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萝卜

搜索文档
商汤科技上半年实现营收23.58亿元,亏损收窄至11.62亿元
巨潮资讯· 2025-09-30 03:32
集团毛利为人民币9.08亿元,毛利率38.5%。贸易应收回款额人民币31.59亿元,同比提升95.5%,体现销售与交付闭环效率显着加快。在模型性能迭代与算 力效率提升的共同作用下,营收质量保持稳健。 9月29日,商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商汤科技")发布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报告。报告显示,商汤科技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显著 的业务增长和战略推进,收入达到人民币23.58亿元,同比增长35.6%。其中,生成式AI收入达到人民币18.16亿元,同比增长72.7%,在集团收入中的占比进 一步提升至77.0%,成为推动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 此外,商汤科技的"X创新业务"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智能驾驶、智慧医疗、家用机器人、智慧零售等四个赛道均实现了业务突破。例如,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已成功量产并落地广汽传祺车型,智慧医疗领域与上海新华医院联合发布了"AI儿童全科医生",家用机器人"元萝卜"连续三年获得双11京东/天猫双平台"智 能棋牌机器人"冠军。 经调整亏损净额保持同比和环比都大幅下降,2025年上半年收窄至人民币11.62亿元,同比下降50%,验证了「聚焦核心-优化结构-提升效率」的经营路 ...
上半年中国教育机器人硬件销售额达10.7亿元,同比增长12.5%
北京商报· 2025-09-03 07:22
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教育机器人硬件销售额达10.7亿元 同比增长12.5% [1] - 预计2029年销售额将增至39.3亿元 五年复合增长率为12.5% [1] 竞争格局 - 市场以编程 仿生 交互三大品类为主 [1] - 国产厂商优必选 阿尔法蛋 大疆 Makeblock及商汤旗下"元萝卜"占据主要份额 [1] 行业趋势 - 行业正由硬件创新向硬件+内容+服务一体化生态竞合升级 [1]
11年AI长跑迎收获期!商汤“三位一体”战略成效显著|洞见价值·港股新质生产力巡礼
证券时报· 2025-09-02 00:05
核心业绩表现 - 生成式AI业务收入约18.16亿元 同比增长72.7% 占总收入比例从去年同期的60.4%提升至77% [1][4] - 总收入同比增长35.6% 经调整净亏损额同比下降50% [5] - 计算机视觉业务连续九年位居中国市场份额第一 占比22.8% [8] 战略架构转型 - 实施"三位一体"战略 整合大装置、大模型与应用 转向整体交付逻辑 [7] - 采用"1+X"新组织架构 "1"为核心生成式AI与CV业务 "X"为垂直领域创新业务 [7][11] - 分拆业务激发经营活力 6家主要生态企业近半年融资额达10亿元量级 [11] 技术竞争优势 - 多模态技术实现声音、视频、照片等自然交互 与行业需求高度契合 [7] - 计算机视觉技术出口日本 成为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AI企业 [9] - 11年行业积累形成壁垒 竞争对手多数退出市场 [8] 业务发展路径 - 经历AI1.0时代行业探索 当前AI2.0时代进入收获期 [4] - 垂直领域业务采用分拆运营模式 允许独立融资并保留上市可能性 [11] - 推行二次联合创业计划 管理岗位向年轻团队倾斜 [12] 行业地位 - 生成式AI收入占比近八成 在港股上市AI企业中极为罕见 [2][4] - 计算机视觉领域保持绝对领先 市场份额连续九年第一 [8] - 通过技术输出构建生态体系 实现从技术供应到产业赋能转型 [11][12]
