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招商利安新兴亚洲精选ETF
icon
搜索文档
部分场外QDII基金放宽限购;超百亿资金涌向科创ETF丨天赐良基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5 01:28
公募基金自购浮动费率基金 - 兴证全球基金拟自购2000万元认购旗下兴证全球合熙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该基金为首批新模式浮动费率基金之一 [1] - 中欧基金出资1000万元购入旗下中欧大盘智选混合发起式基金,承诺持有期限不低于三年 [1] - 东方红资管、天弘基金、博时基金等多家基金管理人已自购旗下新发浮动费率基金 [1] 港股主题ETF规模增长 - 今年以来港股主题ETF规模增长856.74亿元,增幅27.97%,截至5月30日规模达3919.62亿元 [2] - 百亿级别港股主题ETF从去年底的8只增至5月底的11只 [3] - 在管港股主题ETF规模超百亿元的管理人从7家增至10家,头部化效应明显 [3] QDII基金动态 - 部分场外QDII基金放宽限购,如海富通美元债限购额度从5万元调高至3000万元 [4] - QDII基金时隔10周后重启募集,新发1只投向恒生科技指数的股票型基金 [4] - 年内获批的6只QDII基金主要聚焦港股市场,包括万家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等产品 [4] ETF发行规模变化 - 2月至5月ETF发行规模连续四个月下降,从1月的340.14亿份降至5月的110.68亿份 [5] - 5月公募管理人密集布局数字经济、科创板、自由现金流主题产品 [6] 科创ETF资金流入 - 5月科创、芯片、半导体等方向ETF净流入额居前,前30只产品合计吸引超200亿元 [7] - 华夏科创50ETF、国联安半导体ETF、嘉实科创芯片ETF分别净流入49.31亿元、23.64亿元、18.74亿元 [8] 基金经理变动 - 曲扬因内部调整离任前海开源人工智能混合基金经理,该基金由魏淳继续管理 [9] - 截至一季度末,该基金A类份额规模6.88亿元,C类份额0.08亿元,曲扬任职回报14.19% [9] 市场行情回顾 - 上一交易日沪指涨0.42%,深成指涨0.87%,创业板指涨1.11%,两市成交额1.15万亿元 [10] - 港股创新药相关ETF全线走强,最高涨4.29% [11] - 大湾区ETF领跌1.40%,其他ETF跌幅均小于1% [12]
聘请境外投资顾问 公募出海拓展“朋友圈”
上海证券报· 2025-06-04 19:18
公募基金引进境外投资顾问 - 鹏华基金聘请意大利欧利盛资本资产管理公司担任鹏华全球高收益债债券基金和鹏华美国房地产基金的境外投资顾问 欧利盛资产管理规模达3905亿欧元 业务覆盖25个国家 [2] - 工银瑞信全球精选股票基金境外投资顾问为威灵顿管理公司合伙人史蒂文·安杰利 证券从业年限超30年 [2] - 海富通中国海外精选混合基金聘请法国巴黎资产管理公司蔡德锋和杨博担任顾问 两人从业年限均超16年 [3] 境外投资顾问的资历与匹配性 - 行业引入的境外投资顾问普遍证券从业年限超过15年 且履历与QDII基金投资方向高度契合 [2] - 富兰克林国海亚洲机会股票基金顾问苏库玛拉贾为富兰克林邓普顿新兴市场股票投资总监 从业超30年 [3] - 宏利印度机会股票基金顾问查理·达顿为宏利投资管理新兴市场股票主管 从业28年 [3] 外资股东对基金公司的支持 - 多家基金公司境外投资顾问来自外资股东方 体现外资股东积极分享投资经验支持公司发展 [4] - 宏利基金与股东宏利金融集团保持每周投研沟通 及时获取全球行业动态 [4] QDII基金产品线拓展与市场表现 - 行业近年加快成立QDII基金 投资范围覆盖美国 法国 日本 沙特等国家 [4] - 招商利安新兴亚洲精选ETF单日售罄 募集规模达10亿元上限 [4] - 摩根资产管理今年上报3只互认基金产品 包括摩根全方位入息基金等 [5] 多元资产配置趋势 - FOF成为多元资产配置重要载体 需通过充分了解不同资产逻辑实现有效配置 [6] - 汇丰晋信基金在FOF运作中投资亚洲美元债 海外权益基金 黄金等多品种 [6]
突破4万亿在即!公募如何应对这个难题?
