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误导

搜索文档
误导话术变险企“生意经”?中意人寿“背靠大树”的合规隐忧
南方都市报· 2025-08-19 09:45
销售误导与合规问题 - 中意人寿珠海中心支公司因虚假宣传、误导性话术培训代理人等行为被罚款17.4万元,相关高管徐鹏和洪伟聪分别被罚款2.2万元 [2] - 行业销售误导问题屡禁不止,但此次因"使用误导性话术培训代理人"被罚较为罕见,此前泰康人寿和友邦人寿也有类似案例 [2] - 误导性话术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还破坏行业信誉、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并增加监管成本 [3] 公司财务与经营表现 - 中意人寿2025年上半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36.11亿元(同比增长11.08%),净利润10.94亿元(大幅增长32.77%),连续15年保持盈利 [4] - 公司总资产超过2219亿元,注册资本37亿元,在16个省市设有分支机构 [4] - 来自中石油系统的保费收入占比持续下降 [5] 管理层变动与背景 - 中意人寿2025年5月换帅,新任董事长童天喜为中石油体系财务背景出身,无寿险行业经验 [7] - 前任董事长赵雪松同样缺乏寿险从业经历 [7] 内控问题与处罚记录 - 2025年以来公司收到逾10张罚单,涉及内控制度执行不力、财务造假、销售误导等问题 [7] - 典型案例包括广东省分公司欺骗投保人被罚22万元,四川省分公司虚列会议费被罚22万元 [8] - 黑龙江省多家分支机构因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财务数据不真实等问题密集受罚 [9] 业务模式与合规挑战 - 公司长期依赖股东资源拓展业务,"资源依赖型"模式可能导致管理层更关注短期业绩而非合规建设 [9] - 违规行为涉及多层级,需建立"穿透式"合规培训与问责机制 [9] - 部分违规行为带来的佣金收益可能远超处罚金额,监管威慑力不足 [10]
瑞众保险万能险保费追加受限争议背后:利差损需防范,销售误导须改正
北京商报· 2025-08-08 07:25
存款利率下降与存款搬家现象 - 存款利率持续下降导致存款搬家现象频现 消费者转向万能险等产品锁定3%利率[1] 万能险账户暂停追加保费案例 - 瑞众保险(原华夏人寿)暂停十款万能型产品追加保费业务 包括华夏金管家终身寿险(万能型 钻石版)[3] - 消费者因无法继续向万能账户存钱而要求全额退费并赔偿 但公司表示暂停追加是全面系统性决定[2] - 暂停追加保费公告发布于公司官网 但未单独通知已购买客户[6] 万能险保费追加机制与合同条款 - 万能险保费追加需通过保险公司App或官方微信公众号等途径自助申请[4] - 合同条款明确约定追加保费需经保险公司审核同意 且须符合公司当时规定[5][6] - 追加保险费在扣除一定费用后进入万能账户 不纳入基本保险费[10] 保险公司暂停追加保费的原因 - 利率快速下行对保险公司经营造成较大影响 公司需缓解经营压力[6] - 前期高保证利率万能保单的大额保费追加较多 导致高成本负债快速增加[7] - 金融市场长期利率走低使公司面临长期投资压力 需控制万能账户增速以降低经营风险[7] 销售误导与消费者误解 - 保险销售中存在误导现象 销售人员刻意突出高万能账户吸引力并宣称无限追加[8] - 消费者未充分了解追加保费需审核的细节 收到保单后也未研读合同条款[8] - 保险公司暂停追加功能后 消费者心理上产生受骗感[8] 监管新规与行业影响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新规要求万能险产品条款中明确追加保费条件[9] - 新规要求加强销售行为管理 销售人员需接受专项培训并通过测试[9] - 新规旨在防止销售误导和消费者非理性追加 避免万能险演变为变相高息揽储工具[9][10] 保险公司应对策略 - 公司需明确告知客户追加保费属于"额外保险费" 且可能产生手续费[10] - 暂停追加公告需区分监管合规要求与公司风控决策 强调已追加部分合同权益不受影响[10] - 公司需加速产品转型以适应监管新生态 从规模驱动转向价值驱动[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