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书卷一梦》
icon
搜索文档
影视公司年中考,为什么赢家是它们?
36氪· 2025-09-15 11:47
行业整体表现 - 行业整体呈现回暖态势 13家A股影视上市公司中7家预计盈利6家预计亏损 [1] - 行业分化加剧 部分公司通过精品内容、工业化生产与多元化布局实现逆势增长 内容输出不稳定公司面临转型压力 [1] - 短剧与IP衍生等新兴赛道崛起为行业注入新增长动力 [1] 电影公司业绩表现 - 光线传媒营业收入32.42亿元同比增长143% 归母净利润22.29亿元同比增长371.55% 创历史新高 [2][3] - 万达电影营业收入66.89亿元同比增长7.57% 扣非归母净利润4.80亿元同比增长455.35% 扭转2024年亏损局面 [6] - 猫眼娱乐收入24.722亿元同比增长13.9% 净利润1.785亿元 参与宣发出品国产影片29部进口影片9部 [6] - 博纳影业净亏损超10亿元 北京文化净亏损2.33亿元 [2] 重点电影项目表现 - 《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154.5亿元 观影人次3.24亿 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前五 [3] - 《唐探1900》票房36.12亿元 《熊出没·重启未来》票房8.21亿元 [6] - 光线传媒计划打造20部《山海经》系列电影 衍生品收入突破10亿元 [4] 剧集公司业绩表现 - 华策影视营业收入7.90亿元同比增长114.94% 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65.05% [8] - 柠萌影业营业收入4.01亿元同比增长108.5% 经调整净利润0.14亿元成功扭亏 [11] 剧集内容产出 - 华策影视6部新剧开机5部已杀青 《国色芳华》《锦绣芳华》市场反响热烈 [8] - 《国色芳华》刷新芒果TV播放纪录 CSM收视率省卫第一 发行至全球10余国家和地区 [8] - 柠萌影业《书卷一梦》成为爱奇艺2025年首播日热度峰值剧集 抖音主话题播放量突破80亿次 [11] 新兴业务布局 - 华策影视短剧月产能增至20部 算力业务收入5650.42万元 [10] - 华策参与制作《小猪佩奇:完美假期》预计明年上映 《芝麻狐狂想诗之笑仙缘》预计2026年上映 [10] - 柠萌影业短剧营收突破5000万元 月均产能超16部 海外业务收入3300万元同比增长150% [13] 院线公司表现 - 全国电影总票房292.3亿元同比增长22.95% 观影人次6.41亿同比上升16.93% [14] - 万达电影国内直营影院票房42.1亿元同比增长19.2% 观影人次8239万同比增长9.6% [14] - 横店影视营业收入13.73亿元同比增长17.81% 归母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128.61% [14] - 金逸影视归母净利润3237.54万元 幸福蓝海归母净利润863.42万元 均实现扭亏 [14] 非票房业务发展 - 万达电影非票业务商品及餐饮收入同比增长6.07% 毛利率73.42%同比提升12.46个百分点 [17] - 万达电影推出"影时光"潮玩品牌 与《光与夜之恋》联名活动带动衍生品销量 [15] - 横店影视推出自营饮品"横店味道" 暑期档外卖订单超1.34万单 [17]
柠萌影视(09857):2025H1业绩点评:提质增效带动业绩扭亏为盈,短剧业务持续放量
国海证券· 2025-09-03 06:13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业绩扭亏为盈 营收4.01亿元(同比增长108.5%) 经调整净利润1444.1万元(2024H1为-4941.2万元)[3][4] - 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海外发行业务及短剧业务放量 同时费用优化和提质增效成效显著[4] - 长剧业务稳步推进并获政策利好支持 短剧产能达行业头部水平 IP衍生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5][6][7] 财务表现 - 2025H1毛利率25.2%(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 经调整净利率3.6%(同比提升29.3个百分点)[4] - 销售费用率8.48%(同比下降9.86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18.61%(同比下降32.82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4.6%[4] - 预测2025-2027年营收10.29/18.03/20.85亿元 归母净利润0.4/1.67/2.02亿元 对应PE为39/9/8倍[8][9] 业务板块表现 - 长剧业务:2025H1播出《书卷一梦》40集 刷新爱奇艺2025年开播首日热度记录 《子夜归》已于Q3播出 储备5部剧集预计2025H2开机[5] - 海外业务:2025H1收入超3300万元 约为去年同期2.5倍 覆盖爱奇艺国际版、WeTV、Viu、YouTube等平台[5] - 短剧业务:2025H1收入超5000万元 累计上线短剧超3400分钟(同比增长超70%) 月产能达16部以上[7] 行业与政策环境 - 广电总局于2025年8月18日印发《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 强调增加优质内容供给并优化审查机制[5] - 公司IP衍生开发取得进展:2025H1上线《书卷一梦》周边衍生品120余个品类 销售数据位列剧集排行第一梯队[7]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4.75港元 总市值1717.48百万港元 52周价格区间2.13-6.30港元[3] - 近期表现显著优于恒生指数:近1月涨幅41.4%(恒指4.0%) 近3月涨幅93.1%(恒指10.1%)[3]
柠萌影视(09857.HK):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关注长剧产能释放弹性
格隆汇· 2025-09-02 11:57
核心业绩表现 - 1H25营业收入4.01亿元 同比增长108% [1] - Non-IFRS净利润1444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落入业绩预告1300-1500万元区间 [1] - 毛利率25.2% 同比改善 [2] 业务板块发展 - 长剧业务播出《书卷一梦》项目 开机并杀青2个项目 生产节奏稳健推进 [1] - 短剧业务产能达16部/月 累计上线超3400分钟 同比增长70% [1] - 短剧业务收入超5000万元 在看重ROI基础上稳步推进 [1] - 海外业务收入超3300万元 约为1H24的2.5倍 [2] - 版权剧《书卷一梦》在爱奇艺国际版/WeTV/Viu/YouTube等多平台上线 [2] - 调整片库剧发行策略 拓展越南/马来西亚/俄罗斯市场 [2] 成本控制措施 - 销售和管理费用同比下滑 因推进降本增效 [2] - 管理费用趋势有望保持节制 [2] 未来项目储备 - 长剧《三十而已·曼谷篇》已于8月28日播出 [2] - 《子夜归》于8月18日播出 [2] - 《月明千里》和《轧戏》处于后期制作阶段 [2] - 《一念江南》《交锋》《问心2》《小城良方》《今天是太阳雨》处于筹备阶段 [2]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25年Non-IFRS净利润60.6%至4293万元 因短剧等新业务投入 [2] - 上调26年Non-IFRS净利润48.7%至1.73亿元 因长剧产能有望释放 [2] - 现价对应26年9.5倍Non-IFRS P/E [2] - 切换至26年10倍Non-IFRS P/E估值 上调目标价60.6%至5.3港元 [2]
中金:维持柠萌影视跑赢行业评级 上调目标价至5.3港元
新浪财经· 2025-09-02 03:01
