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

搜索文档
安凯客车跌2.12%,成交额8210.88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428.5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06:3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2日盘中下跌2.12%至5.53元/股 成交额8210.88万元 换手率2.00% 总市值51.9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428.57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723.85万元 大单净卖出704.72万元 [1] - 年内股价上涨8.43% 但近期呈下跌趋势(5日跌6.43%/20日跌7.06%/60日跌6.27%)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4.85万户 较上期减少0.55% 人均流通股15129股 较上期增加0.55%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92亿元 同比增长38.74% [2] - 归母净利润1839.58万元 同比增长153.46% [2] 分红与股东结构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4亿元 但近三年未进行分红 [3] - 永赢低碳环保智选混合A减持1500.28万股至1790.27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减持253.13万股至315.94万股 [3]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大中型客车及底盘生产销售 整车收入占比93.19% [1] - 属于商用车-商用载客车行业 概念板块包括PPP/小盘/低价/国资改革/安徽国资等 [1]
经纬恒润(688326):Q2盈利转正,平台型布局优势体现
华泰证券· 2025-08-28 09:0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140.11元 [1][4][6] 财务表现 - 1H25营收29.08亿元 同比增长43.48% [1] - 1H25归母净亏损0.87亿元 较去年同期收窄2.46亿元 [1] - 2Q25营收15.8亿元 同比增长38.9% [1] - 2Q25归母净利润0.33亿元 实现单季度扭亏为盈 [1][2] - 1H25毛利率23.15% 同比上升0.59个百分点 [1] - 2Q25毛利率24.64% 环比上升3.25个百分点 同比上升3.73个百分点 [2] - 研发费用率降至15.12% 同比下降11.39个百分点 [1] - 2Q25管理费用率5.9% 研发费用率12.1% 较2Q24的8.1%和21.7%大幅下降 [2] - 员工总数6,681人 较2024年末减少648人 [2] 业务分项表现 - 电子产品业务收入25.46亿元 同比增长51.49% 毛利率21.33% 同比上升2.11个百分点 [2] - 研发服务和解决方案收入3.55亿元 同比增长4.29% 毛利率36.53% 同比下降2.92个百分点 [2] - 区域控制器在小米、小鹏等大客户快速量产 [2] - 车身、底盘、多合一域控以及座舱产品在自主品牌车型持续落地 [2] 业务展望与竞争优势 - 全品类域控产品实现规模量产 具备BMS、HUD等多种电子品类 [3] - 与吉利、小米、小鹏、奇瑞、一汽、上汽等国内主流整机厂合作深化 [3] - 获得海外斯特兰斯蒂等头部OEM/Tier1订单 [3] - L4领域实现港口和码头铁水联运 计划推出RoboTruck车队和Robotaxi公交服务 [3] - 建立德国科布伦茨研发中心 马来西亚工厂产能持续提升 [3] 盈利预测调整 - 上调2025/2026/2027年收入预测1%/4%/4%至73.9/95.3/116.8亿元 [4] - 上调2025/2026/2027年毛利率预期0.7/0.7/1.1个百分点至23.9%/24.8%/25.3% [4] - 上调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248%/22%/27%至0.66/3.62/6.08亿元 [4] - 预计2026年硬件业务归母净利润2.5亿元 软件业务1.1亿元 [4] 估值基础 - 采用SOTP估值法 硬件业务给予2026年26.8倍PE 软件业务90.7倍PE [4] - 估值溢价基于可比公司均值50% 反映全品类域控布局稀缺性和L2-L4全方位技术实力 [4] - 当前股价117.99元 市值141.54亿元 [7]
奇瑞汽车,获中国证监会备案通知书,传最快9月香港上市、募资或达15亿美元
新浪财经· 2025-08-28 05:31
