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售电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陕西发文!严禁利用“发售一体”关联关系操纵市场价格 进行不正当竞争
搜狐财经· 2025-09-17 02:03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9月16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进一 步加强售电市场规范运营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提到,售电公司应尽到告知义务,向零售用户准确宣传 政策规则,提供真实、准确、全面的市场信息。与用户签订零售合同时,主动告知电力用户登录交易平 台签约,保证用户充分知悉交易价格形成机制、入市交易风险及市场价格信息获取途径等内容,不得对 用户进行虚假营销宣传或作出虚假承诺。要为电力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满足用户合理诉求,提高交易能 力、技术水平,综合施策优化用户用能方案,降低用户用能成本;如遇投诉举报,积极主动配合问询, 不得进行虚假性、误导性陈述或提供虚假材料。 持续规范企业管理与运营。禁止不正当价格行为,售电公司不得与发电企业签订阴阳合同,损害用户利 益,不得与用户签订明显低于市场均价的合同,降低自身零售侧均价,损害其他签约用户利益。不得与 转供电主体串通签订明显高于市场均价的合同,损害最终用电户利益;要规范开展售电业务,直接对接 服务零售用户,与用户签订零售合同,开展注册入市、合同调整、政策告知等服务。发售一体的售电公 司要确保发电业务与售电业务在人员、财务、信息等方面的独立性 ...
兖矿能源附属拟通过增资方式取得售电公司70%的股权
智通财经· 2025-08-29 09:34
交易核心 - 兖矿能源非全资附属公司华聚能源以现金出资人民币2.54亿元认缴售电公司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1.8亿元 [1] - 增资完成后华聚能源持有售电公司70%股权 山东能源持有30%股权 售电公司成为兖矿能源附属公司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 [1] 增资背景与合规要求 - 根据《售电公司管理办法》规定 资产总额低于人民币2亿元的售电公司年售电量上限为60亿千瓦时 [1] - 售电公司当前资本总额为人民币1.5亿元 已无法满足持续规模扩张和服务范围扩大的发展需求 [1] 战略协同效应 - 通过控股售电公司构建发电、售电、用电一体化完整产业链条 [2] - 借助售电公司电力产业枢纽地位有效落实新能源发展战略 [2] - 以售电公司为平台统筹整合发电、售电、用电资源 发挥规模优势推动企业效益最大化 [2] 行业竞争格局 - 电力市场改革深化使兼具发电与售电资源的企业形成产业协同优势 [2]
能源服务收入激增 协鑫能科上半年实现净利润5.19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3:0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22亿元,同比增长15.29% [1] - 净利润5.19亿元,同比增长26.42% [1] - 能源服务板块营业收入10.79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达19.90%,同比激增378.81% [2] 业务发展 - 公司持续滚动开发分布式光伏项目,大力拓展虚拟电厂、售电、绿电及绿证等能源交易服务业务 [1] - 所属风电、热电联产等存量电厂经营业绩同步提升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并网运营总装机容量达6479.19MW,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已升至60.7% [1] 能源服务 -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售电量约156亿kWh,绿电交易3.55亿kWh,国内国际绿证对应电量合计10.89亿kWh [1] - 虚拟电厂业务可调负荷规模约690MW,平台管理用户规模超20GW [2] - 在江苏省内辅助服务市场实际可调负荷规模占比约30% [2] 战略布局 - 公司加速业务转型升级以适应电力市场化发展趋势 [1] - 虚拟电厂业务已由江苏逐步拓展至上海、浙江、四川、深圳等区域 [2] - 携手蚂蚁数科成立新公司"蚂蚁鑫能",聚焦电站智能运维、电力交易策略优化及虚拟电厂协同控制三大核心场景的AI技术落地 [2] 行业政策 - 国家两部委联合发布虚拟电厂专项支持政策,明确提出到2030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突破5000万千瓦的目标 [2] 技术创新 - 公司在多年虚拟电厂数字化运营基础上积极开展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推进"AI模型+广义虚拟电厂"创新开发 [2] - 首次对公司创新人工智能能源应用模型进行了披露 [2]
