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储充一体化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从乡村到园区,降碳“文章”这样写——浙江推进低碳转型发展见闻
新华网· 2025-08-09 10:09
乡村绿色低碳转型 - 梅林村打造村级光储充一体化系统,融合258千瓦分布式屋顶光伏,年发电量超16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4吨 [2] - 渔光互补项目整合80余亩池塘与30余亩土地,实现水上发电、水下养鱼,预计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超11万元 [2] - 村民安装光伏面板,多余电力自动卖给电网获得"阳光收益",已有几十户村民参与 [2] - 径山村森林覆盖率高达96%,发挥竹园、茶园的碳汇作用,茶叶生产通过管理土地污染、禁止高污染农药等措施打造"碳标签"径山茶 [4] 低碳生活场景创新 - 径山村推广"以竹代塑"低碳民宿,采用竹制日用品替代塑料制品,村民通过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获得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4] - 打造光伏公交站等绿色设施和数字茶园等生产业态,通过数字驾驶舱实时管控双碳数据和能效指标 [4] 工业园区低碳转型 - 茧SPACE产业园启动零碳示范园项目,布局分布式光伏电站、光储充一体微电网系统,绿色能源占比达63.2% [6] - 园区每年节电收益约10万元、发电收益约158万元,预计6年收回成本,光伏可持续发电 [6] - 企业为萧山国际机场、之江实验室园区、良渚遗址公园等提供用能方案,助力清洁能源服务绿色发展 [6]
山东鑫泰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在全球储能赛道上跑出“瞪羚速度”
齐鲁晚报网· 2025-08-04 10:58
公司业务转型与战略 - 公司从生产路灯配套小光伏组件起步 2010年切入光伏行业[3] - 2014年抓住国家分布式光伏并网补贴政策机遇 年产超百万块并网组件[3] - 2022年因硅料价格暴跌(组件单价从1.8元/瓦跌至0.6元/瓦)果断转型储能赛道 砍掉七成组件产能[3] - 针对非洲市场开发直流发电系统 售价几百元 比柴油发电机便宜一半且无噪音[4] - 2024年在非洲建立海外仓推动外贸额同比增长70% 非洲市场占比达40%[4] - 计划2025年在东南亚新增3-4个海外仓 持续拓展全球市场[4] 生产能力与技术优势 - 拥有年产1GWh磷酸铁锂电芯产能 生产线实现高度自动化[1][6] - 光伏组件生产线28道工序仅需15分钟 人力从100人减少至20人[6] - 产品良率从92%提升至99.2% 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实现设备预警[6] - 自主研发BMS电池管理系统 使电池均衡性提升6%-8% 循环寿命达6000次以上[6][11] - 新工厂占地3万平方米 实现全自动化生产[6] 研发创新与知识产权 - 每年投入8%销售额用于研发 拥有34项授权知识产权[9] - 包括7项发明专利 16项实用新型专利 11项软件著作权[9] - 2024年推出直流系统从构思到投产仅用3个月 快速响应市场需求[9] - 与山东省科学院能源所联合研发"光储充一体化"系统[11] - 自主研发BMS系统比外购成本低6%-8% 在毛利20%的行业形成关键优势[11] 产品与市场表现 - 产品覆盖5度电家用储能到100度电商用储能系统 生产线具备柔性组装能力[3] - 储能产品在非洲被称为"大号充电宝" 单箱可换两头牛 上月发往坦桑尼亚8个集装箱[1] - 直流发电系统在非洲成爆款产品 订单排至8月中旬 满足12小时照明需求[4] - 光伏储能充电桩在济南工业园投用 通过电价差节省30%成本[11] - 2024年销售额目标1.2亿元 2025年计划突破2.5亿元[11] 行业地位与荣誉 - 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省瞪羚企业"[1][9] - 在光储充一体化方案领域领先同业 率先开发适应非洲高温的直流系统[9] - 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光伏板日均多发0.5度电 1000片可满足家庭月用电需求[9] - 被形容为行业"隐形冠军" 在全球绿色能源赛道保持技术前沿地位[11]
赣锋首发10MWh储能集装箱系统,开启储能系统10MWh新时代!
