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欧拉

搜索文档
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构建上合组织工业和信息通信业合作发展新格局
搜狐财经· 2025-08-28 13:50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经济表现 -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3] -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5.7% [3]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 [3] - 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4% [3] 电信业务发展 - 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055亿元 [3] - 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3% [3] - 5G基站总数达到455万个 [3] - 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1.18亿户 用户普及率超79% [3] - 行政村通5G比例超过90% [3] 软件和数字产业增长 - 软件业务收入累计完成70585亿元 [3] - 软件业务利润同比增长12% [3] - 软件业务出口同比增长5.3% [3] - 前5个月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3% 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 [3] 上合组织经贸合作 - 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总额超过8万亿美元 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4 [4] - 2024年7月上合组织成员国领导人商定2025年为"可持续发展年" [4] 数字和信息通信技术合作成果 - 上合组织成员国数字和信息通信技术部长会议机制实现提质升级 [7] - 通过《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提出7项具体行动 [7] - 明确数字和信息通信领域优先合作方向 [7] - 中国—上合组织大数据合作中心累计培训830余人次 [7] - 发布《中国一上海合作组织数字技术工具箱》 [7] - 通过《上海合作组织工业领域常设工作组工作条例》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工业部长会议框架下会展活动组织条例》 [7] 国际合作与开放措施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24个国家、地区及区域性组织开展机制性磋商交流 [10] - 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10] - 已有40家外资企业获得增值电信业务试点批复 [9] - 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累计超过2600家 较去年同期增长27% [9] 未来合作方向 - 数字和信息通信领域:加强政策交流 深化务实合作 促进开源共建共享 赋能产业升级 共享数字红利 [10] - 工业领域:深化能源工业合作 共推工业转型升级 搭建创新合作平台 促进普惠包容发展 [10]
构建更具活力开源生态
经济日报· 2025-08-12 03:01
开源生态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活跃开源开发者数量达220余万人,全球领先 [1] - 中国、美国、印度、欧盟构成全球开源主要支撑力量 [1] - 北京、上海持续领跑,深圳、杭州加速追赶,广州、成都、南京、武汉等城市展现出强劲追赶势头 [1] - 开源生态呈现"头部稳固、腰部上升、尾部追赶"的良好局面 [1] 开源技术应用与创新 - 大模型开源推动企业部署意愿显著增强,驱动创新场景大规模爆发 [2] - UBML社区核心定位转向智能化开发,聚焦四大建设方向:语义化领域建模语言、多智能体协同构造工具、开放数据集、智能化新生态 [2] - 开源技术覆盖电力、通信、交通、医疗、教育、金融、互联网等10多个关键领域 [3] - 基于开源鸿蒙、开源欧拉等开源项目,累计发布150多个典型应用案例 [3] 开源对产业的影响 - 开源模式重构AI竞争格局,中小企业可低成本获得顶尖AI能力 [3] - 云服务商可通过算力需求激增获益,国产芯片厂商可凭借推理算力优化实现弯道超车 [3] - 开源技术促进产业升级、行业创新,形成覆盖多行业多场景的应用版图 [3] 区域发展与企业参与 - 2024年北京信息软件业实现营业收入3.3万亿元,占全国四分之一 [4] - 南方电网、中国移动、京东集团等100多家单位引领开源潮流 [3] - 北京将优化开源公共服务,加速开源项目孵化,深化开源协同创新 [4] 政策支持与未来方向 - 工信部将加快推进开源体系建设,鼓励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 [4] - 聚焦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加速开源项目孵化培育和应用落地 [4] - 鼓励企业、高校推广以贡献为导向的开源人才评价体系 [5] - 推动开源成果高质量"引进来",高水平"走出去" [5]
覆盖多行业多场景—— 构建更具活力开源生态
经济日报· 2025-08-11 22:03
