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个人养老金保险
icon
搜索文档
江苏金融监管局以 “组合拳” 绘就金融民生画卷
江南时报· 2025-09-24 04:02
江南时报讯 从便利消费金融到深化金融保障,从打击非法中介到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江苏 金融监管局以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民生服务 "组合拳",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让金融活水精准润 泽千企万户,用扎实行动书写 "金融为民" 新篇章。 引金融活水 精准滴灌促发展 江苏金融监管局联合省财政厅推动个人消费贷款、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落地,与 "以旧换新" 补贴等政策形成合力,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激发消费潜力。保险保障网络持续织密,2025年上半年,全 省人身保险公司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326.59亿元,赔付87.24亿元;"惠民保""长护险""大病保险"分别覆 盖1084.37万人、6049.57万人、6843.13万人,多层次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各地创新实践多点开花:宿迁开展"宿鑫行动",推动银行 "上门送贷",走访市场主体2万户次,授信 293亿元,通过金融服务 "双专员"机制帮助企业融资32亿元;盐城推出"红盐贷",专项服务128个红色 镇村,为315户企业及2.7万户个体工商户、农户提供授信97.5亿元。 筑安全堤坝 严打乱象护民生 江苏金融监管局牵头构建"大消保"工作格局,建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协调机制, ...
持续补给促消费,江苏金融资源润泽千企万户
搜狐财经· 2025-09-23 03:54
江苏金融监管局强化牵头统筹,持续完善"大消保"工作格局,牵头建立辖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强化部门协同与信息 共享。会同省公安厅开展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集群打击行动,聚焦不法贷款中介、非法代理维权等重点,加强刑事打击与行业监管的多元共治。通 过线索摸排、数据建模,提升精准打击力度,向公安机关移交线索数百条,全省公安机关立案数十起。江苏省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江苏保险业打击非 法"代理退保"黑灰产典型案例汇编》,推动行业协同共治。 江苏金融监管局持续推进养老金融服务提升。截至2025年6月末,江苏个人养老金保险保费收入13.66亿元,承保11.01万人;商业养老金业务累计开立账户 8.07万户,存量规模58.54亿元;全省建成养老社区7个,运营床位4090个。指导银行提升外籍来华人员金融服务。推动外资银行主动接入支付宝、微信、 银联云闪付等国内电子支付工具,为境外来华人员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服务,实现人民币 I 类账户结算。鼓励银行开发双语购汇、小程序查询、线上预 约、批量办理等多项功能。引导银行在网点摆放多语种宣传资料,升级柜面证件读取机具功能,支持使用新、旧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 ...
保险业交出稳中有进“周年答卷”
金融时报· 2025-09-04 08:41
核心观点 - 新"国十条"政策实施一周年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行业在资产规模、保费收入、赔付支出等核心指标实现稳步增长 服务民生保障和实体经济能力显著提升 并通过深化改革激活发展动能 [1][2][12] 行业整体表现 - 保险业总资产达39.22万亿元 较2024年末增长9.2% [2] - 资金运用余额36.23万亿元 同比增长17.4% [2] - 原保费收入3.74万亿元 同比增长5.3% 其中人身险公司2.77万亿元增5.4% 财产险公司9645亿元增5.1% [2] - 赔款与给付支出1.3万亿元 同比增长9% 增速快于保费增长 [2] 民生保障服务 - 巨灾保险为6439万户次居民提供22.36万亿元风险保障 覆盖20多个省份试点 [3] - 2025年汛期支付极端强降雨灾害赔款20.5亿元 [3] - 商业健康险2024年赔付支出4052亿元 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余额超2.5万亿元 [4] - "沪惠保"累计赔付超22亿元 单人最高赔付超300万元 [4] - "深圳惠民保"参保人数达615.9万人 累计赔付近38万人次 [4] - 长期护理保险覆盖近1.9亿人 累计筹资超千亿元 支出逾850亿元 [5] - 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达329只 [5] - 中国人寿积累商业保险年金责任准备金近4万亿元 [5] - 中国平安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国85个城市 [5] 实体经济服务 - 中国人保2025年上半年为科技活动提供保险保障近24万亿元 [6] - 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联合设立鸿鹄基金总规模925亿元 [6] - 人保财险绿色保险风险保障126.35万亿元 同比增长23.9% [7] - 太保产险绿色保险保费收入占比超30% 同比增速13.03% [7] - 新华保险服务实体经济投资余额突破1.21万亿元 [8] - "五篇大文章"投资余额近1500亿元 同比增长54% [8] 行业深化改革 - 2025年上半年新推分红险产品259款 占寿险新产品总量33% [11] - 太平人寿长险首年期缴保费中分红险占比87.1% 新单长险分红险占比91.3% [11] - 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法人数量从2019年2642家降至2024年2539家 [11] - 吉林省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注销62家 机构总数较年初下降11.7% [11] - 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 [10]
