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天团”的170万亿元“大项目”如何改变你我生活?
央视网· 2025-09-23 03:01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时期,我国金融业稳健发展,目前银行业总资产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金融 业的发展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一场重磅发布会,集齐了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金融天团"。会上,亮出一组数 据:过去五年,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注入了170万亿元新增资金。老王算了算,"十四五"前四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速5.5%,五年 增量预计超35万亿;换句话说,每1块钱的经济增长,背后都有近5块钱的金融"活水"在支撑。 这些钱都去哪儿了?科研贷款年均增长27.2%,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年均增长21.7%,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长10.1%。你看到的国产 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下水、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网、高铁网、宽带网等 等,哪一项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现在,企业搞科研、大学生创业、农民种粮,不仅可以申请贷款,而且还有各具特色的保险来支持。我们个人买房、买车、消费 也都可以贷款,而且贷款的成本也是越来越低。 资本市场也在变。过去五年,上市公司给股东发的"红包"——分红加回购,合计高达10.6万亿元,是同期IPO和再融资 ...
21社论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齐升,积极助力高质量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02:51
金融业总体发展成就 - 银行业总资产达470万亿元人民币 位居全球第一[1] - 股票和债券市场规模均位列世界第二[1] -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保持全球首位[1] - 金融体系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人民币[2]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 科研技术贷款年均增长率达27.2%[2]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年均增长21.7%[2] - 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幅为10.1%[2]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人民币 较"十三五"末增长130%[2] - 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规模超5.4万亿元人民币 较"十三五"末增长85%[2] - 科技保险为创新领域提供风险保障超10万亿元人民币[2] 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支持 - A股市场新上市企业中科技型企业占比超过90%[2] - 科技板块市值占A股总市值比重超过25% 显著高于银行、非银金融和房地产行业市值总和[2] - 通过沪深港通、债券通、互换通等机制提升市场互联互通水平[2] - 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金融资产规模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2] - 境外机构发行熊猫债券规模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2]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与3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3] - 人民币成为我国对外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3] - 跻身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3] - 在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权重排名第三[3] - 基本建成多元化跨境支付系统并推进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应用[3] 金融风险防控成果 - 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和资产规模较峰值大幅下降[3] - 部分省份实现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动态清零[3] - 融资平台数量较2023年初减少60%[3]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金融债务规模下降50%[3] - 通过调整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等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3]
四大金融管理部门详解“十四五”金融业硬核成绩单
上海证券报· 2025-09-22 18:48
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 新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金融监管总局:银行业保险业为 实体经济提供 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 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十四五"时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 □ 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金融监管总局: 中国人民银行: 我国金融业多项指标 居世界前列 实体经济提供 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 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长27.2%、21.7%和10.1% □ 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超5.4万亿元,余额较"十三五"末增长85% □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贷款超过7万亿元,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有力保障广大 购房人的合法权益 国家外汇局: 外汇市场运行平稳 活力和韧性都在增强 ...
“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潘功胜、李云泽、吴清、朱鹤新重磅发声
搜狐财经· 2025-09-22 14:10
导言 9月22日下午,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 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同时,我国 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基本建成多渠道、广覆盖、安全高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以下为部分要点: 1 潘功胜: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已初步形成并不断完善 第三,金融业改革开放持续推进。持续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优化金融结构。稳步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双 向开放,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在国际金融治理合作中的参与度、影响力、话语权显著提高。 第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重要成果。按照中央部署,有序处置金融领域一批突出风险点,有效防范化解外部风险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外溢和冲击,有力 保护广大储户、中小投资者利益。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金融机构整体健康, ...
