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虚拟制片
icon
搜索文档
聚焦“金熊猫”主论坛:陈凯歌提醒警惕技术过度“遮故事”,单霁翔揭秘文化遗产新打开方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3 12:59
每经记者|杜蔚 每经编辑|张海妮 希腊前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中国导演陈凯歌、瑞士演员文森特·佩雷斯、英国影视制作人尚塔尔·里卡兹、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歌唱家廖昌 永⋯⋯9月13日,来自全球多国的政要、影视名人、文化大家等齐聚"2025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 该论坛为第二届金熊猫奖的主体活动之一。《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活动现场感受到,不同肤色与语言的交流,让"文明共聚 开创未来"的论坛主题愈发鲜 活,嘉宾们对文明传承、影像交流与文化创新的探讨,是金熊猫奖背后跨越国界的文化凝聚力。 在这场国际文化对话中,中国文化界人士的发言尤为引人关注。从影四十余年的导演陈凯歌,如何从三星堆、杜甫草堂的蜀地文脉中汲取创作灵感,又为何 强调"技术是工具,人文是灵魂"?曾守护故宫的单霁翔,又以怎样的案例阐释"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陈凯歌:技术应是思想的羽翼,而非创作的枷锁 "向内观,在传统根脉中照见精神的源头。"陈凯歌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艺术创作的深厚根基。从《黄土地》探寻孕育先人的水土,到《霸王别姬》 借京剧展现时代与人的命运,再到《长安三万里》《哪吒之魔童闹海》等作品,陈凯歌认为它们都是扎根传统、汲取中华文明 ...
浙江德清AI影视效应初显
经济日报· 2025-08-19 22:02
核心观点 - 浙江德清县通过布局莫干山AI影视城 以文化+科技为核心引擎 聚焦影视+数字技术前沿领域 打造专业化数字化国际化现代影视产业高地 [1] - 虚拟制片技术实现棚内场景分钟级转换 大幅提升拍摄效率并降低成本 推动影视产业技术革新 [1][2] - 德清构建实拍+虚拍互补的现代化影视制作体系 结合自然景观资源与虚拟拍摄技术 形成完整产业生态 [3] 产业布局与规模 - 莫干山AI影视城配备5座LED虚拟影棚 2座实时高速预演棚 其中全球最大单体LED影棚达5000平方米 [2] - 累计引聚博采传媒 完美世界 灵伴科技等40余家优质影视文化企业 实现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突破 [2] - 入驻企业累计参与出品影视作品30余部 成功举办AI电影峰会 XR虚拟制片技术创新大赛等10余场特色活动 [4] 技术优势与效率提升 - 虚拟制片技术可实现6天拍摄18场大场景戏份 节约85%场景搭建成本 效率达传统制片3倍 [1][2] - 技术突破物理空间限制 现场拍摄即最终镜头 无需等待后期特效制作 [2] - 浙江泥丸星公司8个月完成《哪吒之魔童闹海》最高难度"洪流大战"场景 展现电影工业技术突破 [3] 政策与人才支持 - 推出影视企业在县属国有旅游景区免费取景拍摄政策 按需配套协拍服务 [3] - 依托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人才优势 通过编剧村作家村引才 高校与企业协同育才 [3] - 迭代人才新政 推动企业从创新主体成为创新主力 [3] 重点项目与影响力 - 当前电影《追梦者》电视剧《资治通鉴》等作品正在影视城拍摄制作 [4] - 全球首个高标准大规模全链路集成虚拟影视生产基地 产业生态辐射力持续增强 [2][4] - 灵伴科技运用AI+AR眼镜技术创新文旅体验 拓展技术应用边界 [3]
大片场景实时渲染 虚拟制片降本增效
证券时报· 2025-08-06 22:28
核心技术优势 - 虚拟制片技术基于实时3D渲染和LED屏动态背景 结合实时透视计算实现超越现实的可修改影视场景 实现后期前置[2] - 采用游戏引擎实时渲染和LED摄像机跟踪技术 支持VP+XR双系统快速切换 实现高仿真场景实时呈现[1] - 通过算法优化将服务器数量精简至传统主流技术的一半以内 提升现场实拍稳定性 镜头和空间定位仪器可快速校准[2] 成本与效率提升 - 影视制作成本降低60%以上 制作周期从传统两周缩短至2-3天[3] - 服务器数量降至传统一半以下 大幅缩减硬件投入成本和后续使用成本[3] - 技术特别适用于雪山 大海 山洞 机场等高成本或难实现场景[3] 市场应用与行业前景 - 2024年全球虚拟制片市场规模达27.9亿美元 预计以两位数增长率持续增长 亚太地区成为最快增长市场[4] - Netflix和迪士尼等流媒体平台加大虚拟制片基础设施投资 