开源生态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活跃开源开发者数量达220余万人 全球领先[1] - 中国 美国 印度 欧盟构成全球开源主要支撑力量[1] - 北京 上海持续领跑 深圳 杭州加速追赶 广州 成都 南京 武汉成为新兴力量[1] 区域发展格局 - 形成头部稳固 腰部上升 尾部追赶的良好局面[1] - 活跃程度由少数区域向更多城市辐射扩散[1] - 创新资源流动频繁 区域协同效应凸显[1] 人工智能与开源融合 - 大模型推动AI热潮 DeepSeek基础大模型开源增强企业部署意愿[2] - 大模型颠覆软件行业 重塑开发 交互 运行 运维模式[2] - UBML社区转向智能化开发 聚焦语义化建模 多智能体工具 开放数据集 智能生态四大方向[2] 开源技术应用领域 - 覆盖电力 通信 交通 医疗 教育 金融 互联网等10多个关键领域[3] - 基于开源鸿蒙 开源欧拉等项目累计发布150多个应用案例[3] - 南方电网 中国移动 京东集团等100多家单位引领开源应用[3] 产业支持政策 - 工信部鼓励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 释放开源商业潜能[4] - 聚焦基础软件 工业软件 人工智能 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加速项目孵化[4] - 推动开源成果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4] 北京开源发展优势 - 2024年北京信息软件业营收3.3万亿元 占全国25%[4] - 将优化开源公共服务 建立开源贡献评价激励机制[4] - 支持建设开源技术孵化器 在AI 区块链等领域打造国际标杆项目[4] 开源模式影响 - 重构AI竞争格局 中国有望凭借开源生态保持领先[3] - 中小企业可低成本获得顶尖AI能力 云服务商受益于算力需求增长[3] - 国产芯片厂商可通过推理算力优化实现弯道超车[3] 技术变革价值 - 变革软件开发模式 提升关键软件技术创新供给能力[2] - 突破软件定义制造关键技术 支撑制造强国战略[2] - 开源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 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1]
《中国开源发展深度报告》:我国活跃开发者数量超227万
中国经营报· 2025-07-30 13:53
中国开源生态发展现状 - 中国活跃开源开发者数量全球领先,2024年达227.29万人,同比增长22.95%,近两年平均增速31.58% [1] - 中美印三国开源贡献量占全球TOP30国家和地区总量的39.78%,其中美国8956.45万次、印度5483.72万次、中国5033.61万次 [2] - 中国占全球TOP30活跃开源开发者比例逐年上升,从2022年15.13%增至2024年18.29%,印度198.50万人、欧盟186.35万人、美国167.03万人分列2-4位 [3] 区域与行业应用格局 - 中国开源生态呈现"头部稳固、腰部上升、尾部追赶"格局,北京、上海、深圳、杭州为头部城市,广州、成都、南京、武汉等腰部城市快速崛起 [3] - 开源技术覆盖电力、通信、医疗等10多个关键领域,南方电网、中国移动、京东等100多家单位发布150多个应用案例 [4] - 开源鸿蒙应用设备总量超11.9亿台,搭载1200款产品,落地金融、教育、航天等领域 [5] 重点项目进展 - 开源鸿蒙生态目标注册开发者达1000万,已成立三只产业基金支持开发团队 [6] - 开源欧拉装机量突破1000万套,生态共建单位超2000家,覆盖金融、通信等行业 [6] - openKylin累计部署超2400万套,OpenTenBase广泛应用于银行、证券、政务等领域 [6] 人才培养与教育 - 开源教育是生态发展核心路径,需通过政策引导、师资建设、产教融合、文化推广四方面推进 [7] - 高校与企业合作将开源鸿蒙纳入教学实践,强化开发者培养体系 [6]
打破创新壁垒、共享前沿成果,北京领跑开源人才供给!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23 12:21
开源生态发展现状 - 北京聚集3400余家开源共建方 在活跃开源项目数量和人才供给方面领跑全国[1] - 北京和上海活跃开源项目均超过50万个 深圳和杭州均超过20万个[1] - 核心城市连续三年有超过20%的开源项目活跃一年以上 项目持续性与美国和欧盟相当[1] 开源人才供给格局 - 北京活跃开源开发者超50万人 上海超40万人 形成以两地为核心的人才供给高地[2] - 2024年中国活跃开源开发者220余万人 印度约200万人 欧盟和美国分别为190万和170万人[2] - 中国与印度成为全球开源人才增长引擎 推动全球开源开发力量加速"东移"[2] 开源技术应用深度 - 开源软件在金融、通信、能源等关键行业代码库中平均占比高达77%[2] - 开源技术覆盖基础软件、人工智能大模型、云原生框架和智能设备互联等领域[1] - 北京国际开源社区培育了开源鸿蒙、开源欧拉、openKylin等知名社区[4] 产业创新融合成果 - 中软国际携手构建开源人才培养体系 拓维信息聚焦开源鸿蒙拓展智慧交通应用场景[4] - 软通动力率先实现开源鸿蒙PC产业化落地[4]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开源多项硬件及具身智能研发成果[4] 开源技术赛事推进 - 第三届开放原子大赛拟发布50个左右赛项 总奖金达1500万元[5] - 赛事重点覆盖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等领域[5] - 设置巅峰挑战赛、实战竞技赛、训练学习赛等多种类型[5]
国产操作系统将迎曙光:生态筑基石,政策护成长
