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猴折扣店

搜索文档
阿里、美团、京东、沃尔玛们 纷纷踏入社区店“洪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7 00:06
行业趋势演变 - 传统大卖场业态在中国市场逐渐式微 家乐福作为该模式开创者已几乎全面撤出中国 其2009年顶峰时期拥有321家门店和467亿元营业额 但最终因无法平衡高成本与低坪效而退出[3][4] - 零售行业转向"少量、即时、高频"的社区店模式 该业态凭借小半径零售特征展现强劲生命力 2024年中国社区中心零售市场规模达4.8万亿元 同比增长8.5% 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扩大至5.2万亿元 增幅约8.3%[5][6] 企业战略布局 - 沃尔玛中国加速社区店布局 第四家500平方米社区店落户深圳 精选约2000款SKU 聚焦烘焙生鲜等高频刚需品 围绕"10分钟步行生活圈"选址 与传统大卖场数万平方米体量和上万SKU形成鲜明对比[1][7] - 电商与零售巨头全面进军社区店赛道 中百集团9月26日同时开业51家硬折扣店 盒马将社区店业态"超盒算NB"列为2025年核心方向 截至2025年8月门店数近300家[8] - 国际品牌奥乐齐坚持深耕社区型门店 截至2025年8月在沪苏地区达78家店 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00% 美团推出"快乐猴折扣店" 2025年计划开10家 目标拓展至1000家 目前已在杭州和河北开设4家门店[8][11] - 京东开设"京东折扣超市" 在河北涿州开出首家门店后 于宿迁连开4家新店[11] 商业模式分化 - 沃尔玛采用"全渠道一盘棋"战略 社区店聚焦1.75亿大众城市中产家庭及单身人群 商品结构以餐食为主 非食品类作为补充 营运质量唯一标准为顾客反馈而非自有品牌占比[15] - 奥乐齐与美团采取硬折扣策略 奥乐齐无锡首店开业前夜宣布千支商品下调30% 部分爆款如9.9元白酒和34.6元澳洲谷饲牛腩半小时售罄 美团快乐猴自有品牌5千克五常大米定价39.9元 显著低于盒马78元和奥乐齐47.9元[16][17] 政策环境支持 - 社区店发展获得政策层面强力支撑 上海2016年首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 该概念于2021年纳入国家《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 商务部2021-2025年连续发文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12][13]
沃尔玛做社区店,意欲何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01:55
文章核心观点 - 沃尔玛在中国市场低调探索社区店新业务模式 旨在通过"小而精"的社区店业态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实现业务再造 [2][10] - 社区店模式已初步验证成功 正进入规模化扩张阶段 未来计划向全国市场推广 [6][9] - 中国社区零售市场规模达万亿级且持续增长 吸引多方竞争者涌入 行业呈现同质化竞争态势 [11][12] 沃尔玛社区店业务特点 - 采用"500平米主力店型" 聚焦2000款高质价比商品 覆盖烘焙/生鲜/熟食等一日五餐需求 [3] - 具备规模小/产品精/近社区三大特征 单店面积仅约传统大卖场的十分之一 [3][4] - 强化本地化特色 如广东门店增设广式烧腊档 依托周边大店资源实现供应链协同 [5][6] 业务发展现状 - 截至9月已在深圳开设4家社区店 新店覆盖宝安区/南山区/福田区/龙华区和龙岗区 [3][6] - 启动大规模招聘涉及店长/主管/技工等岗位 标志着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 [6] - 社区店业务与山姆会员店形成互补 后者目前贡献沃尔玛中国三分之二业绩 [8] 战略背景与动因 - 传统大卖场持续收缩 门店数从2020财年412家降至2024财年296家 五年减少超100家 [7] - 依托全球供应链管理能力与品牌资产优势 延续平价基因进行业务创新 [8] - 应对中国社区零售4.8万亿元市场规模(2024年) 预计2025年增至5.2万亿元 [12] 行业竞争格局 - 德国奥乐齐加速扩张 截至2025年8月达78家门店 2024年销售额20亿元(同比增长100%) [11] - 互联网巨头积极布局:盒马发力超盒算NB业务 京东开设折扣超市 美团试水快乐猴折扣店 [11][12] - 竞争核心围绕品牌信任/选品能力/品控体系与供应链管理能力展开 [12]
沃尔玛想再造一个沃尔玛
创业邦· 2025-09-22 04:12
以下文章来源于新品略财经 ,作者吴文武 新品略财经 . 洞察商业热点,探究商业本质 来源丨 新品略财经(ID:nbscaijing) 作者丨吴文武 图源丨深圳商报 正当整个市场重点聚焦和热议沃尔玛旗下山姆会员店在中国市场狂飙时,一般不会过多关注沃尔玛传 统大卖场零售业务。 不过,这并不代表沃尔玛在传统零售业务方面直接"躺平"了,反而沃尔玛早就悄悄地做起了新业务探 索。 综合多种市场迹象及媒体近日报道显示,沃尔玛有了新野心,想再造一个沃尔玛。 沃尔玛悄悄在深圳开了4家社区店 笔者关注到,据深圳商报等媒体报道,9月13日,沃尔玛在位于深圳宝安区的第四家社区店开业,很 快引发了市场关注和热议。 社区店不是新物种,在传统大卖场时代就已存在,就比如传统社区楼下的综合小商店,能满足社区范 围内居民生活的日常购物需求。 作为全球最大零售巨头的沃尔玛,愿意放下身段,在中国市场开起了社区店,而且是已经悄悄地开了 第四家门店。 据悉,沃尔玛社区店聚焦"10分钟步行生活圈"概念,以及"约500平米主力店型、聚焦一日五餐高质 价比商品"模型,提供约2000款商品,涵盖烘焙、生鲜、熟食、速食、零食饮料等餐食,以及部分高 频的非食和日用 ...
