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元气自在水
icon
搜索文档
年轻人的一杯中药奶茶,带火中医经济
吴晓波频道· 2025-09-03 00:30
中医养生消费趋势 - 中医馆数量从2015年3000余个增至2024年4.2万个 九年增长约13倍 [12][13] - 三伏贴销量在入伏前夕环比增长176% 上海广州深圳宁波杭州武汉为销量前列城市 [4] - 90后95后用户占比超50% 成为三伏贴养生主力人群 [7] - 浙江省中医院乌梅汤2023年创3天售20多万帖纪录 2024年新版24小时售115万帖 20-35岁年轻人消费占比超80% [8] - 小红书"中医养生"话题浏览量突破69亿 讨论量近2000万 [10] 中医服务与产业发展 - 连锁品牌固生堂2025年上半年总门诊人次274.7万同比增长15.3% 净利润1.95亿元同比增41.6% [13] - 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从2017年54243个增至2023年92531个 接近翻倍 [13] - 2024年全国中医类总诊疗量超16亿人次 继2023年67.4%高增长后再度上涨 [13] - 超90%受访青年尝试过中医诊疗法 美团平台18-30岁中医养生消费人群占比达52% [14] 创新产品与市场扩张 - 中式养生饮市场规模2024-2028年复合增速超88% 预计2028年破百亿元 [16] - 元气森林"元气自在水"系列2024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 [16] - 盒马上半年推出近20款养生饮 通过自研或与同仁堂联名方式布局 [16] - 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000万亩较十年前翻番 2022年交易额1900亿元 [23] - 2023年中成药行业营业收入近5500亿元 中药行业整体规模预计2029年超2万亿元 [23] 中医文旅与科技融合 - 中医馆衍生文旅体验 方回春堂设文创店与义诊区 胡庆余堂推"三师合一"药膳馆 [18][20] - "十三五"期间各地举办中医药文化活动2.8万余场 参与辐射人数超1800万 [20] - 北京中医药文旅活动3天吸引游客2.7万人 磐安县2023年中医药旅游人次超100万 [20] - 中医AI供应商达1.26万家 头部企业售出超10万台中医AI一体机 [25] - AI中医服务商问止科技2024年7月二次递表港股 有望成"AI中医第一股" [25] 产业前景与驱动因素 - 中医大健康产业规模2025年有望超1.8万亿元 2030年预计达4.8-6.4万亿元 [28] - 84.4%人群存在健康困扰 超重肥胖心理压力睡眠问题为主要需求 [32] - 美国1970-2023年人均健康支出年均增7.4% 占GDP比重从6.74%升至17.7% [32] - 城镇富裕消费者2025年预计增加2.6%日常支出 重点流向健康与医疗服务 [36] - 国家政策推动中医馆社区覆盖率截至2025年2月达99.6% [38]
养生水混战,“一颗大”还有机会吗?
36氪· 2025-07-28 12:40
公司战略与产品布局 - 高端番茄品牌一颗大跨界推出NFC番茄养生水 主打真果汁添加与0蔗糖概念 正式进军年增速近90%的中式养生水赛道[1] - 母公司凯盛浩丰透露新品已进驻盒马 全家等8000余家线下终端 以番茄水果化战略破局同质化竞争[1] - 推出四款养生水产品 包括番茄水 番茄蜂蜜水 番茄乌梅洛神饮 高纤番茄水 均标榜5个0健康卖点(0蔗糖 0脂肪 0防腐剂 0重金属 0转基因)[5] - 产品采用透明水感设计 通过膜过滤澄清工艺使番茄汁呈现透明色 开辟视觉系健康细分赛道[5] 供应链与技术优势 - 母公司凯盛浩丰为肯德基供应商 自有农场智慧玻璃温室番茄每平米产量达传统温室6-8倍[4] - 依托自有农场原料直供 NFC番茄养生水生产成本较外部代工产品降低约17%[4] - NFC技术使维生素C留存率提升3倍 以9大锁鲜技术支撑真果汁0蔗糖核心卖点[4] - 通过无菌冷罐技术将保质期从7天延长至12个月 突破鲜果地域与时效限制[4] 市场竞争格局 - 养生水赛道已形成新消费品牌(元气森林市占率58.6%) 传统饮品巨头(农夫山泉 统一等) 老字号跨界(同仁堂 东阿阿胶等)三方割据局面[7][8][12] - 元气森林2024年无糖茶饮及泛养生水市占率58.6% 其元气自在水系列年销超10亿元[9] - 