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豆包
icon
搜索文档
AI无法治“心”病
虎嗅· 2025-09-16 02:53
一个24小时在线的陪聊"伴侣" 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LLM)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快的一次革命性技术渗透。 2022年11月发布的ChatGPT,用了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就拥有了一亿用户,据部分科技媒体透露,OpenAI(ChatGPT母公司)在2025年的增长目标是——10 亿用户。 从目前各渠道披露的数据看,这一目标并不夸张。 在中国,人们拥抱AI的速度同样前所未有。据《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以DeepSeek、豆包、Kimi、文心一言等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 (AIGC)的活跃用户也已经超过6.8亿,在过去一年实现了指数级增长。 没有多少人能抗拒一个能帮你快速完成各项繁琐文本工作的超级助手,何况大部分AI产品仅免费就能获得良好的输出结果。 也没有多少人能抗拒一个看似"无所不知"、有问必答、处处给你正向反馈的精神伴侣,况且它随时随地,随叫随到。 它偶尔会生成远超你预期的妙语,给你一个你完全没想到的诗句、逻辑、段子、比喻,甚至会让你产生微妙的情感连接,就像人与人之间电光火石般的化 学反应,你会误以为和另一个生命灵魂共振。 而超出预期的体验,则会激活大脑内的奖赏回路,释放 ...
豆包月活超越DeepSeek 夺8月中国原生AI App月活第一
第一财经· 2025-09-16 02:50
行业用户规模排名 - 豆包以15,742万月活跃用户规模位居AI原生App榜首 环比增长6.6% 排名上升1位[1] - DeepSeek位列第二 用户规模达亿级 但环比下降4.0% 排名下降1位[1] - 腾讯元宝位列第三 用户规模处于1000万-1亿区间 环比大幅增长22.4%[1] 用户量级变动情况 - Kimi用户规模处于500-1000万区间 环比下降9.6% 量级下降一个层级[1] - 即梦AI用户规模处于500-1000万区间 环比增长10.8%[1] - 豆包爱学和快对AI用户规模均处于500-1000万区间 环比分别下降7.0%和6.5%[1] 高增长应用表现 - AQ应用环比增速达60.1% 排名上升4位 用户规模处于100-500万区间[1] - 文小言用户规模处于500-1000万区间 环比小幅下降1.6%[1] - 星野用户规模处于100-500万区间 环比微增0.3%[1]
QuestMobile 2025年8月AI应用行业月度报告:移动端应用用户规模达到6.45亿,5大类应用、23个赛道厮杀激烈
QuestMobile· 2025-09-16 02:02
行业政策与目标 -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明确重构企业底层智能架构并设定2027年、2030年及2035年三阶段里程碑目标[7][9] - 政策提出八大支撑点 包括提升模型基础能力、加强数据供给创新、强化算力统筹和促进开源生态等[4] - 开源生态被定位为产业变革核心关键 能有效降低企业开发门槛和成本并提升智能体完成效率[9][13] 整体用户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5年8月 AI应用整体用户规模达6.45亿 其中互联网及AI科技企业原生APP用户2.77亿 应用插件(In-App AI)用户6.22亿[4] - 手机厂商AI助手用户规模5.29亿 PC端应用用户2.04亿(网页端1.95亿 客户端0.13亿)[4] - 月活跃用户规模TOP50应用中 应用插件类占29个 PC网页端9个 手机厂商AI助手类6个 原生APP类5个 PC客户端仅1个[4] 主要赛道表现 - AI搜索引擎和AI综合助手赛道领先 用户规模分别达6.72亿和6.51亿[4] - AI专业顾问、效率办公、信息检索及社交互动赛道规模分别为1.17亿、0.78亿、0.74亿和0.71亿[4] - AI信息检索成为黑马赛道 