全球科技业绩快报:商汤1H25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28 15: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对商汤或行业的投资评级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核心观点 - 生成式AI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收入同比大幅增长72.7%至18.16亿元 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77% [1][10] - 亏损幅度显著改善 经调整净亏损同比减少50.0%至11.62亿元 经调整EBITDA亏损同比减少72.5%至5.21亿元 [1][10] - 算力基础设施持续升级 大装置总算力达2.5万PetaFLOPS 国产芯片集群实现5000卡规模稳定运行 [2][11] - 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实现突破 推理性能可比肩国际先进模型 模型性价比提升约3倍 [3][12] - 现金储备充裕达131.58亿元 贸易应收款项回款同比增95.5% 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1][10] 战略与基础设施 - 构建"算力—模型—应用"三位一体战略 平台SenseCore 2.0获中国泰尔实验室4+级最高认证 [2][11] - 异构集群利用率约80% 训练效率达95% 平台实力位列国内前三 [2][11] 大模型与应用 - 发布日日新V6.0至V6.5版本 实现图文交错思维链与多模态强化学习技术规模化落地 [3][12] - 小浣熊办公产品用户数突破300万 在政府、金融、教育行业加速渗透 [3][12] - 多模态流式交互时长年内增长510% 新应用三个月内用户规模扩大15倍 [3][12] 视觉AI与创新业务 - 方舟平台覆盖近200个城市和3万个园区/楼宇 日调用量超1亿次 [4][13] - 赋能2.5亿台安卓手机和102万台智能汽车 在智能座舱领域保持龙头地位 [4][13] - X创新业务实现市场化突破 绝影世界模型量产 元萝卜与迪士尼联名 善萃医疗落地新加坡 [4][13] 未来展望 - 生成式AI与视觉AI共同构建"模型×场景"双轮驱动格局 [5][14] - 关键发展聚焦四大方向:日日新V6.5垂直领域推广、算力建设与成本下降、方舟平台商业化、创新业务融资优化 [5][16]
浅谈,「京东」在具身智能赛道布局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8-25 07:27
全球具身智能赛道布局 - 英伟达和特斯拉为全球具身智能赛道代表厂商 华为和小鹏汽车为国内代表厂商 其中华为沿袭英伟达路线打造底层开发生态 小鹏汽车沿袭特斯拉路线并有望率先实现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量产 [2] 科技大厂投资动态 - 2025年腾讯3月领投智元机器人B轮系列融资 华为4月通过哈勃投资千寻智能 京东5月领投智元机器人B+轮融资 滴滴7月领投小雨智造约亿元融资 [3] - 美团为宇树科技和银河通用第一大外部股东 5月独投自变量机器数亿元A轮融资 7月领投它石智航1.22亿美元天使+轮融资 领投星海图超1亿美元A4/A5轮融资 追投宇树科技C轮融资 [3] - 蚂蚁集团2月领投星海图 5月领投星尘智能 字节跳动通过锦秋基金4月投资星尘智能 5月投资乐享智能 比亚迪6月重投帕西尼感知成为第一大外部股东 [3] - 6月腾讯、阿里巴巴、蚂蚁集团、字节和吉利联合领投宇树科技 [3] 京东集团战略布局 - 以投资+自研+大模型生态三种方式入局具身智能赛道 5月领投智元机器人B+轮融资开启投资首秀 [4] - 7月领投千寻智能近6亿元PreA+轮融资 众擎机器人近10亿元Pre-A++/A1轮融资 逐际动力新一轮融资 RoboScience近2亿元天使轮融资 [4] - 8月领投帕西尼感知数亿元A轮融资 实现机器人本体、具身智能大模型和核心零部件全产业链覆盖 [4] - 2月内部组建具身智能团队 8月1日中山大学教授林倞入职京东探索研究院担任具身智能技术研究负责人 [4] - 7月推出面向机器人领域的JoyInside平台 通过京东大模型赋能硬件设备终端 构建硬件+软件+服务一体化生态 [4] - 为机器人厂商提供渠道支持 珞博智能Fuzozo产品在京东首发后卖断货 [5] - WAIC2025宣布将言犀大模型升级为JoyAI大模型 涵盖语言、语音、图像、数字人、视频等多模态 [7][9] - 布局3B-750B全尺寸大模型 展会展出Fuzozo芙崽、元萝卜、众擎、云深处、魔法原子等机器人产品 [9] - 2025WRC作为大会独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 全场投放"买机器人 上京东"广告 [10] - 发布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 投入超百亿资源 目标三年内助力100个智能机器人品牌销售破10亿 覆盖超百万个终端场景 [11] - 