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尼达尼布
icon
搜索文档
英矽智能4年亏43亿 E轮融资1.23亿美元竞品将国内上市
中国经济网· 2025-09-01 23:17
上市进展与监管反馈 - 公司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由摩根士丹利 中金公司与广发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3] - 证监会就境外上市备案提出反馈意见 要求说明2025年4月股权转让原因及定价依据 E轮融资涉及国资背景股东的管理程序履行情况[1] - 需明确药物临床试验实施主体是否涉及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领域 并提供依据[2] - 需解释前次备案完成后未能完成境外发行上市的具体原因[3] 财务表现与现金流状况 - 2021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5.91亿美元 按汇率折算约43.14亿元人民币[4][5] - 同期营业收入持续增长 从471.3万美元增至8583.4万美元[4] - 2024年末负债净额6.64亿美元 流动负债净额6.73亿美元[4]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持续 最近三年现金及等价物从2.08亿元降至1.26亿元[5] - 2025年3月末账面现金1.58亿美元 但流动负债总额达8.6亿美元[5] 研发投入与客户集中度 - 2022-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7818万/9734万/9190万美元 占营收比例从259%降至107.1%[5] - 超90%营收依赖前五大客户[5] 融资历程与资金补充 - 完成11轮融资 E轮融资1.23亿美元超额完成 投资方包括浦东创投 华平投资 奥博资本等机构[6][7][9][11] - 历史融资包括:C轮2.55亿美元(2021年) D轮6000万美元(2022年6月) D+轮3500万美元(2022年8月)[8][9][11] - 早期融资包含种子轮 A轮1000万美元(2017年) B轮3700万美元(2019年)[7][11] 核心产品与竞争格局 - 主要临床阶段候选药物6款 核心产品ISM001-055(Rentosertib)为TNIK抑制剂 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13] - ISM001-055已完成IIa期临床试验 获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即将进入三期临床[13] - 在IPF治疗领域面临6家国内企业竞争 包括中国生物制药子公司 众生药业 泽璟制药等[13][14] - 竞争产品涵盖吡非尼酮仿制药(已上市)和尼达尼布仿制药(预计2026年上市)[13] - 新药ISM8969(NLRP3抑制剂)完成IND-enabling研究 计划第四季度提交临床申请[15] 业务模式与技术平台 - 公司为AI驱动生物科技企业 自主开发生成式AI平台Pharma.AI[3] - 平台已产生20项临床或IND阶段资产 3项授权予国际制药公司 交易总额超20亿美元[3] - 技术应用扩展至先进材料 农业 营养产品及兽医药物领域[3]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临床管线推进 AI模型开发及实验室扩展[3]
东阳光药伊非尼酮II期临床取得积极结果,关键数据亮相2025第九届美国IPF峰会
智通财经· 2025-08-22 10:38
公司动态 - 东阳光药在第九届特发性肺纤维化峰会上首次公开披露抗纤维化创新药伊非尼酮(HEC585)的II期临床试验关键数据 [1] - 伊非尼酮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国产首个进入III期临床的IPF原研新药 同时可拓展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乙肝肝纤维化、间质性肺炎等疾病适应症 [1] - 药物通过同时抑制TNF-α及TGF-β1释放并阻断TGF-β1-smad信号通路 形成广泛的抗纤维化网络治疗机制 [1] - 多靶点强效抑制与多通路网络调控的创新机制使伊非尼酮具有Best in Class潜力 已在美国完成I期临床试验并获得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2] - II期临床采用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双盲及阳性药物开放平行对照设计 270例受试者按2:2:2:1:2比例分组 实际入组224例 [2] - 疗效数据显示伊非尼酮200mg组较基线仅下降3.3mL 相比较安慰剂组改善超过80mL 延缓下降比例达96% 远优于吡非尼酮组的47% [2] - 安全性方面200mg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及吡非尼酮组相近 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吡非尼酮组 [3] - 药物具有较长半衰期 可实现每日一次给药 服用次数少且剂量更低 提高患者长期服药依从性 [3] - 伊非尼酮是国内IPF治疗领域唯一与吡非尼酮完成初步头对头临床试验且疗效更优的创新药物 [6] 行业背景 -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致命性罕见病 患者诊断后中位生存期仅2-3年 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 [4] - 2015-2022年中国IPF患病人数由21.7万人增长至26.4万人 复合年增长率2.8% 预计2025年将达到28.36万人 [4] - 全球IPF患病人数2015-2022年复合增长率为3.0% 预计2025年将达到180万人 [4] - 肺移植是终末期IPF患者唯一根治手段 但仅极少数患者能获益 [4] - 全球范围内仅获批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两款药物 但疗效十分有限 [4] - IPF新药开发难度大 近年多款被寄予厚望的新药都以失败告终 包括Ziritaxestat和Pamrevlumab等 [4] - 全球范围内有10余款针对IPF适应症的在研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靶点各异 仅3款进入或完成III期临床 [6] 竞争格局 - 全球进入或完成III期临床的IPF在研药物包括百时美施贵宝的BMS-986278、勃林格殷格翰的BI1015550以及东阳光药的伊非尼酮 [6] - 伊非尼酮是国内IPF治疗领域唯一与吡非尼酮完成头对头临床试验且疗效更优的创新药物 [6]
女子被误诊“绝症”服药3个月,四川省人民医院通报:医疗纠纷确实存在,将严肃处理涉事科室和人员
