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存款

搜索文档
上市银行“十四五回望”之资负结构与息差变迁
招商证券· 2025-09-28 15:09
报告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推荐(维持)[3] 核心观点 - 上市银行在"十四五"期间呈现出"资产端强对公,负债端强零售"的显著特征[6][12] - 资产端对公贷款占比提升6.2个百分点至63.22%,负债端个人存款占比提升10个百分点至49%[6][14] - 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1.11个百分点至3.32%,计息负债成本率下降44个基点至1.85%,息差收窄70个基点至1.53%[6][14] - 城商行在资产端对公贷款占比提升幅度最大(8.15个百分点),负债成本下降幅度最大(56个基点),息差收窄幅度最小(60个基点)[6][18] - 未来银行息差企稳回升的高度取决于负债端下行空间,速度取决于3-5年期定期存款到期节奏[6][13] 资负结构变化 - 贷款占生息资产比重提升2.31个百分点至56.49%,其中对公贷款占比提升6.2个百分点至63.22%[14] - 存款占计息负债比重小幅提升85个基点至73.21%,存款呈现定期化和零售化趋势[14] - 活期存款占比下降11.96个百分点至30%,个人存款占比提升10个百分点至49%[6][14] - 房地产行业贷款占比下降1.63个百分点至5.28%,个人贷款占比下降6.13个百分点至30.37%[14] - 国有行存款脱媒现象明显,存款占计息负债比重下降4.18个百分点[18] 收益率与息差变化 - 生息资产收益率从4.43%下降至3.32%,其中贷款收益率下降1.53个百分点[14] - 计息负债成本率从2.29%下降至1.85%,其中存款成本率下降38个基点[14] - 净息差从2.23%下降70个基点至1.53%,存贷利差收窄115个基点至2.04%[14] - 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息差分别下降70、75、60、81个基点[6] - 城商行负债成本下降56个基点,降幅最大,主要因前期高息揽储后利率下调[6][18] 各银行板块表现 - 城商行对公贷款占比提升8.15个百分点至69.26%,幅度最大[6][18] - 农商行存款占比提升5.06个百分点至84.23%,增幅最大[18] - 股份行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117个基点至3.34%,降幅最大[18] - 国有行计息负债成本率仅下降13个基点至1.65%,降幅最小[18] - 城商行净息差下降60个基点至1.53%,收窄幅度最小[6][18]
13家银行个人存款同比增11.9万亿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1 00:57
存款规模与结构变化 - 13家主要商业银行存款余额合计187.4万亿元 同比增加13.78万亿元 较去年同期多增7.46万亿元 [3] - 个人存款余额合计112.07万亿元 同比增加11.9万亿元 较去年同期多增2.69万亿元 [3] - 工商银行个人存款余额19.83万亿元 同比增加2.31万亿元 农业银行个人存款余额20.16万亿元 同比增加2.3万亿元 [3] - 定期存款占比达59.7% 较2024年上半年有所上升 仅3家银行定期存款占比下降 [8] - 7月居民部门新增存款减少1.1万亿元 非银机构存款增加2.14万亿元 [4] 财富管理业务发展 - 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 较2023年末增长约7000亿元 [4] - 7月末银行理财规模环比增长约2万亿元至32.67万亿元 [4] - 招商银行理财代销余额4.3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4] - 农业银行代理业务收入增长62.3% [4] - 13家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合计3804.53亿元 同比增长3.18% [4] 负债成本优化 - 13家银行存款平均成本率1.61% 较2024年上半年下降34BP [10] - 邮储银行存款成本率1.23% 招商银行1.26% 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10] - 平安银行/工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存款成本率同比下降超35BP [10] - 预计2025年各类银行负债成本将下降16-24BP 2026年将下降9-13BP [9] 净息差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42% [12] - 13家银行平均净息差1.5% 较去年同期1.62%下降12BP [13] - 除邮储银行净息差1.7%外 国有大行净息差均降至1.5%及以下 [13] - 股份行中仅招商银行1.88%和平安银行1.8%保持较高水平 [13] - 二季度息差降幅普遍趋缓 较一季度有所改善 [15] 业务策略调整 - 邮储银行重点发展低成本同业活期存款 同业存款超1200亿元 [11] - 邮储银行自营存款同比多增近1300亿元 [11] - 平安银行明确将负债端成本压降作为重点工作 [11] - LPR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持续影响资产端收益率 [14]