中金:维持港华智慧能源(01083)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5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02:23
核心观点 - 中金基本维持港华智慧能源2025年和2026年盈利预测不变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和5.00港元目标价 较当前股价有16.3%上行空间 [1] 财务表现 - 1H25收入104.4亿港元 同比减少1% 净利润7.58亿港元 同比增长2% 业务核心利润7.19亿港元 同比增长2% [2] - 1H25天然气销售量87.5亿立方米 同比持平 城市燃气价差0.57元/立方米 同比增加0.01元/立方米 [2] - 1H25光伏发电量11.8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4% 发电度电毛利0.36元/千瓦时 同比减少0.04元/千瓦时 [2] - 1H25可再生能源业务经营利润1.7亿港元 同比增长5% 燃气业务经营利润8.52亿港元 同比减少1% [2] 业务发展 - 1H25新增居民接驳33万户 同比减少1% 截至1H25末光伏并网规模达2.6吉瓦 [2] - 公司拟首次派发中期股息0.05港元/股 [2] - 公司目标至2030年管理光伏装机12吉瓦 储能装机6吉瓦时 [3] 战略转型 - 公司通过加大工商业储能投资和结合AI算法推动售电业务拓展 转型为智能能源聚合服务商 [3] - 公司利用屋顶光伏 储能及城燃领域积累的工商业客户资源推动业务协同发展 [3] 资本结构 - 1H25资本开支14亿港元 同比减少30% 预计全年资本开支规模降低至25-30亿港元 [4] - 公司严控资本开支规模并推动部分分布式光伏装机出表 有息负债规模或稳中有降 [4]
一图看懂港华智慧能源2025年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5 13:52
2025年上半年工作亮点 - 燃气业务气量保持平稳,价差提升0 01人民币/方,优化人员结构降低营运费用,加强成本优势 [3] - "三桶油"长约落地总量150亿方(15亿方/年),LNG资源池150万吨/年(21亿方/年) [3] - 光伏发电量增长44%至11 8亿度电,储能累计签约775MWh [3] - 类REITs两期共融资人民币10亿元 [3] - 燃气业务盈利持续增长同比+5%,可再生能源净利润同比增长6% [3][20] 2025年中期业绩 - 首次派发中期股息5港仙/股 [4] - 业务核心利润71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 [4] - 营业额10,437百万港元同比减少-1% [4] - 经营利润1,024百万港元 [4] - 归属于股东净利润75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 [5] 财务状况 - 信贷评级:MOODY'S Baa1,STANDARD & POOR'S BBB+,中诚信国际AAA [6] - 资本支出:2025年上半年14亿港元(燃气业务7亿,可再生能源7亿),同比减少30% [7] 燃气业务运营 - 售气量87 5亿方持平,用户数1,802万户同比增长38万户 [8] - 城燃价差0 57人民币/方同比提升0 01人民币 [9][10] - 新开发55个大客户年用气规模2亿方,"燃气+"业务能源销量6 9亿kWh [10] - 江苏浙江纺织企业天然气替代蒸汽,医院能源托管 [11] 气源供应链 - "三桶油"长约总量150亿方,锁定LNG资源池150万吨/年(21亿方) [18] - 自有气源:山西港华2 5亿方/年,四川威远1 7亿方/年 [18] - 集团统筹气量60亿方/年,自主气源比重从17%提升至23% [18] - 2030年目标统筹气量100亿方 [19] 可再生能源运营 - 光伏发电量11 8亿度电同比+44%,累计并网2 6GW新增0 3GW [20] - 电力交易量36 4亿度电同比+14% [20] - 光伏业务收益168 9百万人民币同比+11%,但度电毛利下降0 04元/度 [21] - 储能累计签约775MWh,并网260MWh,全年目标签约1GWh并网800MWh [24] - 马鞍山储能电站100MWh总投资1 3亿元,IRR超15% [22][24] 售电与AuM业务 - 电力交易售电量36 4亿度电,工业客户数约1,500个 [27] - 与城市燃气协同推进燃气客户售电签约 [27] - AuM累计规模560MW,类REITs融资10亿元,累计融资19亿元 [28] 2025年发展指引 - 燃气业务目标:用户数1,827万户(+63万),售气量173亿方(+1%),城燃价差0 57人民币/方 [37] - 可再生能源目标:光伏并网2 9GW(+0 6GW),发电量25 8亿度电(+40%),电力交易量88亿度电(+5%) [37] - 2030年目标:管理光伏12GW+储能6GWh,成为全球领先智能能源聚合服务商 [30] ESG表现 - ESG评级:FTSE Russell AA,MSCI A,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AA [32] - 连续三年入选《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 [32] - 主办第四届智慧能源创新大赛,2024年参赛项目785个来自76国 [33][36]