9.9元折扣超市,互联网巨头新战场
凤凰网财经· 2025-09-21 12:29
互联网大厂布局硬折扣超市 - 美团、京东、盒马集体入局硬折扣超市赛道,美团"快乐猴"在杭州开业2家门店并计划进入宁波、北京等地,京东折扣超市在河北涿州、江苏宿迁开设5家门店,盒马NB更名为"超盒算NB"并在江浙沪10城开设17家新店[2][3] - 硬折扣超市门店面积控制在600-800平米,SKU数量为1000-1500个,聚焦高密度社区,通过极简装修、冷冻品替代生鲜品等方式压缩成本,门店经营成本占比14-15%,经营毛利率16-17%,日均销售额10万-12万元[3] - 行业标杆企业奥乐齐2024年55家门店实现销售规模20亿元,较2023年门店仅增5家但销售额翻倍,2023年转型平价社区折扣超市后加速扩张,2024年3月起半年内在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开设9家新店[3][4][5] 硬折扣商业模式核心要素 - 盈利依赖极致效率:门店员工配置精确至15-16人,多一人即打破盈亏平衡,自营产品占比需超过60%(奥乐齐达90%)以提升利润,产品聚焦米面粮油、奶制品等高频刚需品类,具有需求量大、周转快、用户价格敏感特性[3][5][8] - 自营产品开发策略:采用现货现款采购无账期,财务压力大,需聚焦高销量基础款而非差异化产品,互联网大厂通过复用现有自营品牌(如京东京造、美团象大厨)及寻找奥乐齐/山姆代工厂"复刻"产品降低风险[8][9] - 线上线下业务协同:盒马NB拟上线淘宝闪购,京东折扣超市接入京东秒送,美团优选可下单快乐猴产品,但即时零售配送成本占比10%(每单5元),扣除后实际毛利率仅8%,低于门店15%经营成本占比[10][11] 市场竞争与发展趋势 - 市场规模与渗透率:2024年中国硬折扣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渗透率仅8%,远低于德国42%和日本31%,传统商超如物美8月在北京开设6家折扣店,叮咚买菜试水"叮咚奥莱"线下业态[12] - 区域扩张策略:盒马NB和美团快乐猴聚焦江浙沪(奥乐齐核心扩张区),京东选择北方下沉市场采用超5000平米大店模式,并通过社区团购加盟扩张(烟酒店、快递点加盟赚佣金,排除生鲜店避免冲突)[5][6] - 价格战与规模竞争:奥乐齐宣布对50款高频日需品长期降价最高30%,行业通过大规模复制摊薄供应链成本,比拼采购规模优势降低上游价格,以低价心智争夺价格敏感客户[12]
即时零售平台拆解及对比解读
2025-07-25 00:5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即时零售行业、传统电商行业、传统线下商超行业 - **公司**:美团、阿里巴巴(饿了么、淘宝闪购)、京东到家、永辉、大润发、山姆、叮咚买菜、河马、沃尔玛山姆会员店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 - 即时零售对传统线下商超造成显著冲击,各电商平台在即时零售领域有不同表现和挑战 [1][3] - 即时零售与传统电商在多方面存在差异,增长依赖多因素,需优化运营和品质 [1][7][8] - 电商平台入局零售有自身特点和优劣势 [11] - 平台型零售与自营型零售有差异,各平台在履约配送时效上有竞争策略 [12][13] - **论据** - 即时零售通过门店数字化等争夺线下商超份额,如永辉和大润发受冲击 [1][3] - 美团平台覆盖中小商家,外卖用户渗透率高,自营业务强化供应链 [1][4] - 阿里巴巴用饿了么和淘宝闪购拓展业务,补贴实现单量增长,但面临用户心智差异挑战 [1][5] - 京东到家与大超市合作受其衰退影响盈利,靠 3C 和快消品保持份额 [1][6] - 即时零售依赖本地化供给和快速履约,传统电商强调规模效应和无限 SKU [1][7] - 即时零售增长需消费者习惯养成、供给履约效率提升和品类扩展,要与上游合作 [1][8] - 电商平台面向城市用户提供外卖叠加服务,聚焦少 SKU、爆款逻辑,价格无优势 [11] - 平台型零售通过闪电仓等提升动力,自营型零售依赖自身运营扩展 [12] - 各平台在履约配送时效竞争取决于订单密度和骑手数量,美团闪购延展业务优化供应 [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淘宝用户消费心智基于主站调性和品类,核心非外卖,未来高低线市场变化推动加盟模式发展,行业复合增长率预计超 20%,渗透率有增长空间 [10] - 零售是本地生活品类公约数,不同品类渗透深度因及时性、应急性需求和履约成本而异 [11] - 各平台利用广告投放增强品牌曝光,需基于蜂窝或区域化表征调整 [13]
如何看外卖大战?
