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类理财

搜索文档
中泰证券:1H25理财配置基金规模达五年内高点 关注具备区域优势及高股息银行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02:45
理财产品规模与增长趋势 - 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自2024年1月至2025年9月初增长19%至31.2万亿元,存续产品数量增长8%至4.4万支 [1] - 截至1H25理财投资资产规模达33万亿元,近四个半年度规模增量均值为1.32万亿元 [1] - 预计2025年理财规模达34.3万亿元,2026年突破35万亿元至36.9万亿元 [1] 产品结构变化与发行动态 - 纯权益类理财存续规模占比持续低位,主因权益仓位要求≥80%且客户风险偏好低 [2] - 混合类理财存续规模8月以来上涨12%,权益类保持稳定 [2] - 新发权益类、混合类理财数量同比分别增长19%和57%,混合类增幅最大 [2] - 固收+基金类理财新发量显著提升,2Q25新发"固收+基金"月均520支,同比2Q24的264支近乎翻倍 [2] 底层资产配置调整 - 1H25理财直接权益配置规模达近五年低点,基金配置规模达近五年高点 [3][4] - 测算1H25理财通过基金间接配置权益资产330亿元,占理财投资基金规模的2.41% [4] - 预计2025-2026年理财通过基金配置权益资产比重为0.14%(基金占比4.2%×权益仓位3.31%) [4] 权益资产配置规模预测 - 保守测算2025年理财直接配置权益规模8160亿元,通过基金配置476亿元 [5] - 2026年直接配置权益规模8788亿元,通过基金配置513亿元 [5] - 2025年下半年权益配置总规模较1H25净增457亿元,2026年较2025年净增664亿元,合计超千亿增量达1121亿元 [5] 银行股投资逻辑转向 - 银行股投资逻辑从"顺周期"转向"弱周期",经济平淡期高股息策略吸引力凸显 [6] - 重点推荐区域优势显著的城农商行(江苏、成渝、山东等地),包括江苏银行、齐鲁银行等 [7] - 同时推荐高股息大型银行(农行、建行、工行)及股份行(招商、兴业、中信) [7]
A股两融余额创10年新高 银证转账明显增多
中国经营报· 2025-08-06 13:16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报3633.99点创年内新高且三大指数实现三连涨 [1] - A股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为2015年7月以来首次重返该水平 [1] 投资者行为变化 - 银证转账资金波动明显增多反映个人投资者参与度提升 [1] - 2025年7月A股新开户数达196万户同比增长71%环比增长19% [2] - 2025年累计新开1456万户 [2] 资金配置趋势 - 居民储蓄大转移背景下60万亿元新增存款寻求投资出口 [2]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触发社会资金重配置并引发增量资金入市 [2] - 优质股票现金分红率超3%高于银行理财收益吸引资金流入 [1] 行业配置特征 - 上半年呈现哑铃型配置结构:科技创新板块与高分红低估值板块并存 [3] - 银行股为代表的高分红板块逆势大涨并创历史新高 [3] -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新能源板块有望迎来回升机会 [4] 市场展望 - 8月中上旬指数震荡中下旬回归上行趋势并可能创新高 [3] - 品牌白酒、品牌中药、食品饮料等板块将迎来估值修复机会 [4] - 沪深300非金融建筑龙头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改善趋势进一步确认 [3]
上半年理财收益率降至2.12% 单季新增千万投资者
第一财经· 2025-07-30 00:29
理财市场整体规模与投资者情况 - 截至6月末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较去年末增加7200亿元,增速放缓[1][2] - 理财规模与公募基金差距扩大至3.72万亿元,公募基金规模为34.39万亿元[2] - 持有理财产品投资者数量达1.36亿,较年初增长8.37%,其中个人投资者新增1029万[1][4] - 二季度单季投资者增量接近去年全年增量,显示加速入场趋势[4] 理财产品结构与收益表现 - 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2.12%,较去年同期2.8%下降68BP[1] - 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亿元,同比增长14.18%[4] - 固收类产品占比97.2%,混合类产品占比2.51%,权益类产品仅700亿元[8] - 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缩水近万亿至6.4万亿元,占比降至25.79%[7] 理财公司市场格局 - 理财公司存续规模27.48万亿元,同比增长12.98%,市场份额达89.6%[3] - 194家银行机构和32家理财公司共存续4.18万只产品[2] - 理财公司主导地位持续强化,市场份额较年初提升1.8个百分点[3] 投资者行为与风险偏好 - 风险偏好为二级(稳健型)的投资者占比34%,仍为主流[4] - 保守型和进取型投资者占比分别增加1.03和1.25个百分点[4] - 95.89%理财产品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及以下[6] 资产配置趋势 - 债券类资产占比55.6%,其中信用债占比38.79%,利率债占比3.01%[10] - 信用债配置规模减少4200亿元至12.79万亿元[11] - 公募基金配置余额1.38万亿元,二季度单季大增4500亿元[11] - 现金及银行存款配置规模8.18万亿元,较年初增加5000亿元[11] 产品期限结构变化 - 1年以上封闭式产品占比72.86%,较年初提升5.71个百分点[9] - 开放式产品占比80.93%,封闭式产品占比19.07%[7]
持续倒挂!长期限产品“定价”跌破2.5%丨机警理财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7 10:54
市场回顾 - 债市维持窄幅震荡,资金面整体均衡偏松,6月13日DR007加权均价为1.50%,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至1.64% [2] - A股主要指数收跌,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沪深300指数周跌幅分别为0.25%、0.6%和0.25%,有色金属、石油石化、农林牧渔板块周涨幅居前 [2] 破净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15日,理财公司共有24,038只存续公募理财产品,其中136只累计净值低于1,银行理财综合破净率为0.57% [3] - 权益类、混合类理财破净率分别为51.28%和6.51%,固定收益类公募理财破净率为0.15%,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破净率为0 [3] - 2~3年期限和6~12个月期限固定收益类产品破净率稍高,分别为0.35%和0.2% [3] 新发情况 - 32家理财公司上周合计发行447只理财产品,股份行理财公司发行数量居前,信银理财、兴银理财、华夏理财分别发行34只、32只和31只 [4] - 新发产品以R2(中低风险)、封闭式净值型、固收类公募型为主,混合类产品发行10只占比2.2%,权益类无新发,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新发2只 [4] - 6个月以内短期限产品定价抬升,1~3个月期限产品提高0.31个百分点,3年以上期限产品定价跌破2.5%至2.35% [4] - 青银理财发行微含权系列产品,投资周期384天,A、B、C份额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2.5%~3.5%、2.6%~3.6%、2.6%~3.6% [4] 产品策略 - 青银理财微含权系列将权益资产配比细分为5%以内低配、10%以内中配、15%以内标配、20%以内高配 [5] -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含权比例普遍在1%~3%,若超过10%则难以保证正收益 [5] 收益情况 - 上周所有类别人民币公募理财录得正收益,固定收益类、混合类、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近一周平均净值增长率分别为0.0772%、0.2038%、0.8588%、0.942% [6] - 3年以上期限固定收益类产品周收益率最高为0.135%,1个月以内最低为0.0601% [7] - 现金类理财人民币、美元、澳元产品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为1.421%、3.936%和3.01% [7] - 上周0.63%的人民币公募理财产品收益为负,权益类负收益比例最高达16.22% [7] 行业热点 - 截至2025年5月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达31.5万亿元,较4月末增加0.19万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1.58万亿元 [8] - 固收类产品成为理财规模反弹的核心资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