凝心聚势·合力出击!港华售电协同正式启动
格隆汇· 2025-08-06 09:25
战略布局与协同启动 - 公司于8月4日在深圳举行"凝心聚势·合力出击"售电协同启动会,旨在抢占市场新机遇并构建业务协同生态 [1] - 会议线上线下汇聚百余人参与,包括香港中华煤气及港华能源高层,重点部署江苏、广东、山东、安徽四省售电业务协同拓展策略 [3][4] - 公司提出"唯有协同"的核心战略,2023年已在广东省试行燃气售电协同,为全面开展业务奠定基础 [6] 区域试点与初期成果 - 华东区域于2025年6月启动试点,选取吴江港华、泰州港华、铜山港华三家差异化企业,依托江苏省成熟电力市场环境,三天内取得显著成效 [9][10] - 宜兴港华通过深厚客户关系和高水平服务赢得大单,截至8月3日江苏省签约电量超2.5亿千瓦时 [10] - 公司强调品牌效益转化,利用服务口碑推动新业务增长,试点中体现"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执行力 [10] 历史优势与业务升级 - 公司三十年前依托政策支持在内地发展燃气业务,现利用燃气经营优势切入售电,旨在提升综合能力并深化客户粘性 [13] - 可再生能源板块从光伏扩展到售电,被视为协同能力的新台阶,公司具备人才、算法及品牌优势以扩大规模收益 [15][16] - 从燃气服务到绿电交易管家,公司逐步升级能源服务,内外条件成熟下致力于提供环保、经济、智慧的能源组合 [18] 区域协同与未来展望 - 华东、华南、华北、华中四大区域在会议上誓师表态,目标在新市场创造协同价值 [20][21] - 公司以协同效应服务超4500万客户群体,涵盖燃气、水务、可再生能源等多领域,未来将强化信心与成功率以扩大业务规模 [21] - 公司明确在清洁能源深度融合和板块协同方面持续发力,步伐坚定 [22]
建投能源(000600):火电基石稳固,盈利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银河证券· 2025-07-22 05: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评级,给予建投能源“推荐”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建投能源是河北建投集团火电运营主体,河北省内装机市占率 25%,营收稳健增长,盈利能力大幅修复 [6] - 主营火力发电业务,火电装机投产叠加煤价下行,盈利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新能源装机增长空间大,加速绿色低碳转型进程 [6]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26、14.60、15.83 亿元,对应当前 PE 分别为 10.6x、9.6x、8.9x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建投集团火电运营主体,盈利能力大幅修复 河北建投集团火电运营主体,河北省内装机市占率 25% - 公司是建投集团旗下重要境内资本运作平台和河北省重要能源投资主体,主营电力项目,前身主营酒店、商贸,2003 年转型火力发电 [8] - 河北省国资委是实际控制人,建投集团旗下有建投能源和新天绿能分别开展火电和新能源发电业务 [9] - 截至 2024 年末,公司控股火电装机 11.77GW,占总装机 96.26%,光伏装机 45.71 万千瓦,占 3.74%,控股机组集中于河北南、北部电网,装机市占率均约 25% [6][11] 营业收入稳健增长,盈利能力大幅修复 - 营收结构中火力发电占比超 90%,2020 - 2024 年营收从 153.70 亿元增至 235.17 亿元,年化复合增速 11.22% [6][13][15] - 2024 年、2025 年一季度平均入炉标单分别为 822 元/吨、775 元/吨,同比降 10.1%、11.4%;2024 年、2025 年上半年归母净利分别为 5.31 亿元、8.8 亿元,同比增 181.6%、153.4% [6] - 十四五以来火力发电业务毛利率从 2021 年的 - 1.94%提至 2024 年的 21.30%,2023 - 2024 年光伏发电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40.19%、35.78%,能源服务业务毛利率保持在 60%以上 [19] - 2022 - 2024 年毛利率由 10.45%提至 15.35%,净利率由 0.82%提至 2.96%;2025Q1 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19.24%、9.55%,同比增 6.79pct、4.91pct [21] - 2022 - 2024 年期间费用率由 10.60%升至 12.55%,主要因研发费用率上升 [21] - 2024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 37.71 亿元,2025Q1 为 8.3 亿元;2021 - 2024 年资产负债率由 68.49%降至 62.70%,2025 年一季度降至 61.24% [25] - 2022 - 2024 年年度现金分红金额年均复合增速 63.26%,股息率年均提升 0.71pct,预计 2025 年归母净利润 13.26 亿元,按 45%分配比例测算,当前股价对应股息率 4.26% [27] 主营火力发电业务,盈利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火电装机增量大、盈利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2023 - 2024 年火电上网电量分别达 392.12、500.10 亿千瓦时,同比增 9.69%、27.54%;2025 上半年总上网电量 228.37 亿千瓦时,同比降 3.52% [33] - 2023 - 2024 年火电平均利用小时分别为 4476 小时、4579 小时,同比增 6.42%、2.30%,2020 - 2024 五年平均高出河北同期 126 小时 [33] - 2021 年度电毛利为负,2022 年转正,2024 年升至 0.083 元,同比提 0.012 元,上网电价跌幅低于煤价跌幅使火电业务盈利能力改善 [36] - 正常经营年份长期股权投资年均收益 2.14 亿元,2024 年达 3.07 亿元,同比增 78.49%,25Q1 达 0.81 亿元,同比增 55.77% [38] - 截至 2024 年末,公司控股和参股电厂对应火电权益装机共 12.12GW,在建项目预计 2026 年投产后增加 3.90GW,提升约 32% [41] - 年初至 7 月 16 日秦港 5500 大卡动力煤市场价均价、1 - 7 月长协价分别为 671 元/吨、680 元/吨,同比跌 201 元/吨、23 元/吨;假设市场煤和长协煤占比各 50%,2025 年市场煤、长协煤均价同比分别跌 180 元/吨、20 元/吨,归母净利润预计为 13.26 亿元,同比增 149.6%;2026 年市场煤、长协煤均价同比分别跌 60 元/吨、10 元/吨,电价降 0.5 分/千瓦时,归母净利润预计为 14.6 亿元,同比增 10.1% [6][45] 新能源装机增长空间大,加速绿色低碳转型进程 - 2022 年设立冀能新能源公司,收购建吴光伏股权,截至 2024 年末,已投产光伏装机 45.71 万千瓦,在建项目 60 万千瓦,备案及储备项目 216 万千瓦,储备 + 在建装机/在运装机达 6 倍 [46] - 光伏发电设备 2023 年投运,发电量和上网电量从 2023 年的 2.2 亿、2.02 亿千瓦时提至 2024 年的 3.65 亿、3.56 亿千瓦时,但度电营收由 2023 年的 0.39 元降至 0.29 元,度电毛利由 0.16 元降至 0.1 元,盈利能力承压 [48] - 子公司建投储能和建投融碳分别开展储能业务和碳资产管理服务,2024 年碳排放强度同比降低 3.09 克/千瓦时 [52] 盈利预测与估值 盈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火电装机分别为 1177、1379、1379 万千瓦,上网电量分别为 483、471、498 亿千瓦时,度电营收分别为 0.380、0.376、0.375 元/千瓦时,度电成本分别为 0.267、0.254、0.251 元/千瓦时 [54]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光伏装机分别为 76、106、136 万千瓦,利用小时数均为 1200 小时,上网电量分别为 7、11、15 亿千瓦时,度电营收分别为 0.270、0.265、0.260 元/千瓦时,度电成本均为 0.185 元/千瓦时 [54] - 预计 2025 - 2027 年火电热量营业收入分别为 22.49、23.61、24.80 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 40%、 - 38%、 - 38%;热力营业收入分别为 10.55、11.08、11.63 亿元,毛利率均为 0% [54][55]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225.60、222.13、234.96 亿元,同比增长 - 4.1%、 - 1.5%、5.8%;归母净利润 13.26、14.60、15.83 亿元,同比增长 149.6%、10.1%、8.4%;对应 EPS 分别为 0.73、0.81、0.87 元 [55] 相对估值 - 选取京能电力、内蒙华电、大唐发电为可比公司,公司估值水平低于可比公司平均,认为估值有提升空间 [58]
乐山电力20250526
2025-05-26 15:17
