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沪理保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教育“沪”您前行 ——上海金融监管局牵头组织开展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财富在线· 2025-09-15 11:05
活动概况 - 上海金融监管局牵头组织开展2025年上海地区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旨在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幸福感和安全感[1] - 活动主题为"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 由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和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联合举办[2] - 辖内一百余家金融机构代表和市民代表参加启动仪式[2] 行业参与度 - 30余家金融机构在现场设置主题摊位进行宣传 通过互动游戏和知识展架吸引市民参与[3] - 金融机构开展"风险提示送上门"活动 实现上海街道乡镇全覆盖[4] - 活动涵盖进校园 进企业 进商圈 进社区 进乡村等多维度场景[4] 消费者保护举措 - 开展代销业务专项整治工作 全面排查代销领域不规范现象[5] - 整治规范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 指导金融机构实质性审核借款人身份[5] - 持续开展"睡眠保单"清理和银行"沉睡账户"提醒提示工作[5] - 实施"融资畅通工程"推动普惠信贷提质扩面[5] 服务优化措施 - 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 开展银行业营业网点适老服务评价[5] - 完善银行网点无障碍环境建设指南 开展网点无障碍环境提升工程[5] - 推出"沪惠保""沪家保""沪业保""沪理保"等城市定制型普惠保险产品[5] 纠纷处理机制 - 上海银行业保险业纠纷调解中心2025年上半年受理纠纷案件32857件 同比增长102.38%[6] - 完成调解22069件[6] - 建立1个中心+10个分站架构体系 累计受理纠纷7770件 涉及金额4.1亿元[6] - 探索"一点一室一机制"建设 加强金融解纷诉调对接[7]
上海金监局:已开展代销专项整治工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0:01
具体来看,其一,立足调解主业。2025年上半年,上海银行业保险业纠纷调解中心共受理纠纷案件 32857件,同比增长102.38%,完成调解22069件。其二,设立调解分站。上海银行业保险业纠纷调解中 心自2024年9月起陆续建立1个中心+10个分站的架构体系,为消费者提供便捷、高效维权渠道,自去年 9月成立分站以来,累计受理纠纷7770件,涉及金额4.1亿元。其三,探索"一点一室一机制"建设。虹口 区人民法院北外滩金融纠纷调解指导点和北外滩金融审判工作室分别入驻上海银行业保险业纠纷调解中 心北外滩调解工作分站和虹口区北外滩街道,加强基层一线金融解纷诉调对接。 近年来,上海金融监管局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三聚焦"为抓手,推动完善金融业为 民办实事常态化工作机制,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余纪昕 9月15日,在上海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证监局、上海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的联合指导 下,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联合举办2025年上海地区金融教育宣传周启动仪式。 上海金融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綦相在致辞中指出,上海金融监管局立足构建金融"大消保"工作格局, ...
半年调解纠纷逾2.2万件 金融消保工作“上海模式”加快成型
新华财经· 2025-09-15 08:46
据悉,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期间,沪上金融机构将开展"风险提示送上门"活动,将金融知识 和"反诈防非"常识送到家家户户,做到上海街道乡镇全覆盖。如"进校园"护航青春、"进企业"服务实 体、"进商圈"促进消费、"进社区"温暖邻里、"进乡村"助力振兴,在市民公园开设金融知识集市等。 据介绍,近年来,上海金融监管局以"三聚焦"为抓手,推动完善金融业为民办实事常态化工作机制,切 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一是聚焦源头治理。开展代销业务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梳理和排查代销领域存在的不规范现象和突出问 题,持续督导金融机构规范开展代销业务。多措并举整治规范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指导金融机构实质 性审核识别借款人身份,妥善处理风险隐患;二是聚焦群众关切。指导上海辖内金融机构不断提升金融 服务适老化水平,持续开展银行业营业网点适老服务评价暨老年友好网点建设工作。推动上海市银行同 业公会完善银行网点无障碍环境建设指南,指导辖内相关金融机构开展网点无障碍环境提升工程;三是 聚焦关键实事。指导上海辖内金融机构持续开展"睡眠保单"清理和银行"沉睡账户"提醒提示工作。实 施"融资畅通工程",推动普惠信贷提质扩面。深化普惠保险创新,相 ...
