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形机器人R1
icon
搜索文档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下半年拟发布身高1.8米的人形机器人
新浪财经· 2025-09-26 07:31
公司产品与技术进展 - 公司预计下半年发布身高1.8米的人形机器人 配备31个关节以提升灵活性和动作精准度 [1] - 算法经历多次迭代后稳定性大幅提升 理论上可完成舞蹈及武术动作 [1] - 现有产品线包括R1(1.2米/3.99万元起)、G1(1.3米/9.9万元)和H1系列(1.8米/47公斤/65万元) [4] 公司经营与商业化 - 2025年工业机器人订单量同比增长220% 合同金额突破12亿元 [4] - 中标中国移动人形机器人代工项目 金额达4605万元 为国内该领域最大规模公开采购 [4] - 年度营收已超10亿元 G1四足机器人贡献60%营收 [4] 行业发展态势 - 上半年中国智能机器人相关企业平均增长率达50%-100% [1]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进入实质性阶段 [4] 公司资本运作 - 目前正处于上市辅导阶段 中信证券将于2025年10-12月评估上市条件 [5] - 实际控制人王兴兴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控制公司34.7630%股权 [5]
汽车行业周报:马斯克再次强调OPTIMUSGEN3重要性 重视Q4机器人板块的投资机会
新浪财经· 2025-09-16 00:36
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技术进展 - 特斯拉正在完善Optimus Gen3设计 目标实现与人类相当的手部灵巧度 理解现实的AI大脑及大规模制造能力 [1] - 马斯克投入Optimus项目的精力超过其他任何单一项目 [1] - 当年产量达100万台时 边际生产成本约2万美元 其中AI芯片成本占5000-6000美元 [1] - 每只手臂配备26个执行器 接近人类27-28个自由度的水平 灵巧手和前臂是工程难度最大部分 [1] 蚂蚁集团布局具身智能赛道 - 9月12日发布首款人形机器人R1 具备导游 药品分拣 医疗咨询及厨房任务执行能力 [2] - 专注开发机器人大脑 将人形机器人视为人工智能助手的战略门户 [3] - 研发团队规模约100人 硕博技术人才占比超90% 搭载自研具身智能大模型与自适应感知算法 [3] - 过去两年完成多起具身智能产业链投资 涵盖核心零部件 机器本体及智能模型领域 [2] 产业链投资机会 - 线性关节总成推荐嵘泰股份 凯迪股份 双林股份 德昌电机控股 捷昌驱动 [4] - 丝杠赛道推荐双林股份 嵘泰股份 [4] - 灵巧手环节推荐德昌电机控股 浙江荣泰 关注长盛轴承 [4] - 减速器领域推荐凯迪股份(摆线针轮) 翔楼新材(柔轮材料) 易实精密(柔轮精冲) [4] - 传感器推荐开特股份 关注汉威科技 安培龙 [4] - 注塑件推荐模塑科技 新泉股份 [4] 行业催化因素 - Q4机器人行情由特斯拉引领 Optimus Gen3发布将提振量产预期 [2] - 板块进入新品发布与量产指引双重催化阶段 [2] - 蚂蚁集团秉持"AI First"战略 依托生态优势推进人形机器人研发 [3]
「焦点复盘」创业板指震荡调整跌逾1%,AI硬件股分化加剧,有色板块多股逆势涨停
搜狐财经· 2025-09-12 10:59
市场整体表现 - 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沪指跌0.12% 深成指跌0.43% 创业板指跌1.09%[1] - 沪深两市成交额2.52万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放量832亿元[1] - 超3300只个股下跌 上涨个股不足2000只[1][9] - 有色金属、存储芯片、影视院线等板块涨幅居前 大金融、白酒、游戏等板块跌幅居前[1] 连板股表现 - 连板晋级率升至63.64% 小票抱团热度回升[3] - 4连板个股包括淳中科技(液冷IDC+英伟达概念)和苏宁环球(房地产+低价)[4][11] - 高度连板股包括青山纸业9天6板(光通信+低价)和首开股份8天7板(房地产+机器人)[1][4][11] - 北交所驰诚股份30cm首板涨停[1][40] 算力产业链 - 阿里巴巴发布Qwen3-Next架构模型 训练成本暴降90% 推理效率提升10倍[5] - 算力租赁概念股新炬网络、润建股份涨停 液冷服务器分支淳中科技晋级4连板[5][11] - 存储芯片板块走强 因铠侠与英伟达合作开发读取速度快百倍的固态硬盘[5] - 光通信板块活跃 全球以太网光模块市场规模2026年预计同比增长35%至189亿美元[30][31] 机器人概念 - 马斯克表示Optimus3人形机器人手部灵巧性接近人类 单台成本约2万美元[6] - 蚂蚁集团推出人形机器人R1挑战特斯拉Optimus[6] - 板块内首开股份8天7板 卧龙电驱涨停 豪恩汽电、易德龙创历史新高[6][17] - 2025年被视为具身智能机器人量产元年 