起点锂电· 2025-06-05 18:45
产品创新 - 推出首款10MWh储能集装箱系统解决方案 搭配5MW PCS交流系统 在系统成本 能量密度 部署效率 安全标准 循环寿命等维度实现全方位优化 [1] - 相比6 25MWh储能系统 10MWh系统具有更高集成度 更优交流匹配度 更灵活适应性 满足更多元场景需求 [3] - 开启单集装箱系统容量"10兆时代" 是行业唯一一体化单集装箱系统储能容量高达10MWh的储能系统 [4] 技术优势 - 体积能量密度达146Wh/L 模块化设计可实现规模化应用 为GWh级大型储能电站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5] - 与传统20尺5MWh集装箱系统相比 单位面积能量密度显著提升 占地面积减少34% 降低土地投资和场站初始投资成本 [5] - 采用背靠背"田字"布局设计 空间利用率高 100MWh储能电站系统单位面积能量密度提升52% [5] 安全性能 - 具备"四维安全"保障 从本征安全 四重消防 主动防御及电气安全维度为系统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7] - 推出392Ah和587Ah储能电芯 体积能量密度分别达409Wh/L和438Wh/L 通过热失控 过充 短路等严苛安规测试 [8] 智能管理 - 构建"云-边-端"三级智慧中枢 实现端云互联 智能管控 全景监测和智能预警 可远程诊断和精准调控 [10] - 数据赋能决策 为系统运营提供支持 助力实现最大收益与极简运营 [10] 应用场景 - 构建户用 工商业 大型储能及光储充一体化多元场景产品 [12] - 户用储能系统提升家庭能源自给率 工商业系统优化用电结构 大型储能强化电网稳定性 光储充系统构建清洁能源高效利用闭环 [14] - 已承接单体超过450MW/900MWh能源项目 国内外总应用规模超21000MWh 连续多年入围全球储能出货量前十 [14] 行业影响 - 从21GWh总应用规模到10MWh单机容量 通过技术迭代拓宽"储能单元" 重构电站设计逻辑 [16] - 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不竭动力 助力行业步入GW时代 [1][16]
赣锋首发10MWh储能集装箱系统,开启储能系统10MWh新时代!
起点锂电· 2025-06-05 10:45
产品创新 - 推出首款10MWh储能集装箱系统解决方案,搭配5MW PCS交流系统,在系统成本、能量密度、部署效率、安全标准、循环寿命等维度实现全方位优化[1] - 相比6.25MWh储能系统,10MWh系统具有更高集成度、更优交流匹配度和更灵活适应性,满足多元场景需求[3] - 作为行业唯一一体化单集装箱系统储能容量高达10MWh的储能系统,体积能量密度达146Wh/L[5] - 采用创新的模块化设计,可实现规模化应用,为GWh级大型储能电站建设提供高效解决方案[5] 技术优势 - 与传统20尺5MWh集装箱系统相比,单位面积能量密度显著提升,大幅减少占地面积[5] - 采用背靠背"田字"布局设计,空间利用率高,系统单位面积能量密度可提升52%,占地面积减少34%[5] - 具备"四维安全"保障,从本征安全、四重消防、主动防御及电气安全维度为系统稳定运行保驾护航[7] - 推出392Ah和587Ah储能电芯,体积能量密度分别达409Wh/L和438Wh/L,通过严苛安规测试[8] 智能管理 - 构建"云-边-端"三级智慧中枢,实现端云互联、智能管控[10] - 通过全景监测和智能预警功能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可迅速响应异常并远程诊断[10] - 数据赋能决策,为系统运营提供支持,助力实现最大收益与极简运营[10] 应用场景 - 构建从户用、工商业到大型储能及光储充一体化多元场景产品[12] - 户用储能系统与光伏发电配套使用,提升能源自给率、降低用电成本[14] - 工商业储能系统通过削峰填谷机制优化用电结构、降低用电成本[14] - 大型储能聚焦电网侧与新能源发电侧,实现调峰调频、平滑新能源发电波动[14] - 光储充一体化系统深度融合光伏发电、储能与充电桩功能[14] 市场表现 - 已承接单体超过450MW/900MWh的能源项目[14] - 在国内、海外市场总应用规模超过21000MWh[14] - 连续多年入围全国、全球储能出货量前十[14]
阳光电源曹伟:AI重塑储能产品价值 催生万亿级市场增量空间
新浪财经· 2025-04-11 12:41
文章核心观点 - 储能行业正从政策红利期迈向价值深耕期,工商业储能在政策推动下从“备用电源”转向“价值创造主体”,AI与储能融合催生万亿级市场增量空间,工商业储能需全面升级,阳光电源提出相关理念和服务模式,零碳园区发展需“能碳协同” [1][2] 行业发展趋势 - 储能行业从政策红利期迈向价值深耕期,工商业储能从“备用电源”转向“价值创造主体” [1] - 分时电价机制与辅助服务市场完善加速用户侧储能收益多元化 [1] - AI与储能融合推动行业从“经验驱动”迈向“智能驱动”,重塑储能产品价值并催生万亿级市场增量空间 [1] - 2025年是新能源产业变革关键节点,工商业储能深入零碳园区,储能技术需全面升级 [1] 工商业储能发展关键因素与理念 - “安全、高效、长期主义”是工商业储能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关键因素 [2] - 阳光电源提出工商业储能“一场景一方案”理念,针对不同场景推出多种产品方案 [2] 产品服务模式 - 阳光电源工商储产品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覆盖峰谷套利、需量管理、绿电消纳等多维场景 [2] 零碳园区发展要点 - 零碳园区发展离不开虚拟电厂、能碳协同,需打通能源流、碳流、数据流 [2] - 国内零碳园区从试点迈向规模化,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解决方案,“能碳协同”是关键 [2]