平安银行:零售业务稳中有进 持续深化战略转型
中证网· 2025-08-28 06:57
核心观点 - 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已度过最艰难时期 前期改革为再次起飞奠定基础 [1] - 零售改革成效显著 贷款业务结构优化 财富管理收入增长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2][3][4] - 公司战略更清晰 战术更精细 队伍精神面貌提升 总分行协同效率提高 [4][5] - 未来将推动自营队伍产能提升 深化信用卡与财富业务转型 优化风控体系 [6] 零售贷款业务 - 个人贷款余额1.73万亿元 抵押类贷款占比64.3% [2] - 汽车金融贷款余额2956.24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0.6% [2] - 个人新能源汽车贷款新发放316.78亿元 同比增长38.4% [2] - 个人贷款不良率1.27% 较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 [2] - 中收益贷款日发放额超1亿元 规模稳步提升 [4] 存款与财富管理 - 个人存款余额1.33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3.1% [3] - 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24.66亿元 同比增长12.8% [3] - 代理个人保险收入6.66亿元 同比增长46.1% [3] - 零售付息率较去年全年下降27个基点 [4] 数字化与综合金融 - 口袋银行APP注册用户1.78亿户 较上年末增长2.0% [3] - 月活跃用户3874.50万户 [3] - 综合金融贡献财富客户净增户数占比57.3% [3] - 综合金融贡献新获客AUM占比50.8% [3] 战略与运营优化 - 战略从追求高收益高风险转向渠道建设与风控能力提升 [4] - 战术注重有效获客与精细化客户维护 [5] - 零售队伍强化专业能力与内功修炼 [5] - 总行与分行协同机制优化 分行获更多地域化授权 [5] 未来发展方向 - 推动自营队伍人数与产能提升 [6] - 深化信用卡与财富业务转型升级 [6] - 做大做强理财服务 优化付息率 [6] - 完善集中化、扁平化风控体系 [6]
平安银行准备中期分红45.8亿元
深圳商报· 2025-08-24 22:3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693.85亿元同比下降10% [1] - 归母净利润248.7亿元同比下降3.9% [1] - 基本每股收益1.18元 [1] - 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24.66亿元同比增长12.8% [2] 业务发展 - 个人贷款余额17259.7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3% [1] - 抵押类贷款占个人贷款比例64.3% [1] - 汽车金融贷款余额2956.2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6% [1] - 个人新能源汽车贷款新发放316.78亿元同比增长38.4% [1] - 信用卡新户获取规模同比增长 [1] 资产质量 - 个人贷款不良率1.27%较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 [1] 负债业务 - 个人存款余额13273.3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 [2] - 个人存款日均余额13170.87亿元同比增长5.6% [2] - 个人存款平均付息率1.92%同比下降37个基点 [2] 股东回报 - 实施中期分红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36元 [1] - 合计派发现金股利45.80亿元 [1] 战略方向 - 部分重要业绩指标呈现积极趋势 [2] - 下半年将持续深化战略转型提升专业能力 [2] - 目标实现全年业绩筑底企稳保持向好趋势 [2]
重庆银行总资产突破9800亿元,零售业务高质量转型加速推进
新浪财经· 2025-08-24 06:01
财务表现 - 总资产达到9833亿元人民币 较年初增长14.79% [1] - 营业收入76.5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 创13个季度新高 [1] - 利息净收入58.62亿元人民币 增长12.22% [1] - 净利润33.94亿元人民币 增长5.73% [1] 零售业务 - 个人存款余额2896.93亿元人民币 较上年末增长401.35亿元 增幅16.08% [1] - 重庆地区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1] - 个人消费类贷款余额779.55亿元人民币 较上年末增长19.98亿元 [1] 市场地位与荣誉 - 首批入选上证580指数 [1] - 机构投资者数量实现翻倍增长 [1] - A股市值创近4年新高 H股市值创历史新高 [1] - 连续10年位列全球银行家前300强 [1] - 连续10个季度获评重庆市国资系统"赛马比拼"A档 [1] - 连续6年获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一级行" [1] - 连续6年荣膺金融领域企业标准"领跑者" [1]