保险业织密普惠保险保障网
金融时报· 2025-08-08 08:01
政策驱动普惠保险发展 - 国务院办公厅3月印发指导意见要求保险机构加强对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的保险保障和投融资支持 [2] - 金融监管总局和中国人民银行6月26日发布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健全普惠保险体系并提供质优价廉产品 [2] - 河北金融监管局4月提出丰富产品服务包括发展防贫保险、乡村振兴公益保险和巨灾保险"河北模式" [3] - 福建金融监管局要求保险机构实行公司领导挂钩包片制并创新打造"一司一品""一市(县)一品"精品工程 [3] - 陕西金融监管局6月要求简化涉农保险投保手续并鼓励保险公司开展灾害预警和风险减量服务 [3] 惠民保产品升级与成效 - 上海"沪惠保"2025版4月22日开售首日参保人数突破400万人参保率超20% [4] - 2025版"沪惠保"新增原研药9折保供服务并扩增国内外特药种类 [4] - "沪惠保"前四年累计参保人数突破2600万人次截至2025年3月底累计赔付金额超过22亿元 [5] - 北京普惠健康保2025版将药品清单从106种扩容至121种其中国内特药从41种增至56种 [5] - 深圳惠民保2025版五项待遇免赔额全面下调4000元最高降幅达28.6% [5] 普惠保险产品创新与生态扩展 - 北京9家保险公司共同开发首款城市定制型普惠家财险产品"北京普惠家财保" [6] - 济南市5月上线普惠型家财险产品"泉城惠家保"保障范围涵盖自然灾害、火灾爆炸及电信诈骗等风险 [6] - 上海保险业推出覆盖儿童门诊的"沪儿保"和保障人工耳蜗植入体的"沪补保"等创新产品 [7] - 行业还推出针对家用电动自行车的"沪骑保"和针对小微企业的"沪业保"构建全矩阵产品体系 [7]
应用场景快速扩展,普惠保险加速“席卷”各行各业
北京商报· 2025-05-06 12:59
普惠保险发展现状 - 普惠保险作为普惠金融重要组成部分 在增进社会福祉 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 - 产品类型从最初健康险扩展至骑行 乡村公益等多个领域 社会覆盖面逐步扩大[1][3] - 自2020年起 保费低 保额高 门槛低的惠民保险迅速席卷全国 成为现象级产品[3] 地方政府政策支持 - 河北金融监管局支持国有保险公司发挥普惠保险主力军作用 鼓励专业保险公司发挥专业优势 将普惠保险纳入保险公司绩效考核[3] - 福建金融监管局要求实行公司领导挂钩包片制 创新打造"一司一品""一市(县)一品"精品工程 建立跟踪回访与满意度测评机制[3] - 河北持续发展"防贫保险" 支持乡村振兴公益保险 完善巨灾保险"河北模式" 推动"冀惠保"等产品扩大保障范围[3] 产品创新案例 - 上海推出普惠型家用电动自行车综合保险产品"沪骑保"[4] - 上海保险业推出覆盖儿童门诊和住院责任的"沪儿保" 保障先进药械的"沪补保" 以护理服务为给付内容的"沪理保"[4] - 保险公司在定价和服务上做创新尝试 确保产品覆盖更广泛人群[4] 可持续发展挑战 - 普惠保险产品数量众多但规模不大 保险机构缺乏定价数据 难以探寻合适商业模式[5] - "赔穿"风险相对较大 需提升可持续性避免"昙花一现"[6] - 需实现规模化效应 风险池足够大时赔付波动性将收敛 管理成本逐步下降[8] 可持续发展建议 - 引入增值服务如健康管理 疾病预防咨询以增加产品吸引力和用户黏性[7] - 加强数据分析能力 优化风险评估模型 合理设定保费水平 关注长期盈利能力[7] - 建立客户反馈机制 通过跟踪回访与满意度测评及时调整服务内容[7]
上海打造普惠保险“高地”,构建民生保障新矩阵
第一财经· 2025-04-28 11:33
普惠保险项目发展概况 - 上海保险业推出"沪惠保"、"沪家保"、"沪业保"、"沪骑保"等一系列特色普惠保险项目,构建普惠金融民生保障新矩阵 [1] - 普惠保险服务供给不断深化,产品类型丰富,社会覆盖面逐步扩大,整体呈现稳步发展势头 [1] - 上海已成为全国普惠保险"高地",相关创新实践得到政策有力推动 [1] 普惠型人身保险发展 - "沪惠保"累计为近2700万人次提供医疗保障,2025版首日销量突破400万单,参保率超20% [2] - "沪惠保"年参保率持续稳定在30%以上,是全国参保规模最大的惠民保项目 [2] - 2025版新增"普惠特定疾病保险",保费50元最高赔20万元,覆盖11种高发癌症 [2] - 衍生推出"沪儿保"、"沪补保"、"沪理保"等创新健康保险产品 [2] - 