与北京经开区合作启动E-Town机器人消费节 提供四足机器人、双足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教育陪伴类机器人等4类63个品牌680余种产品 [13] - 8月18日智元机器人全系列产品上线京东商城 [14] 行业发展趋势 - 科技大厂通过大模型赋能、投资、生态和自研等方式入局具身智能赛道 [16] - 全球科技巨头包括谷歌、英伟达、微软、OpenAI、华为、阿里、腾讯、字节等持续推进具身智能大模型产品进展 [16] - 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与科技巨头合作加强 科技巨头加速入局人形机器人本体制造领域 [16] - 全球具身智能大模型初创公司如PI、Skild AI、Covariant、穹彻智能、若愚科技、X Square等快速发展 [16]
投资超百亿,「京东」全方位入局具身智能机器人赛道!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8-20 00:03
全球具身智能赛道布局 - 英伟达和特斯拉为全球具身智能赛道典型代表 华为沿袭英伟达路线打造底层开发生态 小鹏汽车沿袭特斯拉路线并有望率先实现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量产 [2] 科技大厂投资动态 - 腾讯于2025年3月领投智元机器人B轮系列融资 华为4月通过哈勃投资千寻智能 京东5月领投智元机器人B+轮融资 滴滴7月领投小雨制造约亿元融资 [3] - 美团为宇树科技和银河通用第一大外部股东 5月独投自变量机器数亿元A轮融资 7月领投它石智航1.22亿美元天使+轮融资 领投星海图超1亿美元A4/A5轮融资 [3] - 蚂蚁集团2月领投星海图 5月领投星尘智能 字节跳动通过锦秋基金4月投资星尘智能 5月投资乐享智能 [3] - 比亚迪6月重投帕西尼感知并成为第一大外部股东 腾讯/阿里巴巴/蚂蚁集团/字节/吉利6月联合领投宇树科技 [3] 京东集团战略布局 - 京东通过投资+自研+大模型生态三种方式全方位入局 5月领投智元机器人B+轮融资后 7月领投千寻智能近6亿元PreA+轮融资 领投众擎机器人近10亿元Pre-A++/A1轮融资 领投逐际动力新一轮融资 领投RoboScience近2亿元天使轮融资 8月领投帕西尼感知数亿元A轮融资 实现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全覆盖 [4] - 公司2025年2月内部组建具身智能团队 中山大学教授林倞8月1日入职京东探索研究院并担任具身智能技术研究一号位 [4] - 京东7月推出面向机器人领域的JoyInside平台 依托大模型将交互能力植入机器人/玩具/家居等硬件终端 构建硬件+软件+服务一体化生态 [4] - 京东为机器人厂商提供渠道支持 珞博智能Fuzozo产品在京东首发后卖断货 [5] - 京东在WAIC2025上将言犀大模型升级为JoyAI大模型 模态涵盖语言/语音/图像/数字人/视频等 布局3B-750B全尺寸大模型 [7][9] - 京东作为2025WRC大会独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 在场馆全面投放"买机器人 上京东"广告 [10] - 公司发布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 投入超百亿资源 目标三年内助力100个智能机器人品牌销售破10亿 覆盖超百万个终端场景 [11] - 京东与北京经开区合作启动E-Town机器人消费节 提供四足/双足/外骨骼/教育陪伴类等4类63个品牌680余种机器人产品 [13] - 智元机器人全系列产品于8月18日正式上线京东商城 [14]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具身智能大模型领域成为全球科技巨头竞争焦点 包括谷歌/英伟达/微软/OpenAI/华为/阿里/腾讯/字节等公司的产品进展及合作现状受关注 [16] - 全球具身智能大模型初创公司加速发展 包括PI/Skild AI/Covariant/穹彻智能/若愚科技/X Square等 [16]
打造AI时代的“Labubu”,京放大招
中国基金报· 2025-07-30 12:52
