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AWS

搜索文档
全球AI云竞赛,阿里靠什么打?
虎嗅APP· 2025-09-21 02:50
今天,类似的故事似乎正在中国市场重演 ——主角是阿里巴巴。 纵观商业史,依靠成功的自我革命来摆脱困境、重返巅峰的企业屈指可数。 90年代IBM的"大象跳舞"和2014年后微软的"云转型",便是两个标志性事 件,它们证明了一家巨头在增长失速后,依然有能力完成自我重塑。 资本市场的反应最为直接。在经历了漫长的调整期后,阿里股价近期再度拉升,创下自 2021年8月以来的新高。这轮上涨背后,是市场对其AI战略价值 的重新定价——从持续超预期的云业务财报,到通义大模型的高频迭代,再到关于其自研AI芯片的最新风声,一系列信号正共同支撑起一个新的估值叙 事。 但在这轮估值重塑中,一个更底层的核心事实远未被市场充分认知: 阿里巴巴不仅是全球四朵 "超级AI云"中唯一的中国公司,更是其中少数采取"全栈自研"路径的公司——即在AI芯片、云计算平台和基础大模型三个核 心层面均追求顶尖自研能力,与谷歌形成了战略上的跨洋呼应。 | | | 全球四朵"超级AI云" | | | | --- | --- | --- | --- | --- | | 对比维度 | 谷歌-美国 (Google) | 阿里巴巴-中国 (Alibaba) | 微软- ...
OpenAI、Anthropic台前斗法,微软、亚马逊幕后对垒
36氪· 2025-09-19 12:00
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竞赛已演变为围绕未来十年技术制高点的权力博弈,核心是算力与模型的竞争,形成微软-OpenAI和亚马逊-Anthropic两大阵营对垒格局 [1] - 联盟关系基于资本与利益交换:科技巨头以算力和资本换取创业公司模型技术,创业公司依赖巨头输血成长,但合作关系存在变数且非永久性 [1][10][43] - OpenAI和Anthropic成为全球第三、第四大独角兽,估值分别达3000亿美元和1830亿美元,带动云厂商收入增长和市场份额提升 [1][2][15] 阵营合作模式 - 微软与OpenAI采用深度绑定模式:微软投资130亿美元(占OpenAI公开融资额16%以上),提供算力支持并整合模型至旗下产品,可获得OpenAI 49%利润直至收回投资 [2][10] - 亚马逊与Anthropic战略合作:亚马逊投资80亿美元(占Anthropic公开融资额25%以上),Anthropic主要基于AWS训练模型并使用自研芯片Trainium/Inferentia [2][37] - 两家云厂商全球市场份额从2021年60%提升至2023年63%,OpenAI和Anthropic直接推动云业务增长 [2] 融资与估值表现 - OpenAI累计融资797亿美元,估值3000亿美元,2025年8月年化收入约12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100%) [2][11] - Anthropic累计融资312亿美元,估值1830亿美元,2025年8月年化收入约50亿美元(较1月10亿美元增长400%) [2][11][26] - OpenAI融资规模为Anthropic2.6倍,估值为其1.6倍,营收为其2.4倍 [11] 业务协同效应 - OpenAI为微软Azure带来显著增长:2025年预计支付云成本130亿美元,占Azure预估营收1000亿美元的13%,AI对Azure增长贡献从2023年三季度3个百分点升至2025年二季度16个百分点 [14][15] - Anthropic差异化定位企业市场:80%收入(40亿美元)来自企业订阅和API调用,代码生成市场份额达42%(OpenAI的两倍),企业级API市场份额32%成为领头羊 [26][31] - 微软产品全线集成GPT模型,形成"一客多销"循环;Anthropic采用"多云战略"支持AWS/GCP/Azure部署,吸引重视数据隐私的金融、医疗、政府客户 [15][27][34] 云计算竞争格局 - 微软Azure 2025财年营收750亿美元(同比增长34%),新增收入255亿美元,同期亚马逊AWS营收1164亿美元(同比增长18%),新增收入210亿美元,Azure新增收入首超AWS [16] - Azure与AWS市场份额差距缩小至12%,微软"水桶型"产品线(Microsoft Cloud年营收1689亿美元)提供完整To B解决方案能力 [22][25] - 亚马逊AWS自研芯片战略形成成本优势:Trainium 2性价比较其他GPU高30%-40%,单芯片每小时成本仅为英伟达GB200的28% [39][42] 联盟关系变数 - OpenAI减少对微软依赖:联合软银/Oracle启动"星际之门"计划,签署五年3000亿美元算力协议,2030年预计支持75%算力需求 [44][45] - 微软训练自研模型MAI-1并在Azure推广Claude/Mistral等第三方模型,稀释OpenAI地位 [46] - Anthropic芯片选择多元化(亚马逊Trainium/谷歌TPU/英伟达),若亚马逊自研芯片进展不顺可能减少AWS支出 [47] - 双方治理结构限制巨头控制力:微软/亚马逊均无董事会席位或投票权,联盟稳定性受市场竞争动态影响 [43]
