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雾山五行》
icon
搜索文档
本土化二次元为何能戳中年轻人的心
中国青年报· 2025-09-08 00:17
行业核心观点 - 本土二次元文化消费形态变迁反映青年文化自信提升和美好生活创造需求 推动文化产业升级 [1] - 本土二次元作品通过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叙事语言 成功触发年轻群体文化认同感 [1] - 文化认同转化为实际消费行为 游戏IP衍生品市场达40.6亿元 2019-2023年复合增长率17% [2] - 泛二次元及周边市场规模达5977亿元 用户规模5.26亿人 横跨80后至10后年龄层 [2] 内容创作特征 - 制作技术提升与资本投入增加促使国创作品视觉表现比肩国际水准 [1] - 《雾山五行》融合水墨画风与武侠元素 《原神》以开放世界呈现东方哲学思考 [1] - 作品精准捕捉年轻人情感脉络与社会关切 如《时光代理人》描绘都市社会 《灵笼》思考科技与人性 《浪浪山小妖怪》映射打工人现状 [3] 消费行为特征 - 本土二次元提供独特情感依托与文化归属感 根植于共同文化记忆和生活经验 [2] - 线上形成讨论组、粉丝群及兴趣论坛 线下发展主题咖啡厅、展览及专场观影活动 [3] - 代际沟通价值凸显 如《哪吒之魔童降世》实现家庭共享文化体验 [3] 行业发展挑战 - 需避免题材同质化与创作模式化问题 [4] - 需平衡商业成功与文化深度 [4] - 需打破受众圈层壁垒与信息茧房 [4] - 需建立完善产业链条以实现IP持续增值 [4] 未来发展趋势 - 年轻一代文化自信增强与审美需求多元化将提升本土二次元市场重要性 [4] - 二次元消费逐渐转化为文化实践与身份建构途径 [4] - 文化消费市场成熟与多元推动本土创作生态繁荣 [4]
混战谷子经济,谁能成为中国的「万代」
36氪· 2025-05-09 00:00
万代南梦宫商业模式 - 公司以"IP轴心战略"构建横跨游戏、玩具、动漫、电影和主题乐园的商业帝国,拥有高达、龙珠、奥特曼等经典IP及《艾尔登法环》等爆款游戏 [1] - 2024财年总收入达1.05万亿日元(约545亿人民币),IP商业化机制成熟,实现跨平台无缝转化 [1] - 业务模式涵盖IP源头创造与全产业链开发,形成内容与商业的高度匹配 [3] 中国IP产业竞争格局 - 阅文、阿里鱼、泡泡玛特、B站四家企业占据IP价值链不同环节,分别代表内容源头、商业化平台、潮玩IP、ACG社区等方向 [3][4] - 行业竞争焦点在于构建从内容创造到全球商业变现的闭环,争夺市场份额与长期发展主动权 [6] 阅文集团分析 - 核心优势为腾讯生态下的海量原创内容储备,拥有数百万签约作家及《庆余年》《斗罗大陆》等成功改编案例 [7][9] - 商业模式偏B2B授权,依赖腾讯系渠道,衍生品平台"阅文好物"处于起步阶段,跨媒介开发能力待提升 [10][13] 阿里鱼商业模式 - 定位为IP商业化平台,依托阿里电商生态提供授权、跨界合作及营销一站式服务,合作IP包括三丽鸥、宝可梦等国际品牌 [14][16] - 局限性在于缺乏IP创造能力,增值空间受限于版权方决策权,角色更接近商业"搬运工"而非生态缔造者 [16][18] 泡泡玛特竞争力 - 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达38.9%,核心IP如Molly、DIMOO通过潮玩产品实现高利润率,商业模式接近万代的玩具业务 [19][21][22] - 财报显示2024年收益同比增106.9%至130.4亿人民币,经营溢利暴涨237.6%,全球化DTC网络快速扩张 [40] - 短板在于IP叙事深度不足,需拓展主题乐园、游戏等多元业务以构建完整生态系统 [24][41][42] B站IP开发现状 - ACG社区生态活跃,成功孵化《三体》动画等国产内容,2024年Q3首次实现Non-GAAP盈利 [25][27] - 衍生品变现能力较弱,"会员购"收入占比有限,需强化游戏自研与实体商品开发能力 [28][30] 中外IP产业差距 - 万代业务协同性强,IP生命周期长达数十年(如高达),全球渗透率及矩阵丰富度(数百个活跃IP)远超中国企业 [31][33][35] - 国内企业普遍存在跨业务协同不足、IP年轻化、欧美市场影响力有限等问题 [34][37] 泡泡玛特领先优势 - 当前最接近万代模式:自主IP创造能力、衍生品商业化体系、全球化布局(38.9%海外收入)及财务表现(188.8%净利润增长) [37][39][40] - 需突破叙事深度构建、业务多元化及长期IP价值培育等挑战 [41][42]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技术革新(AIGC、AR设备)可能催生新型IP运营模式,企业探索路径呈现差异化 [47] - 竞争态势复杂化,阅文收购动漫资产、泡泡玛特跨界游戏、B站投资内容制作等动作显示生态边界模糊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