京东AI玩具战略发布会 - 公司于7月30日举办2025 AI玩具大会 邀请600余家玩具和智能硬件厂商共同探讨AI玩具爆品方法论 [2] - 公司开放限时免费的具身智能JoyInside平台接入 并提供端到端技术解决方案 目前已有数十家主流品牌接入合作 [2][4] - 公司计划打造20款"千万包销新品"和100款"百万新品" 并提供亿级流量扶持和运营陪跑服务 [2][8] 技术解决方案 - JoyInside平台基于京东10余年智能交互能力积累 具备高情商对话体验、多元场景适配、海量角色选择和言行高度一致四大优势 [4] - 技术方案涵盖京东云智算基础设施、大模型和多模态能力、游戏交互、语音优化、内容生态等端到端整套解决方案 [4] - JoyAI大模型整合RAG、TTS、ASR、LLM等多模态能力 实现企业开箱即用 [4] 市场前景与行业合作 - 中国AI玩具市场预计2030年突破百亿规模 年增长率超过70% [4] - 已接入品牌包括Fuzozo芙崽、火火兔、元萝卜、心大陆等 其中Fuzozo在京东618预售3000只售罄成为品类第一 [7] - 元萝卜AI下棋机器人人均对话轮次提升148% 心大陆用户对话时长平均提升50% [7] 生态建设与未来规划 - 平台建立长期记忆功能 针对0-2岁幼儿安抚、3-6岁早教启蒙等提供差异化方案 [5] - 语音优化采用端云协同处理噪音 能听懂儿童表达并生成全年龄段多情绪音色 [5] - 公司将在8月8日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进一步展示机器人产业创新玩法 [9]
商汤董事会“换血”:徐冰转战AI芯片,两高管新当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7 14:21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商汤2025年股东大会召开,标志着治理结构优化和战略深化迈出坚实一步,"二次联合创业"走上新征程[1] - 原执行董事、董事会秘书徐冰辞任后转战AI芯片赛道,杨帆、王征首次当选为执行董事,任期三年[1] - 徐冰作为联合创始人曾主导商汤2017-2018年超10亿美元融资及2021年港股IPO,现负责AI芯片业务突破[2] - 新任执行董事杨帆主管"商汤大装置"业务,王征为首席财务官兼创新业务负责人,拥有私募股权投资经验[2][3] - 独立非执行董事邱达根加入,并担任审计、企业管治及提名委员会成员[3] - 董事会变阵体现"1+X"战略深化,技术骨干负责芯片业务强化算力布局,新董事优化战略与财务体系[7] 战略调整与业务进展 - 公司2023年全面押注生成式AI,虽入局较晚但业务进展迅速,2024年生成式AI收入24亿元(同比+103.1%),占总收入63.7%[4][5] - 2024年推出"1+X"新架构:聚焦生成式AI核心业务,分拆智能汽车、家庭机器人、医疗等生态企业独立融资[6][7] - 分拆业务市场化加速:家庭机器人"元萝卜"2024年完成天使轮,AI零售公司商汤善惠2025年1月完成A轮,医疗业务首轮融资过亿元[7] - 上海临港智能AIDC获全国首个5A级智算中心认证,总算力规模超23000Petaflops(同比+92%)[5] 财务与研发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37.72亿元(同比+10.8%),但亏损净额43.07亿元,研发开支达41.3亿元[5] - 生成式AI业务成为主要增长驱动力,收入占比从2023年显著提升至63.7%[5]
商汤科技,紧急声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3 09:50
文章核心观点 商汤科技针对执行董事辞职传闻进行澄清,同时介绍公司业绩、组织架构调整及股价情况 分组1:辞职传闻相关 - 3月23日商汤科技声明截至目前未收到任何执行董事辞呈,此前有媒体报道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及董事会秘书徐冰将自愿辞职 [1] - 3月14日公司发布的《董事名单及彼等的职责》显示执行董事包括徐立、王晓刚、徐冰、林达华 [2] 分组2:业绩相关 - 商汤将于3月26日披露2024年全年业绩,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7.4亿元,同比增长21%,生成式AI业务收入近1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56%,占公司收入比重达六成 [3] 分组3:组织架构相关 - 2024年12月董事长兼CEO徐立宣布组织调整结束,未来聚焦核心业务AI云以及通用视觉模型,智能汽车“绝影”、家庭机器人“元萝卜”、智慧医疗、智慧零售等业务拆分为独立公司,开启“1+X”架构 [4] 分组4:股价相关 - 3月21日商汤股价收跌超4%,目前总市值近600亿港元 [5] - 3月21日闭市数据显示股价1.610,跌0.070,跌幅4.17%,成交额11.97亿,股本370.07亿,市盈率 -9.4,换手率2.02%,市值596亿,市净率2.4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