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锂

搜索文档
又有新项目步入“收获期” 盐湖提锂产能加速释放
上海证券报· 2025-09-29 17:49
◎记者 李少鹏 随着盐湖提锂龙头新项目的正式投产,国内盐湖提锂产业有望迈入新一轮的产能增长期。 盐湖股份9月28日晚公告称,公司投资建设的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已基本建成,正式进入投料 试车阶段并产出合格的电池级碳酸锂产品。根据此前规划,若新项目顺利达产,盐湖股份将形成8万吨/ 年锂盐的产量规模,位居国内盐湖提锂产业"榜首"。 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除了盐湖股份外,包括紫金矿业、藏格矿业等巨头的盐湖提锂新项目也在加速 推进中。在当前新能源电动汽车、储能等新兴产业带来的市场需求不断攀升之际,相对低成本的盐湖提 锂应用价值有望凸显。 盐湖股份年产4万吨锂盐项目建成投产 历时三年,被市场看作盐湖股份增长"新引擎"的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建成投产。 前述项目建成前,盐湖股份已拥有年产4万吨碳酸锂生产能力,若新项目顺利达产,盐湖股份将形成8万 吨/年锂盐的产量规模。 从成本来看,盐湖股份的提锂成本优势明显,按照今年上半年碳酸锂吨价6万元至8万元运行空间来看, 盐湖股份锂产品的毛利率达到49.96%。"新项目的成本肯定还能低一点。"有熟悉盐湖提锂产业人士认 为,低成本的优势可进一步强化盐湖股份资源战略价值,伴 ...
盛新锂能子公司拟14.56亿元收购启成矿业21%股权
证券时报· 2025-09-22 18:14
收购交易核心信息 - 盛新锂能全资子公司盛屯锂业拟以14.56亿元收购启成矿业21%股权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直接持有启成矿业70%股权 [2] - 启成矿业控股子公司惠绒矿业拥有木绒锂矿采矿权 该矿已查明Li2O资源量98.96万吨 平均品位1.62% 生产规模300万吨/年 [2] - 交易目的为增强锂矿资源供应保障能力 提升锂矿原料自给率 通过股权受让实现间接控制惠绒矿业 [2] 财务数据表现 - 启成矿业2025年1-8月净利润亏损1.55亿元 2024年全年净利润3531万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479.73万元 [3] - 截至2025年8月31日 启成矿业资产总额23.02亿元 负债总额1.85亿元 净资产21.18亿元 [3] - 盛新锂能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14亿元 同比下降37.42% 归母净利润亏损8.41亿元 亏损幅度同比增加 [3] 公司业务与市场状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锂矿采选及锂盐产品生产销售 产品包括锂矿/碳酸锂/氢氧化锂/氯化锂/金属锂 应用于新能源电池及储能领域 [3] - 锂产品市场价格在第二季度继续下跌 导致毛利同比下降 存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大幅增加影响利润 [3] - 在固态电池领域布局上游金属锂材料 规划产能3000吨/年 已建成500吨 超薄超宽锂带实现批量生产 新建2500吨项目完成备案 [4]
盛新锂能子公司拟14.56亿元 收购启成矿业21%股权
证券时报· 2025-09-22 18:03
收购交易核心信息 - 公司全资子公司盛屯锂业拟以14.56亿元收购启成矿业21%股权 交易完成后直接持股比例升至70% [1] - 启成矿业控股子公司惠绒矿业拥有木绒锂矿采矿权 查明Li2O资源量98.96万吨 平均品位1.62% 生产规模300万吨/年 [1] - 本次收购旨在增强锂矿资源供应保障能力 提升锂矿原料自给率 [1] 标的公司财务数据 - 启成矿业2025年1-8月净利润亏损1.55亿元 2024年全年净利润3531万元 [2] - 截至2025年8月31日 公司资产总额23.02亿元 负债总额1.85亿元 净资产21.18亿元 [2] - 2025年1-8月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479.73万元 [2] 公司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14亿元 同比下降37.42% 归母净利润亏损8.41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 [2] - 业绩下滑主因锂产品市场价格下跌导致毛利下降 且计提存货资产减值准备大幅增加 [2] 产能布局与技术进展 - 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布局上游金属锂材料 规划年产能3000吨 已建成500吨产能 [3] - 超薄超宽锂带实现批量生产 新建2500吨金属锂项目已完成备案 [3] 资源储备特征 - 木绒锂矿为四川地区品位最高矿山之一 平均品位达1.62% [1] - 矿山开发建设正处于积极推进阶段 [1]
