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Optimus
icon
搜索文档
开源证券:机器人龙头公司定价重塑 核心零部件公司有望迎估值溢价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12:24
全球机器人整机公司估值重塑 - 特斯拉机器人Optimus目标累计交付100万台 对应5000亿美元市值 远期单台价值量2.5万美元 定价20倍PS [2] - Figure完成C轮融资后估值达390亿美元 按量产10万台及单台2万美元计算 对应PS约20倍 与特斯拉估值逻辑吻合 [2] - 特斯拉和Figure的资产定价可作为全球机器人整机公司的估值中枢 行业估值天花板进一步打开 [1][2] 核心零部件公司估值与市场空间 - 核心零部件公司在产业初期估值水平具备较大提升空间 假设单台机器人硬件成本占比70% 关节模组量产后单个300美元 对应PS约30倍 按净利润率15%测算PE达200倍 [3] - 2028至2035年头部机器人厂商量产指引达百万台 市场空间广阔 核心零部件公司估值在产业初期到放量期可被快速消化 [3] - 参考部分机器人零部件公司近3年平均估值水平 PE整体维持在200倍左右 与此前测算一致 [3] 供应链准入标准与核心零部件方向 - 具备持续配合研发迭代能力 工程化落地可行性及全球化制造能力三个维度的公司有望切入特斯拉 Figure等头部机器人公司供应链体系 [1][4] - 重点核心零件方向包括灵巧手和执行器及电机 灵巧手是场景落地关键 执行器及电机涉及供应链垂直整合能力 [3][4] - 旋转执行器和减速器领域关注隆盛科技 线性执行器领域关注震裕科技 拓普集团 三花智控 灵巧手领域关注震裕科技 荣泰健康 骏鼎达 丝杠领域关注五洲新春 震裕科技 浙江荣泰 电机领域关注信质集团 轻量化领域关注唯科科技 恒勃股份 结构件领域关注领益智造 长盈精密 应用领域关注涛涛车业 [1] 产品要求与技术方案趋势 - Figure融资聚焦应用场景落地 基础设施建设和训练数据采集 特斯拉Gen3机器人重点包括供应链垂直整合 AI5芯片和灵巧手 [3] - 双方对产品要求均聚焦供应链整合 芯片算法等方面 硬件技术方案和供应链终将走向趋同 [3]
开源证券-机械行业周报:Figure 390亿美金估值和马斯克“万亿美金薪酬计划”的背后
新浪财经· 2025-09-21 17:45
机器人整机公司估值重塑 - 全球机器人整机龙头公司估值天花板打开,Figure完成C轮融资后投后估值达390亿美元 [1] - 按量产10万台机器人计算,单台价值量2万美元对应PS约20倍,特斯拉Optimus目标累计交付100万台对应5000亿美元市值,远期单台2.5万美元定价20倍PS,与Figure估值吻合 [1] - 特斯拉和Figure的资产定价可作为全球机器人整机公司的估值中枢 [1] 核心零部件公司估值溢价 - 核心零部件公司估值水平在产业初期具备较大提升空间,按硬件成本70%计算,假设单台28个关节模组且量产后单个300美元,对应关节模组公司PS约30倍 [1] - 假设净利润率15%,核心零部件公司对应PE约200倍,头部机器人厂商2028-2035年量产指引达百万台,市场空间足够容纳更高估值 [1] - 机器人放量节奏非线性且数量指数级增长,核心零部件公司估值在产业初期到放量期能够快速被消化,近3年平均PE维持在200倍左右 [1] 供应链关键方向与能力要求 - Figure融资聚焦应用场景落地、基础设施建设和训练数据采集,特斯拉Gen3机器人重点包括供应链垂直整合、AI5芯片和灵巧手 [2] - 硬件技术方案和供应链终将趋同,切入头部机器人公司供应链需具备持续配合研发迭代能力、工程化落地可行性及全球化制造能力 [2] - 核心零件方向聚焦灵巧手(具备精密操作能力)和执行器及电机(涉及供应链垂直整合),加速导入供应链体系 [2] 核心零部件相关标的公司 - 旋转执行器和减速器涉及隆盛科技,线性执行器涉及震裕科技、拓普集团、三花智控 [3] - 灵巧手涉及震裕科技、荣泰健康、骏鼎达,丝杠涉及五洲新春、震裕科技、浙江荣泰 [3] - 电机涉及信质集团,轻量化涉及唯科科技、恒勃股份,结构件涉及领益智造、长盈精密,应用涉及涛涛车业 [3]
特斯拉“宏图计划4”发布:大规模地将AI融入物理世界,未来80%的价值在于机器人
美股研究社· 2025-09-03 12:56
公司战略转型 - 特斯拉发布"大师计划第四篇章" 将发展重心从电动汽车和能源全面转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3] - 公司目标是通过大规模将AI融入物理世界 实现"可持续富足"的社会[3] - 马斯克宣称未来公司约80%的价值将来自人形机器人Optimus[3] 指导原则 - 提出五大指导原则:增长是无限的 创新消除限制 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自动驾驶必须惠及全人类 更广泛普及推动更大增长[6][10] - 公司宣称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增长革命时期 将是特斯拉和全人类的一次飞跃[6] - 最终目标是建立可持续富足的世界[6] 市场评价 - 部分观点认为该计划重新定义大规模自动驾驶框架 是已公布内容的扩展版[8] - 媒体Electrek批评计划缺乏具体执行路径 是模糊AI承诺的大杂烩[4][13] - 评论指出人形机器人目前连爆米花都端不好 质疑其技术可行性[4][13] 历史计划完成情况 - 2006年宏图计划1四步骤中 制造跑车和亲民汽车完成 但零排放发电选项未实现[18][19] - 2016年宏图计划2四步骤中 仅扩展电动汽车产品线部分完成 太阳能屋顶和自动驾驶均未实现[20] - 2023年宏图计划3六步骤中 除电动汽车外未实质性参与其他行业[20] - 过去19年未完成多数既定目标 新计划被质疑缺乏连贯性[20][21] 执行能力挑战 - 马斯克管理风格被指对工程师咆哮式管理 不利于AI研发[16] - 公司在招募顶尖AI人才方面面临激烈竞争 吸引力低于OpenAI微软等巨头[15][17] - 销量下滑和盈利下降背景下 转型被质疑是为维持股价搭乘AI泡沫[15]
午后直线拉升,这一板块现涨停潮!