核心观点 - 中金上调柠萌影视目标价60.6%至5.3港元 对应26年10倍Non-IFRS P/E 较现价有5.6%上行空间 [1] - 公司1H25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8%至4.01亿元 Non-IFRS净利润1,444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短剧业务成为新增长点 1H25收入超5,000万元 月产能达16部 [2] - 海外业务收入达3,300万元 约为1H24的2.5倍 [2] - 2026年长剧产能释放有望推动盈利改善 [1][3] 财务表现 - 1H25毛利率25.2%同比改善 销售和管理费用实现同比下降 [2] - 下调2025年Non-IFRS净利润预测60.6%至4,293万元 [1] - 上调2026年Non-IFRS净利润预测48.7%至1.73亿元 [1] - 当前股价对应2026年9.5倍Non-IFRS P/E [1] 业务进展 长剧业务 - 1H25播出《书卷一梦》 开机并杀青2个项目 [2] - 平台侧对精品剧集需求强劲 头部剧集单价预计保持平稳 [2] - 储备项目《月明千里》《轧戏》处于后期制作阶段 [3] - 《子夜归》于8月18日播出 [3] - 多部剧集处于筹备阶段包括《一念江南》《问心2》等 [3] 短剧业务 - 1H25累计上线短剧超3,400分钟 同比增长70% [2] - 业务推进注重ROI回报 多部作品表现突出 [2] 海外业务 - 版权剧《书卷一梦》登陆爱奇艺国际版/WeTV/Viu/YouTube等平台 [2] - 调整片库剧发行策略 拓展越南/马来西亚/俄罗斯市场 [2] - 长剧《三十而已·曼谷篇》于8月28日正式播出 [2] 产能展望 - 2026年长剧产能释放节奏与盈利改善弹性值得关注 [3] - 公司生产节奏稳健推进 降本增效措施持续见效 [2]
中金:维持柠萌影视(09857)跑赢行业评级 上调目标价至5.3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02:19
核心观点 - 中金上调柠萌影视目标价60.6%至5.3港元 基于2026年10倍Non-IFRS P/E估值 较现价有5.6%上行空间 [1] - 2025年Non-IFRS净利润预测下调60.6%至4293万元 主要因短剧等新业务投入 2026年Non-IFRS净利润预测上调48.7%至1.73亿元 因长剧产能释放 [1] - 公司1H25营业收入4.01亿元同比增长108% Non-IFRS净利润1444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落入业绩预告区间且符合市场预期 [1] 财务表现 - 1H25营业收入4.01亿元同比增长108% [1] - 1H25 Non-IFRS净利润1444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符合1300-1500万元业绩预告区间 [1] - 1H25毛利率25.2%同比改善 销售和管理费用同比下滑 [3] 业务运营 长剧业务 - 1H25播出剧集《书卷一梦》 开机并杀青2个项目 生产节奏稳健推进 [2] - 平台侧对精品剧集需求强劲 头部剧集单价有望维持平稳 [2] - 2026年长剧产能有望释放 《月明千里》《轧戏》处于后期制作 《一念江南》《交锋》《问心2》《小城良方》《今天是太阳雨》处于筹备阶段 [4] 短剧业务 - 1H25短剧业务收入超5000万元 [2] - 1H25累计上线短剧超3400分钟同比增长70% 当前规模达16部/月 多部作品表现突出 [2] - 短剧业务在看重ROI基础上稳步推进 [2] 海外业务 - 1H25海外业务收入超3300万元 约为1H24的2.5倍 [3] - 版权剧《书卷一梦》在爱奇艺国际版、WeTV、Viu、YouTube等海外平台上线 [3] - 调整片库剧发行策略 拓展越南、马来西亚和俄罗斯市场 [3] - 长剧《三十而已·曼谷篇》已于8月28日播出 [3] 估值指标 - 现价对应2026年9.5倍Non-IFRS P/E [1] - 切换至2026年10倍Non-IFRS P/E估值 [1]
柠萌影视(09857.HK)2025年中财报:多线扩容产能 长短剧×海内外布局带动扭亏为盈
