于7月9日开通南京至法国巴黎首条直飞航线 采用波音777执飞 [5] - 首航保障涉及机组首次在南京执行任务 加油量压缩过站时间 保障难度极高 [5] - 通过协调地服专人和优化车队路线节省过站时间 保障首航顺利执行 [5] 人员管理与培训 - 指挥长负责实时监控进出港航班并处置特情 兼任驻场航司代表协调机场保障 [3] - 开展"强基练兵"行动 利用交班时间组织党员学习二十大精神确保理论不断档 [5] - 分部培训实现全覆盖 带动班组成员业务能力显著提升 [5] 极端天气应对 - 广东地区暑运期间频繁遭遇台风雷雨 导致延误航班数量多时间长 [3] - 东航江苏公司选派业务骨干支援深圳基地 通过协调保障部门快速响应不正常航班 [3] - 支援期间专业能力获东航广东分公司深圳基地领导同事一致好评 [3]
云端的责任:三位东航飞行员眼中的2025暑运
中国民航网· 2025-07-18 01:10
暑运旺季表现 - 公司暑运期间日均运输旅客超45万人次 [1] - 国际长航线激增成为最大特点 飞行员人均月飞行90小时 平均每人每月执飞3班国际长航线 [3][4] - 国际航班客座率超过95% 公务舱全满 [4] 国际航线拓展 - 公司近期新增"南京—巴黎""上海—马德里"等国际航线 [4] - 波音777机队承担新增国际航班任务 [4] C919运营进展 - C919机队规模增至11架 执飞14条精品航线 覆盖12座城市 形成"东西贯通、南北联动"格局 [7] - 机队日执飞达46个航段 运营率已与传统单通道机型持平 [7] - 149名飞行员全员投入暑运 旅客对国产大飞机关注度显著提升 [7][8] 飞行员团队动态 - 资深飞行员除航班任务外还需承担管理会议、模拟机带教等工作 [4] - 首批C919副驾驶完成转机型训练 旅客飞行日志互动成为特色体验 [7][8] - "00后"新飞行员首次参与暑运 通过实战提升复杂天气应对能力 [10] - 新飞行员执飞最长航线为"上海—伊宁" 单次飞行记录详细总结成为职业习惯 [10][11]
6年走不出亏损,空难频发波音“坠落”
新京报· 2025-06-12 14:21
空难事故与波音安全危机 - 印度航空一架机龄11.5年的波音787-8客机坠毁,机上242人全部遇难,为787机型首起空难事故 [2] - 2024年12月29日韩国济州航空波音737-800机腹着陆致179人遇难,同日同机型另两起故障事件 [2][4] - 2018年以来波音客机至少发生21起事故,涉及737 MAX 8、777、787等多型号,主因包括传感器故障、起落架脱落、引擎起火等 [3][4][6] 波音财务与运营状况 - 2024年公司营收665亿美元(同比降14%),净亏损118亿美元,交付飞机348架(同比降34%) [2][11] - 2019年起连续6年累计亏损356.85亿美元,2025年Q1营收194.96亿美元(同比增18%),净亏损收窄至3100万美元 [12] - 737 MAX 9停飞检查、员工罢工及质量丑闻导致运营受阻,2024年订单569架(净订单317架)落后于空客的878架(净订单826架) [8][11] 机型交付与生产问题 - 2024年交付飞机中737占比76%(265架),787仅51架,中国航司接收26架(海航/南航各10架,厦航6架) [5][7] - 787机型因锂电池故障、制造缺陷等问题多次暂停交付,2020-2023年累计停飞超26个月 [6] - 2025年计划将737 MAX月产量提升至38架,并105.5亿美元出售数字航空解决方案业务以缓解资金压力 [12] 中国市场竞争力变化 - 波音在华市场份额从2018年峰值25%降至2025年的40.8%,空客占比52.2%,中国商飞增至3.5% [9][10] - 舟山737 MAX工厂启用后受停飞影响,当前中国待交付订单130架(瑞丽航空42架),低于空客2025年计划交付量136架 [9] - 737 MAX在华适航证2024年恢复前,公司丢失大量订单,鼎盛时期中国客户占其年交付量20% [9][10]
波音赔偿11亿美元免去坠机刑事指控