提升锂矿原料自给率 盛新锂能全资子公司拟14.56亿元收购启成矿业21%股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13:32
收购交易 - 盛新锂能全资子公司盛屯锂业以现金人民币14.56亿元收购四川启成矿业21%股权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直接持有启成矿业70%股权并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 启成矿业控股子公司惠绒矿业拥有木绒锂矿采矿权证其Li2O资源量98.96万吨平均品位1.62%生产规模300万吨/年 [1] 财务与经营状况 - 启成矿业2025年1-8月净利润亏损1.55亿元2024年全年净利润3531万元 [2]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启成矿业资产总额23.02亿元负债总额1.85亿元净资产21.18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盛新锂能营业收入16.14亿元同比下降37.42%归母净利润亏损8.41亿元亏损同比增加 [2] 产能与战略布局 - 公司金属锂规划产能3000吨/年已建成500吨超薄超宽锂带实现批量生产新建2500吨项目完成备案 [3] - 印尼建成6万吨锂盐项目为海外最大矿石提锂项目印尼盛拓已开始批量供货 [3] - 国际化战略为核心海外重点关注非洲阿根廷等地加速海外工厂产能释放 [3] 行业与市场背景 - 收购旨在增强锂矿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提升锂矿原料自给率 [1] - 锂产品市场价格下跌导致公司毛利下降存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影响利润 [2] - 印尼锂盐项目在锂产品生产技术限制出口背景下竞争优势突出 [3]
青海一“矿霸”被指非法填埋万吨危废,海西州已成立调查组核查,硕贝德控股股东正准备拿下该企业49%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13:04
核心事件概述 - 青海柴达木兴华锂盐有限公司被举报非法掩埋上万吨工业危险废物 包括废有机溶剂 实验室废液 废活性炭等 且违规使用剧毒氯化钡并掩盖危废产生行为 [1][7] - 企业被责令整改后突击将已偷埋危废挖出并易地填埋 造成生态环境二次伤害 [1] - 海西州委 州政府已成立调查组赴现场核查 并调集化工专业人员进行环境检测 [4] 涉事企业股权与交易 - 兴华公司股东为深圳市晓舟投资有限公司和亿纬锂能 分别持股51%和49% [1][8] - 亿纬锂能于2022年以总计2亿元(1.44亿元+5602万元)收购兴华公司49%股权 [9] - 亿纬锂能2024年8月公告拟以6亿元价格向硕贝德控股转让所持49%股权 交易完成后将不再持股 [8] - 硕贝德控股为上市公司硕贝德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人为朱坤华 [10] 企业财务状况与运营 - 兴华公司主营盐湖提锂 拥有1万吨锂盐产能 依托大柴旦盐湖资源 [7][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未经审计总资产16.2亿元 净资产11.76亿元 [8] - 2024年未经审计营收1990.25万元 亏损6650.65万元 2025年上半年亏损3067.84万元 [8] - 2023年及2024年因多起环保违规行为被罚款 [8] 历史背景与实控人情况 - 公司实控人赵朋龙曾拥有大柴旦盐湖89平方公里采矿权 被多名投资人指控欺诈并称其为"矿霸" [10] - 赵朋龙涉及多起案件 2007-2019年期间为大华公司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 [11] - 2024年1月赵朋龙及其关联公司大华化工退出兴华公司法定代表人及第一大股东位置 [10] 行业影响与反应 - 事件发生于青海盐湖提锂产业核心区域 邻近著名旅游景点大柴旦翡翠湖及察尔汗盐湖 [7][8] - 盐湖业内人士表示相关生产企业应引以为戒 [12] - 股权受让方硕贝德控股及关联上市公司硕贝德均表示不清楚情况 [1][10]
盛新锂能涨2.05%,成交额3.5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070.3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06:10