新浪财经· 2025-08-20 09:18
医疗纠纷事件概述 - 四川省人民医院发生因CT检查信息录入错误导致的医疗纠纷 医院已发布通报确认此事存在并向患者及家属致歉[2] - 58岁女性患者因他人CT影像被错误录入其名下 被误诊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并接受3个月抗纤维化药物治疗[3][5][11] - 医院在患者复查时发现诊断错误 经重新检查确认患者身体状况无明显异常[12] 诊断及治疗过程 - 患者初始入院诊断主要为右肩部损伤及相关关节疾病(包括右肩袖损伤、肩峰撞击症等7项诊断)[7] - 错误诊断导致出院记录增加"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严重呼吸道疾病诊断[7] - 患者服用抗纤维化药物尼达尼布约3个月后复查 才发现此前CT影像属于其他患者[11][12] 医院应对措施 - 医院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协商 主动为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并确认检验结果无异常[2] - 医院已与患者达成谅解 事件得到妥善解决 同时责成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并将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2] - 医院工作人员确认另一患者(B患者)检查结果正确 未耽误其治疗[12]
人福医药新药获批抢食18亿市场 招商局集团入主锚定年营收270亿
长江商报· 2025-08-06 23:56
核心观点 - 公司自主研发1类新药HW241045片获临床试验批准 瞄准18.7亿元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市场[1][2] - 控股股东重组落地 招商局集团正式入主并持有23.70%表决权股份[1][4] - 2025年计划实现营收270亿元以上 综合毛利率提升至45%[1][5] 创新药物研发进展 - HW241045片为全球首创靶点药物 适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 目前全球无同靶点药物上市[2] - 国内现有治疗药物尼达尼布和吡非尼酮2024年销售额合计18.7亿元 其中尼达尼布12亿元 吡非尼酮6.7亿元[2] - 该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2300万元 若成功上市可能成为公司继麻醉药、神经系统用药后的重磅产品[2] 研发投入与专利成果 - 2024年研发投入16.30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6.41%[3] - 累计申请专利449项 新增授权专利101项 拥有授权专利822项 其中发明专利407项 海外授权专利74项[3] - 在研项目超过500个 包括60多个1、2类新药 涵盖治疗用生物制品、神经系统用药等多个领域[3] 控股股东变更 - 控股股东由当代科技变更为招商生命科技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4] - 变更源于2024年9月当代科技破产重整 招商局集团作为重整投资人于2025年4月获法院批准[4] - 招商局集团拥有丰富医药资源及医疗健康投资经验 有望强化公司湖北医药工业龙头地位[4] 财务表现与战略规划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1.37亿元 净利润5.40亿元 同比增长11.09%[5] - 通过"归核聚焦"战略剥离非核心资产 包括出售武汉康乐药业和湖北人福成田药业股权[5] - 资产负债率由年初44.49%降至年末43.32% 现金分红总额7.67亿元 占归母净利润比例57.69%[6] 市场定位与发展目标 - 公司持续巩固麻醉药、神经系统用药核心品类 强化市场营销与技术升级[5] - 海外子公司累计获得230多个FDA批准的ANDA文号 专利覆盖欧美日俄澳等地区[3] - 计划2025年加速向行业龙头迈进 重点布局国际化战略[1][5]
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 关于HW241045片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的公告
药物研发进展 - 全资子公司武汉人福创新药物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获得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HW241045片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同意开展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适应症的临床试验 [1] - 该药品注册分类为化学药品1类 剂型为片剂 申请事项为境内生产药品注册临床试验 [1] - 需在完成临床研究后向国家药监局递交试验数据及相关资料以申报生产上市 [2]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范围内尚无同靶点药物获批上市 目前仅尼达尼布和吡非尼酮两种药物获批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 [2] - 2024年度尼达尼布全国销售额约为人民币12亿元 吡非尼酮全国销售额约为人民币6.7亿元 [2] 研发投入情况 - 该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为人民币2300万元 [2]
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关于HW241045片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05 18:00
药物研发进展 - 公司全资子公司武汉人福创新药物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获得HW241045片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1] - HW241045片为化学药品1类新药,剂型为片剂,拟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适应症 [1] - 国家药监局于2025年5月21日受理该药物临床试验申请,并于近期批准 [1] 市场潜力分析 - 全球范围内尚无同靶点药物获批上市,目前仅尼达尼布和吡非尼酮两种药物获批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 [2] - 2024年尼达尼布和吡非尼酮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分别达12亿元和6.7亿元 [2] - 创新药研发中心在该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2300万元 [2] 后续开发计划 - 公司将按照药品注册法规要求启动HW241045片的临床研究工作 [2] - 完成临床研究后,将向国家药监局递交试验数据及相关资料以申报生产上市 [2]
