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汽车(SU7
icon
搜索文档
雷军的敌人越来越多?两位网络大V,同时向小米开炮
搜狐财经· 2025-09-18 23:15
小米汽车又出事了,负面新闻接踵而来。 小米汽车的舆论战场,好像从未平静过,一直都硝烟弥漫。 近日,两位网络大V接连向小米"开火",一场关于异响的质量投诉,迅速升格为对品牌价值观的质疑。 雷军和他的小米汽车,正站在漩涡中心,四面环顾的"敌人"似乎越来越多。 事情的起因是网络大V马锐拉,在社交媒体发布长文,详细描述了他的YU7经过颠簸路面时,后排左边门板内部发出类似"小铁珠砸塑料片"的异响问题。 他花费大量时间排查却找不到源头,售后多次维修也未根本解决,主要方法就是贴减震材料,但异响依旧。 与此同时,他发现出现类似问题的YU7车主很多。显然,这并非个案。 随后,汽车圈知名博主闫闯,转发了马锐拉的微博,表示已经将自己的小米YU7卖掉,同时表态"我以后就不碰小米产品了",并说明"这是价值观的问题, 不是说小米价值观有问题,是说我们价值观不一致"。 作为仅在微博平台就拥有接近500万粉丝的网络大V,闫闯的言论瞬间点燃了舆论,将一场关于产品质量的讨论,推向了品牌价值观的层面,也将小米和雷 军推向新一轮舆论风暴之中。 今年3月底,安徽高速上,一辆小米SU7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导致三位女大学生死亡。该事件引发国家多个监管部门介 ...
中报观察 亏损收窄 小米汽车要盈利了吗?
金融界· 2025-08-21 19:2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1159.56亿元,同比增长30.5% [1] - 第二季度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同比激增75.4% [1] - 上半年总营收2272.49亿元,同比增长38.2% [1] - 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215.06亿元,同比增长69.8% [1] 智能手机业务 - 第二季度手机业务收入455亿元,占总收入39.3% [1] - 全球出货量4240万台,同比增长0.6%,连续8个季度增长 [1] - 全球市场份额14.7%,连续20个季度稳居前三 [1] - 东南亚市场市占率18.9%排名第一,欧洲市场23.4%排名第二 [2] - 中国大陆3000元及以上高端机销量占比27.6%,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 [2] - 4000-5000元价位市占率24.7%(同比+4.5pp),5000-6000元价位市占率15.4%(同比+6.5pp) [2] - 手机业务毛利率11.5%,同比环比均下降近1个百分点 [3]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 - 第二季度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44.7% [3] - 毛利率22.5%,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3] - 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66.2% [4] - 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同比+60%),冰箱超79万台(同比+25%),洗衣机超60万台(同比+45%) [4] - AIoT平台连接设备数达9.891亿台,同比增长20.3% [4] - 拥有5件及以上连接设备的用户数2050万,同比增长26.8% [4]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 第二季度创新业务分部收入213亿元,其中汽车业务收入206亿元 [5] - 经营亏损3亿元,较去年同期11.2亿元大幅收窄,较一季度5亿元有所改善 [6] - 第二季度交付新车81302辆,较一季度75869辆增长7.16% [6] - 截至7月10日累计交付超30万台,7月单月交付首次突破3万台 [6] - 平均售价环比增长6.4%至25.4万元 [7] - 业务分部毛利率从去年同期15.4%上升至26.4% [7] - YU7纯电SUV车型于7月开始交付,售价25.35-32.99万元 [6] 战略方向 - 公司沿"技术硬核化、品牌高端化、市场全球化、模态生态化"主线推动变革 [8] - 大家电业务在中国市场还有数倍成长空间,海外市场刚起步 [4] - 汽车业务预计下半年开始盈利 [7]
人车家生态闭环:小米锁定最强增长确定性