农夫山泉2023年茶饮料营收126.6亿元(同比增长83.3%) 2024年下半年茶饮收入83.2亿元(同比增长13%) 无糖茶息税前利润率达46.3%[11] - 2025年前七个月超100款新品涌入市场 相当于每两天诞生一款养生水[18] 行业挑战与瓶颈 - 养生水消费超80%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下沉市场被碳酸饮料与传统甜饮占据[13] - 配方同质化严重 仅红豆薏米水单品就有超18个品牌推出[13] - 中医专家质疑瓶装养生饮料有效成分含量低于药典推荐用量(如薏米水薏苡仁含量不足)[13] - 消费场景单一 尚未嵌入通勤 佐餐等高频日常场景[14] - 无糖茶饮从2023年60%高增长跌至2025年3月负增长 预示行业可能进入存量博弈[14] 水果基底转型趋势 - 果蔬汁在抖音平台饮料销售热度居首 植物饮料向水果化 高维C 高颜值方向迁移[15] - 零定律白桦树汁依托自有林区原料 2025年销售额破亿并登顶抖音品类第一[18] - 盒马HPP姜黄柠檬汁绑定打工人回血场景 单日销量破3万瓶并成为复购榜首[21] 市场表现与消费者反馈 - 一颗大淘宝天猫旗舰店上线后仅售出700多单 京东与抖音平台各40余单 销量远低于预期[21] - 消费者吐槽产品难喝 味道奇怪 代糖味过重(赤藓糖醇含量排名配料表第二)[22][24] - 番茄汁添加量约≥20g/L 即450ml瓶中实际含量不足10g 被质疑养生价值不足[24] - 创始人承认衍生品销售额仅占品牌总盘5%[26] 行业前景与破局关键 - 灼识咨询预测2028年养生水市场规模将突破108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88.9%[27] - 破局需平衡真材实料浓度 科学可证功效 愉悦口感与触手可及场景[27] - 成功案例依赖技术与场景双轮驱动(如零定律的原料掌控 盒马的场景绑定与渠道优势)[18][21]
「新消费观察」夏日饮品热战升级:新品牌“砸场”,大包装成新宠
华夏时报· 2025-07-23 11:51
饮品市场竞争格局 - 饮品市场竞争激烈 传统品牌如农夫山泉 三得利 娃哈哈 统一与新锐品牌如元气森林 果子熟了及新兴品牌共同角逐市场 新品牌多主打中式养生饮品[1] - 大包装产品逐渐成为货架主角 传统碳酸饮料可口可乐 百事可乐和雪碧长期主导 现农夫山泉东方树叶 元气森林气泡水及冰茶绿茶系列 大窑饮品 果子熟了等均推出大包装产品并陈列于核心展位[1][4] 中式养生水赛道发展 - 中式养生水成为行业新风口 产品包括元气森林好自在红豆薏米水 清爽绿豆水 怡宝菊花茶植物饮料 果子熟了荷叶乌梅饮 承德露露草本枇杷秋梨饮 乐源小吊梨汤等 康师傅 统一等大型企业也已布局该赛道[1] - 市场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 除传统饮品巨头外 新锐品牌如好旺水薏米水 悦小开红枣黄芪水 碧山村茉莉薏米水 瑞果宜红豆薏米植物饮料 浆人六饮红米茶等占据便利店冰柜显著位置[2] - 2024年养生水行业规模为30亿元 预计2028年有望突破100亿元 元气森林旗下元气自在中式养生水2024年销售预计突破10亿元 市场份额约58.6% 为第一大单品 2025年至今其销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 - 无糖茶市场中 2025年上半年农夫山泉 果子熟了 统一的销售额同比仍有较为稳定的增长 果子熟了凭借无糖茶热潮成功打开市场[2] - 中式养生水兴起且尚未形成稳定格局 为新锐品牌提供弯道超车机遇[3] 大包装产品策略 - 头部品牌加码大包装产品以差异化策略争夺市场份额 农夫山泉东方树叶有500ml 900ml 1.5L三种规格 元气森林气泡水常规包装480ml 大包装2L 外星人电解质水常规500ml 大包装950ml[4] - 果子熟了无糖茶系列推出970ml 电解质水"活力水平衡"有600ml和910ml两款规格 大窑饮品推出PET 1.3L 2L 2.5L大汽水 1KG窑果乐双柚汁 1L装查元香无糖茶和果茶[5] - 大包装产品性价比更高 例如东方树叶500ml零售价4.8元/瓶 900ml售价6.8元/瓶 1.5L促销价9.9元/瓶 元气森林气泡水480ml售价4.6元 2L售价6.99元/瓶 外星人电解质水500ml售价5.5元 950ml售价7.5元[5] - 大包装产品契合消费者对高质价比期待 适配多人分享场景如聚会 家庭消费 满足情绪价值需求 同时企业角度包装 物流 装卸成本较低 终端陈列更具优势[5][6] 企业战略调整 - 元气森林推出大包装产品基于消费者在聚餐团圆时饮用的需求 以及重度运动爱好者对更大容量的需求[6] - 农夫山泉将继续追求产品研发技术创新 积极探索海外市场发展机会[6] - 果子熟了2024年12月底在湖南投产首个自建工厂 总投资10亿元 设有新品研发生产线 塑造多品类 多维度创新系统能力 通过高频出新满足多元需求[6] - 大窑饮品持续深化"1+2+N"产品战略和品牌年轻化战略 以碳酸饮料为核心 向果汁&植物蛋白领域延伸 通过多元品类布局满足细分需求 线上线下联动触达年轻群体[6]