摩根士丹利:AI四大催化剂重塑明年互联网格局,巨头中最看好亚马逊、Meta、谷歌
美股IPO· 2025-09-17 22:09
生成式AI催化剂重塑互联网行业格局 - 四项关键生成式AI催化剂包括模型进步、代理式体验、资本支出和定制芯片 正在重塑互联网行业格局 [1][3] - 这些技术进展将推动谷歌 Meta和亚马逊在大型科技股中脱颖而出 [1][3][5] 四大宏观AI催化剂驱动因素 - 模型开发加速:顶尖AI模型将继续甚至加速改进 因充足资本 提升芯片算力和代理式能力开发空间推动 OpenAI 谷歌 Meta等公司将发布新一代更强大模型 [6] - 代理式体验普及:代理式AI产品提供更个性化互动和全面的消费体验 促进消费者钱包数字化 大规模应用需克服算力容量 推理能力和交易流程顺畅性等障碍 [7] - 资本支出激增:六大巨头(亚马逊 谷歌 Meta 微软 甲骨文 CoreWeave)数据中心资本支出总额2026年达5050亿美元 同比增长24% 每建设吉瓦级数据中心需400-500亿美元资本支出 [8] - 定制芯片重要性提升:第三方公司对谷歌TPU和亚马逊Trainium等定制ASIC芯片测试和采用可能性增加 成本效益和产能限制促使客户寻求ASIC解决方案 尤其在推理工作负载方面 [9] 资本支出对财务状况的影响 - 六大科技巨头资本支出2024年到2027年预计以34%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10] - 2026年谷歌 Meta和亚马逊的基建资本支出预计分别占其税前自由现金流的约57% 73%和78% 表明公司愿意牺牲短期盈利能力换取长期技术优势 [12] 亚马逊投资价值分析 - 亚马逊是大型科技股首选 目标价300美元 评级增持 基于AWS业务再加速和北美零售业务利润率持续改善两大支柱 [14] - AWS数据中心建设步伐加快 2025年和2026年新增大量数据中心面积 为2026年实现20%以上收入增长提供物理基础 高于目前19%的基础预测 [14] - 北美零售业务利润率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为-1% 远低于2018年约1%水平 预计到2028年恢复至2018年水平 2026/2027年每股收益预测存在上调可能 [16] Meta投资价值分析 - 维持对Meta的增持评级 目标价850美元 关注核心平台改进 下一代Llama模型发布和多个未被充分定价的看涨期权 [18] - Meta利用GPU驱动核心广告业务改进 有巨大空间提升用户参与度和变现能力 预计2026年初发布经过充分测试和改进的下一代Llama模型 [18] - Meta AI搜索 商业消息等新业务是长期增长驱动力 Meta AI搜索到2028年可能创造约220亿美元年收入机会 用户采用率已迅速追平ChatGPT和谷歌Gemini [18] 谷歌投资价值分析 - 维持对谷歌的增持评级 目标价210美元 关注AI驱动的搜索增长 用户商业行为潜在转移和谷歌云增长 [20] - AI Overviews和AI Mode等创新有望推动搜索收入加速增长 预计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搜索收入增速分别为12%和9% 谷歌仍是消费者商业行为首选平台 [20] - Gemini模型和TPU芯片是推动GCP增长的关键 Meta等公司与GCP合作有望为2026年云业务增长贡献约300个基点 定制芯片优势构成潜在上行催化剂 [20]
Gemini使用率跃居市场第二 TD Cowen上调谷歌(GOOGL.US)目标价至270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06:34
在云服务商新增选择方面,GCP位列第二,约44%的受访者计划未来采用GCP(仅次于Azure),38%的受 访者预计将用GCP替代现有服务商(去年为36%)。在替代现有供应商的意愿中,GCP 以 38% 排第三,低 于 Azure(72%) 和 AWS(67%) 生成式AI领域,谷歌Gemini模型成为第二大最常用的大型语言模型(LLM)提供商,54%的受访者选择其 作为GenAI工具的底层模型,较2024年调查的50%有所提升。OpenAI 占比 73%,虽仍第一,但低于去 年的 82%,反映市场正趋向多元化选择。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未纳入调查的Anthropic此次以35%的占比位列第三,Meta Platforms(META.US)则 凭借Llama模型以24%的占比位居第四。 智通财经APP获悉,TD Cowen将谷歌(GOOGL.US)目标价由240美元上调至270美元,并维持"买入"评 级,此番调整基于其针对生成式AI(GenAI)公共云领域的年度调查结果。 以约翰·布莱克利奇为首的分析团队指出,尽管谷歌云平台(GCP)在调查中展现稳健表现,但与市场领军 者亚马逊AWS(认知度94%)及微软Azu ...
