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疫苗

搜索文档
四川塑造厚植发展新优势(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5-01 21:51
四川的战略地位与发展优势 - 四川作为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独特重要地位,所在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的区域[1] - 2024年四川经济总量超6.4万亿元,2025年一季度经济总量超1.5万亿元,同比增长5.5%[1]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从2019年6.3%提升至2024年6.5%以上[5]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 川渝两地统一用电领域40项差异性政策,推动用电业务跨省域"一窗受理、一站办理、一体服务",川渝通办事项扩展至355项[4] - 成渝地区已聚集生物医药相关企业6700户,产业总规模突破6500亿元,共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特色消费品四大万亿元级产业集群[5] - 2025年计划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项目320个,总投资约3.7万亿元,年度预计投资4414.5亿元,其中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项目131个,年度投资1173.6亿元[5]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四川培育自贡无人机等23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成都生物医药等3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7] - 计划实施产业新赛道争先竞速行动,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7] - 2024年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10.2%[9]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东方电机有限公司通过虚拟装配技术使水电设备装配效率提升4倍[9] - 2024年四川建成智能工厂270余家、数字化车间1200余个[9] - 持续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开展工业节能降碳行动[9] 对外开放与通道建设 - 2024年四川进出口总额增长9.4%,重回万亿元台阶[13] - 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开通国际及地区客货运航线85条,实现五大洲全覆盖,成都国际班列通达46个国家[12] - 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实施"即到即入"新模式,货物通行时间缩短4/5以上[14]
应对呼吸道感染 重视黏膜免疫
科技日报· 2025-04-22 01:22
呼吸道病毒疫苗保护率不足的原因 - 乙肝疫苗因病毒需长途跋涉至肝脏 易被疫苗激发的抗体和免疫细胞消灭 而呼吸道病毒通过呼吸直接感染细胞 肌肉注射疫苗产生的抗体在血液中 远离感染前线[1] - 呼吸道病毒疫苗保护率普遍不高成为疾病防控的痼疾[1] 黏膜免疫的功能和重要性 - 呼吸道黏膜是抵御病原体的第一道天然屏障 通过物理屏障和免疫功能保护机体 黏膜免疫能通过免疫应答和协作制伏病原体[2] - 黏膜免疫具有共同黏膜免疫特性 某一处黏膜组织接受抗原刺激后 其他黏膜免疫组织也会跟随响应[2] - 黏膜免疫与重症治疗密切相关 呼吸道感染重症往往由过度炎症引起 黏膜的炎症免疫稳态调控至关重要[2] - 艾滋病患者肠道黏膜出现严重损伤且难以恢复 可能与免疫重建困难相关[2] 黏膜免疫研究的现状和需求 - 相较于其他免疫器官的研究 黏膜免疫仍存在大量科学空白[3] - 开展黏膜免疫应答机制研究可为新型药物和黏膜疫苗研发提供理论依据[3] - 黏膜疫苗和黏膜药物是研发下一代呼吸道疾病干预策略的必争之地[3] 黏膜免疫策略的创新和挑战 - 鼻喷疫苗可激活黏膜免疫 实验显示其比肌肉注射疫苗更能抵御病毒感染 虽血清中和抗体浓度较低但在鼻腔中诱导出大量特异性抗体[4] - 肌肉注射免疫可诱导系统免疫但不能诱导黏膜免疫[4] - 当前呼吸道病毒疫苗面临困局 流感病毒肌肉注射疫苗有效率约50%且需每年接种 呼吸道合胞病毒肌肉注射疫苗上市后表现不佳[4] - 呼吸道疾病免疫策略需从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技术研发等多层次开展协同攻关[4] 基础研究的不足和前景 - 对病原体感染肺上皮的病理过程和调控机制 以及不同人群黏膜免疫应答差异和调控等机制认识有限[5] - 病原体入侵黏膜可能存在共性机制 找到干预靶点可研发广谱应急疫苗或药物[6] - 加速推进基础研究可为应对公共卫生威胁提供新思路并催生创新防治策略[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