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形机器人(Optimus)
icon
搜索文档
特斯拉宣布:第三代人形机器人明年量产!马斯克预计2030年前将年产100万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08:42
每经编辑|张锦河 9月30日下午,特斯拉通过官微宣布,特斯拉正在努力扩大人形机器人的规模,计划2025年底推出第三代,并在2026年开始 量产。 | 35311992 | | 交付100万台 | | | | --- | --- | --- | --- | --- | | | 3万亿 | 人形机器人 | 任一运营目标 | | | 35311992 | | 100万辆Robotaxi | 市值目标 + | 17.30% | | | 3.5 元 | 投入商业运营 | 任一运营目标 | | | 35311992 | | 调整后EBITDA | 市值目标 + | | | | 4万亿 | 达500亿美元 | 任一运营目标 | | | | | | 市值目标 | | | 35311992 | 4.5万亿 | 调整后EBITDA 达800亿美元 | 任一运营目标 | | | | | | 市值目标 | | | 35311992 | 5万亿 | 调整后EBITDA达 | + | | | | | 1300亿美元 | 任一运营目标 | | | 35311992 | | 调整后EBITDA | 市值目标 | 21.10% | | | 5 ...
从造车迈向“造人”,特斯拉下一个十年大计出炉
36氪· 2025-09-30 01:21
1万亿美元薪酬激励的背后,是8.5万亿美元市值大转型的野心。 相信许多人都有一种感觉,那便是自从2023年初马斯克公布其宏图第三篇(Master Plan Part 3)之后,这家曾经一度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浪潮的造车新势 力#01号企业,锋芒日益黯淡。 2023年11月30日,号称拥有二百万小订的赛博卡车(Cybertruck),在经历多年坎坷后终于量产交付。然而不但售价较原来的4万美元几乎翻倍,截至今年 6月末,其总交付仅4.6万辆。 赛博卡车的最终量产车型早已背离最初的"外骨骼"设计,回归到了传统构造,只是大量使用了压铸结构件 限制产能的,除了现有工艺上的缺陷、大量等不起选择退订的用户外,更是受制于动力电池的瓶颈。曾被寄予厚望的特斯拉全极耳4680大圆柱电池,在苦 干三年之后,其核心的干法电极工艺仍存在严重缺陷,良品率迟迟无法提高。 Semi Truck的延宕日久,导致其错过了最佳窗口,沦为了北美大企业低碳秀的"花瓶"——实际上在懂王新政下,"花瓶"都没必要了 而同样是因为电芯问题,曾被寄托在商用车领域取得突破的纯电卡车Semi Truck,也基本沦为了美国大公司低碳形象工程。 曾经登上过宏图第一和第二篇 ...
特斯拉的下一章:吞并xAI?
36氪· 2025-09-15 10:34
合并背景与信号 - 特斯拉与xAI合并预期升温 天桥资本创始人公开表示合并"感觉不可避免" [1] - 特斯拉股东正式提交投资xAI提案 将于11月6日年度股东大会投票 [4] - 马斯克新薪酬方案包含收购调整条款 摩根士丹利认为其为合并预留制度接口 [7] - 马斯克寻求通过合并提升特斯拉持股比例至25% 实现控制权与业务整合 [8] - 华尔街分析师预测合并后特斯拉市值可能达到8.5万亿美元 [10] 战略协同价值 - 特斯拉专注物理世界AI(自动驾驶FSD与人形机器人Optimus) xAI专注数字世界AI(大语言模型Grok) [12][13][14] - 合并可实现"身心合一"的通用人工智能体 硬件载体获得认知推理能力 [15][16] - 特斯拉拥有全球最大真实道路驾驶视频数据 结合Grok多模态能力可形成数据飞轮 [17] - 合并推动软硬件垂直整合 涵盖自研Dojo芯片、数据中心架构与上层算法优化 [19] - 双方已开展业务协同 Grok整合至特斯拉车辆与Optimus原型机 xAI算力中心由特斯拉Megapack电池保障供电 [19] 资本与时间节点 - xAI正寻求2000亿美元新融资 特斯拉股东无法直接分享其增值红利 [20] - 11月6日股东大会成为关键节点 投票结果可能影响合并进程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