“朋克养生”年轻人,喝出100亿大买卖
36氪· 2025-07-01 23:28
行业概览 - 中式养生水行业2023年市场规模达4.5亿元,同比增长超350%,2024年前5个月同比增长94.5%,预计2028年突破100亿元,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超88% [4] - 18-36岁消费者占比近70%,其中27-36岁占48.6%,18-26岁占21.3%,年轻群体为消费主力 [2][4] - 行业呈现两极分化,头部品牌可漾和元气森林合计市占率超90%,其中可漾占40%,元气森林"自在水"系列2024年销售额破10亿占58% [4][12] 产品与市场特征 - 产品主打"药食同源"概念,包括红豆薏米水、人参水等,包装和宣传强化健康属性,定价4-6元,较普通无糖茶溢价30%-50% [1][4][10] - 生产成本较无糖茶高20%,因使用中药材如红豆、薏米、人参等,480ml红豆薏米水代工价0.55元/瓶,总成本2.15元/瓶 [10] - 复购率低,消费者多因尝鲜购买,但因口味独特或价格较高难成长期习惯,部分门店回头客仅占少数 [6][7] 竞争格局与品牌策略 - 新锐品牌好望水"照顾系列"半年销售额破亿,增速超元气森林"自在水"(4个月破亿) [4] - 传统巨头如康师傅、统一、农夫山泉等推出决明子大麦饮、汉方植物饮料等产品,但线下渠道存在感较弱 [4][5] - 盒马、山姆等零售商联合李良济、同仁堂推出中药配方养生水,最高定价达4.9元/瓶 [5][7] 渠道与营销 - 一线城市连锁便利店覆盖率超80%,写字楼附近门店500ml装日销30瓶,补货周期3-7天 [7][9] - 线上渠道增速显著,2024年前5个月线上销售额同比增94.5%,天猫/京东"中式养生水"搜索量增356% [9] - 元气森林通过线下快闪店"水煮工坊"和小红书博主合作强化"古法熬煮"差异化认知 [9] 行业趋势与挑战 - 技术门槛低、利润空间大导致大量玩家涌入,但头部品牌已形成壁垒,中小品牌通过功能细分(助眠、消肿)、区域特色(新会陈皮水)和高端化(10-15元人参水)突围 [12] - 市场仍处增长期,新进入者可通过差异化定位获取份额,但需面对渠道、品牌等竞争壁垒 [12]
他,地下室创业,“偷菜”起家,干出百亿帝国
创业家· 2025-06-26 09:52
核心观点 - 元气森林通过"0糖、0脂、0卡"气泡水颠覆传统饮料行业,估值达710亿元[4] - 创始人唐彬森以互联网思维跨界进入饮料行业,通过快速迭代和用户反馈机制打造爆款产品[22][28][29] - 公司采取多元化产品策略应对市场竞争,包括电解质水、冰茶和养生水等[45][52][54] - 出海战略取得显著成效,产品进入40多个国家和地区[56] - 智能冰柜等创新渠道帮助公司精准测试新品,准确率达95%[58] 创始人背景 - 唐彬森1982年出生于合肥,北航计算机系毕业,曾获全球GSM & Java开发大赛金奖[8][9] - 早期创业开发《开心农民》游戏,覆盖20多个国家,影响5亿用户[13][15] - 2014年成立挑战者资本,投资消费品项目,发现饮料行业创新机会[21] 产品发展历程 - 2016年推出首款爆品"燃茶",成为无糖茶饮料第二名,销售额破亿[29] - 2018年气泡水上市,选用赤藓糖醇替代人工甜味剂,成本高出15-20倍[36] - 2020年双十一成为全网水饮品类冠军,销售额从2018年1.8亿元增至2020年27亿元[38] - 2021年推出"外星人"电解质水,2023年销售额达35亿元[45] - 2022年推出低价冰茶产品,900ml售价5元,单月销售额破亿[53] - 2023年推出"元气自在水",2024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市场份额58.6%[54] 市场挑战与应对 - 2020年起遭遇巨头围剿,关键原料赤藓糖醇价格上涨50%[41][42] - 