潘功胜、李云泽、吴清、朱鹤新同日发声,信号巨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08:53
金融业总体发展成就 - 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 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3] -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 五年来平均增长近9% 全球最大信贷市场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稳固[9] - 外汇储备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 近两年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发挥经济金融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20]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 五年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长27.2% 21.7% 10.1%[8]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 是十三五末的2.3倍 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8]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年均增速均超过20%[4] 资本市场发展状况 - 近五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57.5万亿元 直接融资比重达31.6% 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16] - 上市公司五年分红回购合计10.6万亿元 比十三五增长超8成 相当于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12]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 市值前50公司中科技企业从18家提升至24家[13] 金融风险防控与监管 - 证监会五年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 罚没414亿元 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17] - 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和线索超700件 一批责任人被追究刑事责任[18] - 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 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增强[15] 跨境金融与对外开放 - 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超过10万亿元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21] - 建成多渠道广覆盖安全高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 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3] 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支持白名单项目贷款超7万亿元 保障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10] - 各类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21.4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32%[14]
滚动更新|“十四五”期间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年均增速超2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07:32
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发布会上介绍,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多种方式, 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融资主渠道作用有效发挥,重点领域投放精准有力,民生保障显 著增强,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据介绍,5年来,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 均增长27.2%、21.7%、10.1%。目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利率下 降2个百分点。 (原标题:滚动更新|"十四五"期间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年均增速超20%) "十四五"期间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年均增速超2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9月22日(星期一)下午3时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 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 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要点如下: (来源:国新网、新华社) "十四五"期间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截至今年6月末 ...
鲁政委:资金继续活化——评2025年8月金融数据
搜狐财经· 2025-09-14 06:47
社融规模与趋势 - 2025年8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2.57万亿元 同比少增4630亿元 社融增速8.8% 较前月回落0.2个百分点 [1][3][4] - 政府债券净融资超万亿 但同比少增2519亿元 因发行节奏错位 且2024年同期基数较高 [1][4] - 2025年9月至12月政府债券预计持续同比少增 全年社融同比顶部或已在7月出现 年内增长或继续放缓 [1][4] - 直接融资中企业债券融资1343亿元 同比少增360亿元 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457亿元 同比多增325亿元 [4] 信贷投放与结构 - 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900亿元 同比少增3100亿元 信贷增速6.8% 较前月回落0.1个百分点 [3][11] - 不含票据的新增信贷同比多增1820亿元 但整体信贷投放处于低位 [1][4] - 居民贷款新增303亿元 同比少增1597亿元 其中短期贷款105亿元 同比少增611亿元 中长期贷款200亿元 同比少增1000亿元 [11] - 企业贷款新增5900亿元 同比少增2500亿元 短期贷款700亿元 同比多增2600亿元 中长期贷款4700亿元 同比少增200亿元 [11][12] - 信贷结构优化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覆盖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20万亿元 同比增长11.8%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87万亿元 同比增长8.6% [1][12] 货币供应与资金活化 - M1同比6.0% 较前月上行0.4个百分点 M2同比8.8% 较前月持平 [1][2][3] - M1与M2剪刀差缩窄0.4个百分点至2.8% 资金继续活化 [1][15] - 债市调整引发理财赎回表内 提振M1 财政存款同比少增3687亿元 表明财政支出力度小幅加强 [15] - 居民存款增速9.8% 较前月下行0.5个百分点 企业存款增速4.1% 较前月持平 非银存款增速16.7% 较前月上行1.6个百分点 [2][15] - 居民资金配置股市行为明显 8月日均股票成交额较前月上行3650.9亿元 股市交投活跃 [2][15] 经济环境与需求 - 居民购房需求待提振 一、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5.0% 居民信贷投放低位运行 [1][11] - 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回落 7月资产回报率4.0% 反内卷下制造业投资放缓 企业融资需求仍需提振 [1][12]
