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财产险

搜索文档
别被保险坑了?我国有3家大公司已破产,快看你的合同上有没有它
搜狐财经· 2025-09-17 01:13
保险公司经营风险 - 保险公司存在破产清算或被接管的风险 多家保险公司如东方人寿 国信人寿 安邦保险已经历破产清算或被接管[1] - 保险公司经营危机波及千千万万个家庭的财产安全与生活保障 管理的保险资金规模超过25万亿元[3] 风险识别维度 - 偿付能力是衡量保险公司履行赔付义务能力的关键指标 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5.7% 远高于100%的最低要求 若长期低于150%需警惕[5] - 股东背景实力雄厚 信誉卓著的股东能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股权结构错综复杂 不透明或主要股东面临经营困境会增加风险[5] - 经营状况连续亏损 保费收入断崖式下滑 核心人才大量流失 大规模关闭分支机构是经营恶化的危险信号 2024年已有超过20家保险公司连续两年以上出现经营亏损[5] - 舆情信息频繁出现理赔纠纷 投诉量激增 负面新闻集中爆发应提高警惕 2025年上半年行业投诉率居前五的保险公司中有三家同时出现偿付能力下滑[6] 应对策略 - 保持冷静 切勿轻举妄动 即使保险公司被接管 保单也并非立即失效 贸然解约可能遭受高额退保损失 失去宝贵保障[7] - 密切关注官方信息 监管部门会及时发布官方公告 详细说明情况并公布处理方案 切勿听信市场传言或谣言[7] - 了解保险保障基金制度 当保险公司破产无力偿付时 保障基金将对投保人提供赔付 保险保障基金余额达1720亿元 人身保险每人最高赔付限额为10万元[7] - 考虑分散投保 避免将所有保险需求过度集中于一家公司 能有效降低单一公司风险对整体保障的影响[8] 选择保险公司原则 - 优选稳健大型险企 规模大 经营稳健的大型保险公司资本充足 风险管理能力强 排名前十的保险公司占据超过65%的市场份额 拥有较高信用评级和稳定经营状况[10] - 关注产品性价比 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而非一味追求品牌[10] - 青睐专注主业的公司 部分保险公司热衷于多元化经营 涉足房地产 高风险金融投资等领域 可能因非保险业务的失败而拖累整体 2023年至2025年间破产或被接管的几家保险公司存在过度扩张 激进投资的共同特点[11] - 考察服务能力 优质的客户服务是公司内部管理规范的体现 可通过投诉率 回访满意度等指标评估服务水平[11]
保险业织密汛期“防护网”
经济日报· 2025-08-20 02:21
行业响应机制 - 金融监管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督促保险机构全面进入临战状态 打通理赔与救援通道 [1] - 多家保险公司开通"绿色理赔通道" 推出免现场查勘 免气象证明 免费救援"三免服务" 显著压缩赔付周期 [1] - "无差别救援"成为行业共识 不分客户与否 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施以援手 [1] 理赔效率提升 - 理赔速度是赢得信任的关键 需提升查勘效率 简化理赔流程 [2] - 推广自助报案 视频查勘 远程定损等智能流程 [2] - 加强与应急 气象 交通等部门信息共享与协作 做到"应赔尽赔 应赔速赔" [2] 灾前风险管理 - 保险机构应将服务前移 聚焦高风险区域 开展灾前排查 隐患提示 应急预警等工作 [2] - 帮助客户提前识别风险 发挥风险管理专业优势 [2] - 针对汛期灾害多样化趋势 加快推出更具场景针对性的细分产品 [2] 产品创新方向 - 围绕家庭财产 车辆损失 农业设施等重点风险领域开发定制化产品 [2] - 推动保险供给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2] 行业价值定位 - 保险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 是灾难面前不可或缺的"安全网" [3] - 保险不仅是赔付手段 更应成为陪伴投保人度过危机的力量 [3]
保险业织密汛期“防护网”
经济日报· 2025-08-12 22:03
行业应对措施 - 金融监管部门启动应急预案 督促保险机构进入临战状态 打通理赔与救援通道[1] - 多家保险公司开通绿色理赔通道 推出免现场查勘 免气象证明 免费救援三免服务[1] - 行业推行无差别救援 不分客户与否第一时间施以援手[1] 服务优化方向 - 需提升查勘效率与简化理赔流程 推广自助报案 视频查勘 远程定损等智能工具[2] - 加强跨部门协作 与应急 气象 交通等部门信息共享 实现应赔尽赔 应赔速赔[2] - 服务前移至灾前防范 排查高风险区域 开展隐患提示与应急预警[2] 产品创新需求 - 针对家庭财产 车辆损失 农业设施等重点领域开发场景化定制产品[2] - 推动保险供给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升级 满足多样化灾害风险需求[2] 行业价值定位 - 保险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 需监管部门 机构与消费者协同构建安全网[3] - 灾害中保险不仅是赔付手段 更应成为陪伴客户度过危机的力量[3]