许昌智能:招股说明书(上会稿)
2023-09-07 10:46
发行相关 - 发行股数不超过42,733,333股,超额配售不超6,409,999股[9] - 每股发行价格不低于2.92元/股[9] - 发行股数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超25.00%(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不超27.71%(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44] 财务数据 - 2023年1 - 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932.9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90%[24] - 2023年1 - 6月,公司实现净利润733.17万元,同比扭亏为盈[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70096.29万元,较上年末降低 - 5.29%[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37789.07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95%[24] - 报告期内公司直接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分别为83.47%、80.52%和76.78%[15] - 报告期内若原材料采购价格提高10%,公司毛利率将分别下降5.95%、5.97%和5.70%[15]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8.72%、25.76%和25.60%[18]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838.65万元、 - 3,246.32万元和1,902.09万元[19] - 2022年公司来自关联方营业收入为6,537.41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13.57%[21] - 截至2022年末,公司应收账款净额为35,277.97万元,占期末流动资产总额比例为60.23%[17] - 报告期末公司对房地产客户应收账款余额达8509.67万元,占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21.91%[22] - 报告期末公司对建业集团下属公司应收款项及合同资产余额合计达2123.02万元,按30%比例计提坏账准备[22][23] - 报告期末公司对金宸置业应收款项合计839.69万元,按50%比例计提坏账准备,2023年1 - 7月回款310万元,抵账商品房预计价值502.69万元[23] 股权结构 - 张洪涛持股26,075,424股,持股比例20.34%;信丽芳持股16,829,928股,持股比例13.13%,二人合计直接持股33.47%[34] - 张瀚艺持有上海许都37.40%出资额,上海许都持股21,594,802股,持股比例16.84%,张瀚艺可支配其表决权[34] - 张洪涛、信丽芳可实际控制的发行人股份表决权比例合计为50.31%[35] 公司荣誉与技术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7项发明专利、33项实用新型专利和84项软件著作权[38] - “KED型牵引供电直流成套开关及保护设备”被认定为河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54] - “地铁直流牵引供电成套设备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54] - 4项产品通过河南省电工技术学会科技成果鉴定,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54] - 公司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多项荣誉称号[54] 业务情况 - 2022年光伏行业收入达4784.21万元,较2021年增长4592.63万元[185] - 2023年1 - 6月智能变配电系统及智能元件中标/签订合同项目中,新能源逆变器和储能设备等产品金额20605.20万元[185] - 2023年1 - 6月电力工程总承包项目中标/签订合同项目中,户用光伏、低碳园区等项目金额达9976.15万元[185] - 公司2021年开始新能源领域研发拓展,产品系列丰富但报告期内收入较低[200] 其他事项 - 2022年7月5日公司因未及时披露辅导协议及备案材料被全国股转公司口头警示[90] - 2022年4 - 6月敏感期间,张洪涛、信丽芳增持46,000股,金额193,200元,变动比例0.0456%;王西洋减持4,320股,金额19,008元,变动比例0.0043%[91] - 2022年公司定向发行700万股,每股5元,募资3,5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97] - 2020年公司以101,00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2元现金红利[101] - 2022年公司以101,000,000股为基数,每10股转增2股、派3元现金红利,转增后总股本121,200,000股[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