搜狐财经· 2025-08-21 08:04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1159.6亿元 同比增长30.5% 连续3个季度突破千亿元 [2] - 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 同比大增75.4% 连续两个季度突破百亿元 [2] - 集团营收连续5个季度同比增长超30% [2] - 当日股价收盘52.4港元 市值达1.36万亿港元 [2] 业务分部表现 - 智能电动汽车及创新业务收入213亿元 同比提升233.9% 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206亿元 占总营收17.7% [3] - 智能电动汽车分部毛利率26.4% 经营亏损3亿元 较之前大幅收窄 [3] - 智能手机业务第二季度国内新机激活量1150万台 市场份额16.8% 登顶国内第一 [3] - 智能手机国际市场出货量连续8个季度同比增长 在60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三 69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五 [3]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保持高位增长 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猛增66.2% [4] - 空调产品出货量超540万台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速超60% 冰箱出货量超79万台同比增长超25% 洗衣机出货量超60万台同比增长超45% [4] - 互联网服务收入稳步增长 全球月活跃用户数达7.31亿 中国大陆月活跃用户达1.85亿 [4] - AIoT平台连接的IoT设备数达9.89亿 创历史新高 [4] 高端化进展 - 智能手机中国大陆高端机销量占比达27.6% 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 [7] - 4000-5000元价位市场份额24.7% 稳居国内第一 5000-6000元价位段市场份额15.4% 同比提升6.5个百分点 [7] - 智能电动汽车ASP由每辆228644元上升10.9%至每辆253662元 [6] - 智能大家电在行业价格战背景下实现ASP逆势增长 [8] - 小米是上半年线上空调市场前十品牌中唯一实现量价齐升的品牌 [7] 产品与交付数据 - 小米汽车交付量由去年同期的27307辆增加197.7%至81302辆 [7] - SU7 Ultra上半年累计销量突破1万台 摘得50万元以上轿车、纯电销量双第一 [6] - 首款SUV车型YU7定价25.35万元起 开售后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 18小时锁单24万台 [7] - YU7初期锁单用户中女性用户占比30% 苹果用户占比52.4% [7] 研发与技术投入 - 第二季度研发投入78亿元 同比大增41.2% 创历史新高 预计全年投入300亿元 [8] - 正式发布自主研发的3nm旗舰芯片玄戒O1 [9] - 发布开源多模态大模型Xiaomi MiMo-VL和声音理解大模型MiDashengLM-7B [9] - 发布首款AI眼镜 京东平台好评率超过98% [9] 全球市场地位 - 智能手机东南亚地区市占率18.9%排名第一 欧洲地区市占率23.4%排名第二 [4] - 中东和拉美排名稳居第二 市占率分别为18.7%和19.6% 非洲排名第三市场份额14.4% [4] - 平板业务确认收货量同比增长42.3% 全球前五厂商中保持最快增速 [9] - 可穿戴腕带设备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一 大陆地区出货量排名第二 [9] - TW耳机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二 大陆地区出货量排名第一 [9] - 入选《2025凯度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第二名 [9] - 《财富》世界500强位列第297位 较去年上升100个名次 [9] 战略与生态 - "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协同效应进一步显现 [2] - 所有核心消费电子品类均进入全球前三或前五阵营 [10] - 通过超级小爱、小米澎湃OS等系统级AI服务打通多场景互联互通 [10] - 家电工厂投产后将强化核心技术自研到自产的全链条能力 [8] 未来展望 - 有信心完成35万辆小米汽车的全年交付目标 [3] - 预计下半年可能实现单季盈利 [3] - 手机业务目标进入2亿俱乐部 预计三到五年实现 [13] - 第四季度毛利率预计回拉 due to新品集中上市 [12]
全文|小米Q2业绩会实录:肯定会增加AI和芯片投入 相信Q4手机毛利率会回升