透视银行养老金融!多家机构养老金托管规模、账户数再创新高
券商中国· 2025-04-21 08:40
银行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 - 金融监管部门明确银行业发展养老金融业务的工作思路和未来五年发展目标 [1] - 多家银行在2024年年报中总结养老金融业务进展,重点发展养老"三大支柱"领域 [2] 养老金管理规模增长 - 工商银行各类养老金管理规模近5万亿元,托管规模3.3万亿元保持行业第一,2024年新增管理规模近9000亿元 [4] - 中国银行养老金受托资金规模2590.91亿元,同比增长23.44%,托管运营资金规模1.17万亿元 [4] - 农业银行养老金受托管理规模3166.93亿元,同比增长24.6% [4] - 建设银行二支柱资产管理规模突破6200亿元,母子协同拓展客户新增128% [4] - 招商银行养老金托管规模达1.33万亿元,中信银行托管规模突破5000亿元,光大银行托管规模近4600亿元(同比增长16.96%) [4] 个人养老金开户数增长 - 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个人养老金开户数突破7279万户 [6] - 工商银行个人养老金新开户数增长187%,开户数及缴存额保持同业领先 [6] - 中国银行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数量超1000万户 [7] - 招商银行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开户数超1000万户,缴存额居市场前列 [7] - 兴业银行个人养老金开户数627.45万户(同比增长47.67%),手机银行养老专区服务客户843.37万人次 [7] - 中信银行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218.82万户(同比增长136.04%),民生银行开户229.56万户(同比增长34.91%) [8] 养老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建设银行推进"健养安"养老金融品牌,重点拓展"四金一银"业务和场景 [9] - 邮储银行构建"三横三纵"养老金融体系,推出"U享未来"个人养老金服务品牌 [9] - 中信银行推出"幸福+"养老金融服务体系,覆盖29个城市67家养老社区 [10] - 兴业银行启动养老服务金融体系建设,推出养老智慧账户和"123+"养老财富管理体系 [11] - 光大银行完成1500余家网点适老化改造,打造养老金融服务中心和专属老年视频服务 [11]
养老金融2024年4季度跟踪报告
中信建投· 2025-03-14 01: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非银金融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至全国后,24Q4末个人养老金基金规模和个人养老金理财累计销售规模分别同比+51.7%、+373.7% [1] - 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后,24Q4末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数量同比+59.2%、环比+43.9% [1] - 《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发布,提出提升社保基金股票类资产投资比例,明确长周期考核机制,支持放开企业年金个人投资选择等 [1] 各部分总结 第一支柱养老金跟踪 - 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0.73亿人,同比+0.60%;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2.3万亿元,同比+23.7%,环比+21.1% [11] - 2024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净收入分别同比-0.4%、+16.3%至6496.70亿元、1675.20亿元 [14] - 截至2024年12月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5.34亿人、5.38亿人,分别同比+2.5%、-1.3% [14] - 人社部下一步工作安排包括推进社保制度改革、提高社保待遇、实施高质量参保行动、推进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深入实施数字人社建设行动 [11] 第三支柱养老金跟踪 养老金融产品跟踪 - 产品数量与规模: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养老目标基金和养老理财产品数量分别为270款、51款,同比+3.4%、持平,环比均持平;截至2025年3月6日,在售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数量为14款;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养老目标基金规模为602亿元,同比-14.3%,环比-6.5% [18][19] - 收益率:2024年单四季度,养老目标基金的规模加权平均收益率(非年化)同比+2.1pct至0.2%;2024年,养老目标基金的规模加权平均收益率(年化)同比+8.2pct至4.2%;截至2025年3月7日,在售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稳健型账户平均保证利率和低档利益演示平均结算利率为1.93%,高档利益演示平均结算利率为3.57%;进取型账户平均保证利率和低档利益演示平均结算利率为0.47%,高档利益演示平均结算利率为4.06% [22][23][25] - 资产配置情况: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养老目标基金对基金/股票/债券/银行存款的配置比例分别同比-0.8/-0.8/-0.1/+1.4pct至86.9%/2.0%/4.7%/4.4%;重仓基金中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基金占比分别同比-0.2/-4.0/+0.3pct至22.3%/28.6%/44.4% [26] - 产品结构:产品类型上,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270款养老目标基金中,目标日期基金和目标风险基金数量分别为115款、155款,分别同比减少2款、增长11款;基金数量占比分别为42.6%、57.4%,分别同比-2.2pct、+2.2pct;规模分别为227亿元、375亿元,分别同比+7.0%、-23.5%;基金规模占比分别为37.7%、62.3%,分别同比+7.5pct、-7.5pct。