人福医药: 人福医药关于HW241045片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5 16:10
药物研发进展 - 人福医药全资子公司武汉人福创新药物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获得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HW241045片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适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 [1] - 该药品注册分类为化学药品1类 剂型为片剂 申请事项为境内生产药品注册临床试验 [1] - 创新药研发中心需启动临床研究 完成后向国家药监局申报生产上市 [2]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范围内尚无同靶点药物获批上市 目前仅尼达尼布和吡非尼酮两种药物批准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 [2] - 2024年度尼达尼布全国销售额约12亿元人民币 吡非尼酮全国销售额约6.7亿元人民币 [2] 研发投入情况 - 创新药研发中心在该项目上累计研发投入约2300万元人民币 [2]
人福医药1类新药获批临床 全球同靶点尚无上市药
证券时报网· 2025-08-05 12:31
公司研发进展 - 全资子公司武汉人福创新药物研发中心研发的HW241045片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准,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适应症 [1] - HW241045片为化学药品1类,全球范围内尚无同靶点药物上市,目前仅尼达尼布和呲非尼酮两种药物获批治疗该疾病,2024年国内销售额分别为12亿元和6.7亿元 [1] - 该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2300万元 [1]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共获得24个临床批件(12个品种),其中16个临床批件(7个品种)属于1、2类创新药项目 [2]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是湖北省医药工业龙头企业,业务涵盖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两大板块 [1] - 产品布局聚焦麻醉药、神经系统用药、甾体激素类药物、维吾尔药、呼吸系统用药、抗肿瘤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用药等细分领域 [1] - 控股股东变更为招商生命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实控人变更为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61.37亿元(同比降3.6%),归母净利润5.4亿元(同比增11.09%) [2] - 与京东集团深化医药全链路合作,涉及电商营销、物流科技、渠道管理及垂类平台建设等领域 [3] 行业动态 - 中国创新药市场处于黄金发展期,国家政策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东吴证券测算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4.1% [2] -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研发支持、医保准入、临床应用等五个方面提供全链条支持 [2]
人福医药(600079.SH):HW241045片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格隆汇APP· 2025-08-05 08:05
药物研发进展 - 全资子公司武汉人福创新药物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获得HW241045片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1] - HW241045片适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1] - 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无同靶点的药物获批上市[1] - 全球范围内仅有尼达尼布和吡非尼酮两种药物批准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1]
花旗:第11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 官方支持行业创新及理性竞争 料药价降幅温和
智通财经网· 2025-07-18 02:07
国家药品集采政策优化 - 第11轮国家药品集采涉及55种仿制药,不包括创新药,医院需在7月16日至7月31日期间报告采购量 [1] - 政策优先考虑质量而非价格,预计价格降幅较温和,对主要药企影响有限(<3%) [1] - 为保护行业创新,明确排除两类药品:1)近期通过谈判进入医保且仍在协议期内的药品 2)2024年省级采购平台销售额小于1亿元人民币的药品 [1] - 竞标规则优化:1)医院可按药品品牌而非通用名报告采购量 2)医院需报告至少80%实际使用量,但可根据临床需求降低比例 3)承诺采购量为报告量的60-80%,特殊情况允许更低比例 4)改进计算方法控制企业间价格差异,最低价竞标者需证明报价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价 [1] 主要药企受影响药品及销售额占比 - 恒瑞医药(01276)旗下加多宝罗占2024年预计销售额的<0.5% [2] - 翰森制药(03692)旗下阿戈美拉汀、福沙匹坦、达格列净、尼达尼布占2024年预计销售额的约3% [2] - 石药集团(01093)涉及13种药品占2024年预计销售额的约1% [2] - 中国生物制药(01177)涉及11种药品占2024年预计销售额的约1% [2] - 石四药集团(02005)涉及11种药品占2024年预计销售额的约1.5% [2] - 复星医药(02196)涉及10种药品占2024年预计销售额的约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