华为、字节、比亚迪等厂商加码布局[6] 有色金属板块 - 国际有色期货全线大涨 现货白银站上2011年9月高点 现货黄金突破历史纪录[7] - LME期铜价格站稳1万美元大关[7] - 盛达资源、豫光金铅、株冶集团等多股涨停 兴业银锡创历史新高[7][22] - 市场博弈美联储可能一次性降息50个基点[7] 房地产板块 - 深圳楼市新政实施一周 二手房过户量935套 较去年同期增长33%[7] - 板块内苏宁环球4连板 香江控股、荣盛发展、华夏幸福等多股涨停[7][18] - 港股内房股联动大涨 碧桂园本周累计上涨37.5%[7] - 涨停地产股多为5元以下低价股[7][8] 细分板块表现 - 影视板块因10部影片定档国庆档 金逸影视3连板 中国电影涨停[32][33] - PCB板块景旺电子3连板 因AI服务器对多层板需求高涨[34][35] - 液冷IDC板块淳中科技4连板 科华数据涨停[36][37] - 固态电池板块赢合科技20%涨停[39] - 创新药板块塞力医疗、昂利康涨停 国产创新药研发数量占全球超20%[26][27] 市场资金动向 - 成交金额前20个股涨多跌少 显示调整属技术性修正[9] - 低价股方向赚钱效应显著 众泰汽车5天3板 多只5元以下个股涨停[24][25] - 市场处于周线布林上轨之上 多头主导态势未变[9]
AI与机器人盘前速递丨智平方拿下5亿元具身智能机器人大单;支付宝宣布推出国内首个“AI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2 01:08
市场表现 - A股放量大涨 沪指收涨1.65%逼近前期高点 科技成长板块强势上涨 AI产业链全线爆发 光模块和覆铜板概念指数领涨 [1]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收涨4.27% 盘中最大涨幅达4.78% 突破十日均线 持仓中超九成成分股收红 星环科技涨17.17% 寒武纪涨8.96% [1] - 机器人ETF收涨2.85% 呈现低开高走态势 单日成交额达19.97亿元 单日资金净流入2.03亿元 近10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12.04亿元 [1] 产业动态 - 深圳慧智物联与智平方达成战略合作 未来三年在惠科全球生产基地部署超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 应用于仓储物流和智能制造环节 订单金额近5亿元 [2] - 支付宝联合瑞幸咖啡推出国内首个"AI付"功能 实现智能体内下单与支付链路打通 标志AI商业化应用场景实质性突破 [2] - 蚂蚁集团发布首款人形机器人R1 由子公司Robbyant研发 具备导游、药品分拣及医疗咨询等功能 [2] 行业前景 - AI芯片是算力核心驱动力 中国企业在架构设计和制造工艺方面取得显著进步 新型架构突破传统性能瓶颈 [3] - 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增至1530亿元 受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进步推动 [3] 投资工具 - 机器人ETF是全市场唯一规模破百亿的机器人主题ETF 覆盖中国机器人产业链最全 流动性最佳 [4] - 科创人工智能ETF被称作机器人的大脑 具备20%涨跌幅和中小盘弹性特性 定位捕捉AI产业奇点时刻 [4]
牛市还得看小登
Datayes· 2025-09-11 12:14
市场表现与指数动态 - A股三大指数强势反弹 上证指数涨1.65% 深证成指涨3.36% 创业板指涨5.15%创年内新高[1][14] - 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24649.40亿元 较上日放量4607.04亿元 全市场超4200只个股上涨[14] - 沪指再度冲刺3900点 创业板站上3000点[1] 政策与改革动向 - 中央政府拟分阶段解决地方政府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 总额达数万亿元人民币 第一阶段目标清欠至少1万亿元 总任务争取2027年前完成[4] - 国务院同意在10个区域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等 试点期2年[17] 科技与AI产业热点 - 甲骨文隔夜市值增加约2700亿美元 创纪录 成为美国市值第十大上市公司 远期市盈率升至48倍 为2001年以来最高[6][7] - 花旗基于AI基础设施需求乐观判断 将甲骨文目标价上调至410美元[7] - 剑桥科技800G光模块利润率接近行业头部企业水平 受北美客户需求强劲影响 产能严重不足[10] - 光博会上旭创和立讯提出CPC(共封装铜互连)技术 通过铜缆直接连接交换机芯片与端口 大幅优化功耗[18] - 韩国政府将设立150万亿韩元公私合营基金 投资AI、芯片等高科技产业[14] 行业与公司动态 - 半导体行业活跃 芯原股份新签订单12.05亿元创历史新高 AI算力相关订单占比约64%[21] - 蚂蚁集团展示首款人形机器人R1 零部件均来自中国供应商[20] - 三大运营商竞逐卫星通信赛道 