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英矽智能4年亏43亿 E轮融资1.23亿美元竞品将国内上市
中国经济网·2025-09-01 23:17

上市进展与监管反馈 - 公司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由摩根士丹利 中金公司与广发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3] - 证监会就境外上市备案提出反馈意见 要求说明2025年4月股权转让原因及定价依据 E轮融资涉及国资背景股东的管理程序履行情况[1] - 需明确药物临床试验实施主体是否涉及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领域 并提供依据[2] - 需解释前次备案完成后未能完成境外发行上市的具体原因[3] 财务表现与现金流状况 - 2021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5.91亿美元 按汇率折算约43.14亿元人民币[4][5] - 同期营业收入持续增长 从471.3万美元增至8583.4万美元[4] - 2024年末负债净额6.64亿美元 流动负债净额6.73亿美元[4]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持续 最近三年现金及等价物从2.08亿元降至1.26亿元[5] - 2025年3月末账面现金1.58亿美元 但流动负债总额达8.6亿美元[5] 研发投入与客户集中度 - 2022-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7818万/9734万/9190万美元 占营收比例从259%降至107.1%[5] - 超90%营收依赖前五大客户[5] 融资历程与资金补充 - 完成11轮融资 E轮融资1.23亿美元超额完成 投资方包括浦东创投 华平投资 奥博资本等机构[6][7][9][11] - 历史融资包括:C轮2.55亿美元(2021年) D轮6000万美元(2022年6月) D+轮3500万美元(2022年8月)[8][9][11] - 早期融资包含种子轮 A轮1000万美元(2017年) B轮3700万美元(2019年)[7][11] 核心产品与竞争格局 - 主要临床阶段候选药物6款 核心产品ISM001-055(Rentosertib)为TNIK抑制剂 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13] - ISM001-055已完成IIa期临床试验 获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即将进入三期临床[13] - 在IPF治疗领域面临6家国内企业竞争 包括中国生物制药子公司 众生药业 泽璟制药等[13][14] - 竞争产品涵盖吡非尼酮仿制药(已上市)和尼达尼布仿制药(预计2026年上市)[13] - 新药ISM8969(NLRP3抑制剂)完成IND-enabling研究 计划第四季度提交临床申请[15] 业务模式与技术平台 - 公司为AI驱动生物科技企业 自主开发生成式AI平台Pharma.AI[3] - 平台已产生20项临床或IND阶段资产 3项授权予国际制药公司 交易总额超20亿美元[3] - 技术应用扩展至先进材料 农业 营养产品及兽医药物领域[3]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临床管线推进 AI模型开发及实验室扩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