风险等级上,270款养老目标基金中,中风险和中高风险等级产品数量分别为256款、14款,占比分别为94.8%、5.2%;规模分别为591、11亿元,占比分别为98.2%、1.8%;51款养老理财产品中,中低风险和中风险等级产品数量分别为49款、2款,占比分别为96.1%、3.9%。资产类型上,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51款养老理财产品中,混合类、固收类产品数量分别为39、12款,同比均持平,占比分别为76.5%、23.5%;固收类养老理财产品均为固收+型,混合类养老理财产品中11款是偏债混合型,1款是灵活配置混合型 [32][34][38] - 市场格局:养老目标基金方面,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有存续养老目标基金的基金公司共有64家,同比增长3家;按存续产品规模计,养老目标基金CR3、CR5、CR10分别为25.0%、37.5%、59.1%,分别同比-1.2pct、-1.9pct、-0.6pct,环比+0.02pct、-0.7pct、-0.4pct;产品数量上,同比增长数量较多的基金公司是易方达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分别同比增长3款(+30%)、2款(+200%),环比上季度末增长数量较多的基金公司是光大保德信基金,环比增长1款;存量维度看,存续产品数量排行前三的基金公司分别是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易方达基金,分别为15款、13款、13款,占比分别为5.6%、4.8%、4.8%;产品规模上,同比增长规模排行前三的基金公司分别是易方达基金、财通证券资管、汇丰晋信基金,分别同比增长8.10亿元(+22.5%)、4.23亿元(+531.0%)、3.21亿元,环比上季度末增长规模排行前三的基金公司分别是工银瑞信基金、海富通基金、中银基金,分别环比增长2.14亿元(+10.9%)、1.20亿元(+37.0%)、0.74亿元(+18.9%);存量维度看,存续产品规模排行前三的基金公司分别是华夏基金、兴证全球基金、易方达基金,分别为53.53亿元、52.73亿元、44.04亿元,占比分别为8.9%、8.8%、7.3%。养老理财方面,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有存续养老理财的理财公司共有10家,同比持平;产品数量上,各理财公司的养老理财产品数量同比、环比均持平;存量维度看,存续产品数量排行前三的理财公司分别是工银理财、建信理财、光大理财,分别为11款、11款、10款,占比分别为21.6%、21.6%、19.6%。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方面,截至2025年3月7日,有在售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的保险公司共有11家;产品数量上,存量维度看,存续产品数量排行前二的保险公司分别是人保寿险、农银人寿,分别为3款、2款,占比分别为21.4%、14.3% [42][44][47][50][52] 个人养老金跟踪 - 个人养老金产品数量与规模: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个人养老金基金和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数量分别为285款、30款,分别同比+59.2%、+30.4%,环比+43.9%、+15.4%;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规模为91亿元,同比+51.7%,环比+24.5%;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累计销售金额超过90亿元,同比+373.7%;19家销售银行已为个人养老金投资者开立理财行业平台个人养老金账户超过98万个 [57] - 个人养老金产品收益率:2024年单四季度,个人养老金基金的规模加权平均收益率(非年化)同比+3.01pct至-0.05%;2024年,个人养老金基金的规模加权平均收益率(年化)同比+11.0pct至5.2%;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售的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中,传统两全险的满期IRR平均为2.05%;传统年金险的5/10/20/30年IRR分别平均为-12.57%/-3.96%/+0.26%/+1.23%;分红两全险在无分红情形和演示分红情形下的满期IRR分别平均为+1.29%、+2.56%;分红年金险在无分红情形下的5/10/20/30年IRR分别平均为-13.52%/-5.53%/-0.55%/+0.63%,在演示分红情形下的5/10/20/30年IRR分别平均为-12.17%/-4.12%/+0.60%/1.77%;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稳健型账户平均保证利率和低档利益演示平均结算利率为2.00%,高档利益演示平均结算利率为3.59%,专属商业养老产品进取型账户平均保证利率和低档利益演示平均结算利率为0.41%,高档利益演示平均结算利率为4.16% [65][66][69] - 个人养老金产品资产配置情况: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个人养老金基金对基金/股票/债券/银行存款的配置比例分别同比-0.8/-0.6/-0.9/+2.2pct至85.7%/3.0%/4.4%/4.4%;若以各个人养老金基金持仓前10大基金为样本,个人养老金基金对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基金的配置比例分别同比+2.3/-4.6/-1.6pct至25.1%/21.0%/48.1% [71] - 个人养老金产品结构:产品类型上,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中,目标日期基金、目标风险基金、指数基金数量分别为79款、121款、85款,分别同比增长13款、增长8款、85款;基金数量占比分别为27.7%、42.5%、29.8%,分别同比-9.2pct、-20.7pct、+29.8pct;规模分别为53亿元、35亿元、3亿元,基金规模占比分别为57.9%、38.6%、3.5%,分别同比-2.5pct、-0.9pct、+3.5pct;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中,目标日期基金和目标风险基金规模分别同比+50.5%、+53.4%。