新浪财经· 2025-08-20 06:39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达到1160亿元 同比增长30.5% [1] - 净利润为119亿元 同比增长134.2% [1] - 经调整净利润为108亿元 同比增长75.4% [1] - 汽车业务毛利率达到26.4% 环比持续增长 [9][10] - 汽车业务平均单价不含税25.3-25.4万元 含税28.6-28.7万元 [10][19] AIoT业务 - AIoT业务在中国和海外市场均保持良好增速 [3] - 中国市场增速高于海外市场 主要受益于大家电业务快速发展 [3] - 海外渠道扩张为IoT业务增长提供支撑 [3] - 大家电业务第二季度增长66% 空调出货量超过500万台 [6][21] - 海外新零售门店今年预计开设400-500家 明年计划开设1000家以上 [4] 手机业务 - 手机业务毛利率环比下降 主要受内存价格上涨和电池材料成本上升影响 [5] - LPDDR4X内存价格涨幅超预期 刚果金对锂电池材料出口管制推升成本 [5] - 第二季度新品发布较少 仅在中国市场发布6款新品 [5] - 预计第四季度新品集中上市将带动毛利率回升 [5] - 全年手机出货目标调整为1.75亿部 同比增长5-6% [17] 研发投入 - 第二季度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0%以上 为近年最快增速 [6] - 年度研发费用约300亿元 其中25%用于AI技术研发 [25] - 主要投入方向包括芯片、澎湃OS和AI三大核心技术 [6][7] - 辅助驾驶技术达到1000万Clips版本 显著提升感知精度 [8] 汽车业务 - 汽车业务毛利率提升受益于高端化战略和Modena平台标准化 [10][19] - 三款车型共享同一平台 带来供应链集中化和规模经济优势 [10][19] - 下半年目标实现单季度或单月盈利 但累计盈利仍需较长时间 [11] - 计划2027年进入欧洲市场 目前处于调研筹备阶段 [19] 海外业务 - 海外互联网业务ARPU达到约4元 受益于本地化运营和高端化进展 [12][13] - 欧洲市场品牌知名度达95%以上 部分国家达98-99% [20] - 大家电业务在东南亚市场开售表现良好 [23] AI战略 - AI技术布局分为大模型层、转化层和应用层三层架构 [13] - 端侧AI目前作用有限 未来将随算力提升成为大趋势 [14] - AI技术已应用于手机、汽车座舱、智能眼镜等多类产品 [15] 大家电业务 - 空调业务平均单价同比提升约200元 毛利率同步增长 [22] - 在中国市场仍有数倍成长空间 海外市场刚起步探索 [23] - 不参与价格战 注重产品竞争力和核心技术攻克 [23] 机器人业务 - 看好机器人机会 已投资四五年 重点关注工厂人形机器人方向 [21] - 目标在自有工厂实现业务闭环 但商业化时间点尚未明确 [21]
小米汽车:将盈利
新浪财经· 2025-08-20 02:50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1159.6亿元,同比增长30.5%,连续3个季度突破千亿元 [1] - 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75.4%,连续两个季度突破百亿元 [1] - 经营利润134.367亿元,同比增长128.2%,环比增长2.4% [2] - 期间利润118.732亿元,同比增长134.2%,环比增长9.0% [2] - 毛利261.01亿元,同比增长41.9%,环比增长2.7% [2] 业务构成 - 智能手机与AIoT业务收入946.928亿元,占总收入81.7% [4]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212.633亿元,同比增长234%,占总收入18.3% [4][5] -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收入206亿元,其他相关业务收入6亿元 [2] 汽车业务运营 - 二季度汽车交付量81,302辆,创历史新高 [4] - 平均销售价格25.4万元,含税价28.7万元 [6] - 2024年全年交付136,854台,单车亏损4.53万元 [6]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创新业务投入超300亿元 [5] 盈利能力改善 - 智能电动汽车及创新业务毛利率26.4%,较2024年18.5%提升790个基点 [3][6] - 经营亏损收窄至3亿元,有望下半年实现单季盈利 [3][5] - 单车研发制造费用持续摊薄,基础投资趋于成型 [6] 研发投入 - 二季度研发投入78亿元,同比增长41.2%,创历史新高 [6] - 预计全年研发投入300亿元 [6] - 大规模底层技术投入驱动汽车、芯片、AI等领域突破 [6] 战略规划 - 坚持不参与价格战,重点保障订单交付 [4] - 维持全年35万辆交付目标不变 [4] - 拟于2027年进军欧洲电动汽车市场 [7]