2025-07-15 01:5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外卖行业、电商行业、即时零售行业、新零售行业 - **公司**:美团、淘宝闪购(阿里体系)、京东、拼多多、抖音、阿里巴巴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外卖行业 - **竞争格局变化**:2025 年外卖市场主要玩家从美团和饿了么两家变为美团、淘宝闪购和京东三家,淘宝闪购取代饿了么成阿里重要品牌形象,市场份额分别为 50%、33%和 17%;7 月 5 日淘宝闪购发起补贴,当天订单 8000 万单,美团 1.2 亿单,7 月 12 日美团即时零售订单达 1.5 亿单,阿里保持 8000 万单且日活破 2 亿,美团神枪手和拼好饭分别超 5000 万单和 3500 万单,非餐快消品业务增长超 300%,京东最高订单量突破 2500 万单[1][2] - **补贴影响竞争**:各平台补贴每单 5 - 10 元,美团过去每单盈利 1.5 元左右,补贴冲击市场;京东 4 月初通过骑手社保政策推动舆情增加订单量,阿里合并淘宝闪购与饿了么等增强本地生活服务能力,使淘宝闪购达 6000 万单体量[1][4] - **平台策略**:美团有强大外卖壁垒、本地化营销和物流履约优势,约 800 万骑手,通过到家到店双循环模式导流;阿里计划投资 500 亿补贴,预计持续到 8 - 9 月;京东关注配送体系建设,近期补贴减弱,优化现金流和业务模式[1][8] - **竞争影响**:短期行业内卷加剧,提升费用补贴、降低利润率和 ROE;中长期利好龙头企业,降低市场教育成本、扩大市场规模,关注 2025 年三季度末至四季度美团等龙头变化[1][14] 电商行业 - **主要玩家及市占**:主要玩家为阿里巴巴、拼多多、抖音和京东,阿里市占率从 70%降至 40%,拼多多与抖音电商增长快,抖音直播电商抢走阿里广告支出与收入,使阿里 GMV 增速落后大盘[1][5] - **驱动策略**:通过信息流、物流和商品流驱动流量与销售;信息流方面,阿里依赖外部媒体导流,抖音形成闭环;商品流方面,拼多多以低价商品吸引用户;物流方面,美团与京东分别依托骑手和快递小哥网络化配送体系[6][9] 即时零售行业 - **对纯电商影响**:目前占电商单量或 GTV 比例仅 6%,预计五年内达 12%,对纯电商影响小,能利用外卖空余运力降低成本,美团去年首次实现即时零售盈利[1][10] - **平台优劣势**:美团运营能力强,餐饮外卖经验可过渡,本地化运营、履约、流量入口和消费者心智表现出色,商品供应链完善;淘宝入口顺畅,但盈利依赖本地化运营和流量获取;京东供应链和物流体系本地化搭建不足[13] - **未来格局**:中长期美团有望保持龙头地位,市场份额或超 50%,通过与餐饮商家绑定、骑手运营和消费者心智培养,以及供应链布局增强竞争力;淘宝闪购是阿里流量抓手,京东注重打造即时零售配送体系[11] 新零售行业 - **发展前景与挑战**:发展前景没预期大,核心挑战是供给和需求有限、商品 SKU 扩容问题,需深入挖掘商品运营提高多样性和供应链效率[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外卖业务本质**:阿里认为外卖业务本质是流量,通过引导流量盈利;美团认为是运营能力,依靠本地化运营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16] - **美团供应链建设**:美团推出象大厨品牌和小象超市,开设快乐猴折扣店,通过闪购获取流量,自有品牌提升供应链效率、扩大市场覆盖[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