纪要涉及的公司 乐山电力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经营成果** - 2024 年营收 31.96 亿元,2025 年 Q1 利润总额 -187.09 万元,净利润 -120.38 万元,扣非后净利润 -271.28 万元,盈利能力面临挑战[2]。 - 2024 年完成发电量 5.31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74%;售电量 46.92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3.52%,基础业务稳步增长[3]。 - 2024 年售气量 1.72 亿立方米,同比下降 2.34%;受水量 6,594 万立方米,同比增长 7.66%,水务业务增长抵消部分燃气业务下滑[2][11]。 - 2024 年天然气输差率 1.68%,同比上升 0.05 个百分点;自来水综合漏损率 12.6%,同比下降 0.03 个百分点[11]。 - **业务发展举措** - 科学谋定 33,221 发展布局,明确夯基固本、转型发展、提质增效工作主线,统筹兼顾多方面关系[4]。 - 实施六大攻坚行动,包括安全稳基、三网强基等[5]。 - 加大创新要素投入,推进创新成果转换,获批专利 5 项及软件著作 8 项,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一家[4][6]。 - 把握政策窗口期,实现 2 亿元简易程序再融资顺利获批[6]。 - **各业务进展** - **三网建设**:2024 年新建改造 110 千伏变电站 5 座、输配线路 104 公里,改造老旧燃气管道 11.7 公里和燃气老旧小区用户 1 万户,完成多处新增给水工程建设[12]。 - **储能业务**:龙泉一区 100MW/200MWh 项目入选四川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2024 年参与用户侧储能代理运营交易容量 48.7 兆瓦时,占全川比重 30.56%,建成 7 个用户侧和台区侧储能示范项目[13]。 - **售电业务**:与 938 户签约,总签约电量 78 亿千瓦时,参与省内绿电交易 260 万千瓦时及国际绿证交易 3 万张,新增充电站 3 座、充电桩 206 个,充电量和服务收入双增长[13]。 - **内部控制**:2024 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显示,纳入评价范围单位总资产占合并报表资产总额 90%以上,营业收入占 95%以上,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各项内部控制有效运行[14]。 - **未来发展战略** - 坚持战略引领,深化转型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15]。 - 加大内部控制管理和监督力度,加强制度建设与日常监管[16]。 - 丰富储能应用场景,拓展售电业务[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乐山电力电、水、气三网运行保持总体安全平稳,首次获得四川省安全生产月先进单位称号[12]。 - 未来一年将紧盯市场和政策,把握行业趋势,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及安全支撑作用,加快培育新动能,提升新能源新产业新平台融通粘度,推动新型储能见效、虚拟工厂落地,参与人工智能加能源研究,研究新型服务体系建设及市场拓展,健全科技创新配套机制[9]。
突然,暴跌92%!啥情况?
券商中国· 2025-03-05 11:38
港股市场表现 - 3月5日恒生指数上涨2.84%至23594.21点,恒生科技指数大涨4.02%至5757.94点 [1][5] - 科技股集体爆发,华虹半导体、小米集团涨超7%,中芯国际、美团涨超6% [1][5] - 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83.69亿港元 [5] - 黄金股表现强势,周大福、老铺黄金涨超11%,中国黄金国际涨超7% [6] - 原材料股集体走高,中国宏桥涨超7%,中国铝业涨近5% [6] 益美国际控股异常波动 - 股价午后急速跳水,最低触及0.115港元,较前收盘价1.45港元下跌92% [1] - 停牌前报0.156港元,跌幅89.24%,成交额超5200万港元,放量近50倍 [1] - 公司主要从事永久吊船工程及新能源业务,2024年上半年营收8393.2万港元(同比+10.91%),净利润462.4万港元(同比-53.08%) [2] - 毛利由2450万港元降至2090万港元,纯利由910万港元降至450万港元,主要因永久吊船业务利润率下降及新能源业务开支增加 [2] 新能源业务发展 - 2024年上半年绿色新能源业务收入640万港元,7月获得湖南电力交易中心售电许可牌照 [3] - 2024年4月收购新西兰屋顶太阳能设备安装公司,7月完成交易 [3] - 2023年11月附属公司取得山西电力交易中心售电许可牌照 [4] - 计划在山西等电力现货市场成熟省份拓展售电业务 [3][4] - 资产负债比率由2023年底58.7%微升至2024年6月59.5%,借款总额由5970万港元增至6110万港元 [3] 机构观点 - 高盛指出港股今年累计上涨超14%,受AI、关税担忧缓解及政策转向推动 [6] - 预计MSCI中国指数仍有约12%上行空间,科技股估值提升需观察盈利影响 [6] - 瑞银维持中资股"增持"评级,MSCI中国指数过去12个月累计上涨40% [7] - 长江证券认为港股正从"红利牛"迈向"AI牛",科技公司或迎来"第二春" [8] - 交银国际推荐"高弹性+高股息"策略,看好AI、半导体及高股息板块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