公司上市计划 - 中国证监会国际司于2025年8月27日批准奇瑞汽车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国合函[2025]1459号) [3] - 公司拟发行不超过6.99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3] - 18名股东拟将所持合计20.16亿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 [3] - 计划最快2025年9月在香港启动IPO 募资规模15亿美元(约117亿港元) [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25年2月28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中金公司、华泰国际、广发证券(香港)担任联席保荐人 [3] - 总部位于安徽芜湖 成立于1997年 业务涵盖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乘用车产品组合 [3] - 产品包括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 同时设计开发制造发动机、传动系统和底盘 [3] 行业地位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 2024年前九个月按全球销量计 [3] - 公司是中国第2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 [3] - 公司是全球第11大乘用车公司 [3]
宁德时代(300750):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固态+换电多维突破
新浪财经· 2025-08-05 10:34
财务业绩 - 2025H1公司实现营收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扣非净利润271.97亿元,同比增长36%,净利率达18.09%,同比提升3.17个百分点 [1] - 2025Q2单季度营收941.82亿元,同比增长8%,归母净利润165.23亿元,同比增长34%,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达25.58%和18.59%,环比Q1均有所提升,整体业绩超市场预期 [1] - 动力电池业务2025H1营收1315.73亿元,同比增长17%,占总营收74%,出货量约220GWh,同比增长35%,储能业务营收284亿元,同比略降1.47%,但毛利率提升至25.52%,同比增加1.11个百分点 [1] 业务表现 - 动力电池2025年1-5月全球市占率达38.1%,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欧洲市场占有率显著上升,储能电池出货量55GWh,同比增长约20%,2025H1产量全球第一 [1] - 境外收入达612亿元,占总营收34.2%,德国工厂已实现盈利,匈牙利一期电芯预计年底投产,西班牙Stellantis合资项目及印尼电池产业链建设稳步推进 [2] - 换电网络截至7月底已建成400座乘用车站和100座重卡站,年底目标分别达1000座和300座,合作方包括中石化、蔚来、滴滴等,加速构建换电生态 [2] 技术创新与产品发展 - 乘用车领域推进神行二代、钠离子电池、骁遥双核装机及客户验证,储能端发布587Ah高容量电芯和9MWh级TENER Stack系统,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系统集成度具全球领先优势 [2] - 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实现小批量产业化,2030年前后进入成熟市场,已完成实验室突破并推进工程落地,同时拓展eVTOL电池、电动船舶平台及底盘等商用解决方案 [2] - 公司通过H股上市融资约52.9亿美元,资金重点用于欧洲产能投建,强化本地交付能力与资本平台支撑 [2] 市场与行业地位 - 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38.1%,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欧洲市场表现突出,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20%,产量全球第一,毛利率提升至25.52% [1] - 换电网络建设加速,年底目标乘用车站1000座、重卡站300座,合作覆盖能源、车企及出行平台,构建高效经济换电生态 [2] - 海外产能加速释放,德国工厂盈利,匈牙利及西班牙项目推进,印尼产业链建设稳步进行,境外收入占比34.2% [2]
富奥股份:公司未来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更偏向于应用方面
证券时报网· 2025-07-28 11:50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是混合所有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 在规模、产品系列、研发能力、客户覆盖和资源布局方面具有优势 [1] - 公司以客户市场为核心 以战略规划为前提 突出自主研发能力建设 全面布局符合战略方向和整车技术发展趋势的新项目 集中精力开展传统产品的转型升级 [1] - 公司产业链布局完整 以底盘、汽车电子、热系统、减振器等产品为主导 强化自主核心技术 研发实力突出 建立核心人才库 研发团队建设持续完善 [1] - 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建有10家省级技术中心 1家市级技术中心 11个CNAS认可实验室 [1] - 公司客户资源优质 与众多知名车企合作稳定 国际化布局逐步完善 海外自主建立工厂、开展国际并购 具备全球协同能力 持续深化全价值链降本增效 成本控制高效 [1]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公司与一汽集团基于战略共识深度协同合作 