纳斯达克100指数复盘与展望:八月震荡徘徊,九月风向渐明
东吴证券· 2025-09-03 05: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纳斯达克100指数8月呈现"冲高回落"走势,累计上涨0.85%,受宏观数据、政策信号及科技权重股财报分化影响,短期震荡格局延续[7][12][13] - 指数估值处于历史高位(PE-TTM 34.6倍,2011年以来83.6%分位数),对利率环境和业绩兑现依赖度高,技术指标显示中期趋势向上但短期波动风险累积[7][17][18] - 9月走势将受美联储议息会议、通胀就业数据及特朗普关税政策主导,流动性宽松预期与AI产业链业绩支撑中期向上趋势,但需警惕高位回调风险[7][45][51] 市场表现回顾 走势复盘 - 8月纳斯达克100指数累计上涨0.85%,成交总额约4.72万亿美元,月初因非农就业下修至7.3万人及制造业PMI降至48承压,中旬受微软、Meta财报提振反弹,下旬鲍威尔鸽派信号推动止跌回升[7][12][24] - 英伟达财报后股价震荡拖累指数收官震荡,核心PCE数据符合预期未提供新指引[7][12][30] 估值分析 - 截至8月29日市盈率PE-TTM为34.6倍,处于2011年以来83.6%历史分位数高位[7][17] 技术分析 - 风险度指标91.54处于高位区间,快线运行于慢线上方未形成死叉,中期上行趋势保持但短期波动风险上升[7][18] 事件驱动 宏观层面 - 非农就业大幅下修(7月新增7.3万)及制造业PMI低于荣枯线引发衰退担忧,CPI同比持平提振降息预期,PPI环比涨0.9%触发再通胀担忧,PMI回升至53.3缓解经济放缓忧虑[7][23][25][27][28][29] - 核心PCE环比涨0.3%符合预期,通胀缓慢回落但未达2%目标[7][30] 政策层面 - 7月FOMC会议维持利率且释放鹰派信号压制成长股,特朗普拟对半导体加征300%关税冲击芯片链,鲍威尔杰克逊霍尔年会暗示9月降息提振流动性预期[7][31][32][34][35] 行业动态 - 微软Azure全年增34%但资本开支压制利润率,Meta广告营收465亿美元超预期但资本开支上调引发担忧,苹果服务业务韧性凸显,亚马逊AWS增速回升至17.5%,英伟达Q2营收467亿美元同比增56%但数据中心收入略低预期[7][38][39][40][41][42][44] - OpenAI推出GPT-5聚焦商业化落地,性能提升未达颠覆性突破[7][43] 后市展望 关键事件前瞻 - 9月重点关注美联储议息会议(9月17日)、CPI(9月11日)、PPI(9月10日)、非农就业(9月5日)及核心PCE(9月26日)数据,若通胀平稳强化降息预期利好科技股,数据超预期则压制指数[7][45][46][47][49][50] - 特朗普半导体关税政策若落地将冲击供应链依赖型科技企业[7][47] 指数走势展望 - 预计9月维持震荡格局,流动性宽松与AI业绩支撑中期向上趋势,但英伟达领跌情绪拖累短期走势,技术面需警惕放量下跌风险[7][51] - 科技子板块分化:云计算/AI高增长但资本开支压利润率,半导体存产能瓶颈,消费电子处周期切换,特斯拉毛利率有望回升至18%[7][51] 相关ETF产品 - 广发纳斯达克100ETF(159941.SZ)总市值277.18亿元,日均成交额8.7亿元,管理费率0.80%/年,跟踪误差控制在2%以内[7][52][53][54]
海外算力财报综述:商业飞轮旋动,算力擎势远航
长江证券· 2025-08-24 08:59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并维持 [15] 核心观点 - 云厂商财报超预期,谷歌、亚马逊、微软和Meta云服务与广告高增,AI应用渗透深化,资本开支普遍上修 [4] - AMD客户端与游戏创纪录高增,生态迭代提速 [4] - Arista与Celestica受益AI网络与HPS需求,800G/400G放量 [4] - Lumentum光模块劲增,Coherent高速模块启动,OCS均实现收入 [4] - 康宁光通信业务强劲,企业网络为核心驱动,Scale-up趋势确定,OIO互联开启新蓝海 [4] - 安费诺订单强劲,IT数据通信高增 [4] - Vertiv订单充足,液冷加速落地 [4] - AI与算力主线持续高景气 [4] 云厂商财报表现 - 谷歌25Q2实现营业收入964.3亿美元,同比+13.8%,GAAP净利润282.0亿美元,同比+19.4% [24] - 谷歌云业务25Q2实现营收136.2亿美元,同比+31.7%,营业利润28.3亿美元,同比+141.1% [26] - 谷歌月均Token处理量从5月480万亿激增至7月980万亿,增长翻倍 [28] - 谷歌将2025年资本支出计划从750亿美元上调至850亿美元,25Q2单季资本支出224.5亿美元,同比+70.2% [31] - 亚马逊25Q2实现营业收入1677.0亿美元,同比+13.3%,净利润181.6亿美元,同比+34.7% [34] - 亚马逊AWS 25Q2实现收入308.7亿美元,同比+17.5%,广告业务收入156.9亿美元,同比+22.9% [37] - 亚马逊25Q2资本开支321.8亿美元,同比+82.7% [40] - 微软FY25Q4实现营业收入764.4亿美元,同比+18.1%,净利润272.3亿美元,同比+23.6% [43] - 微软智能云FY25Q4实现收入298.8亿美元,同比+25.6%,营业利润121.4亿美元,同比+23.4% [45] - 微软FY25Q4资本开支170.8亿美元,同比+23.1%,预计FY26Q1将超过300亿美元 [48] - Meta 25Q2实现营业收入475.2亿美元,同比+21.6%,净利润183.4亿美元,同比+36.2% [51] - Meta广告业务25Q2实现收入465.6亿美元,同比+21.5% [54] - Meta 25Q2资本开支173.1亿美元,同比+111.8%,预计2025年全年资本开支660-720亿美元 [56] CPU/GPU业务表现 - AMD 25Q2实现营业收入76.9亿美元,同比+31.7%,净利润8.7亿美元,同比+229.1% [60] - AMD数据中心业务25Q2实现收入32.4亿美元,同比+14%,但因出口限制亏损1.6亿美元 [62] - AMD客户端与游戏业务25Q2实现收入36.2亿美元,同比+69%,营业利润7.7亿美元,同比+362% [62] - AMD预计MI350系列下半年放量,2026年发布MI400系列,ROCm软件生态迭代提升训练与推理性能3倍 [68] 交换机业务表现 - Arista 25Q2实现营业收入22.0亿美元,同比+30.4%,净利润8.9亿美元,同比+33.6% [71] - Arista推进AI Center战略,AI网络收入从2022年近乎零增长至2025年预计超过15亿美元 [74] - Celestica 25Q2实现营业收入28.9亿美元,同比+21.0%,净利润2.1亿美元,同比+111.8% [80] - Celestica通信市场25Q2营收16.4亿美元,同比+75%,HPS收入12亿美元,同比+82% [85] - Celestica上调2025年全年营收预期至115.5亿美元,同比+20% [90] 光通信与光纤光缆业务表现 - Lumentum FY25Q4实现营业收入4.8亿美元,同比+55.9%,净利润2.1亿美元,同比扭亏 [91] - Lumentum光模块出货量单季收入环比增长超50%,EML出货量创新高,增长接近翻倍 [96] - Coherent FY25Q4实现营业收入15.3亿美元,同比+16.4%,网络通信业务收入9.4亿美元,同比+62.1% [101][105] - Coherent实现1.6T光模块首次出货,预计2025年持续放量,3.2T光模块正在开发 [105] - 康宁25Q2实现营业收入38.6亿美元,同比+18.8%,净利润4.7亿美元,同比+351.0% [111] - 康宁光通信业务25Q2实现营收15.7亿美元,同比+41%,净利润2.5亿美元,同比+73% [113] - 康宁企业网络业务25Q2收入7.69亿美元,同比+81%,运营商网络业务收入7.97亿美元,同比+16% [113] - 康宁判断未来增量来自Scale-up场景,OIO光互连有望开启新蓝海,DCI方案已商业化落地 [123] 线缆业务表现 - 安费诺25Q2实现营业收入56.5亿美元,同比+56.5%,净利润10.9亿美元,同比+107.9% [133] - 安费诺通信业务25Q2收入29.1亿美元,同比+101.4%,IT数据通信业务业绩同比增长133% [136] - 安费诺25Q2资本支出3.0亿美元,同比+110.3% [138] 散热业务表现 - Vertiv 25Q2实现营业收入26.4亿美元,同比+35.1%,净利润3.2亿美元,同比+82.0% [143] - Vertiv订单额首次突破3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5%,未完成订单85亿美元,同比+21% [145] - Vertiv上调2025年净销售额指引至100亿美元,同比+25% [145] - 微软Azure已在所有数据中心区域支持液冷部署,Vertiv携手NVIDIA等实现全球首个液冷云部署 [12]
