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

搜索文档
港股上新205亿“疫苗新秀” 创始人首谈为何不卷
经济观察网· 2025-08-13 12:38
上市表现与市场地位 - 公司于8月11日在港交所上市 首日股价上涨158% 为2025年以来港股首日涨幅最高新股 [2] - 截至8月13日收盘市值达205亿港元 在18家国产疫苗上市公司中排名第5 [2] - IPO募资净额约3.83亿港元 有效缓解资金压力 2025年一季度末账面现金仅1.15亿元 一年内需偿还银行借款约4亿元 [3] 创始人背景与团队建设 - 创始人安有才毕业于工业工程专业 无生物类专业背景 曾任职于制造业与建筑公司 [4] - 2010年在北京创办疫苗开发公司 通过与军事医学科学院五年合作积累免疫学知识 [5] - 2015年南下江苏泰州创立中慧生物 从生物制品研究所引进老科学家团队 [6] - 2022年引进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陈则与赛诺菲巴斯德前副首席科学家熊野林 [6] 核心产品与市场策略 - 唯一上市产品为四价流感亚单位疫苗 2023年5月获批 2024年销售额2.59亿元 [7] - 该产品定价319元/针 为国内市场最高价 未参与行业降价潮(最低至78元/针) [8] - 采用亚单位技术路线 需5支裂解疫苗蛋白量经复杂提纯制成1支 安全性更优 [8] - 目前占据独家市场窗口期 正通过沃森生物代理开拓东南亚、拉美等海外市场 [8] 研发管线布局 - 共有11款疫苗在研 分三类定位:传统疫苗升级/进口替代/全球领先型 [9] - 传统升级类包括人二倍体狂犬病疫苗(解决动物DNA残留问题) [9] - 进口替代类瞄准带状疱疹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品种 [9] - 全球领先型包括mRNA技术平台的猴痘疫苗与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 猴痘疫苗正申请美国FDA试验批件 [9] 战略定位与行业突破 - 坚持差异化产品定位与市场竞争策略 [10] - 流感疫苗于8月12日入选国家医保局商保创新药目录初审名单 系唯一入选疫苗产品 若纳入将开创医保常规报销疫苗先例 [2] - 上市流程仅10个月 创中介机构最快纪录 被视为国际化布局关键节点 [2][3]
莫德纳宣布裁员10%!疫苗巨头员工数将降至5000人以下,股价一年跌超75%
金融界· 2025-08-02 16:17
公司裁员与运营调整 - 莫德纳宣布全球范围内裁减约10%员工 涉及数百名员工 预计年底员工总数降至5000人以下 较去年末5800名全职员工减少近800人 [1] - 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重塑运营结构 确保成本结构与业务实际相匹配成为必要举措 [1] - 公司计划到2027年将年度运营支出削减约15亿美元 并取消在日本建设mRNA药物生产工厂的计划 [3] 财务表现与市场压力 - 公司股价过去一年下跌超过75% 市值从疫情巅峰近2000亿美元暴跌至约110亿美元 跌幅超过90% [3] - 疫苗销售收入持续下滑 导致公司大幅下调今年营收预期 将实现盈亏平衡目标从2026年推迟至2028年 [4] - 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销售表现未达预期 未能获得市场广泛关注 [4] 产品线与市场环境变化 - 美国卫生政策调整撤销儿童和孕妇接种某类疫苗的长期建议 缩小了最新版疫苗适用范围 [4] - 公司开发禽流感疫苗的合同被终止 进一步压缩业务范围 [4] - 公司现有三款获批产品 未来三年内还有最多八款产品有望获批上市 [4]
美国卫生部长的助手质疑专家的疫苗接种建议
快讯· 2025-05-06 10:20
疫苗接种建议质疑事件 - 美国卫生部长小罗伯特-肯尼迪的助手威廉·雷恩·阿彻三世博士对疾控中心外部专家小组的疫苗接种建议提出质疑 [1] - 专家小组推荐三种疫苗用于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脑膜炎和基孔肯雅热 [1] - 疾控中心咨询委员会的建议若被采纳将成为医疗从业者的指导方针 [1] 相关人员背景 - 阿彻博士于2024年2月加入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担任秘书办公室顾问 [1] - 该顾问职位负责监督疾控中心工作 [1] - 阿彻博士过去数年持续在社交媒体平台批评疫苗 [1] 行政程序影响 - 疾控中心不需要强制采纳外部专家小组的建议 [1] - 质疑程序属于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正式职责范围 [1] - 该事件发生在专家小组提出建议后最近数日内 [1]
应对呼吸道感染 重视黏膜免疫
科技日报· 2025-04-22 01:22
呼吸道病毒疫苗保护率不足的原因 - 乙肝疫苗因病毒需长途跋涉至肝脏 易被疫苗激发的抗体和免疫细胞消灭 而呼吸道病毒通过呼吸直接感染细胞 肌肉注射疫苗产生的抗体在血液中 远离感染前线[1] - 呼吸道病毒疫苗保护率普遍不高成为疾病防控的痼疾[1] 黏膜免疫的功能和重要性 - 呼吸道黏膜是抵御病原体的第一道天然屏障 通过物理屏障和免疫功能保护机体 黏膜免疫能通过免疫应答和协作制伏病原体[2] - 黏膜免疫具有共同黏膜免疫特性 某一处黏膜组织接受抗原刺激后 其他黏膜免疫组织也会跟随响应[2] - 黏膜免疫与重症治疗密切相关 呼吸道感染重症往往由过度炎症引起 黏膜的炎症免疫稳态调控至关重要[2] - 艾滋病患者肠道黏膜出现严重损伤且难以恢复 可能与免疫重建困难相关[2] 黏膜免疫研究的现状和需求 - 相较于其他免疫器官的研究 黏膜免疫仍存在大量科学空白[3] - 开展黏膜免疫应答机制研究可为新型药物和黏膜疫苗研发提供理论依据[3] - 黏膜疫苗和黏膜药物是研发下一代呼吸道疾病干预策略的必争之地[3] 黏膜免疫策略的创新和挑战 - 鼻喷疫苗可激活黏膜免疫 实验显示其比肌肉注射疫苗更能抵御病毒感染 虽血清中和抗体浓度较低但在鼻腔中诱导出大量特异性抗体[4] - 肌肉注射免疫可诱导系统免疫但不能诱导黏膜免疫[4] - 当前呼吸道病毒疫苗面临困局 流感病毒肌肉注射疫苗有效率约50%且需每年接种 呼吸道合胞病毒肌肉注射疫苗上市后表现不佳[4] - 呼吸道疾病免疫策略需从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技术研发等多层次开展协同攻关[4] 基础研究的不足和前景 - 对病原体感染肺上皮的病理过程和调控机制 以及不同人群黏膜免疫应答差异和调控等机制认识有限[5] - 病原体入侵黏膜可能存在共性机制 找到干预靶点可研发广谱应急疫苗或药物[6] - 加速推进基础研究可为应对公共卫生威胁提供新思路并催生创新防治策略[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