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场景快速扩展,普惠保险加速“席卷”各行各业
北京商报·2025-05-06 12:59
普惠保险发展现状 - 普惠保险作为普惠金融重要组成部分 在增进社会福祉 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 - 产品类型从最初健康险扩展至骑行 乡村公益等多个领域 社会覆盖面逐步扩大[1][3] - 自2020年起 保费低 保额高 门槛低的惠民保险迅速席卷全国 成为现象级产品[3] 地方政府政策支持 - 河北金融监管局支持国有保险公司发挥普惠保险主力军作用 鼓励专业保险公司发挥专业优势 将普惠保险纳入保险公司绩效考核[3] - 福建金融监管局要求实行公司领导挂钩包片制 创新打造"一司一品""一市(县)一品"精品工程 建立跟踪回访与满意度测评机制[3] - 河北持续发展"防贫保险" 支持乡村振兴公益保险 完善巨灾保险"河北模式" 推动"冀惠保"等产品扩大保障范围[3] 产品创新案例 - 上海推出普惠型家用电动自行车综合保险产品"沪骑保"[4] - 上海保险业推出覆盖儿童门诊和住院责任的"沪儿保" 保障先进药械的"沪补保" 以护理服务为给付内容的"沪理保"[4] - 保险公司在定价和服务上做创新尝试 确保产品覆盖更广泛人群[4] 可持续发展挑战 - 普惠保险产品数量众多但规模不大 保险机构缺乏定价数据 难以探寻合适商业模式[5] - "赔穿"风险相对较大 需提升可持续性避免"昙花一现"[6] - 需实现规模化效应 风险池足够大时赔付波动性将收敛 管理成本逐步下降[8] 可持续发展建议 - 引入增值服务如健康管理 疾病预防咨询以增加产品吸引力和用户黏性[7] - 加强数据分析能力 优化风险评估模型 合理设定保费水平 关注长期盈利能力[7] - 建立客户反馈机制 通过跟踪回访与满意度测评及时调整服务内容[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