AI算力爆发!关注通信ETF(515880)、芯片ETF(51276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01:53
AI算力硬件板块表现强劲 通信ETF涨3.33% 集成电路ETF涨2.82%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涨2.79% 芯片ETF涨2.70% 半导体设备ETF涨1.20% [1][2] 海外云厂商资本开支高增长 2025Q2头部云厂商CAPEX合计同比增长64% 亚马逊AWS收入同比增长17% 微软Azure收入同比增长39% 谷歌GCP收入同比增长32% 2025年四大云厂商AI服务器投入规模预计达1513亿美元(+81%) 2026年预计达2483亿美元(+64%) [2] 国产替代成为长期趋势 芯片等算力基础设施国产化事关国家安全 网信办就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约谈英伟达公司 政策制定者不太允许人工智能行业高度依赖进口基础设施 [1][3] 投资布局方向 通信ETF(515880)和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88)可布局全球AI算力硬件高景气 芯片ETF(512760)可布局AI算力基础设施国产替代趋势 [3]
7月非农大幅下滑,科技巨头盈利爆发,美股还值得买吗?
金融界· 2025-08-04 02:46
美股市场表现 - 周五非农就业数据大幅下修 5月和6月共减少25.8万人 7月新增就业降至7.3万创9个月新低 [1] - 美股市场反应剧烈 纳斯达克指数当晚大跌2.24% [1] - 芝商所利率期货显示9月降息概率从40%飙升至90% 市场预期年内三次降息 [1] 美股历史走势 - 过去50多年美股经历9次较大幅度下跌 2008年标普500最大回撤57.7% 2022年4月最大跌幅21% [3] - 历史数据显示美股危机后创新高是主旋律 2022年4月下跌后标普500仅用两个多月就创历史新高 [3] - 类似快速暴跌又快速修复的情形在1998年、2020年和2022年出现过 前两次修复后都迎来超过一年半的牛市 [3] 外资流向 - 2023年前5个月外资净流入美股达1193.9亿美元 12个月移动均值创近十年新高 [3] 科技巨头财报表现 - 苹果服务收入创274亿美元历史新高 公司加大AI投入强化生态壁垒 [5] - 亚马逊AWS云业务单季收入309亿美元 同比增长17.5% AI算力需求推动利润增长 [5] - Meta AI用户突破10亿 广告效率提升10% 利润增长36% 计划投资720亿美元扩建AI数据中心 [5] - 谷歌云业务收入增长32% 利润翻倍 2023年AI算力预算达850亿美元 [5] AI行业投资 - 科技巨头合计投入3110亿美元建设AI基础设施 较去年增加34% [5] - AI已从概念落地为实际利润引擎 带动相关业务快速增长 [5] 纳斯达克100ETF - 纳斯达克100ETF(159659)连续9天资金净流入 10天累计流入1.6亿元 [5] - 该ETF年初至今份额增加超过2.2亿份 主要跟踪苹果、英伟达、微软等七大AI巨头 [7]
美国AI投资新高潮,是最后引领工业革命的机会吗
虎嗅· 2025-08-03 01:46