【重磅深度】AI+汽车智能化系列之十三——小米汽车核心竞争力剖析
小米方法论与核心竞争力 - 小米汽车的成功本质是小米方法论在汽车行业的降维打击,通过用户驱动思维颠覆传统汽车行业的产品驱动逻辑 [2][6] - 小米铁人三项(硬件+互联网+新零售)形成商业闭环,推动中国制造业从低价低质走向物美价廉 [2][8] -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数据驱动产品快速迭代,实现"用户在哪生意就在哪"的品类外延优势 [2][6] 产品战略布局 - 全品类布局:20万元以上市场主打SU7/YU7等性能车型,20万元以下市场类似红米手机策略 [2][6] - 坚定执行"人车家生态"战略,汽车业务与集团高端化、全球化战略协同 [2][6] - SU7已成为20-30万元最畅销纯电轿车,2025年前5月月均销量2.65万辆超越Model 3 [52] 技术研发投入 - 集团年研发投入不低于300亿元,汽车领域占比约30%,与理想/小鹏同量级 [3][6] - 电动化需补充增程动力,智能化加大算力算法投入,保持技术快速追随者定位 [3][6] - 自研800V高压碳化硅平台,SU7 Ultra电压达871V,充电11分钟(10%-80%)[84][85] 三电技术创新 - SU7 Ultra搭载宁德时代麒麟2电池,峰值电压897V,最大放电功率1330kW [75][77] - HyperEngine V8s电机转速27200rpm,扭矩635Nm,零百加速1.98秒 [72][73] - 自研9100吨一体化压铸设备,后地板零件72合一,减重17%,生产工时减少45% [104][106] 智能化进展 - 自动驾驶团队超1000人,累计投入47亿元,14个月实现端到端全场景智驾 [109][110] - YU7全系搭载激光雷达和Thor芯片,算力提升至700TOPS [113][114] - 国内第二家推送端到端+VLM架构,复杂场景应对能力显著提升 [120][122] 渠道与用户画像 - "1+N"渠道模式覆盖82城298家门店,2025年计划拓展500㎡以上大型门店400家 [43][44] - SU7女性用户占比41.3%,苹果手机用户占57.3%,一二线城市销量占比近90% [53][54] - 全球MIUI月活用户达7.02亿,高端手机出货占比提升至23.3%(+3pct)[31][32] 财务表现 - 汽车业务2025Q1毛利率23.2%,单车亏损缩窄至7000元,预计Q3/Q4实现盈利 [38][39] - 互联网服务贡献集团34%毛利,智能手机收入占比52%但毛利贡献仅9% [13][17] - 2024年高端智能手机出货占比23.3%,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 [31]
小米集团-W(1810.HK):业绩创历史新高 人车家全面突破
格隆汇· 2025-06-04 01:53
财务表现 -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1112.93亿元,同比增长47.4% [1] - 归母净利润109.24亿元,同比增长161.2% [1] - 经调整净利润106.76亿元,同比增长64.5% [1] - 毛利率22.8%,同比提升0.5pct [1] - 归母净利率9.8%,同比增长4.3pct [1] - 经调整净利润率9.6%,同比提升1.0pct [1] 智能手机业务 - 2025Q1手机业务营收506亿元,同比增长8.9% [1] - 全球智能手机销量4180万台,同比增长3.0% [1] - 全球市占率14.1%,同比提升0.3pct [1] - 中国大陆销量1330万台,同比增长40.0%,市占率18.8% [1] - 手机均价1210.5元,同比提升5.7% [1] - 高端机型占比25%,同比提升3.3pct [1] - 4000元以上机型市占率9.6%,同比提升2.9pct [1] - 4000-5000元机型份额24.4%,同比提升4.6pct [1] - 线下份额12.1%,同比提升3.2pct [1]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 - 2025Q1营收323亿元,同比增长58.7% [2] - 毛利率25.2%,同比提升5.4pct [2] - 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113.9% [2] - 空调出货量超110万台,同比增长65% [2] - 冰箱出货量超88万台,同比增长65% [2] - 洗衣机出货量超74万台,同比增长100% [2] - 线上渠道空调/冰箱/洗衣机份额分别为11.8%/10.7%/8.2%,同比提升3.3/4.6/4.5pct [3] - 空调/冰箱/洗衣机均价分别为2863/1685/1566元,同比提升25.4%/13.4%/25.7% [3] 汽车业务 - 2025Q1营收181亿元,主要因SU7交付增加 [3] - SU7交付75869辆,环比增长8.86% [3] - 单车均价23.86万元,环比提升2.01% [3] - 亏损额5亿元,环比收窄50.2% [3] - 毛利率23.2%,环比提升2.72pct [3] - 单车亏损0.65万元 [3] - 5月发布YU7车型,预计延续SU7成功 [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3.9/557.5/700.8亿元 [4]
