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奶粉

搜索文档
光明乳业“甩包袱”
北京商报· 2025-09-29 14:30
几年前大规模扩产带来的资产"包袱",让光明乳业不得不以出售的方式来解决。9月28日晚间,光明乳业发布公告称,下属子公司新莱特拟以1.7亿美元出售 新西兰北岛资产,接盘方为新西兰雅培,其母公司为美国乳制品巨头雅培。此次项目完成后,预计增加新莱特2026财年净利润约1000万至1500万新西兰元。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这对光明乳业和雅培来说是双赢,既能缓解新莱特亏损局面,又能满足雅培产能需要。 光明乳业在公告中表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北岛资产面临着诸多挑战。该资产利用率预计难以在既定时间范围内达到预期目标。受多重不利 因素的综合影响,北岛资产已难以肩负起作为收入支柱的重任。通过出售北岛资产,新莱特可以有效化解当下所面临的经营困境,将资源与精力聚焦于核心 主营业务,提升企业竞争力,保障企业的稳健发展"。 对于该笔资金后续将如何分配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通过邮件向光明乳业发出采访函,并试图联系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缓解债务压力 1.7亿美元出售部分海外资产 公告显示,此次新莱特出售的资产包括Pokeno、RPD和Jerry Green场地的相关资产及设备,其中Pokeno工厂于2020年竣工,年产 ...
产能利用不足致大额亏损,光明乳业1.7亿美元售新西兰北岛资产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00:12
资产出售交易 - 光明乳业下属子公司新西兰新莱特乳业有限公司以1.7亿美元约合12.1亿元人民币价格将新西兰北岛资产出售给雅培子公司新西兰雅培 [1] - 交易预计于2026年4月1日完成 交易完成后新莱特2026财年净利润预计增加1000万至1500万新西兰元 [1] - 交易包含Pokeno工厂、RPD场地、JerryGreen仓库及租赁场地设备等相关资产 其中Pokeno工厂年产能4万吨 [2] 资产财务状况 - 北岛资产账面原值4.4亿新西兰元 账面净值约2.82亿新西兰元 [2] - 北岛资产2025财年息税前利润EBIT约亏损2000万新西兰元 [2] - 新莱特2023年亏损2.96亿元 2024年再度亏损4.5亿元 [1] 交易背景与动因 - 北岛工厂因产能利用率不足导致业务出现大额亏损 [1] - 通过资产出售新莱特可获得充足现金流用于偿还债务 减少运营资金贷款额度 大幅下降利息成本 [3] - 新莱特将资源与精力聚焦于核心主营业务 符合当前降低财务流动性风险的迫切诉求 [3] 交易后续安排 - 新莱特与新西兰雅培签署过渡服务协议 相关服务预计持续三年且部分服务存在延长期限可能性 [1] - 北岛业务部门员工将平稳过渡并由新西兰雅培聘用 [1] 标的资产详情 - Pokeno工厂位于毗邻北岛奶源地 原奶运输最远距离不超过150公里 于2020年竣工 [2] - Pokeno工厂是具备先进水平的营养粉生产基地 可生产高品质工业粉、营养配方奶粉等多种产品 [2] - RPD场地主要用于安装奶粉产品混合及罐装线 JerryGreen仓库用于储存成品与原料 [2] 交易对方信息 - 雅培于1888年成立于美国 在纽交所上市 在全球160余个国家开展业务 拥有约11.4万名员工 [2] - 雅培拥有诊断设备、医疗器械、营养制品和品牌仿制药四大业务板块 [2]
光明乳业上半年营利双降:现金流靠“卖地”增长82%,境外资产占比三成
搜狐财经· 2025-09-05 13: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4.72亿元 同比减少1.9%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7亿元 同比减少22.53%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52亿元 同比减少27.79% [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17亿元 同比增长82.28% 主要由于收到上海市闵行区吴中路578号、580号两地块的搬迁奖励款 [2] 地区收入分布 - 上海地区收入34.88亿元 同比下滑6.93% [3][5] - 外地地区收入49.86亿元 同比下滑1.52% [3][5] - 境外地区收入39.36亿元 同比增长1.92% [3][5] 境外业务 - 截至2025年6月末境外资产71.37亿元 占总资产比例31.49% [5] - 境外资产主要来源于2010年投资入股的新西兰新莱特 该公司主要从事工业奶粉、婴儿奶粉、奶酪、液态奶生产和销售 [5][6] - 2025年上半年新西兰新莱特实现营业收入39.50亿元 净亏损6345.58万元 [5][6] 资产负债状况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9.89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5.42% [2] - 总资产226.66亿元 较上年度末减少1.16% [2]
乳制品原料价格大跌,伊利蒙牛们为何却陷入营收低谷?| 声动早咖啡
声动活泼· 2025-08-13 09:35
中国乳制品市场格局 - 伊利与蒙牛合计占据中国乳制品市场一半以上份额 液态奶业务占公司营收超八成 奶粉、冰淇淋、奶酪等品类占比仍较小 [3][4] - 1997年后灭菌包装技术普及 常温奶保质期延长至6个月以上 推动双寡头全国市场扩张 [4] 行业增长转折与困境 - 2023年行业龙头伊利、蒙牛营收和利润双双缩水 原奶供过于求导致价格持续下跌 跌破牧场盈亏平衡线 [4][5] - 2023年牛奶终端零售价下滑超5% 85%常温奶包装规格变大 产品单价降低 销售费用率上涨抵消成本端红利 [6] - 近5年国内液态乳制品销售额年均复合下滑1.3% 价格下降未带来销量显著增长 [7] 供需失衡与产能调整 - 2016年二孩政策与2020年疫情催化产能扩张 原奶产量增速持续高于消费量增速 [4] - 2023年龙头乳企日均喷粉处理生鲜乳2万吨 占收奶量25% 每吨喷粉亏损超1万元 [5] - 奶牛存栏数出现五年来首次下降 预计2024年继续减少约20万头 [7] 市场新趋势与转型方向 - 低温鲜奶销售额同比增长近20% 常温纯牛奶持续下滑 伊利蒙牛加大低温领域投入 [8] - 头部乳企为商超自有品牌代工基础款产品 中国乳制品B端市场规模达千亿 70%-80%被进口品牌占据 [9] - 乳企积极与咖啡、新茶饮品牌合作 开发定制化乳品原料如芝士风味产品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