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目深度相机

搜索文档
东海研究 | 晨会纪要20250818
新浪财经· 2025-08-18 09:14
全球大类资产表现 - 全球股市普遍上涨,创业板指领涨7.66%,纳指表现相对较弱 [3] - 商品期货普遍下跌,原油、黄金、铜、铝均走弱,黄金价格因特朗普关税言论明显回落 [3] - 美元指数下跌0.42%至97.8538,非美货币升值,日元对美元升值0.47% [3] - 美债收益率分化,2年期下行1BP至3.75%,10年期上行6BP至4.33% [3] - 国内债券收益率上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5.74BP至1.7465% [3] 国内权益市场 - A股日均成交额20780亿元,较前值16748亿元显著放大 [4] - 成长风格领先,周期、金融、消费依次排序,通信行业涨幅最大达7.66% [4] - 银行板块下跌3.19%,表现最弱,钢铁和纺织服饰分别下跌2.04%和1.37% [4] 美国经济数据与政策预期 - 美国7月PPI环比上升0.9%,为2022年6月以来最高增幅,服务与商品价格均上涨 [4] - 零售销售环比增0.5%符合预期,但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58.6低于预期 [19][20] - 杰克逊霍尔会议备受关注,市场预期9月降息幅度收窄但利率方向向下 [4] - 美国扩大对钢铁和铝进口征收50%关税范围,涉及407个产品编码 [21] 国内消费与通胀数据 - 7月社零同比增长3.7%至38780亿元,低于Wind预期4.87% [6] - 乡村消费增速3.9%反超城镇的3.6%,线上零售额同比下滑1.98% [6] - CPI同比持平,核心CPI同比上涨0.8%,PPI同比下降3.6% [8] - 失业率环比上升0.2pct至5.2%,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6% [8] 工业生产与投资 - 7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5.7%,固投累计同比1.6%,均有所回落 [11][12] - 基建投资当月同比转负,广义基建增速-2.0%,地产投资同比降至-17.0% [13][14] - 制造业投资增速回落,设备更新支撑边际减弱,1-7月累计同比15.2% [15] 货币政策与汇率 - 央行强调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降 [22] - 人民币汇率窄幅震荡,受经济政策稳定性、中美利差收窄等因素支撑 [5] - 财政资金对货币供应支撑明显,表外资金回表内助力银行流动性 [5] 行业与主题动态 - 白酒行业迎中秋国庆催化,烟酒类零售同比增2.7%,关注高端酒和区域龙头 [9] - 化妆品类零售同比增4.5%,国产替代化率提升,优质国货增长强劲 [9] - 机械工业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7.8%,利润增9.4%,汽车行业固投增22.2% [16] - 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京举行,推动技术验证与行业交流 [17] - 奥比中光H1营收同比增104.14%,实现扭亏为盈 [18] 证券市场技术分析 - 上证指数周涨1.7%突破3674点,下一目标为3731点压力位 [23][24] - 证券板块大涨3.82%,大单资金净流入超140亿元,逼近前期高点 [26] - 多个宽基指数突破60月均线,长线技术形态向好 [27]
人形机器人格斗赛现 “人机协作” 全自动时代需更强视觉感知能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5-29 06:23
人形机器人格斗赛技术进展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格斗赛在杭州举行 采用手动遥控方式操控机器人进行比赛 由机器人选手和真人选手共同完成 [1] - 参赛机器人配置双目深度相机和3D激光雷达 能360°感知环境 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时调整姿态完成高强度动作 [1] - 机器视觉是人形机器人感知环境的关键技术 国内厂商多采用3D视觉结合激光雷达方案提升环境建模与导航精度 [1] 机器视觉技术应用 - 奥比中光在国内服务机器人视觉市场占有率超过70% 占据主导地位 [1] - 深度相机具备三维空间视觉能力 帮助机器人覆盖环境和对手动态范围 为软件算法处理提供重要基础 [1] - 机器人格斗需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检测、跟踪和决策 考验视觉系统的数据感应能力、抗干扰能力及多传感器同步融合能力 [1] 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方向 - 目前人形机器人重大进展集中在关节灵活度和平衡运动控制方面 动作执行效果超预期 [2] - 实现全自动格斗需从被动执行升级至主动执行 视觉传感器的感知数据将成为更重要的基础 [2] - 全自动格斗需视觉系统感知环境构建地图 并感知对手位置、速度、动作意图等信息以规划决策 [2] 行业动态与公司布局 - 奥比中光是全球少数全面布局六大3D视觉感知技术路线的公司 已将双目结构光系列产品送样适配大部分人形机器人客户 [2] - 12月深圳将举办首个全尺寸类人身高人形机器人格斗赛事"机甲拳王" 机器人产业或迎来科技竞技新风潮 [2]
擂台之上 “慧眼”助力 人形机器人格斗赛 国产“慧眼”如何让机器人精准识敌
广州日报· 2025-05-28 19:01
机器人格斗赛事技术突破 - 宇树G1格斗比赛展现机器人稳定性与瞬间抗冲击能力超预期表现 成为机器人技术发展风向标 有望带动机器人行业新一轮行情 [1] - 比赛机器人采用力传感器 触觉传感器 视觉方案等感知技术 以及谐波减速器 电机等核心传动装置 其中视觉感知技术是理解环境的核心能力 [1] - 参赛G1机器人配备双目深度相机和3D激光雷达 实现360度环境感知 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时调整姿态完成高强度动作 [2] 机器视觉技术路线对比 - 特斯拉Optimus采用2D摄像头视觉方案 延续车端纯视觉感知技术路线 [2] - 国内厂商主要采用3D视觉(结构光/ToF/双目)结合激光雷达方案 相比2D视觉增加深度信息 提升环境建模与导航精度 [2] - 奥比中光在国内服务机器人视觉市场占有率超70% 为全球少数全面布局六大3D视觉感知技术路线的公司 [2][4] 机器人技术发展阶段 - 当前比赛采用"手动遥控"方式 依赖"机器人选手+真人选手操控"协同配合 [3] - 人形机器人重大进展体现在关节灵活度和平衡运动控制方面 人为指令执行效果超预期 [3] - 未来全自动格斗需机器人具备自动化感知决策能力 视觉传感器感知数据将成为重要基础 [3] 行业发展趋势 - 12月深圳将举办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机甲拳王"自由格斗赛 打造开源竞技联盟 推动跨界融合 [4] - 奥比中光已将双目结构光系列产品送样 适配大部分人形机器人客户 [4] - 机器人格斗竞技将加速技术迭代和场景落地 国产3D视觉感知技术 多维传感技术 精密传动技术等供应链将加速崛起 [4][5]
