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中国尽责不殆(望海楼)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5 22:22
经济表现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达660536亿元 同比增长5.3% [2] - 对世界经济增长年贡献率维持在30%左右 [2] - 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其他经济体产出水平平均提高0.3个百分点 [2] 产业优势 - 成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2] - 外贸"新三样"助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 [2] - 全球产供链"稳定器"和"创新源"地位凸显 [2] 对外开放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 通达欧洲26国229城及亚洲11国超100城 [3] - 全面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并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 [3] - 与150多国建立主要贸易伙伴关系 签署23个自贸协定覆盖30国 [3] 贸易政策 - 给予所有建交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4] - 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零关税并提供出口便利 [4] - 成为首个实施零关税待遇的发展中大国和主要经济体 [4] 国际合作 - 共建"一带一路"预计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 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5] - 150多国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 [5] - 全球发展倡议获100多国支持 80多国加入"之友小组" [5] 发展贡献 - 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160多个项目 惠及超3000万人 [5] - 提前实现减贫和卫生领域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2] - 将可持续发展议程纳入"十四五"规划体系 [2]
全球价值链演进与中国产业发展实践
新华日报· 2025-08-04 23:32
全球价值链演进历程 -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通过"客场切入"全球价值链,发挥劳动力优势形成"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出口导向模式 [2] - 东部沿海地区凭借人力资源和制造业配套能力成为跨国公司代工基地,催生江苏外资模式和浙江民营模式 [3] - 该阶段中国制造业被锁定在低附加值环节,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由发达国家掌控 [3] 双重嵌入阶段特征 - 中国面临发达国家高端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分流的双重压力,需通过高级生产要素投入实现产业升级 [4] - 企业以产业集群形式抱团嵌入全球价值链,形成精细供应链体系并加速产品/工艺升级 [5] - 中央政府通过"一带一路"倡议、跨国科技园区建设等政策重塑双向开放的"双环流"价值链体系 [5] 大国博弈下的重构趋势 - 全球价值链呈现短链化、区域化特征,跨国微笑曲线陡峭化,发达国家通过技术脱钩和投资限制阻碍中国产业升级 [6] - 发达国家实施"友岸外包"政策和产地原则,系统性解构中国已建立的全球价值链 [6] - 中国需转向内需主导型全球价值链战略,典型案例高铁产业通过国内市场效应实现技术出海 [7] 主场重构实施路径 -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新质生产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7] - 建设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发挥需求牵引作用,优化营商环境吸引高端产业转移 [7] - 合理布局制造业外移环节,构建中国主导的全球价值链链接体系 [7]
【邂逅中国 爱上中国】萨尔瓦多留学生肖俊龙:在机器人产业腾飞中,感受“中国制造”硬核实力
环球网· 2025-06-27 13:10
行业转型与升级 - 河北省唐山市正从重工业城市转型为智能制造新地标 机器人产业成为工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4] - 唐山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 拥有百年工业历史 目前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4] 机器人产业展示 - 唐山机器人展示体验中心展示了中国版"变形金刚"等先进机器人技术[4] - 机器人掌勺的"大餐"体现了中国制造在智能化应用领域的创新实力[4] 国际合作与传播 - 环球网与长城新媒体集团联合制作短视频 通过外国留学生视角展现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2][4][5] - 栏目以外籍人士亲身体验形式 真实反映中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技术突破[2][4]
关注中国!夏季达沃斯传递风向
新华社· 2025-06-26 08:04
中国议题:世界目光的聚焦点 - 论坛中"中国"成为高频词,涉及消费增长、全球福祉等议题 [3] - 全球关注中国创新生态系统,尤其是能源转型和人工智能领域 [3] - 超过20场会议聚焦亚洲和中国,包括一带一路、AI发展、创业生态等 [3] - 亚洲推动全球60%经济增长,中国贡献其中一半并在创新和技术进步方面处于前沿 [3] 中国韧性:世界经济确定性的重要来源 - 世界银行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2.7%下调至2.3% [4] - 中国等国的出口贸易额仍在提高,拉动自身经济发展 [4] - 多家国际金融机构调高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 [5] - 中国前几个季度出口、工业生产数据表现良好,得益于政府促消费政策 [5] - 中国制造业价值链的深厚根基为外国机构提供发展基础 [5] 中国机遇:多边合作的有效路径 - 中国推动国际合作获得高度赞扬,如一带一路倡议 [7] - 埃及计划2030年前将可持续能源占比提升至45%,与一带一路理念契合 [7] - 中国在越南、老挝、缅甸等国推动电力基础设施连通,清洁能源占比90% [7] - 中国共享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实现互利共赢 [7][8]
巴西专家感叹:应警告特朗普1件事,中国对抗“关税战”有4张牌
搜狐财经· 2025-05-01 14:50
中美贸易战背景 - 特朗普发起"关税战"后中国是唯一坚决反制的国家 [2] - 巴西社会学家马塞洛通过《哈佛评论》文章揭示中国经济四大优势 [4] 中国经济的四大优势 创新生态系统 - 中国创新体系结合国家协调与创业精神形成独特生态 [8] - 地方政府支持科技企业案例:deepseek、宇树科技、黑神话悟空获杭州扶持 [8] - 美国制裁加速中国科研自立 华为、deepseek等企业崛起为典型案例 [8][9] 对全球南方的投资 - "一带一路"战略覆盖100+发展中国家形成深度经济绑定 [16] - 尼日尔驱逐中企导致石油供应链断裂印证战略影响力 [16] - 历史对标:战略规模堪比美国"马歇尔计划" [17] 国际市场竞争力 - 中国制造凭借全产业链和性价比优势难以被替代 [19] - 美国4月11日豁免部分中国电子商品进口反映供应链依赖 [20] - 转口贸易将部分抵消关税影响 欧洲日韩未必完全跟随美国 [22] 14亿消费者潜力 - 内需市场扩容关键:提升底层收入与消费升级并行 [24] - 消费补贴政策与多样化产品供给为潜在刺激手段 [24] - 人口规模转化为经济力量需依赖全民协作效应 [25] 战略影响评估 - 四大优势形成对关税战的系统性对冲 [17][22][24] - 巴西学者结论:中国掌握全球经济竞争最强筹码 [28]
特朗普想逼着中国,签下一份不平等协议,日本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搜狐财经· 2025-04-29 05:26
中美贸易关系动态 - 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关税施压中国签订类似"广场协议"的不平等贸易协定 以削弱中国制造业全球地位并解决美国贸易逆差和债务问题[1][3] - 美国计划建立全新经济秩序 联合西方国家集体抵制中国产品 重振美国工业化并削减贸易逆差[3] - 过去十余年美国持续在进出口方面对中国施加禁令 并要求盟友跟进类似限制措施[3] 历史经济协议影响 - 1985年"广场协议"迫使日元每年对美元升值 导致日本GDP增长远落后于金融膨胀 引发东京地价泡沫(一个东京地价能买下整个美国)[3][4][6] - 日本在货币政策收紧后陷入30年经济衰退 该协议被认定为严重损害日本经济的核心因素[4][6] 当前国际立场对比 - 中国明确拒绝接受不平等协议 外交部援引毛主席宣言表明"美国要打多久就打多久"的强硬立场[8] - 日本作为美国亚太亲密盟友拒绝在对美谈判中做出重大让步 明确表示不急于达成协议[8] - 日本首相石破茂强调不跟随特朗普政策 反映出当年"广场协议"教训仍深刻影响日本决策[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