个人养老金缴存金额超150亿元,保险产品销量8.76万件实现保费14亿元 [3] - "银发无忧"项目累计覆盖1360万老年人,保障责任从2项扩展至13项 [3] 普惠型财产保险创新 - "沪家保"累计承保81.43万户,提供5790.37亿元风险保障,赔付972.92万元 [4] - "沪业保"为近5000家企业提供近100亿元风险保障,覆盖三大行业及个体工商户 [4] - 计划建设全国首个小微企业普惠保险数字平台,零售业专属方案即将上线 [5] - "沪骑保"首创电动自行车"百万三者"保障,覆盖四大出行风险 [5] 未来发展方向 - 行业将以"买得到、买得起、赔得满意"为目标推动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 [5]
首日参保人数破400万人!2025年沪惠保开售,上海将打造普惠保险全矩阵
华夏时报· 2025-04-28 09:10
沪惠保产品表现 - 2025年首日开售参保人数突破400万人,参保率超20%,超过历史年度首日单量[1] - 延续四年普惠原则及售价不变,推出"一增一享"政策:国内特药种类由41种增至48种,CAR-T治疗药品由3个增至4个,提供线上线下购药9折等增值服务[1] - 运营四年累计结案110万件,赔付金额超22亿元,最大单人累计赔付逾300万元[2] - 年参保率持续稳定在30%以上,个人医保账户家庭共济范围扩大至近亲属[4] 上海普惠保险产品矩阵 - 已推出覆盖儿童门诊的"沪儿保"、覆盖先进药械的"沪补保"、护理服务给付的"沪理保"、外卖骑手专属的"沪骑保"、个体工商户专属的"沪业保"[1] - "沪家保"累计承保81.43万户,提供5790.37亿元风险保障,结案率96.44%,计划8月推出3.0版本扩展养老保障[4] - "沪业保"为近5千家企业提供100亿元风险保障,将推进数字化平台建设[5] - "沪骑保"首创电动自行车百万第三者责任险,百元保费撬动百万保障[5] 行业政策与创新方向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出台《关于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上海提出六项落实要求包括升级特色项目、优化健康险供给等[6] - 保险机构需提升承保、理赔等服务的便捷性,做到应赔尽赔、能赔快赔[7] - 普惠保险在增进社会福祉、促进经济均衡发展方面作用关键,上海正打造普惠保险"上海样式"[6]
上海打造普惠金融民生保障“新矩阵”
搜狐财经· 2025-04-27 13:48
上海保险业普惠金融发展概况 - 上海保险业通过创新推动普惠金融扩面提质,在增进社会福祉、促进经济均衡发展、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1] - 行业在政策推动下进行大量创新实践,普惠保险服务供给不断深化,产品类型持续丰富,社会覆盖面逐步扩大 [1] 城市定制型健康保险"沪惠保" - "沪惠保"运行五年累计为近2700万人次提供医疗保障,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累计赔付22亿元,惠及超25万人次,单人最高赔付逾300万元 [1] - 产品年参保率持续稳定在30%以上,成为全国参保规模最大的惠民保项目 [1] - 2025版首日销量突破400万单,参保率超20%,新增"普惠特定疾病保险"责任 [1] 细分群体普惠保险创新 - 基于医保大数据实验室推出"沪儿保"(儿童门诊住院)、"沪补保"(先进药械)、"沪理保"(护理服务)等创新产品 [2] - "银发无忧"项目运营20年主险保持20元/份,保障责任从2项扩至13项,累计覆盖1360万老年人 [2] - 针对新市民等特定群体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提升保障水平 [2] 养老保险业务拓展 - 个人养老金缴存金额超150亿元(截至2024年末),保险产品销量8.76万件实现保费14亿元,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保费超3.5亿元 [3] - 部分公司构建"保险+服务+生态"闭环,从养老升级为"享老"生活方式 [3] 普惠型财产险创新 - "沪家保"家庭综合保险2024年升级2.0版,新增电动自行车自燃、宠物等责任 [3] - 2024年推出首个小微企业普惠保险"沪业保",覆盖教育培训等三大行业及个体工商户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