证券时报· 2025-04-13 00:32
国内ETF市场发展现状 - 国内ETF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最新规模即将突破4万亿元关口 [1] - ETF同质化竞争加剧,头部公募凭借规模优势和低成本策略占据主导地位 [1] - 中小公募和新入局者难以突围,部分公募开始转向"首创"型差异化产品 [1] "首创"型ETF产品布局 - 永赢基金成立国内首只通用航空ETF和首只卫星ETF,聚焦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产业 [3] - 广发基金推出市场首只挂钩智选高股息指数的ETF [3] - 华夏基金成立全市场首只创业板新能源行业主题ETF [3] - 招商基金推出国内稀缺的新兴亚洲市场投资产品 [3] "首创"ETF的市场表现 - 博时基金可转债ETF规模从62.84亿元增长至386.22亿元,一年增长5倍 [4] - 富国政金债ETF规模从72.24亿元增长至439亿元,成为公司最大ETF产品 [5] - 永赢黄金产业股票ETF规模达34.62亿元,远超其他5只同类产品总和6.25亿元 [6] - 鹏华粮食产业ETF在短短几日内吸金超6亿元 [7] "首创"ETF的战略价值 - 抢占市场空白,快速积累规模 [6] - 构建品牌壁垒与客户黏性,实现错位竞争 [7] - 政策支持细分赛道创新,缩短产品注册周期 [7] "首创"ETF面临的挑战 - 培育期成本高,初期推广需巨额营销投入 [8] - 规模长期处于"迷你"状态,面临流动性风险与策略失效 [8] - 策略同质化导致先发优势难以维持 [8] - 后来者可通过渠道和费率优势实现"弯道超车" [9] 未来发展方向 - 主动型ETF、杠杆ETF、混合资产ETF、养老主题ETF等领域仍有较大空白 [9] - 行业将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经营"时代 [9]
突破4万亿在即!公募如何应这个难题?
券商中国· 2025-04-12 16:01
文章核心观点 国内ETF市场规模即将突破4万亿元,但同质化竞争加剧,部分公募通过布局“首创”型差异化产品突围,虽能带来先发优势,但需面临长期培育市场的挑战 [2][11] 分组1:公募瞄准“首创”型差异化ETF产品 - 今年大批ETF扎堆发行,竞争激烈,中小公募多陪跑,头部公募在重要宽基和热门行业主题赛道占先机,部分公募向细分领域和创新策略延伸,以“首创”产品开辟新战场 [3] - 今年已有不少首只挂钩相关指数的ETF产品募集成立,如新入局的永赢基金成立国内首只通用航空ETF和首只卫星ETF,头部公募广发基金、华夏基金也发行“首创”型ETF [4] - 招商利安新兴亚洲精选ETF是国内稀缺的投资亚洲新兴市场的产品,追踪新交所新兴亚洲精选50指数 [5] 分组2:“首创”ETF爆发力惊人 - 部分公募重视对较早布局的“首创”ETF产品持续营销,加大市场培育力度,取得可观效果,如博时可转债主题ETF和富国中债7 - 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规模均大幅增长 [6] - “首创”型ETF先行布局可抢占市场空白、快速积累规模,如永赢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提前布局积累规模,成同类产品中规模最大 [7] - “首创”型ETF先行布局可构建品牌壁垒与客户黏性,差异化产品易形成品牌认知,如海富通、博时基金旗下债券ETF有规模优势 [8] - 政策为“首创”产品提供制度便利,证监会印发方案支持细分赛道创新,缩短产品注册周期 [9] 分组3:需面临长期培育市场的挑战 - “首创”型ETF基金管理人要忍耐无人问津时刻,防备后入者竞争,培育期成本高,起步规模小,长期运营可能亏损 [10] - 国内“首创”型ETF很多规模“迷你”,交易中面临流动性风险与策略失效局面,部分产品清盘,且透明性导致策略同质化,先发优势难维持 [10] - 后来者可通过渠道、费率优势“弯道超车”,行业将从“增量竞争”迈入“存量经营”时代,公募可继续探索“首创”型ETF优势提升竞争力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