股价表现 - 9月17日盘中上涨2.05%至18.45元/股 成交额3.53亿元 换手率2.25% 总市值168.87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3.89% 近5个交易日微涨0.05% 近20日上涨4.12% 近60日大幅上涨43.25% [2] - 主力资金净流入2070.35万元 特大单净买入252.19万元 大单净买入1818.15万元 [1] 资金动向 - 6月19日龙虎榜净买入1.05亿元 买入总额2.11亿元(占比23.49%) 卖出总额1.06亿元(占比11.77%) [2] - 今年以来累计1次登上龙虎榜 [2] 基本面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14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37.42%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8.41亿元 同比暴跌349.88% [2] - 主营业务收入100%来自新能源领域 [2] 股东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2.19万户 较上期增加3.99% [2] - 人均流通股7108股 较上期减少3.88% [2] - 华夏行业景气混合(003567)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999.43万股未发生变化 [3] 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01年12月29日 2008年5月23日上市 [2] - 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2] - 主营业务涵盖中纤板、林木生产销售 以及稀土产品、氯化锂、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电池级碳酸锂等新能源新材料领域 [2]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29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8.11亿元 [3] 行业分类 - 申万行业分类为有色金属-能源金属-锂 [2] - 概念板块包括土地流转、盐湖提锂、宁德时代概念、锂电池、新能源等 [2]
盛新锂能股价涨5.23%,华夏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999.43万股浮盈赚取909.4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5 03:13
股价表现 - 9月5日股价上涨5.23%至18.31元/股 成交额达5.93亿元 换手率3.83% 总市值167.59亿元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29日 2008年5月23日上市 注册地址位于深圳市福田区 [1] - 主营业务涵盖新能源材料领域 包括氯化锂、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电池级碳酸锂的生产销售 收入100%来自新能源业务 [1] 机构持仓情况 - 华夏行业景气混合基金(003567)二季度持有999.43万股 持股数量环比不变 占流通股比例1.15%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909.48万元 [2] 基金产品表现 - 华夏行业景气混合基金规模72.61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36.34% 近一年收益率80.3% 成立以来累计收益318.44% [2] - 基金经理钟帅管理规模82.53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144.62% [3]
调研速递|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接受中信证券等131家机构调研,透露多项关键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04 04:32