证券时报· 2025-09-02 10:40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收跌0.45% 创业板指收跌2.85% [1] - 银行指数大涨近2% 公用事业和家用电器板块涨幅居前 [1] - AI硬件板块全线重挫 德科立、科创新源、鼎通科技等跌逾10% 天孚通信跌超10% [1] 人形机器人概念股异动 - 浙江荣泰从跌超5%直线飙升至涨停 [2][3] - 上纬新材一度"20cm"涨停 拓普集团涨停且市值逼近1200亿元 [5] - 宇树科技计划2025年10-12月提交上市申请 2024年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和组件产品销售额占比分别为65%、30%和5% [5] - 特斯拉发布"大师计划第四篇章" 将发展重心转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 马斯克称未来特斯拉约80%价值将来自机器人Optimus [5] 阿里巴巴云业务与AI投入 - 阿里巴巴云业务季度收入333.98亿元 同比增长26% 创三年最高增速 [6] -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第八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 [6] - 过去四个季度累计投入超千亿元于AI基础设施与研发 二季度资本支出387亿元 是去年同期3.25倍 [6] - 未来三年计划投入3800亿元用于AI和云基础设施建设 [6] 机构观点与产业链受益 - 华西证券认为阿里巴巴AI+云与自身业务形成良性循环 推动国内算力需求持续向好 [6] - 国金证券看好AI芯片晶圆制造、测试、存储芯片、IC载板、PCB、AEC、液冷散热、AI电源等受益产业链 [7] 高成长概念股统计 - 36只阿里巴巴概念+数据中心概念股机构预测今年、明年及2027年净利增速均超20% [8] - 华勤技术上半年营收同比增113.06% 净利同比增46.3% 有24家机构评级 [8] - 英维克、天融信、寒武纪-U等有10家以上机构评级 [8] - 上榜概念股年内平均涨幅接近67% 华胜天成、英维克、寒武纪-U等多只个股涨超100% [8] - 易华录年内跌幅接近5% 千方科技、拓尔思、绿盟科技等涨幅不足20% [8]
特斯拉发布“宏图计划4”,揭密马斯克终极AI计划,机器人首被提及,新款赛博车曝光
搜狐财经· 2025-09-02 10:22
核心观点 - 特斯拉宏图计划第四篇章公布 发展重心从电动汽车和能源转向人工智能及机器人领域 旨在推动AI大规模融入真实物理世界[2][3][5] - 公司描绘由AI及机器人主导的可持续富足社会愿景 但被业界指责为缺乏实质执行步骤的AI空谈[3][5][8] 战略转向 - 机器人首次被写入宏图计划 人形机器人Optimus被置于核心地位 公司预计未来80%价值将来自该机器人[4][5][6] - 公司认为汽车领域的技术研发及规模化生产经验可复用于机器人生产 以替代人类劳动力并驱动生产力增长[7] - 公司计划建立完全集成的可持续产品生态系统 涵盖交通 能源生成 电池存储和机器人技术[8] 产品规划 - 在官方宣传视频中曝光疑似SUV造型的Cyber汽车 引发公司可能造新车的猜测[10] - 公司取消更亲民汽车Model 2发布 Robotaxi进展不畅 机器人实际演示效果仍不成熟[9] 历史计划执行情况 - 宏图计划1(2006年)目标包括制造跑车 亲民汽车及零排放发电选项[9] - 宏图计划2目标包括太阳能屋顶 扩展电动汽车产品线 开发自动驾驶及车辆共享赚钱功能[9] - 宏图计划3(2023年)主要内容包括转向可再生能源电网 规划氢能应用及制造可持续能源经济[9] - 可持续能源和燃料方面少见公司实际努力 导致市场对第四篇章持半信半疑态度[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