卫星互联网概念走高[14] - 养猪概念活跃 农业农村部拟召开生猪产能调控企业座谈会 市场预期行业供需格局改善[14] 资金流向与市场结构 - 主力资金净流入1255.88亿元 电子行业净流入规模最大[22] - 北向资金总成交3152.67亿元 中兴通讯成交16.51亿元[24] - 通信、电子、计算机行业领涨 建筑材料、汽车、纺织服饰交易热度提升 农林牧渔、非银金融、食品饮料板块PE处于历史百分位低位[32] 国际关系与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考虑对中国制造药品采取全面打击 可能切断中国研发药物供应渠道 要求提升美国药品产量 并对中美药企交易实施更严格审查[12][13] 龙虎榜与机构动向 - 立讯精密获方新侠买入3.259亿元、小鳄鱼买入2.002亿元、毛老板买入5.635亿元 但遭机构净卖出42046.82万元[29][31] - 东山精密获机构净买入43182.6万元 涨幅10.00%[29] - 沃尔核材获章盟主买入2.166亿元、炒股养家买入8699万元[31]
人形机器人,缺一个杀手级共识
创业邦· 2025-08-26 03:37
公司技术路径与观点分野 - 星动纪元采用软硬一体、端到端VLA+强化学习+世界模型融合的垂直整合路线[8][30] - 宇树科技坚持硬件先行策略 通过自研关节电机和优化机械结构提升性能[10][31] - 双方对VLA可行性存在分歧:星动纪元认为端到端方法可行并投入研发ERA-42大模型[13][15] 宇树科技质疑其过度依赖数据且缺乏长期规划能力[16] 技术架构差异 - 星动纪元构建五层技术系统:硬件层(自研关节模组/灵巧手)[37] 实时控制层(混合传统控制与强化学习)[38] 感知与世界模型层(多模态融合)[38] VLA大模型决策层[39] 数据工程与训练平台层[40] - 宇树科技侧重硬件性能基础 关注模型决定数据与分布式算力工程实现[18][22] - 端到端架构优势:实现感知-决策-执行闭环 高频控制减少延迟[34][35] 商业化进展与策略 - 星动纪元已落地B端工业场景 产品达到70%人工效率 预计明年达90%[23] 累计交付超300台 服务全球市值前十科技公司中的9家[45] - 宇树科技采取多元化策略 现阶段聚焦表演与格斗比赛场景[26] 发布新品人形机器人R1及四足机器狗A2[27] - 星动纪元实现灵巧手量产 与VLA控制整合实现细粒度操作[44] 行业共识与发展阶段 - 共同认可人形机器人是AI终极载体 具身智能需感知-决策-执行闭环[50][52] - 短期(1-3年):工业场景小批量落地[56] - 中期(3-5年):迎来"ChatGPT时刻" 扩展至物流/医疗场景[56] - 长期(5-10年):进入家庭场景但需解决安全性问题[56] - 技术路径可能融合:VLA吸收世界模型预测能力 世界模型提升实时交互[56] 工程成果与行业影响 - 星动纪元L7以95.64cm成绩创人形机器人跳高世界纪录[4][43] - 开源Humanoid Gym框架与VPP大模型推动行业协作[21][45] - 行业需跨越软硬件协同瓶颈 硬件性能决定模型发挥上限[53][54]
具身智能还未出现ChatGPT
北京商报· 2025-08-10 16:36
产品发布与定价策略 - 宇树科技近期发布售价3.99万元的人形机器人R1,定价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 - 公司已推出多款四足机器狗及H1、G1、R1三款人形机器人,分别因春晚表演、格斗赛运动能力和亲民定价受到关注 [1] - 公司CEO认为大尺寸机器人更适合工业场景和实际劳动,小尺寸机器人适合开发者研发及娱乐用途 [1] 行业现状与技术挑战 - 尽管人形机器人在展会频繁亮相,但实际劳动价值和技术成熟度仍受质疑 [2] - 公司CEO表示现阶段机器人实现大规模实际价值劳动不现实,技术进步需时间,当前可优先发展表演功能 [2] - 机器人AI能力不足,需达到"随意走动并响应简单指令"的临界点才标志具身智能突破 [2] - 当前具身智能领域尚未出现类似ChatGPT的语言模型级突破 [2] 技术研发方向 - 公司CEO强调AI大模型和具身智能的研发突破是行业进阶关键,而非单纯依赖训练数据 [2][3] - 语言大模型依赖数据驱动,但机器人领域训练数据与实物表现存在显著偏差 [3] - 业界亟须突破具身智能模型以提升机器人训练效果 [3]
周观点 | 世界机器人大会召开 机器人生态加速成型【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8-10 12:43