小米集团-W:25Q1点评:业绩超预期,IoT延续高速增长势头-20250603
华安证券· 2025-06-03 08: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业绩整体表现超预期,收入1113亿元(yoy+47.4%),超BBG预期2.1%;Non - GAAP净利润107亿元(yoy+64.5%),超BBG预期17.7% [5] - IoT受大家电驱动延续高速增长,毛利率改善显著;YU7上市在即,为汽车业务注入新增量;手机毛利率环比改善,ASP连续两季度双位数增长 [6][7] - 预计2025/2026/2027年公司收入4827/6127/7135亿元,实现同比+31.9% /+26.9% /+16.5%;预计实现经调整净利润412/569/699亿元,实现同比+51.3%/+38.1%/+22.9%,维持“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5Q1业绩表现 - 整体:收入1113亿元(yoy+47.4%),超BBG预期2.1%;Non - GAAP净利润107亿元(yoy+64.5%),超BBG预期17.7% [5] - 分业务:手机业务收入506亿元(yoy+8.9%),低于BBG预期1.4%,毛利率12.4%;IoT业务收入323亿元(yoy+58.7%),高于BBG预期9.8%,毛利率25.2%;互联网业务收入91亿元(yoy+12.8%),高于BBG预期0.2%,毛利率76.9%;智能汽车等创新业务收入186亿元,高于BBG预期0.8%,毛利率达23.2%,高于BBG预期的20.8% [5] IoT业务情况 - 收入323亿元(yoy+58.7%),超BBG预期9.8%,主要受大家电驱动,25Q1大家电收入同比+113.8%,空调、冰箱、洗衣机出货量超110/88/74万台,同比+65%/+65%/+100%;毛利率显著提升,达25.2%,同比+5.3pct,环比+4.7pct,超过BBG预期的21.3% [6] - 小米智能家电工厂预计今年11月投产,到2026年可年产300万台小米空调,到2030年产值有望达100亿元 [6] 汽车业务情况 - 25Q1收入186亿元,毛利率达23.2%,环比+2.8pct,超过BBG预期的20.8%,一季度汽车销量达7.6万辆,略高于BBG预期的7.5万辆 [6] - 5月22日小米YU7发布,7月上市,相较SU7多方面升级,全系搭载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和激光雷达,续航最高可达835km,看好其市场热度,汽车业务有望今年迎来销量、ASP和利润率三重提升 [6] 手机业务情况 - 毛利率本季度达12.4%,环比+0.4pct,略有改善 [7] - 25Q1手机ASP达1211元,同比+5.8%,创历史新高,得益于国内高端化进程显著,25Q1小米手机在大陆低于4千元以上价位智能手机销量市占率达9.6%,同比+2.9pct,4000 - 5000元价位智能手机销量市占率在大陆地区排名第一,市占率同比+4.6pct至24.4% [7] 财务指标与预测 - 预计2025/2026/2027年公司收入4827/6127/7135亿元(2025 - 2027前值为4920/6264/7319亿元),实现同比+31.9% /+26.9% /+16.5%;预计实现经调整净利润412/569/699亿元(2025 - 2027前值为383/542/673亿元),实现同比+51.3%/+38.1%/+22.9% [8] - 给出2024A、2025E、2026E、2027E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等信息,如2025E营业收入4827.28亿元,营业成本3737.51亿元等 [10][11][12]
【小米集团(1810.HK)】智能手机出货份额重回国内第一,单季营收&经调整净利润再创新高——25Q1业绩点评(付天姿/黄铮)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5-29 13:10