重庆银行营业收入创13个季度新高 零售业务高质量转型加速推进
金融界· 2025-08-24 05:28
财务表现 - 总资产达9833亿元 较年初增长14.79% [1] - 营业收入76.59亿元 同比增长7% 创13个季度新高 [1] - 利息净收入58.62亿元 同比增长12.22% [1] - 净利润33.94亿元 同比增长5.73% [1] 零售业务 - 个人存款余额2896.93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01.35亿元 增幅16.08% [1] - 重庆地区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1] - 个人消费类贷款余额779.55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9.98亿元 [1] 综合实力 - 首批入选上证580指数 [1] - 机构投资者数量实现翻倍增长 [1] - A股市值创近4年新高 H股市值创历史新高 [1] - 连续10年位列全球银行家前300强 [1] - 连续10个季度获评重庆市国资系统"赛马比拼"A档 [1] - 连续6年获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一级行" [1] - 连续6年荣膺金融领域企业标准"领跑者" [1]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2 23:15
核心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41.70亿元 归属于本行股东净利润248.70亿元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228.41亿元[20][36] - 中期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36元 合计派发现金股利45.80亿元[2][20][36] - 现金股利占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比例20.05% 占归属于本行股东净利润比例18.42%[20][36] 资本结构 - 非公开发行200亿元非累积型优先股 发行3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均分类为其他权益工具[4] - 计算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时 扣除优先股股息8.74亿元和永续债利息11.55亿元[4] - 截至2024年末未分配利润余额2,390.99亿元 2025年上半年可供分配利润2,541.05亿元[20][36] 业务分部表现 - 零售金融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受市场利率下行和资产结构调整影响[12] - 零售资产质量逐步改善 零售业务减值损失同比下降[12] - 业务划分为零售金融 批发金融和其他业务三大分部[12] 监管指标 - 位列系统重要性银行第一组 执行附加资本0.25%要求[8] - 资本充足率计算采用权重法计量信用风险 标准法计量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8] - 杠杆率下降因调整后表内外资产余额增速高于一级资本净额增速[8] 公司治理 - 第十二届董事会第四十二次会议全票通过半年度报告及利润分配方案[16][17][19] - 第十一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全票通过半年度报告及利润分配方案[30][32] - 公司无实际控制人 报告期内控股股东未发生变更[13] 会计处理 - 发放贷款和垫款 吸收存款及其明细项目均为不含息金额[5] -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不存在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4]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严格按监管定义计算 无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被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情形[6]
中国平安: 中国平安: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22 16:36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0%至人民币693.85亿元(2024年同期:771.32亿元)[1][2] - 归属于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3.9%至人民币248.70亿元(2024年同期:258.79亿元)[1][2] - 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下降1.14个百分点至10.74%(2024年同期:11.88%)[1][2] - 年化平均总资产收益率下降0.06个百分点至0.85%(2024年同期:0.91%)[1][2] 资产负债结构 - 吸收存款本金同比增长4.6%至人民币36,944.71亿元(2024年末:35,336.78亿元)[1][2] - 企业存款同比增长5.4%至人民币23,671.33亿元,个人存款同比增长3.1%至人民币13,273.38亿元[2] - 