核心观点 - 2025年8月第1周乘用车销量47.02万辆,同比+2.4%,环比+4.9%,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4.8万辆,同比+8.9%,环比+3.7%,新能源渗透率52.8%,环比-0.6pct [2] - 汽车板块本周上涨3.34%,表现强于沪深300(1.24%),细分板块中摩托车及其他上涨8.08%,汽车零部件上涨4.93% [3] - 世界机器人大会召开,50家整机企业参展,宇树科技发布人形机器人R1(起售价3.99万元),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天工2.0"实现无遥控自主避障行走 [5] - 乘用车基本面改善,7月下旬起终端销量环比回暖,8月第一周销量47.0万辆,理想i8、小鹏P7、智界新款S7/R7等多款新车密集上市 [6] - 机器人领域长期Beta看T链,马斯克表示今年目标生产数百台Optimus V3原型机,5年内达到百万台量级 [5] 行业数据 - 2025年8月第1周乘用车销量47.02万辆,同比+2.4%,环比+4.9% [2] -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4.8万辆,同比+8.9%,环比+3.7%,新能源渗透率52.8%,环比-0.6pct [2] - 2025年6月250cc(不含)以上摩托车销量10.2万辆,同比+14.3%,环比+1.7%,1-6月累计销量50.1万辆,同比+41.3% [25] - 6月重卡市场销售9.2万辆,环比+4%,同比+29%,1-6月累计销量53.3万辆,同比+6% [28] - 2025年7月19日当周国内PCR开工率75.99%,周度环比+3.07pct,TBR开工率65.10%,周度环比+0.54pct [54] 机器人产业 - 世界机器人大会召开,50家整机企业参展,宇树科技发布人形机器人R1(起售价3.99万元) [5]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天工2.0"实现无遥控自主避障行走,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展示"青龙"人形机器人产品矩阵 [5] - 特斯拉目标今年生产数百台Optimus V3原型机,5年内达到百万台量级 [5] - 机器人硬件环节潜在变化包括灵巧手传动方案/触觉传感器构型、类RV对髋部/肩部谐波的替代、轻量化以塑代钢等 [5] - 宇树科技已开启上市辅导,头部国产人形主机厂证券化进程加速 [5] 乘用车市场 - 7月下旬起终端销量环比回暖,7月第1、2、3、4周销量分别40.5、37.0、39.7、44.8万辆,8月第一周销量47.0万辆 [6] - 理想i8上市后调整配置及售价至33.98万元,全新小鹏P7、智界新款S7/R7开始预售 [6] - 极氪公布2025年下半年产品更新计划,涉及极氪X、极氪007、极氪001、极氪7X多款车型 [6] - 吉利银河A7正式上市,共推出7款车型,限时先享价8.18-11.78万元 [6] - 以旧换新政策延续,补贴范围扩大至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购买新能源车单台补贴2万元,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车单台补贴1.5万元 [16] 投资建议 - 乘用车推荐吉利汽车、比亚迪、理想汽车、小米集团、小鹏汽车、赛力斯 [7] - 零部件智能化推荐伯特利、地平线机器人、科博达(智能驾驶),继峰股份(智能座舱) [7] - 新势力产业链推荐H链星宇股份、沪光股份,小米链无锡振华,T链拓普集团、新泉股份、双环传动 [7] - 机器人推荐拓普集团、伯特利、爱柯迪、双环传动、银轮股份、豪能股份 [7] - 摩托车推荐春风动力,建议关注隆鑫通用 [8] - 轮胎推荐赛轮轮胎及森麒麟 [9] - 重卡推荐中国重汽 [10]
世界机器人大会看点多 中国逆势增长成最大亮点
智通财经网· 2025-08-09 23:36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概况 - 汇聚200余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展示1500余件展品,其中首发新品100余款 [1] - 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参展,数量创同类展会之最 [1] - 大会主题为"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集中展示最新技术成果与行业解决方案 [1] 宇树科技创始人观点 - 当前机器人硬件够用但不够好,最大挑战是具身智能AI未达临界点 [2] - 人形机器人AI发展类似ChatGPT前1-3年阶段,预计未来1-5年可达"ChatGPT时刻" [2] - 公司目标开发通用型人形机器人,覆盖工厂、表演、家庭等多场景 [3] - 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出货量每年翻一番 [3] 中国机器人市场表现 - 202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下降3%至52.3万台,亚欧美市场集体下滑 [4] - 中国2024年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逆势增长5%至29万台,全球份额升至54% [4] - 中国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量2/3 [4] - 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12年全球第一 [5] - 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55.6万套(2015年仅3.3万套),服务机器人产量1051.9万套(同比+34.3%) [6] 企业参展亮点 - 京东宣布投入超百亿资源实施"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目标3年内助力100个品牌销售破10亿 [7] - 中科硅纪展示具身智能灵巧手,实现从"能用"到"会用"工具的跨越 [7] - 优必选首次展示人形机器人群体智能技术,多机型协同完成全流程作业 [7] - 宇树科技发布人形机器人R1(重25kg,起售价3.99万元)和四足机器人A2,支持多模态大模型与复杂动作 [8] 国家级平台成果 -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推出全尺寸开源"青龙"系列,包括1.85米双足Pro版和1.45米Lite版 [9]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天工2.0"完成数小时无间断行走/奔跑直播,其Ultra版曾创人形机器人半马纪录 [9] 产业链与资本关注 - 人形机器人涉及减速器、灵巧手、执行器等10大类部件,产业链公司超百家 [10] - 资本市场重点关注核心零部件(减速器、伺服系统)和场景应用(物流、医疗) [12]
最新动态速览!世界机器人大会看点多
Wind万得· 2025-08-09 22:39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概况 - 汇聚200余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展示1500余件展品,其中首发新品100余款,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参展,数量创同类展会之最 [1] - 大会主题为"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集中展示机器人领域最新技术成果与行业解决方案 [1]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观点 - 当前机器人硬件够用但不够好,最大挑战是具身智能AI未达临界点,限制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 [3] - 人形机器人AI发展类似ChatGPT爆发前1-3年的阶段,业界已明确方向但未突破,预计未来1-5年可达临界点 [3] - 公司目标开发通用型人形机器人,覆盖工厂、表演、家庭等多场景,非单一功能 [3] - 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出货量保持每年翻一番的高速增长 [3] 中国机器人市场表现 - 202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下降3%至52.3万台,亚欧美市场集体下滑,中国逆势增长5%达29万台,全球份额从51%升至54% [5] - 中国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量2/3,工业机器人销量30.2万套,连续12年全球第一 [5] - 中国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生产国,2024年工业机器人产量55.6万套(2015年仅3.3万套),服务机器人产量1051.9万套(同比+34.3%) [5] 企业展品与技术突破 - 京东宣布投入超百亿资源启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目标三年内扶持100个机器人品牌销售破10亿,覆盖超百万终端场景 [7] - 中科硅纪研发的智能灵巧手通过深度学习实现自主感知与决策,完成从"能用"到"会用"工具的跨越 [7] - 优必选展示人形机器人群体智能技术,多机型协同完成物料入库搬运到智能分拣全流程 [7] - 宇树科技发布人形机器人R1(重25kg,起售价3.99万元)和四足机器人A2,集成多模态大模型并展示复杂动作 [8] 国家级平台与产业链 -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推出"青龙"系列产品,包括全尺寸开源人形机器人及轮臂机器人 [10]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天工"系列2.0产品完成数小时无间断行走,其Ultra型号曾以2小时40分跑完半程马拉松 [10]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涵盖减速器、灵巧手、执行器等10余类部件,涉及超百家相关企业 [11] - 长期看产业链优化与全球竞争力提升将驱动增长,核心零部件(减速器、伺服系统)及场景应用(物流、医疗)受资本关注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