2022年增速从170%降至30%,下沉市场因价格敏感度受阻[47][49] - 通过产品多元化和出海战略突破增长瓶颈[51][55] - 智能冰柜覆盖15座城市,部署超2万台,成为新品测试渠道[58] 国际化进展 - 2020年组建国际事业部,进入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市场[56] - 气泡水进入印尼商超后迅速登上畅销榜Top3和Top4[56] - 成为唯一登上美国亚马逊饮料畅销榜Top10的中国品牌[56] 财务表现 - 2021年营收增长170%,品牌估值达150亿美元[38][47] - 2022年销售回款80-90亿元,未达预期[47] - 2024年增长绝对值仅次于2021年的40多亿元[59]
“中式养生水”爆红,百亿赛道“新品打架”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5-21 00:31
中式养生水市场概况 - 中式养生水市场规模从2018年0.1亿元增长至2023年4.5亿元,同比增长超350%,预计2028年将超100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速88% [3] - 2024年第三季度植物饮料类目同比增速37.64%,远高于无糖茶4.1%,电商平台销售额超2亿元同比增162% [9] - 产品以红豆、薏米、红枣等药食同源食材为原料,主打祛湿、补气血等功效,成为都市白领"办公室标配" [9][13] 消费驱动因素 - 25-35岁消费者占比37.6%,36-45岁占32.2%,68%的Z世代认同"药食同源"概念 [11][13] - 即饮属性满足"开盖即养生"需求,相比传统滋补品更便捷,契合都市人群时间稀缺痛点 [13] - 药食同源文化基因提供信任背书,红豆、薏米等千年食用历史降低市场教育成本 [13] 竞争格局 - 品牌数量从2022年4家激增至2024年40家,形成三大阵营: 1) 传统饮料巨头如三得利推出"焕方"子品牌,统一引进韩国汉方饮料,康师傅推双本草配方 [15][16] 2) 新零售平台如盒马通过数据选品开发超20种SKU,自有品牌苹果黄芪水上市两月成爆款 [17][19] 3) 老字号药企如同仁堂"熬夜水"售价达普通产品3倍,李良济即饮膏方渗透长三角市场 [24] - 元气森林自在水系列2024年销售额破10亿,市场份额58.6% [16] 市场挑战与破局方向 - 同质化严重导致价格战,红豆薏米水查重率最高,盒马等将单价压至3元以下 [26][27] - 69.1%消费者担忧口感,61.3%不确定产品适配体质,行业缺乏统一标准 [27] - 破局路径: 1) 功能细分:65.5%消费者关注特定功效,乐源健康古方复刻产品销售额同比增94.5% [28] 2) 场景渗透:盒马按季节推出暑清系列和冬季滋阴润肺产品 [30] 3) 渠道下沉:元气森林已覆盖120万终端网点,低线城市社区团购成新机会点 [33][34]
东方树叶带火的900ml大即饮产品,这风还能刮多久?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5-20 00:18
大即饮产品趋势分析 - 东方树叶2023年率先推出900ml大包装即饮产品,带动行业各大品牌跟进[2][5] - 大即饮产品推动即饮茶品类超越碳酸饮料成为第一大饮料市场[4] - 农夫山泉茶饮料收入从2022年69.8亿元增长至2024年167.45亿元[5] 大即饮市场表现 - 601-1249ml大包装销售占比从2019年6.4%增长至2023年11.3%[10] - 900ml-1L规格成为品牌重点上新规格[11] - 2023年3000+新品中仅6个月销破千万,相比2021年41个大幅下降[16] 产品策略优势 - 大包装每100ml价格从1元降至0.66元,提升性价比[18] - 1L装比2瓶500ml包材成本降低20-30%[19] - 大包装属于"现金牛"业务,市场成熟利润高[21][22] 适用品类特征 - 更适合运动饮料、无糖茶、养生饮料等"水替"类产品[25] - "水替"产品具有刚需属性,提升购买频率[26] - 900ml可提供成年人日均饮水量的1/2[26] 行业影响 - 大包装帮助东方树叶两款产品进入2023便利店TOP100榜单[23] - 头部品牌可巩固市场优势,中小公司可扩大营收规模[32] - 产线改造成本从百万到上千万不等[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