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鹅羽绒服

搜索文档
中国高端鹅绒服,已经Next Level了
远川研究所· 2025-09-11 13:05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羽绒服产业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 以原料供应为主 而海外品牌如加拿大鹅通过品牌溢价获取高附加值 这刺激了中国企业对高端羽绒服价值链的重构[2] - 比音勒芬通过发布2025鹅绒系列 以新疆白鹅绒为原料 结合中国设计和制造 打造东方高端鹅绒服品牌 打破“高端品牌=进口”的偏见[13] - 公司从高尔夫运动服饰向高端运动户外服饰集团战略升级 通过高端鹅绒服补齐冬季户外品类 并借助多品牌矩阵和户外赛道高增长潜力实现持续扩张[19][22][23] 中国羽绒产业现状与挑战 - 中国是世界最大羽绒生产国 但产业处于微笑曲线低端 以原料供应为主 而海外品牌利用中国原料赚取高品牌附加值[2] - 全球超75%羽绒服使用鸭绒 因鹅绒价格通常比鸭绒贵两三倍 且规模化养殖量远不如鸭子[6] - 羽绒服中羽绒成本占比45% 是核心资产 鹅绒蓬松度高、保暖性好且无气味 但成本较高[6] 比音勒芬高端鹅绒服战略 - 2025鹅绒系列100%采用新疆伊犁白鹅绒 该地区位于北纬45度黄金羽绒带 无工业污染 白鹅生长周期250-360天 绒簇大且御寒能力强[9] - 新疆鹅绒蓬松度达FP800以上 绒子含量95% 洁净度1500+ 在9项核心品质指标中综合得分94.03分 超越匈牙利等国际高端鹅绒[10] - 原料全球限量20吨 堪称“软黄金” 公司结合顶级原料与全球顶尖设计 确保产品轻盈、保暖且时尚[12] 公司战略与产业布局 - 比音勒芬以高尔夫运动服饰起家 通过多品牌战略(自主孵化+收购)覆盖专业户外到奢侈品类 实现连续14年营收正增长[19] - 2023年战略升级为“以高尔夫专业领先的高端运动户外服饰集团” 户外服饰市场规模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14% 行业CR10仅27% 增长空间广阔[22][23] - 高端鹅绒服作为战略大单品 具备高频刚需(人均必备两三件)、低SKU风险、以及从功能属性进化到奢侈品牌的潜力(参考盟可睐年入上百亿人民币且市值10年翻10倍)[26] 高端品牌价值重构 - 高端品牌需匹配产品价值与定价 创造新供给 路径包括同等价格带品质更优或同等品质品牌力更强[31] - 比音勒芬集成高品质与品牌价值主张 结合《中国国家地理》IP传递东方美学与科技实力 打破海外品牌与“极地探险”的绑定叙事[33][35] - 公司以“东方高端羽绒”为定位 拒绝盲从海外经验 通过文化内核创新实现品牌差异化[35]
波司登将收购加拿大鹅?公司紧急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02:00
核心观点 - 波司登发布公告明确澄清市场传闻称"波司登、安踏体育及方源资本组成的财团有意收购加拿大鹅"为不实内容 公司无任何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1] 市场传闻与交易动态 - 市场传闻加拿大鹅控股股东贝恩资本正在考虑出售其所持股份 交易尚在早期阶段 [1] - 贝恩资本正与财务顾问探讨出售部分或全部股份的方案 评估包括其他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在内的潜在买家的初步意向 [1] 公司背景与股权历史 - 加拿大鹅创办于1957年 贝恩资本于2013年以2.5亿美元收购加拿大鹅控股权 [1] - 贝恩资本于2017年主导加拿大鹅在纽交易所和多伦多证交所同时上市 持有该品牌超过12年 [1] 财务表现与市场状况 - 加拿大鹅2025财年营收达13.484亿加元 同比增长1.1% [1] - 除大中华区外的亚太市场成为主要增长引擎 同比增长31.4% [1] - 公司近三年增长承压增速放缓 2022-2025财年营收增速从21.5%大幅滑落至1.1% [1]
加拿大鹅“待价而沽”
北京商报· 2025-08-28 14:34
核心观点 - 加拿大鹅控股股东贝恩资本正筹划出售其多数股权 潜在报价13.5亿美元 潜在买家包括博裕资本 安宏资本及中国服装企业[1][5] - 公司近年增长显著放缓 2022-2025财年销售额增速从21.54%降至1.1% 品牌高端形象弱化且面临激烈市场竞争[9][11] - 贝恩资本持有60.5%多重投票权股份 2013年以2.5亿美元收购多数股权 通过产品拓展与全球扩张推动公司2017年上市[4][6] 股权交易动态 - 贝恩资本持有公司55.5%总投票控制权 正在评估出售方案[4] - 博裕资本与安宏资本已提出13.5亿美元收购邀约 安踏体育发布公告明确否认参与收购[1][5] - 波司登对市场传闻不予评论 方源资本与安踏组成的财团曾被列为潜在买家[1][5] 品牌发展历程 - 公司1957年成立 原为极端天气专业服饰品牌 在贝恩资本推动下转型全球奢侈品牌[5][6] - 产品SKU从20余种拓展至200余种 新增轻量羽绒 鞋靴及配饰品类[6] - 2018年进入中国市场 全球直营店达50家 构建全渠道销售网络[6] 中国市场表现 - 大中华区门店达30家 占全球门店总数41% 中国市场营收占比从2018年12%升至2022年35%[8] - 2021年因虚假宣传被罚45万元 并因中外退货政策差异引发舆论争议[9] - 北京三里屯门店曾现排队抢购现象 万元级羽绒服一度成为消费潮流[7][8] 市场竞争格局 - 始祖鸟与萨洛蒙所属的亚玛芬集团2025年上半年收入增长26%至11.73亿美元 萨洛蒙部门收入增29%至9.16亿美元[11] - 盟可睐集团旗下Moncler品牌2024年收入27.073亿欧元 亚洲市场贡献近半数收入 中国大陆实现两位数增长[12] - 波司登通过高端化策略提升产品均价 主力产品价格从2017年500元升至2025年1500-2500元[12]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18财年营收同比增46.4% 股价达历史峰值72.3美元/股[6] - 2019-2023年以年均6家新店速度扩张 截至2025财年全球门店达74家[8] - 2022-2025财年销售额增速分别为21.54% 10.84% 9.6% 1.1% 呈现持续放缓趋势[9]