产品数量上,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售的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中,传统险/分红险/万能型/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数量分别为42/13/6/11款,产品数量占比分别为58.3%/18.1%/8.3%/15.3%;在售的两全险/年金险/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数量分别为24/37/11款,产品数量占比分别为33.3%/51.4%/15.3%。风险等级上,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个人养老金基金中,中风险和中高风险等级产品数量分别为193、92款,占比分别为67.7%、32.3%;规模分别为88.13、3.30亿元,占比分别为96.4%、3.6%;个人养老金理财中,中低风险和中风险等级产品数量分别为19、11款,占比分别为63.3%、36.7%。资产类型上,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中,混合类、固收类产品数量分别为5、25款,同比分别增加2款、增加5款,数量占比分别为16.7%、83.3% [74][77][78][79] - 市场格局:个人养老金基金方面,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有存续个人养老金基金的基金公司共有56家,同比增长4家;按存续产品规模计,个人养老金基金CR3、CR5、CR10分别为39.7%、58.9%、81.9%,分别同比-3.0pct、-3.2pct、-2.6pct,环比-3.0pct、-3.0pct、-2.2pct;产品数量上,同比增长数量前三的基金公司是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天弘基金,分别同比增长15款(+166.7%)、10款(+90.9%)、8款(+200.0%),环比上季度末增长数量前三的基金公司是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天弘基金,分别同比增长11款(+84.6%)、9款(+75.0%)、8款(+200.0%);存量维度看,存续产品数量排行前三的基金公司分别是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分别为24款、21款、15款,占比分别为8.4%、7.4%、5.3%;产品规模上,同比增长规模排行前三的基金公司分别是中欧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华夏基金,分别同比增长4.42亿元(+78.6%)、4.14亿元(+55.3%)、3.71亿元(+36.7%),环比上季度末增长规模排行前三的基金公司分别是中欧基金、广发基金、华夏基金,分别环比增长2.50亿元(+33.1%)、1.92亿元(+45.4%)、1.85亿元(+15.5%);存量维度看,存续产品规模排行前三的基金公司分别是华夏基金、兴证全球基金、易方达基金,分别为13.84亿元、11.62亿元、10.88亿元,占比分别为15.1%、12.7%、11.9%。个人养老金理财方面,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有存续个人养老金理财的理财公司共有6家,同比持平;产品数量上,同比增长的理财公司是工银理财、中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邮理财,分别同比增长3款(+37.5%)、2款(+40.0%)、1款(+25.0%)、1款(+33.3%),环比上季度末增长的理财公司是工银理财、中银理财,分别环比增长3款(+37.5%)、1款(+16.7%);存量维度看,存续产品数量排行前三的理财公司分别是工银理财、中银理财、农银理财,分别为11款、7款、5款,占比分别为36.7%、23.3%、16.7%。个人养老金保险方面,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有在售个人养老金保险的保险公司共有20家;产品数量上,存量维度看,存续产品数量排行前四的保险公司分别是人保寿险、太保寿险、太平养老、中国人寿,分别为9款、9款、8款、8款,占比分别为12.5%、12.5%、11.1%、11.1% [83][85][92][95][99] 养老金融政策跟踪 全国层面 - 2025年1月1日,人社部、中组部、财政部三部门发布《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提出职工可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或延迟退休 [101] - 2025年1月1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情况,目前制度覆盖1.8亿人,累计260余万失能参保人享受待遇,基金支出超8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约30万个,拉动相关产业社会资本投入约600亿元;国家医保局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已印发13项政策措施,同时研究探索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和社会力量参与机制 [102][104] - 2025年1月22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重点引导中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包括优化社保和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机制、提高企(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