AI投资新高潮 - 美国四大AI巨头(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资本支出普遍逼近千亿美元大关,微软2026财年资本支出指引超过1200亿美元,Meta2025财年资本开支增长300亿美元并承诺2026财年继续显著增长,亚马逊2025年资本开支达千亿美元 [5][6] - 硅谷AI独角兽企业估值达数千亿美元,AI原生企业年化收入突破百亿美元,顶级AI人才挖角价码飙升至10亿美元 [1] - 2025年AI相关资本支出占美国GDP的2%,对GDP增长贡献0.7个百分点 [9] 基础设施投资与迁移 - 微软在AI基建领域领先,过去一年新增建成规模2GW数据中心,超过其他云服务提供商 [10] - AWS收入增长17%落后于微软Azure(39%)和谷歌云(37%),主要因缺乏自研前沿大模型及AI垂直一体化布局不足 [10][11] - 全球85%-90%IT支出仍为本地部署,预计10-15年后将反转,AI加速云端迁移 [13] - OpenAI、xAI、Meta、亚马逊数据中心规模分别达1.2GW、1.2GW、2GW、2.2GW,巨头纷纷签署核电协议 [18] Token经济与算力需求 - 谷歌月token处理量从480万亿(5月)增至980万亿(6月),微软季度token处理量从100万亿增至500万亿 [23] - OpenAI年化收入达120亿美元(年初为5亿美元),Anthropic年化收入40亿美元且增速达10倍连续3年 [24] - AI初创公司触及年化收入500万美元门槛仅需9个月,远快于SaaS的37个月 [27] - Meta组建50人AI"梦之队"配备3万张GPU卡,AWS订单积压1950亿美元(同比+25%),微软订单积压3680亿美元(同比+37%) [21][22] 制造业与劳动力变革 - 美国AI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赋能工人"、"支持下一代制造业",重点发展芯片、无人机、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 [15][16] - 数据中心建设激活建筑业与制造业需求,弗吉尼亚州形成数据中心集群效应并带动邻近州发展 [17][19] - 微软实证研究显示AI对销售、计算机、行政支持类职业影响最大,40%场景中AI帮助人类理解任务而非替代 [35] - 美国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需求下降,制造业工人缺口扩大,微软2023年裁员1万人,2025年再裁员9000人 [43] 技术演进与产业革命 - GPT-5推出延迟,大模型向多模态、推理及物理世界智能体方向演变 [3] - 微软诊断智能体准确率超人类医生平均水平,复杂病症诊断超顶尖医生 [36] - 软件代码自动化率已达30%且加速提升,AI重构服务业任务颗粒度并改变边际成本 [37][43] - 美国AI投资规模超越互联网泡沫时期,或成为19世纪铁路投资后最大基础设施投资 [40]
前瞻|“大而美法案”对科技巨头现金流影响测算
搜狐财经· 2025-08-01 01:41
法案税收优惠内容 - OBBBA法案允许企业在当期应税所得核算中100%全额扣除合格资产的购置成本 [1] - 法案恢复并永久化美国国内研发费用的全额扣除应税所得核算方式 不再按照5年进行摊销 [1] - 2021年12月31日至2025年1月1日期间的未摊销部分可以选择加速摊销 [1] 现金流影响测算 - 法案预计2025年为北美四大CSP释放约400亿美元增量现金流 [1][4] - Meta在2025年预计获得143亿美元税收减免 其中资本开支奖励折旧30亿美元 研发费用当期摊销35亿美元 历史未摊销部分一次性折入78亿美元 [2] - 四大CSP在2025-2028年预计释放增量自由现金流444/317/327/233亿美元 [2] 资本开支投入方向 - 增量现金流可能再投入AI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建设 [1][3][4] - 2025Q1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7%和35% [3] - 2025Q2谷歌云收入同比增长32% 云业务呈现加速趋势 [3] 行业景气度状况 - AI应用和传统云需求增长导致算力供给持续紧缺 [3] - 谷歌服务器部署加速但仍面临供给不足问题 [3] - 云业务收入增长提速与AI应用货币化推动产业链景气度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