车展现场揭秘:均胜电子如何用“汽车基因”切入机器人赛道
江南时报· 2025-05-06 11:16
核心观点 - 均胜电子在2025上海车展推出多款机器人传感器套件及解决方案,计划将机器人业务打造为"第二曲线"[1] - 公司利用汽车电子领域技术积累实现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突破,特别是在电池管理系统和传感器领域[2][3] - 机器人与汽车电子具有高度技术同源性,公司通过技术迁移快速布局机器人领域[6] - 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2035年达380-2050亿美元,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8] - 公司规划机器人业务分5阶段发展,并已启动港股上市计划重点押注该领域[8][9] 产品技术突破 - 推出"星驰"机器人动力电池智能管理系统,充电效率提升40%,能量失控风险降低70%[2] - 电池系统实现-20℃至60℃宽温环境适应,具备快充功能[3] - 开发轻量化机甲减少能量消耗,无线充电系统效率达90%以上,续航提升30%[3] - 传感器套件包含六维力传感器、电子皮肤、双目深度相机等产品[1] - 自主研发嗅觉传感器可检测食物氧化、预警燃气泄漏等[9] 技术协同优势 - 将汽车800V高压平台、仿生液冷温控(±1.5℃)等技术迁移至机器人领域[2] - 汽车自动驾驶传感器技术(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可应用于机器人环境感知[4] - 乘员监测系统(OMS)核心算法可用于机器人环境感知[4] - 全电动安全带(DMR)技术与机器人运动平衡调节相似[5] - 智能汽车视觉神经网络算法可应用于机器人路线规划[4] 业务发展规划 - 机器人业务分5阶段:核心零部件研发→工业场景数据空间→商业化应用→产业生态→全球化布局[8] - 2024年营收558.64亿元,过去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65亿元[9] - 已向知名人形机器人公司送样核心零部件[7] - 与智元机器人合作开发"大小脑"及关键零部件,共同开拓海内外市场[9] - 下游客户覆盖全球100多个汽车品牌,为业务拓展提供渠道支持[7] 行业前景 - 全球近20家车企进入人形机器人赛道[8] - 2025年Q1具身智能赛道投融资达33起[8] - 激光雷达成本已降至3000元/颗,机器人成本有望再降1/3[7] - 汽车产业链成熟度有助于降低机器人生产成本[6] - 人形机器人在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潜力[9]
集成电路产品价格下跌,振芯科技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4.91%
巨潮资讯· 2025-03-31 02:2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7.97亿元 同比下降6.44% [1][2] - 营业利润2145.85万元 同比下降58.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000.01万元 同比下降44.91% [1][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715.19万元 同比下降86.4%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8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12.58% [2] - 基本每股收益0.0709元 同比下降44.91%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31% 较上年减少2.07个百分点 [2] 业务板块表现 - 集成电路业务收入3.80亿元 同比下降16.58% 受特定行业去库存周期调整、产品价格下降及设计服务项目减少影响 [3] - 北斗导航综合应用业务收入2.46亿元 同比增长18.77% 因聚焦北斗三代模块及终端市场推广 新签订单量和交付量均增长 [3] - 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服务业务收入1.24亿元 同比下降29.75% 受地方财政收紧及项目验收进度影响 [3] - 机器感知与智能化产品收入3701.79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212.05% 因推出高性能摄像机、双目深度相机等新产品并在多个领域实现批量销售 [3] 费用控制情况 - 期间费用总额3.75亿元 同比下降2.03% [4] - 销售费用5522.15万元 下降3.44% 主要因业务招待费减少 [4] - 管理费用1.59亿元 下降5.89% 主要因人工费用下降 [4] - 研发费用1.56亿元 增长3.03% 因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投入 [4] - 财务费用535.77万元 下降7.60% 主要因收到政府贷款贴息 [4] 资产负债状况 - 资产总额29.14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7.85%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17.82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3.8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