追求规模化降本提效[4] - 中国影视基地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同比增长13.3%[7] 产业生态建设 - 钱塘区形成从设备供应到内容输出的完整影视产业链 规上文化企业达156家[6] - 2023年一季度规上文化产业实现营收50.22亿元 增速10.9%[6] - 打造"创作-制作-传播-变现"全产业链生态 吸引设备供应商 影视公司 后期制作等企业集聚[6] 人才培养与产业推广 - 计划与浙江大学 浙江传媒学院等高校合作 将虚拟技术引入课程 培养计算机与艺术跨界人才[7] - 启动"百名青年导演扶持计划" 每月免费开放数字化影棚及设备支持青年创作[7] - 通过项目孵化 人才培育和资源整合打造国际竞争力数字影视产业集群[7]
实探杭州市钱塘区数字化影视基地 大片场景实时渲染 虚拟制片降本增效
证券时报· 2025-08-06 18:39
"钱塘区数字化影视基地影棚的核心技术,主要是基于实时3D渲染的虚拟制片技术,通过LED屏呈现动 态背景,结合实时透视计算,创作一个超越现实、可实时拍摄并随时修改的影视场景,让摄影机看到接 近VR的效果,实现'后期前置',也就是将传统后期工作前置到实拍阶段。"钱塘区数字化影视基地负责 人之一、杭州奇异莓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俞月祥向证券时报记者介绍,在原生虚幻引擎的基础 上,这项虚拟制片技术的核心技术路线、制作流程均为其团队自主研发。 人工智能(AI)、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重塑着影视产业的生产方式与商业模式,其 中,虚拟制片、扩展现实等前沿技术备受瞩目。 近日,杭州市钱塘区数字化影视基地宣布正式启用。8月6日,证券时报记者来到钱塘区数字化影视基地 实地探访,看见这座近1000平方米的交互型虚拟数字影棚内,巨大的LED弧幕上播放着车辆在隧道内疾 驰的高清画面,一瞬间又切换成浩瀚无垠的极夜星空。影棚采用了数字化影视技术的最新成果,让真实 世界与虚拟场景在这里融合。 自研虚拟制片技术 如今,数字化制作解决方案已经成为影视行业的基础设施,影视行业正在从传统线性制作转向虚拟制 片。 记者了解到,钱塘区数字化 ...
2025年中国动画电影产业现状简析:内容产能不足与创新周期延长仍是问题核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0 01:44
动画电影产业发展概况 - 2022至2024年国产动画票房占比在60%区间震荡,体现头部作品推动市场热度但中腰部产能不足[1] - 2024年动画电影总票房达68.63亿元,其中国产占比41.89%[1] - 动画电影以数字技术驱动,产业链覆盖工具开发、制作生产及跨媒介IP运营,相比传统电影具有创意自由度和全年龄段覆盖优势[2] 动画电影与传统电影对比 - 传统电影依赖实拍与明星效应,动画电影通过虚拟角色构建非现实世界,视觉表现色彩饱和度高且可设计超现实场景[3] - 动画电影制作周期前期设计耗时久但数字资产可复用,特效成本随技术迭代降低[3] - 动画电影叙事天然突破时空限制,可构建完整幻想宇宙,文化传播通过普世化角色设计降低文化差异影响[3] 行业政策背景 - 政策通过税收优惠、资金扶持引导内容创作向传统文化挖掘与现代表达转型,鼓励构建国漫宇宙[4] - 技术层面倡导人工智能、虚拟制片应用提升效率,支持三维动画工业化流程建设[4] - 产业政策着力完善产业链条,培育头部企业并鼓励跨媒介IP开发及中外联合制作[4]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包括传统制作硬件与数字化技术设备,中游聚焦动画内容创作与工业化生产[6] - 产业链涵盖剧本开发、角色设计、三维建模等细分领域,整合制片管理、技术研发模块[6] - 内容生产体系涵盖二维手绘、三维数字、定格动画等多技术路径[6] 市场发展现状 - 2015至2017年国产动画票房占比持续下滑,2018年后通过技术升级与叙事突破占比回升至60%[8] - 2020年疫情冲击下国产动画通过线上发行维持热度,2021至2023年破亿作品数量回升至5部左右[10] - 2024年进口动画破亿作品数量创14部新高,国产回落至2部,反映中腰部内容产能不足[10] 企业竞争格局 - 光线传媒通过彩条屋影业构建神话宇宙系列,追光动画以技术驱动实现传统文化现代表达[12] - 方特动漫深耕《熊出没》系列IP形成家庭市场壁垒,玄机科技在原创国风IP领域建立差异化优势[12] - 新兴势力如艺画开天通过科幻题材拓展成人向市场,探索跨媒介开发协同效应[12] 未来发展趋势 - 技术驱动与工业化体系深度整合,依托人工智能、实时渲染革新制作流程[14] - 内容创作向传统文化资源挖掘与现代表达创新双向延伸,打造东方美学特质国风动画[14] - 拓展现实题材与全年龄段叙事,通过短剧集、网络电影等多元形式适配碎片化需求[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