发放贷款总额同比增长1.0%至人民币34,084.98亿元(2024年末:33,741.03亿元)[1][3] - 企业贷款同比增长4.7%至人民币16,825.20亿元,个人贷款同比下降2.3%至人民币17,259.78亿元[3] 资产质量指标 - 不良贷款率下降0.01个百分点至1.05%(2024年末:1.06%)[1][9] - 企业贷款不良率上升0.13个百分点至0.83%,个人贷款不良率下降0.12个百分点至1.27%[9] - 拨备覆盖率下降12.23个百分点至238.48%(2024年末:250.71%)[1][4] - 逾期60天以上贷款偏离度为0.79,较期初下降0.01[1] 盈利能力指标 - 年化净息差下降0.16个百分点至1.80%(2024年同期:1.96%)[1][3] - 非利息净收入占比下降0.50个百分点至35.86%(2024年同期:36.36%)[1] - 成本收入比上升0.31个百分点至27.68%(2024年同期:27.37%)[1][3] - 信贷成本(年化)上升0.03个百分点至1.43%[3] 资本充足水平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上升0.19个百分点至9.31%(2024年末:9.12%)[1][3] - 一级资本充足率上升0.16个百分点至10.85%(2024年末:10.69%)[3][6] - 资本充足率上升0.15个百分点至13.26%(2024年末:13.11%)[3][6] - 风险加权资产合计增至45,478.80亿元(2024年末:44,451.17亿元)[6] 流动性管理 - 流动性覆盖率(本外币)为62.04%,满足≥25%监管要求[3] - 净稳定资金比例为107.83%,较上期末下降2.07个百分点[7] - 杠杆率为6.73%,较3月末下降0.09个百分点[6][7] - 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为63,624.80亿元,净现金流出47,379.50亿元[7] 业务分部表现 - 零售金融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0.5%至310.81亿元,占比44.8%[7][8] - 批发金融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1%至304.25亿元,占比43.8%[7] - 零售业务减值损失同比下降22.7%,资产质量持续优化[8] - 企业存款占比提升至64.1%,个人存款占比35.9%[9] 股东结构 -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持股49.56%,为第一大股东[1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27%,报告期内增持8,223万股[10] - 优先股股东总数38户,平安系保险产品合计持股占比超58%[12] - 前10名普通股股东中无质押或冻结股份情况[10]
断层式领先VS盈利承压:民营银行冰火两重天生存实录
中国证券报· 2025-05-13 21:49
民营银行行业现状 - 民营银行领域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头部机构微众银行、网商银行在营收与净利润维度实现断层式领先,而部分区域型银行面临较大盈利压力 [1] - 2024年微众银行营收381.28亿元、净利润109.03亿元,网商银行营收213.14亿元、净利润31.66亿元,苏商银行营收50.06亿元、净利润11.58亿元,新网银行营收63.7亿元、净利润8.11亿元 [4] - 近半数民营银行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蓝海银行降幅超39%,亿联银行净利润同比减少7.3亿元至-5.9亿元 [4] 存款利率分化 - 头部民营银行主动下调存款利率,微众银行4月29日起将5年期、3年期、2年期个人存款利率统一下调40个基点至1.6%,1年期下调20个基点至1.6% [1] - 中小民营银行维持较高利率,福建华通银行3个月期、3年期、5年期个人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3%、2.7%、2.6% [2] - 2024年四季度民营银行平均净息差达4.11%,显著高于大型商业银行的1.44%、股份制商业银行的1.61% [3] 经营模式差异 - 微众银行依托微信生态积累储户规模和用户黏性,网商银行构建独特生态体系,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2] - 多数民营银行缺乏生态优势,面临获客与揽储压力,被迫维持较高存款利率 [3] - 民营银行高度依赖利息收入,多家机构利息净收入占比超80%,微众银行该比例达79.2% [5] 业务挑战 - 负债端"高息+线上"吸储模式遭遇利率下行挑战,资产端主要依赖消费信贷和小微企业贷款,抗风险能力弱 [1] - 国有大行加大普惠金融投放力度,城商行深耕本地市场,民营银行业务优势逐渐减弱 [6] - 亿联银行不良贷款率达2.77%,同比上升1.16个百分点,资产质量明显恶化 [4] 转型方向 - 需深耕垂直领域如生物医药、新能源产业链,通过"行业专家+数据风控"构建经营壁垒 [7] - 应提高中间业务比重,加强个人理财和财富管理产品创新,增强客户黏性 [6] - 建议打造开放银行生态,与第三方平台合作拓展获客渠道 [6] - 需提升科技赋能效率,通过大数据和智能化风控降低运营成本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