兴业银行(601166):利润增速转正 零售资产质量改善
新浪财经· 2025-09-05 00:36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实现营收1104.6亿元,同比下滑2.3%,但降幅较1Q25收窄1.3个百分点 [1] - 归母净利润431.4亿元,同比增长0.2%,增速较1Q25提升2.4个百分点 [1] - 净息差1.75%,同比下降11个基点 [1][5] 收入结构分析 - 净利息收入737.6亿元,同比下滑1.5%,主要受净息差收窄影响(拖累业绩4.4个百分点)[3] - 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30.8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4.2%至46.0亿元 [3] - 净其他非息收入236.3亿元,同比下滑7.0%,但降幅较1Q25收窄14.5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二季度债市回暖带来的投资收益修复 [3] 信贷投放与结构 - 1H25末贷款余额59034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较2024年末的5.0%略有放缓 [4] - 对公贷款净增2271亿元,占全部贷款净增的136.1%,绿色贷款、科技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5.61%、14.73%、11.83% [4] - 零售贷款总体规模压降279亿元,其中信用卡和消费贷分别压降300亿元和47亿元,按揭贷和经营贷分别净增36亿元和55亿元 [4] 资产质量与拨备 - 1H25末不良率1.08%,环比持平,较上年末微升1个基点 [2][5] - 计提减值损失301.2亿元,同比减少12.2%,拨备计提贡献业绩6.4个百分点 [3] - 零售贷款不良率较上年末下降13个基点至1.22%,按揭贷和信用卡不良率分别下降6个和36个基点 [5] 息差与资产负债结构 - 生息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56个基点至3.37%,主要受LPR调降、市场利率下行及贷款需求偏弱影响 [5] - 计息负债成本率同比下降39个基点至1.86%,存款利率调降效果显现 [5]
兴业银行上半年营收降幅收窄,净利同比微增0.21%
第一财经· 2025-08-28 13:17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104.58亿元同比下降2.29% 但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29个百分点 [1] - 归母净利润431.41亿元同比增长0.21% 增速较一季度由负转正 [1] - 利息净收入737.55亿元同比下降1.52% 净息差1.75%较上年全年下降7个基点 [1] - 非息净收入367.03亿元同比下降3.80% 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30.75亿元同比增长2.59% [1] - 其他非息净收入236.28亿元同比下降7.00% 但二季度单季同比增长11.7% [1] 资产负债结构 - 资产总额10.6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1% 客户贷款余额5.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91% [2] - 绿色贷款/科技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5.61%/14.73%/11.83% [2] - 客户存款余额5.8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10% 存款付息率1.76%较上年全年下降22个基点 [2] - 同业存款付息率1.76%较上年全年下降47个基点 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1.86%下降31个基点 [2]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余额634.9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16亿元 不良贷款率1.08%与一季度持平 [3] - 关注贷款率1.66%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228.54% [3] - 计提资产减值损失301.22亿元同比下降12.19% 账销案存清收65.04亿元 [3] 战略举措 - 启动风险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围绕优化体制机制/完善系统/提升专业能力/增强责任意识四方面推进 [2] - 通过加大金融基础设施机构服务发力要素市场交易和清结算 [2] - 负债端将稳规模降成本摆在首要位置 资产端较好平衡投资与交易把握波段机会 [1][2]
7月金融数据释放哪些信号?专家解读
金融总量指标 - 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9.94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增速较前期加快 [1] - 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1.26万亿元 同比增长9% 保持较高增速水平 [1] - 1-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3.99万亿元 同比多增5.12万亿元 [1] - 前七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 还原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影响后增速仍显著高于GDP增速 [1] 信贷结构特征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05万亿元 同比增长11.8% 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2]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79万亿元 同比增长8.5% 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2] - 科技 绿色 普惠 养老产业和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增速均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2]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牵引作用持续增强 金融机构支持重点领域能力提升 [2] 利率水平表现 - 7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约3.2% 较去年同期下降45个基点 [3] - 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3.1% 较去年同期下降30个基点 [3] - 利率低位运行反映信贷供给充裕 资金需求方获贷更容易且成本更优惠 [3] - 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等政策稳住银行负债成本 为向企业让利创造空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