针对智能转向、智能悬架(含空气弹簧)产品线 分别与一汽股权公司合资设立富奥智能转向公司、富奥智能悬架公司 [2] - 借助公司已有研发基础和一汽集团资源支持 转向和悬架两个产品线将加速实现全面电动化产品的量产落地 助力"大底盘"战略落地 [2] - 实现市场渠道、制造能力与研发资源的深度整合与高效协同 形成全链条优势 [2] - 公司持续聚焦主责主业 深耕汽车零部件领域研发、生产及销售 通过技术升级与品质提升巩固市场地位并拓展业务版图 [2] - 鉴于汽车零部件与人形机器人零部件在应用场景、技术标准及性能要求等维度存在显著差异 公司当前既定战略规划仍以汽车零部件业务为核心 未来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更偏向于应用方面 [2] 市场拓展与业绩表现 - 公司始终高度重视外部市场开发工作 "十四五"以来以强化自主研发能力、深化低成本战略为重要支撑 将提升外部市场收入作为核心目标 [3] - 在国内自主品牌及新势力车企等客户拓展上取得显著成效 外部市场收入占比从"十三五"初期的14%大幅提升至30% [3] - 电控减振器等产品的外销收入增长尤为突出 [3] - 2024年公司全年新增订单307项 其中外部市场订单142项 外部订单收入占比达到48% [3] - 新能源类订单占比超80% 覆盖底盘、热管理、智能网联、泵类等多个产品系列 [3] - 公司将持续加大外部市场开拓力度 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 巩固并扩大在新能源及智能化领域的市场份额 [3]
富奥股份(000030) - 000030富奥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28
2025-07-28 10:26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2] - 活动参与人员为华福证券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7月28日15:00 - 16:30 [2] - 活动地点在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2] - 活动形式为座谈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会秘书张宁等6人 [2] 业务合作与战略 - 公司与一汽集团基于战略共识,针对智能转向、智能悬架产品线,分别合资设立富奥智能转向公司、富奥智能悬架公司,助力“大底盘”战略落地 [2] 产品情况 - C - EPS、DP - EPS产品获国内订单并量产,冗余R - EPS已完成样件开发 [3] 业务发展方向 - 公司当前既定战略规划以汽车零部件业务为核心,未来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更偏向应用方面 [3] 公司优势 - 1998年成立,是具有一定优势的混合所有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 [3] - 产业链布局完整,以底盘等产品为主导,强化自主核心技术,研发实力突出 [3] - 全国范围内建有10家省级技术中心,1家市级技术中心,11个CNAS认可实验室 [3] - 客户资源优质,与众多知名车企合作稳定 [3] - 国际化布局逐步完善,具备全球协同能力,成本控制高效 [3] 客户开拓 - “十四五”以来,外部市场收入占比从“十三五”初期的14%提升至30%,2024年新增订单307项,外部市场订单142项,外部订单收入占比达48%,新能源类订单占比超80% [4] - 未来将加大外部市场开拓力度,优化客户结构,巩固并扩大新能源及智能化领域市场份额 [4]
拓普集团(601689):盈利短期承压 机器人业务打开全新增量空间
新浪财经· 2025-05-09 06:38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66亿元同比+35%归母净利润30亿元同比+389%扣非净利润273亿元同比+35% [1] - 25Q1营收577亿元同比+14%环比-204%归母净利润57亿元同比-116%环比-262%扣非净利润49亿元同比-184%环比-310% [1] - 25Q1毛利率199%同比-25pct环比+01pct净利率99%同比-15pct环比-07pct [2] - 25Q1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89亿元同比增长(24Q1为58亿元) [2] 客户与销量影响 - 25Q1业绩承压主因特斯拉销量337万辆同比-13%问界销量45万辆同比-46% [1] - Q2业绩增量预期来自特斯拉赛力斯吉利理想小米等客户销量回暖 [2] 研发与费用 - 25Q1研发费用率59%同比+14pct环比+09pct主因机器人及汽车电子新技术投入 [2] - 销售/管理费用率12%/33%同比-02pct/+06pct环比+06pct/+12pct [2] 业务布局与产能 - 车端基本盘深化合作赛力斯理想奇瑞小米吉利斯特兰迪斯宝马奔驰等车企 [3] - 推进杭州湾八期九期及济南河南墨西哥工厂建设 [3] - 机器人业务24年电驱系统营收1343万元同比+624%直线旋转执行器已送样研发灵巧手电机躯体结构件传感器等 [3] 中长期战略 - 平台化战略+Tier05模式提升配套金额 [3] - 热管理汽车电子底盘业务持续放量叠加机器人执行器业务兑现驱动业绩上行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