长江证券· 2025-06-27 01: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操作系统是连接硬件和软件的核心基础软件,当下进入万物互联的“边缘计算时代”,国产操作系统有望迎来新发展机遇 [4][7] - 国产操作系统起步晚但在追赶,国产替代趋势下市场空间大,信创 PC 及服务器市场出货量高增 [4][8] - 国内已出现多个成熟国产操作系统,麒麟软件、统信软件、华为、麒麟信安等厂商不断取得核心突破 [9] - 建议关注国产操作系统领先企业,重点关注具备生态优势的企业 [4][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操作系统:关键核心基础软件 - 操作系统是连接硬件和软件的纽带,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基础性系统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资源,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和高效使用 [19] - 操作系统根据用户界面和功能特征可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桌面、移动、服务器等操作系统 [23][24] - 全球操作系统市场规模稳健增长,2024 年约为 535 亿美元,预计 2025 年达 572.5 亿美元,2033 年达 963 亿美元 [26] - 海外先发厂商凭借完善的软硬件生态建设占据极高市场份额,如微软和苹果在 PC 操作系统领域合计约占 86.7%,谷歌和苹果在移动操作系统领域合计达 99%以上 [30] 时代机遇:软硬件发展驱动操作系统更新 - 操作系统的发展伴随硬件技术升级,当前有望进入万物互联的“边缘计算时代”,对分布式多终端进行统一管理 [36][37] - 新的软硬件发展趋势为国产操作系统带来契机,如 AI 对操作系统交互产生新需求 [40] 开源共建,国产操作系统有望加速发展 - 开源助力操作系统快速开发迭代,形成产业生态,Linux 和 Android 都是成功案例 [43][45] - 我国开源社区推动多个国产操作系统发展,如基于 OpenAnolis 社区自主研发的龙蜥操作系统 [49] 国产替代:国产操作系统市场广阔 - 国产操作系统起步晚但在追赶,操作系统国产化是我国科技发展必由之路,已纳入顶层设计规划 [8][53] - 我国操作系统生态存在风险,国产替代受政策支持,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多次指明发展自主操作系统的重要性 [56][59] - 国产替代趋势下市场空间大,预计 2025 年中国操作系统市场规模达 450 亿元,信创操作系统市场有望达 97.5 亿元 [10][72] - 信创 PC 及服务器市场出货量保持高增,预计 2026 年信创 PC 总体出货量达 950 万台,2025 年信创服务器出货量有望达 115 万台 [77] 国产厂商盘点:国产操作系统百花齐放 - 麒麟软件是国产操作系统领军企业,2024 年收入 14.38 亿元,同比增长 13%,归母净利润达 5.02 亿元,同比增长 19%,生态逐步完善 [86][87] - 统信软件专业从事操作系统开发,统信 UOS 发展迅速,国产平台装机量超 800 万套,服务客户超 50000 家 [95][98] - 麒麟信安深耕关键领域操作系统国产化,2024 年操作系统业务收入 15574.07 万元,同比增长 84.29%,聚焦电力行业等细分领域 [102][104] - 华为打造开源欧拉、开源鸿蒙两大项目,openEuler 在中国服务器操作系统领域领先,2024 年市场份额达 50%;HarmonyOS 超越 iOS,成为我国移动操作系统市占率第二 [107][125] 投资建议:关注国产操作系统产业链 - 国产操作系统有望利用开源模式加速发展,在信创产业加速渗透,带动厂商营收快速增长 [10][130] - 国产操作系统市场格局将进一步收敛,生态将成为决定竞争格局的决定性因素,建议关注具备生态优势的企业 [10][130]
润和软件:积极拓展开源鸿蒙和欧拉业务,构建云-边-端智能生态体系
金融界· 2025-06-16 04:28
技术突破与业务布局 - 公司在信创领域积极拓展开源鸿蒙和开源欧拉业务,赋能金融、电力、采矿、智慧城市、医疗教育等行业 [1] - 将开源鸿蒙与RISC-V结合推出平板、云桌面终端等RISC-V终端产品 [1] - 开源鸿蒙与星闪技术结合推出多款自研产品及解决方案,在工业、电力、煤炭、教育等行业开展商业化试点 [1] AI生态体系建设 - 构建"昇腾+openEuler+OpenHarmony+DeepSeek"全场景云-边-端智能生态体系 [1] - IntelliCoreAI算力一体机为模型训练与推理提供高密度、高兼容算力支撑 [1] - AIRUNS一体化智能引擎实现AI大模型灵活部署与全生命周期管理 [1] - AgentRUNS智能体中台聚焦AI智能体高效开发与场景快速落地 [1] 大模型产品矩阵 - 打造以"知识-感知-决策"三元协同框架为核心的大模型产品矩阵 [1] - 包括"润知"多模态知识引擎、"润视"空间视觉引擎、"润行"决策执行智能体 [1] - 助力客户构建自主可控、云边协同、兼容多元生态的企业级AI中枢 [1] 创新业务战略 - 重点发展开源鸿蒙、开源欧拉、企业级AI解决方案、星闪等创新业务领域 [1] - 通过国产化、数字化、智能化创新技术打造新一轮增长驱动 [1] - 提供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及全生命周期软件服务体系 [1] - 激活行业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客户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1] 股份回购情况 - 2024年已使用自有资金实施股份回购 [1] - 后续回购计划将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