北京商报· 2025-05-26 16:13
司法和解协议 - 公司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原则性协议,避免因两起737 MAX坠机事件被起诉[1] - 协议内容包括承认共谋妨碍联邦监管机构、支付超11亿美元罚款和赔偿(2.436亿刑事罚款+4.445亿遇难者基金+4.45亿安全合规计划)[1] - 司法部保留重新起诉权利,但将要求法官驳回当前案件[1] 安全事故历史 - 737 MAX机型在2018-2019年发生两起致命空难(印尼和埃塞俄比亚),共346人遇难,调查显示与MCAS系统缺陷有关[1] - 2024年1月737 MAX 9发生门塞脱落事故,导致2021年延期起诉协议被认定违约[2] - 公司2008年就发现777机型紧固件不达标但拖延两年才解决,被FAA罚款275万美元[1] 公司治理变动 - 2023年8月新任CEO罗伯特·奥特伯格上任,强调以安全质量为改革重点[2] - 2024年9-11月发生3.3万名员工罢工,同期宣布裁员10%(约1.7万人)以削减成本[3] - 遇难者家属和部分议员反对和解协议,认为处罚过轻,法院曾驳回认罪协议[2][4] 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4年飞机交付量348架同比下滑35%,空客同期交付766架[3] - 2024年获得569架新订单(净订单317架),积压订单达5595架[3] - 近期获中东大单:阿提哈德航空28架宽体机,卡塔尔航空130架787+30架777-9+50架选购权[4] 市场反应与行业地位 - 和解消息后股价微跌但盘后上涨,月内累计涨幅超10%,市值1526亿美元[3] - 公司拥有17万员工,是美国最大出口商之一,创造160万直接/间接就业岗位[3] - 三大业务板块:民用飞机、防务/空间与安全、全球服务[3]
列国鉴·阿联酋|记者观察:迪拜如何借“枢纽经济”实现飞跃
新华社· 2025-05-15 11:27
核心观点 - 迪拜从渔村发展为全球航空与商业枢纽,构建了以航空为核心、多产业协同的"枢纽经济"模式 [1] - 通过前瞻性基础设施投资、长期稳定政局、开放包容政策实现经济多元化转型 [1][5] - 航空业带动旅游、会展、物流等产业形成良性循环,并推动知识经济和绿色能源发展 [7] 基础设施发展 - 迪拜国际机场2024年接待9230万人次旅客,创历史纪录 [3] - 阿联酋航空运营249架客机,拥有全球最大空客A380和波音777机队 [3] - 杰贝阿里港是全球最繁忙集装箱港口之一,自由区政策吸引国际投资者 [4] - 高速公路网络包括单向8车道的谢赫扎耶德路,促进贸易物流 [3] 航空与交通枢纽 - 迪拜国际机场曾连续多年保持全球国际旅客吞吐量第一 [3] - 阿勒马克图姆国际机场2010年启用,巩固全球航空地位 [3] - 构建覆盖全球三分之二人口的八小时航空圈,连接亚欧非 [3] 政策与环境优化 - 政局长期稳定,政策延续性强,推动全球化城市发展 [5] - 推出10年期"黄金签证"吸引全球人才,设立专业自贸区 [5] - 外交中立策略创造有利外资环境 [5] - 数字化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多元包容增强外籍人才吸引力 [5] 产业多元化 - "迪拜愿景"推动金融、科技、旅游等行业多元发展 [5] - 发展太空技术,成立阿联酋太空局并启动"希望号"火星探测任务 [5] - 区块链城市战略打造智慧城市和金融科技中心 [7] - 互联网城、媒体城、科技城吸引高科技企业入驻 [7] 经济协同效应 - 航空枢纽带动旅游、会展业,奢华酒店和购物中心吸引全球游客 [7] - 迪拜国际会展中心成为全球会议展览重要场所 [7] - 迪拜健康城吸引世界知名医疗机构和健康科技公司 [7] - 投资清洁能源如穆罕默德·本·拉希德太阳能园区,推动绿色经济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