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两个季度上升——保险业发展预期逐步改善
新华网· 2025-08-12 06:26
核心观点 - 2022年一季度保险消费者信心指数为72.1 环比上升3.5 处于信心较强区间 其中人身险消费者信心指数为65.8 财产险消费者信心指数为78.3 [1] - 行业环境信心和个人消费信心连续两个季度上升 宏观环境信心自2021年二季度以来首度企稳回升 [2] - 行业主体被建议关注消费者需求动向 创新产品和服务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利用数字化转型趋势提升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 [3] 一级指标变化 - 行业环境信心上升4.2 由70.4升至74.6 [1] - 个人消费信心上升3.2 由66.2升至69.4 [1] - 宏观环境信心上升2.0 由67.9升至69.9 [1] 二级指标变化 - 宏观环境信心上升2.0 行业发展信心上升7.3 行业政策感知上升0.4 行业服务满意度上升2.8 消费信任偏好上升3.4 保险消费意愿上升3.2 [1] - 构成行业环境信心的三个指标行业发展信心 行业服务满意度和行业政策感知连续两个季度上升 [2] - 构成个人消费信心的两个指标消费信任偏好和保险消费意愿均有所上升 [2] - 构成宏观环境信心的两个指标经济环境感知和经济环境预期均企稳回升 [2] 消费者产品需求偏好 - 未来6个月内计划增购人身险的消费者最偏好意外险 健康险和寿险 [3] - 未来6个月内计划增购财产险的消费者最偏好家庭财产险 车险和账户安全险 [3] 行业建议 - 行业主体应积极响应消费者对行业稳健发展的积极期望 提供高质量风险保障服务 持续提升消费者获得感 [2] - 行业主体可关注消费者在健康 养老 财产安全等方面的保障需求 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 [3]
解码暴雨中的“风险防护网” “真金白银”为百姓织密织牢“保障伞”
央视网· 2025-07-04 09:43
财产险行业概况 - 家庭财产险年保费约200-500元 覆盖房屋装修家电等损失 [3] - 农业保险保额最高达每亩1100元 覆盖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 [6] - 中央财政每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超500亿元 [6] 巨灾保险机制 - 政府购买巨灾险覆盖台风洪水地震等灾害 广东怀集县获1200万元预赔款 [8] - 巨灾险采用"救灾合伙人"模式 居民无需承担费用 [8] 保险服务创新 - 保险公司开展风险减量服务 包括暴雨预警短信无人机搜救等 [8] - 贵州榕江超市获200万元水灾赔款 武汉居民获5万元家电损失赔偿 [1] 理赔注意事项 - 家财险不赔付违章建筑如加盖阳光房 [10] - 理赔需保留受灾现场照片视频作为证据 [10] 行业社会价值 - 保险机制帮助快速恢复生产经营活动 [10] - 形成覆盖城乡的家庭企业风险防护网络 [1]
冰雹夜袭北京 哪些损失保险能赔?
经济观察报· 2025-05-14 06:35
冰雹灾害保险保障范围 - 车辆损失中挡风玻璃、车窗破损、车身凹陷(雹坑)、车灯损坏、天窗漏水等直接冰雹损伤可理赔 但未投保车损险、事故后未及时报案导致扩大损失、发动机进水(非直接冰雹造成)等不予赔付 [2] - 家庭企业财产险中房屋玻璃破损、屋顶砸穿、太阳能热水器损坏、露天设备损伤等在保财产综合险或自然灾害附加险时可理赔 未关门窗导致室内进水或未投保自然灾害附加险的普通财产险不予理赔 [2] - 农业险中投保的大棚损毁、农作物(果树、蔬菜等)因冰雹减产可理赔 但未及时采取防灾措施(如未覆盖防雹网)导致的扩大损失不予赔付 [3] 北京冰雹灾害报案数据 - 截至5月14日11点平安产险北京分公司接到车险冰雹报案11212笔 其中石景山4142笔、海淀2801笔、房山1674笔 非车险报案11笔(团财险3笔、个人财险8笔) 农险无报案 [2] - 截至5月14日8点人保财险北京分公司接到车险冰雹报案超4000笔 [2] 理赔操作指引 - 出险后需第一时间拍照取证并报案 车险要求48小时内报案 财产险建议24小时内报案(超时可能影响定损) [3] - 车险需拍摄受损部位全景+细节照片(带车牌) 财产险需拍摄破损物品/建筑全景和局部特写并记录损失清单(如玻璃尺寸、家电型号) 农险需拍摄受损作物/大棚视频 [3] - 平安产险客户在5月13日—15日期间报案可享0纸质单证、0等待期、0纠纷的"三零"极速服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