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 - 实现营业收入67.81亿元 归母净利润25.15亿元 同比增长13.69% 扣非净利润25.09亿元 同比增长16.24%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1.63亿元 同比大幅增加76.28% 主要因销售定价机制调整提升现汇结算比例及票据解付 [1][7] - 氯化钾毛利率59.95% 碳酸锂毛利率49.96% 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同比下降5.05%和17.53% [1] 主要产品产销量与市场地位 - 氯化钾产量198.98万吨 销量177.79万吨 春耕期间累计投放236.17万吨 其中农业渠道投放225.54万吨 占国内农用市场份额30.24% [2] - 碳酸锂产量2万吨 销量2.06万吨 [2] 新建锂盐项目进展 - 4万吨/年锂盐一体化项目按计划推进 吸附提锂装置已通过验收并产出合格液 计划9月底投料试车 [3] - 项目通过工艺革新节约投资约10亿元 总投资优化率约14.58% 2025年计划生产3000吨电池级碳酸锂 [7] - 项目投产后公司将形成8万吨/年锂盐总产能 [3] 股权结构变动 - 公司注销76,624,634股股票 占总股本2.6% [4] - 实际控制人中国五矿累计增持248,093,348股 占总股本4.69% 增持后合计控制29.99%股权 [4] 研发与资源战略 - 建立"中央研究院+异地分院+技术部门+中试基地"创新体系 在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5] - 推进内部资源优化配置与外部勘查 包括刚果(布)BMB钾盐矿权区勘查项目 [6] 运营管理措施 - 通过资源保障、生产提效、产销协同及成果转化等多路径实施降本增效 [7] - 深度对接控股股东"三步走"战略 优化产业链布局推动产业升级 [7]
盐湖股份(000792) - 000792盐湖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4
2025-09-04 03:49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7.81亿元 [3] - 归母净利润25.15亿元,同比增长13.69% [3] - 扣非净利润25.09亿元,同比增长16.24%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1.63亿元,同比增加76.28% [3] - 基本每股收益0.48元,同比增长13.68% [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12%,同比上升0.42个百分点 [3] - 资本回收率6.36%,同比上升0.84个百分点 [3] - 钾产品毛利率59.95%,锂产品毛利率49.96% [3] - 资产总额490.59亿元,资产负债率13.79% [3]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5.05%,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7.53% [3] 产品产销 - 氯化钾产量198.98万吨,销量177.79万吨 [3] - 碳酸锂产量2万吨,销量2.06万吨 [3] - 春耕期间投放氯化钾236.17万吨,其中农业渠道直达市场225.54万吨 [4] - 占国内农用市场30.24%份额 [4] 锂盐项目进展 - 4万吨/年锂盐一体化项目计划9月底投料试车 [4] - 投产后公司将形成8万吨/年锂盐产能规模 [4] - 项目工艺升级为"连续离子移动床吸附+膜精制浓缩除硼+MVR蒸发"技术 [8] - 项目概算从70.99亿元降至60.83亿元,节约投资约10亿元,优化率14.58% [8] - 预计锂收率提升25%,淡水消耗下降47.4%,综合能耗下降50.6% [9] - 2025年计划生产3000吨电池级碳酸锂 [10] 股权结构变动 - 回购股份6467.9497万股,占总股本1.19%,金额15亿元 [4] - 注销股份占总股本比例2.6% [5] - 实际控制人中国五矿增持24809.3348万股,占总股本4.69% [5] - 增持后中国五矿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29.99% [5]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建立"中央研究院+异地分院+分(子)公司技术部门+中试基地"创新模式 [5] - 聚焦钾资源保障、镁资源高值化、锂资源精深加工、卤水稀散元素提取等技术 [5] - "卡脖子"关键技术取得实质突破 [5] 资源拓展战略 - 实施采区资源优化配置"1号工程" [6] - 开展边深部勘查找矿工作 [6] - 推进刚果(布)BMB钾盐矿权区勘查项目 [6] - 拓展海外钾肥资源合作渠道 [7] 未来发展规划 - 对接中国盐湖"三步走"战略:2025年完成整合优化,2030年形成1000万吨/年钾肥、20万吨/年锂盐、3万吨/年以上镁材料产能,2035年构建锂电全生命周期产业等四大产业体系 [12] - 聚焦资源整合、产业协同和科技创新 [13] 降本增效措施 - 保障资源供应:实施卤水采集工程和盐田精细化管理 [14] - 强化要素保障:优化水电气运矿地等生产要素配置 [14] - 推动生产提效:实施加工系统"3号工程",推进设备更新和数字化改造 [14] - 产销协同:实行"以销定产、以产定供",灵活调整销售策略 [15] - 成果转化:加快重大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 [16] - 深挖潜能:推进全过程精细化管控,降低运营成本 [16] - 资源优化:开展"两金"压降管控,强化预算执行和税收优惠利用 [17] 其他重要信息 - 在中国五矿财务公司存款85.608942亿元,利率1.15%-1.5% [18] - 氯化钾定价机制从"月度定价"调整为"双周定价" [7] - 采矿业务完全合规,不受青海地区采矿权排查影响 [7]