中金在线· 2025-08-29 14:0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财年上半年收入4.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8.5% [1] - 经调整净利润0.14亿元人民币,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1] - 短剧业务营收突破5000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显著增长 [3] - 海外业务收入超3300万元人民币,约为2024年同期的2.5倍 [4] 长剧业务发展 - 版权剧《书卷一梦》创爱奇艺2025年度首播日热度峰值,抖音主话题播放量突破80亿次 [2] - 该剧助力江苏卫视收视率稳居71城、35城及全国网同期排名TOP2 [2] - 多部版权剧处于播出和储备期,包括《子夜归》《月明千里》《轧戏》等 [2] 短剧业务突破 - 短剧产能规模居行业第一梯队,月均产能达16+部 [3] - 累计上线短剧时长超3400分钟,同比增幅达70%+ [3] - 短剧子品牌"好有本领"入围釜山电视节国际微短剧优秀厂牌 [3] - 构建广告定制+保底分账+流量分成三维商业变现体系 [3] 海外业务拓展 - 首部海外本土化制作长剧《三十而已·曼谷篇》在Disney+、腾讯视频等平台全球播出 [4] - 发行剧集登上爱奇艺国际版11个国家和地区站内播放TOP1 [4] - 新拓展越南、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际市场发行渠道 [4] - 探索泰语、印尼语微短剧领域,多部作品在拍摄制作中 [4] 战略布局与产能建设 - 采用系列化开发+内容创新双轮驱动模式 [2] - 长短剧双轨并进与海外业务布阵形成多元业务布局 [1] - 深化构建内容矩阵提升产能规模和商业变现能力 [5] - 受益于广电"21条"政策红利,进入全面盈利转化周期 [1][5]
柠萌影视(09857.HK)上半年扭亏为盈至1082.1万元 营收大幅增长108.45% 海外发行收入同比显著增长
格隆汇· 2025-08-29 11:1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人民币4.01亿元 同比增长108.45% [1] - 毛利人民币1.01亿元 同比增长134.65%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利润人民币1082.1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1]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核心增长源于40集古装剧《书卷一梦》在爱奇艺与江苏卫视双平台联播 [1] - 海外发行业务拓展及内容营销策略优化推动各业务收入增长 [1] - 海外业务收入超人民币3300万元 达2024年同期的2.5倍 [2] 业务战略与产能布局 - 长剧业务聚焦精品版权剧开发 目标全年开机200集以上 [2] - 短剧业务实行规模化与精品化并重 强化多元商业变现模式 [1][2] - 深化柠萌IP战略 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实现提质增效 [1] 海外业务发展 - 剧集登上多个海外视频平台TOP榜单 [2] - 首部海外本土制作长剧进入播出期 [1][2] - 积极探索小语种微短剧业务 [2] 技术应用创新 - 深化AI技术在创作与宣发领域应用 [1] - 已实现AI技术全流程制作动态海报落地 [1] - 推进AI在影视生产环节的多维度应用 [2]
暑期档过半,剧集市场还在等待爆款
36氪· 2025-07-14 23:32
2025年暑期档剧集市场表现 - 暑期档过半,电影市场总票房刚过30亿,剧集市场云合有效播放单日估值在2亿左右徘徊,低于去年同期的2.5亿以上 [1] - 今年暑期档缺乏头部大剧引领,但呈现多元竞放格局,行业从古偶扎堆转向现实主义题材 [1] - 刑侦政法题材成为热点,《以法之名》《正当防卫》《扫毒风暴》《利剑·玫瑰》等剧集接连上线,实现司法系统全景式解剖 [1][3] 刑侦政法题材剧集特点 - 四部刑侦政法大剧以职业化聚焦替代传统泛化叙事,平台在细分赛道上深耕 [3] - 创作团队进行大量实地调研和专业咨询,如《以法之名》走访四省检察院,《扫毒风暴》以真实冰毒案为原型 [5] - 剧集将司法案件转化为社会矛盾棱镜,引发观众对司法公正、法律伦理等议题的思考 [7][9] 古装剧创新趋势 - 古装剧市场降温,2024年云合热播期集均播放量超2000万的作品从23部降至15部 [11] - 《书卷一梦》打破传统古偶套路,融合穿越、无限流和"纸片人觉醒"设定,解构叙事 [11][13] - 《朝雪录》融合宋代法医技法与东方志怪元素,形成"硬核法医+中式恐怖"风格 [13][15] - 《锦绣芳华》虽收视不如前作,但集均10.5广告刷新招商纪录,拓宽商业场景 [15] 平台内容策略与排播 - 长视频平台从同质化竞争转向差异化共荣,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分别以《以法之名》《正当防卫》《扫毒风暴》强化剧场品牌 [5] - 《利剑·玫瑰》尝试央视+视频平台联播,开创主旋律剧全域覆盖模式 [5] - 暑期档下半场优酷押注男频IP《凡人修仙传》,站内预约量突破200万 [16][18] - 爱奇艺《定风波》有望以暗黑美学和团队探案模式成为黑马 [21] - 腾讯视频《枭起青壤》融合都市悬疑与《山海经》神话,期待值较高 [23]
古偶剧创新不能“虎头蛇尾”
人民日报· 2025-07-14 22:03
古偶剧行业现状 - 古偶剧是网络剧经多年发展的成熟类型,也是中国剧集出海的主力类型之一 [1] - 近年来古偶剧在叙事框架、人物设定、视觉风格等方面模式化,导致观众审美疲劳 [1] - 创新成为破局关键,《书卷一梦》因新颖故事设定创平台2025年首播热度纪录 [1] 创新尝试与问题 - 《书卷一梦》采用"穿越剧本"设定,以现代视角解构古偶剧套路,开篇涉及行业怪象引发共鸣 [1] - 但该剧后期陷入传统套路,出现"女主遇险男主必救"等模式化情节,导致新鲜感减弱 [1] - 《永夜星河》《掌心》等创新作品同样面临"虎头蛇尾"问题,创新设定未能贯穿全剧 [1] - 创新过程中易陷入"为反套路而反套路"误区,忽视故事内核构建与逻辑严密性 [1] 创作方式影响 - 古偶剧借鉴短剧的"爽感""网感"元素,如《书卷一梦》加入键盘声效、弹幕式吐槽 [2] - 但过度借鉴导致叙事碎片化,牺牲了长剧应有的情感铺陈和沉浸感 [2] - 流水线生产方式制约创新完成度,立项阶段注重前几集打磨,后期多编剧分工导致质量参差 [2] - 单部古偶剧可能出现十几个编剧,创作思路不统一影响剧情连贯性 [2] 未来发展建议 - 需平衡创新与完整叙事,将创新元素与故事质量、人物塑造、情感表达有机融合 [3] - 应尊重创作规律,避免急功近利,确保创新设定能够贯穿全剧 [3]
新老剧集厂牌掰手腕,谁能跑赢暑期“逆风局”?
36氪· 2025-07-09 00:57
暑期档剧集市场现状 - 行业局势严峻,头部公司如正午阳光、柠萌影视、华策影视、西嘻影业等推出的剧集表现平平,仅扫黑题材《以法之名》表现尚可 [1] - 腾讯视频和爱奇艺的《长安的荔枝》《临江仙》两部古装大戏因内容争议草草收场,未能突围 [1] - 正午阳光的《淬火年代》未能继承《大江大河》系列的成功,传播声量和口碑远不及前作 [3] - 西嘻影业的《焕羽》因剧情元素混杂和缺乏CP感劝退观众,话题刻画摇摆不定 [6] - 柠萌影视的《书卷一梦》和华策影视的《锦绣芳华》两部古装剧表现不及预期,前者因"降智"古偶宿命,后者播放量和讨论度远不及前作 [6] - 暑期档第一战以惨淡告一段落 [9] 暑期档后续竞争格局 - 7月后市场竞争加剧,新一批剧集将上线,包括老牌公司和新贵厂牌 [10] - 慈文传媒的悬疑剧《正当防卫》聚焦司法题材,汇集高叶、张鲁一等一线艺人,具备较强号召力 [10][12] - 新丽传媒的《扫毒风暴》瞄准缉毒领域,制作班底和演员阵容顶配,包括段奕宏、秦昊等影帝级演员 [12] - 新丽在腾讯视频2025-2026片单中多次出现,涉及古装、都市女性、谍战等多类型剧集 [14] - 正午阳光将推出现偶《樱桃琥珀》,题材覆盖面和演员流量更具吸引力 [14][16] - 柠萌影视的古偶《子夜归》融入东方志怪元素,由许凯、田曦薇领衔主演 [16] - 柠萌发布2025剧集片单,涵盖现实、现言、古装、奇幻等多个题材 [18] - 稻草熊影业、耀客传媒、闲工夫文化等公司也将推出多部剧集参与暑期档竞争 [18] 市场整体表现与展望 -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暑期剧集市场整体水位明显下降,尚未出现收割全年龄层观众的剧集 [20] - 行业寄希望于后续两个月能有高质量大剧在"逆风局"中突围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