1Q25业绩表现 - 公司1Q25实现收入1113亿元,同比增长47.4%,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并连续两个季度营收超千亿元 [2] - Non-IFRS净利润达107亿元,同比增长64.5%,净利率提升至9.6%,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2] 手机业务 - 1Q25小米手机全球出货同比增长3%至4180万台,连续19个季度稳居全球前三 [3] - 中国大陆出货市占率18.8%,同比提升4.7pct,时隔十年重回第一,中国出货同比增速40%,远超行业增速(1Q25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yoy+5%) [3] - 1Q25小米手机ASP提升至1211元,yoy+5.8%/qoq+0.7%,主要受益于国补+高ASP的国内出货占比提升 [3] - 1Q25手机业务毛利率12.4%,较4Q24的12.0%环比提升0.4pct,核心受益于海外市场产品结构改善 [3] IoT业务 - 1Q25 IoT收入323亿元,同比增速高达59%,其中科技家电收入同比增速113.8% [4] - 空调出货量同比增长超65%至110+万台,冰箱出货量同比增长超65%至88+万台,洗衣机出货量同比增长超100%至74+万台 [4] - 全球平板+可穿戴产品出货均有亮眼表现 [4] 互联网业务 - 1Q25互联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3%至91亿元,其中广告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0%持续带动互联网业务增长 [4] - 1Q25小米互联网用户持续扩大,全球/中国大陆MAU分别7.2 /1.8亿,均再创历史新高 [4]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 - 1Q25该业务实现186亿元收入,毛利率提升至23.2%,实现经营亏损5亿元 [5] - 1Q25汽车交付量自4Q24的69,697辆环比提升8.9%至75,869辆 [5] - 汽车ASP由4Q24的23.4万元提升1.7%至1Q25的23.8万元,主要系ASP较高的SU7 Ultra上市+SU7车型结构改善 [5] - 截至1Q25小米汽车中国大陆销售门店已达235家 [5] - 5M25定位为豪华高性能SUV的小米YU7系列亮相,预计7M25正式上市 [5]
小米:一手汽车、一手国补,这次真要 “赢麻” 了?
海豚投研· 2025-05-28 03:46
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总收入1113亿元,同比增长47%,超市场预期1090亿元,主要受IoT业务带动[1][10] - 核心利润100亿元,调整后净利润109亿元,实现翻倍增长[3][53] - 整体毛利率22.8%,超市场预期21.4%,主要得益于IoT和汽车业务毛利率提升[14][15] 手机业务 - 收入506亿元,低于市场预期513亿元,同比增长8.9%[1][25] - 全球出货量4180万台,同比增长3%,其中国内增长40%,海外市场拖累明显[27] - 手机均价1211元,同比增长10.5%,毛利率12.4%,同比下滑[31][33] IoT业务 - 收入323亿元,同比增长58.7%,连续两个季度增速超50%[1][37] - 毛利率25.2%,同比提升5.3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国补政策带动大家电等高毛利产品增长[15][39] - 平板业务收入环比增长40%,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113%[37][39] 汽车业务 - 收入186亿元,符合预期,出货量7.6万台,单车均价23.9万元[2][19] - 毛利率23.2%,超市场预期20.8%,主要因产能利用率达200%和SU7 Ultra车型推出[16][22] - 一期工厂年产能15万台,实际年化产能已达36万台,全年销量目标或上调至40万台[22] 互联网服务 - 收入91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放缓[41] - 广告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20%,增值服务25亿元,基本无增长[41] - MIUI用户数同比增长9%,ARPU值仅增3%[2] 海外市场 - 海外收入382亿元,同比增长0.9%,占比降至33%[43] - 海外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8.9%,IoT业务弥补手机下滑[46] - 海外互联网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8.2%[45] 经营费用 - 三项费用合计154亿元,费用率环比下降1.4个百分点[47] - 研发费用67亿元保持稳定,营销费用环比减少5亿元[48][50] - 核心业务经营利润率9%,创历史新高[53] 未来展望 - 汽车业务关注YU7新车表现和二期工厂投产,预计下半年量产[22][24] - IoT业务增长依赖国补政策持续性[6][39] - 手机业务需关注海外市场恢复和自研芯片进展[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