爱马仕、普拉达业绩增长不佳;加拿大鹅喜获高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4 01:29
财报表现 - 阿迪达斯2025财年上半年净销售额同比增长7.3%至121亿欧元 毛利率上升0.9个百分点至51.9% 经营利润同比增长70%达12亿欧元 经营利润率9.6% 持续经营的净利润增长逾一倍至8.11亿欧元 [2] - 普拉达2025上半财年净营收达27.4亿欧元 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9.1% 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10.1%至24.53亿欧元 其中Prada品牌零售销售额同比微跌1.9% Miu Miu品牌零售销售额同比大涨49.2% [3] - 欧莱雅集团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224.7亿欧元 按实际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6% 营业利润率达21.1% 增长30个基点 所有部门利润率均超22% [9] - 加拿大鹅2026财年第一季度全球营收同比劲增22.4%至1.078亿加元 [10] - SMCP 2025上半财年销售额同比增长2.7%至6.011亿欧元 除亚洲地区外所有区域市场均实现增长 [11] - 爱马仕第二季度销售额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9%至39亿欧元 皮具销售额增长14.8%至17.6亿欧元 成衣和丝绸分别增长3.8%和2.2% 美容和香水类别下降7.2% 腕表业务下降5.5%至1.3亿欧元 [15] 人事变动 - 开云集团为新任首席执行官Luca de Meo提供2000万欧元签约奖金 近900万欧元年度薪资 最高可达年薪1.5倍的股票奖励 消息带动股价累计上涨24% [4][5] - PUMA任命Andreas Hubert为首席运营官 负责全球采购运营 包括可持续发展 产品开发 信息技术和物流 [8] - arena任命前德国自由泳运动员Mark Pinger为新任首席品牌官 [8] - Jil Sander首席执行官Serge Brunschwig在任职六个月后卸任 [14] 公司动态 - 爱马仕执行主席Axel Dumas表示Nicolas Puech已有一段时间不持有公司股份 公司无法收回这些股份 [6][7] - 欧米茄在成都太古里举办"密语时空"主题腕表展 展出海马系列Aqua Terra30毫米腕表的12款新作 [13]
羽绒服一哥,也要卖了
投资界· 2025-07-13 07:26
加拿大鹅发展历程 - 1957年诞生于多伦多小仓库 最初为寒冷天气功能型小众品牌 主营羊毛背心 雨衣和雪地摩托服 [4] - 1970年代女婿David Reiss加入后转型专注御寒羽绒服 品牌名Snow Goose 主要客户为极地科考人员 警察等公共部门 [4] - 2001年第三代接班人Dan Reiss将公司更名为Canada Goose 转型时尚消费品 开发女装并走高端路线 [4] - 2013年贝恩资本以2.5亿美元收购控股权 服装款式从20种扩大到200种 并推动全球电商和线下店扩张 [6] - 2017年登陆纽交所和多伦多交易所 巅峰市值78亿美元 [6] 中国市场战略与表现 - 2018年北京三里屯开设中国首店 当前大中华区门店达30家 占全球74家门店的近一半 [6] - 中国成为最大市场 经典款羽绒服售价高达19000元 被誉为"羽绒服界爱马仕" [9][3] - 2021年因虚假广告被罚45万 双标退货政策引发舆论危机 消费者好感度下滑 [11] - 2025财年中国市场收入4.27亿加元 同比仅增1% 按固定汇率计算下滑1.7% [12] - 面临波司登 Moncler等竞品挤压 以及lululemon 始祖鸟等中产新宠的替代威胁 [11] 财务与资本动态 - 2022-2024财年销售额增速持续下滑 分别为21.54% 10.84% 9.6% 2025财年骤降至1.1% [11] - 当前市值13.6亿美元 较峰值78亿美元蒸发超64亿美元(约460亿元人民币) [11] - 贝恩资本持有60.5%多重投票权股份 正考虑出售部分或全部股权 潜在买家含私募机构 [12][1] 全球消费并购趋势 - 高通胀高利率环境下 奢侈品和必需品两端资产更受资本青睐 [14] - 3G资本94亿美元收购斯凯奇 创鞋业最大收购案 标的年营收90亿美元 全球5300家门店 [14] - 中国PE围猎星巴克中国 大钲资本参与竞购 估值或达百亿美元 [15] - 红杉中国11亿欧元收购Marshall多数股权 德弘资本130亿港元接盘高鑫零售 [15][16] - 跨国品牌中国业务成并购热点 加拿大鹅潜在买家或来自中国机构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