能源金属研究方法论
2025-09-03 14:46
锂行业研究纪要总结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锂和钴金属行业 涵盖上游资源开采、中下游加工及应用环节[2] * 提及公司包括上游资源商赣锋锂业[2][5]、天齐锂业[2][5]、SQM[7]、海南矿业[6]、洛阳钼业[17] 中游加工商华友钴业[23] 以及雅化集团[14][23]、中矿资源[14][23]等 核心观点与论据 全球锂资源供给格局 * 全球锂资源集中于澳大利亚、南美(智利、阿根廷)和中国 澳大利亚锂辉石由外资主导经营 中资通过股权投资参与[1][2][5] * 非洲锂矿由中资主导开发 自2022年起大规模开采并成为重要供给来源 改变了市场对其矿权合法性及成本效益的质疑[1][2][4][5] * 阿根廷盐湖提锂项目分散 实际投产公司较少(如赣锋锂业) 高海拔增加开采难度[1][7] * 智利主要依赖SQM运营的萨拉迪阿达加玛项目 产能达24万吨碳酸锂当量 短期内无明确扩产计划[1][7] 中国锂供给情况 * 中国70%的锂供给依赖海外[1][8] * 国内供给主要来自江西、四川和青海 江西面临采矿证定义变更问题(如“锂瓷土矿”变更为“锡坑”) 部分矿山(如简下窝)因此停产 预计2026年初复产[1][8] * 四川扩产缓慢(三大基地供给全球不足5%) 受民族文化和高海拔冬歇期影响较大[1][9] * 青海和西藏未来增量集中于西藏 如藏格玛米措盐湖和紫金拉果措项目预计2026年投产[1][9] * 新疆大红柳滩锂辉石矿预计2025年可提供3-4万吨碳酸锂当量 已基本建成投产设施[1][10] 锂行业成本与生产技术 * 矿石提锂分为锂辉石、锂云母、透锂长石和粘土四种类型 透锂长石需碳酸锂价格稳定在9万元以上才能盈利 粘土矿生产工艺尚未成熟[4] * 非洲锂矿开采成本持续下降 逐渐进入成本曲线中间区域 盐湖提锂仍具成本优势[1][4][6] * 马里锂矿开采正常进行 海南矿业正获取出矿许可 整体生产未受重大影响[1][6] * 射江锂矿产品主要供应中国电池体系 进入欧美供应链可能面临验证风险[11] 锂需求与行业前景 * 锂行业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电池应用占比达90%[3][12] * 固态电池、机器人和低空经济将推动需求增长 预计2025年需求年复合增速超20%[3][12] * 2026或2027年需求增速可能因固态电池商业化未完全普及而短暂下滑 2028至2030年有望再次回升至20%以上[3][12] * 未来三年供给增速约15% 低于需求增速 供需平衡将逐步改善 2026年可能仍过剩但幅度缩小[13] 锂价格走势与投资策略 * 碳酸锂价格已触及阶段性底部 不排除2026年再次探底(底部接近5.5万元)的可能性 但最坏时期已过[3][14][22] * 价格有望出现阶段性上涨50%的机会 2025年下半年走势预计为先强后弱 三季度较强年底走弱 大部分时间将在6.5万至8.5万元/吨之间波动[14][21] * 建议投资者从长期视角出发布局 股价通常先于商品价格变动[14] * 推荐配置具有其他业务增长潜力和扩量弹性的公司 如中矿资源、赣锋锂业、雅化集团[14][23] 钴行业分析 * 钴行业上游为钴矿 中游加工分为电池类(三元材料)和非电池类(硬质合金、电钴等)[15] * 钴并不稀缺 供给高度集中 刚果金占全球供给量75%以上 印尼占比约10%且未来预计提升至15%-20%[16][17] * 钴是铜矿和镍矿的副产品 每生产6吨铜或10吨镍可产1吨钴 2024年主要供给增量来自洛阳钼业(全球最大钴供应商)和印尼镍矿企业[17] * 钴回收供应链较为成熟 但目前原生材料仍占主导(超90%) 预计2028年后回收比例将逐渐提升[18] * 三元电池需求增速慢于磷酸铁锂电池 加剧了钴行业过剩格局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可能有助于提高钴需求[19] * 刚果金政府政策是核心变量 其于2025年2月禁止中间品出口导致钴价从16万元/吨涨至26万元/吨 市场关注9月22日是否恢复出口 若延期禁令价格可能继续上涨 今年四季度将面临一定程度的供给短缺[20][22] * 在纯粹钴业务方面 仅华友钴业确定性最高(在印尼享受量价齐升逻辑)[23] 其他重要内容 * 碳酸锂是锂行业研究的核心指标 其价格是重要参考 氢氧化锂和氯化锂价格与之联动并可相互转化[2] * 假设碳酸锂价格维持在65,000至75,000元之间 将对存量供给产生抑制作用[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