环比增速达39% 用户规模提升至7353万[4][26] 原生APP应用动态 - 亿级应用平均环比增速1.3% 但50万以下应用中67.4%面临环比下降[17][35] - 豆包以6.6%环比增速取代DeepSeek回归原生APP阵营TOP1[17][38] - 蚂蚁集团医疗领域应用AQ首次入围TOP10 环比增速达60.1%[17][38] 应用插件(In-App AI)表现 - 亿级应用保持增长 平均环比增速1.4% 但500万以下应用中63.0%环比下降[17] - 腾讯集团应用宝-小宝AI助手环比增速达199.4% 排名上升10位至TOP9[17][43] - 头部应用百度AI、抖音AI搜索等保持稳定增长 规模量级均在亿级以上[44] PC端应用状况 - PC网页端63.8%应用流量滑坡 PC客户端79.2%应用流量下滑[18][22] - 腾讯元宝网页端环比增速41.5% 位列TOP6且排名上升2位[18][50] - 360AI办公客户端环比增速144.4% 规模量级从50-100万晋级至100-500万梯队[18][55] 手机厂商AI助手竞争 - OPPO、小米、华为AI助手用户占比分别达70.9%、70.4%和56.8%[5][57] - 小米超级小爱活跃度达37.7% 因与智能家居协同构建生态护城河[5][58] - OPPO小布记忆用户规模为AI语音摘记的2倍 vivo小V记忆为小V帮记的1.2倍 显示信息存储管理需求突出[62] 多端覆盖与协同效应 - 同一应用多端覆盖将单点智能升级为场景智能 提升用户粘性[30] - 豆包PC网页端和客户端月人均使用次数增速分别达12.2%和12.1% 腾讯元宝PC端月人均使用天数增速达32.6%和11.2%[32] - 典型案例如通义、文心一言、豆包及腾讯元宝均通过多端布局实现用户规模协同增长[31] 技术发展与生态构建 - MCP(模型连接协议)推动AI搜索从关键词匹配转向信源智能路由新范式[77] - 头部企业通过模型开源、工具集成和生态开放三大路径争夺MCP时代主导权[79] - 端云架构模式成为手机厂商平衡隐私与性能的核心方案 如OPPO和vivo的AI记忆功能[65]
七麦研究院:8月热门应用下载榜Top30出炉 字节跳动旗下产品包揽前三
智通财经· 2025-09-15 06:40
热门应用下载榜表现 - 字节跳动旗下产品"豆包""红果短剧""汽水音乐"包揽2025年8月下载榜Top3席位 [1] - 下载榜Top30中共有7款新进榜应用 包括"星绘""即梦AI""企业微信""得物""剪映""钉钉""小红书" [1] - 字节跳动旗下"星绘"强势跻身下载榜Top8 [1] - 短剧类应用"红果短剧"和"河马剧场"成功跻身下载榜前列 [1] - 字节跳动有11款产品进入下载榜 是进榜数量最多的厂商 [3] - 阿里共有7款产品进入下载榜 [3] 短剧行业发展 - 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4亿元 预计2025年将超680亿元 [1] - "红果短剧"于2023年8月推出 以字节跳动流量生态为基础储备海量免费短剧资源 [1] - 该应用集成小说阅读、听书等功能 满足用户多元娱乐场景需求 [1] - 2025年8月2日开启暑期档 推出大规模精品内容投放 凭借多元题材与成熟IP矩阵吸引用户 [1] - 暑期档期间成功拉动App下载量与用户活跃度同步上涨 [1] AI应用领域进展 - AI图像与视频生成工具赛道热度持续攀升 功能创新和应用场景不断突破 [2] - 字节跳动旗下"星绘"将主打功能"分身写真"升级至2.0版本 实现"超自然、超细腻、超丰富"成像效果 [2] - 用户拍摄一张照片即可快速生成多套风格各异写真 极大提升产品吸引力 [2] - AI助手赛道中"腾讯元宝"表现突出 下载榜排名较上月大幅提升18位 [2] - "腾讯元宝"以"效率提升+个性化体验"为核心 涵盖AI搜索、AI写作等效率型功能 [2] 腾讯元宝生态布局 - 截至2025年8月已打通"微信""腾讯文档""腾讯新闻""腾讯地图"等十余款高频产品 [3] - 逐步落地"大模型+多场景"应用布局 推动AI能力从单一工具向全场景生活助手转变 [3] - 8月8日至13日与《王者荣耀》联动推出抽奖活动 成功触达庞大年轻用户群体 [3] - 8月16日正式接入京东商城 在书籍品类实现"对话-种草-购买"交易闭环 [3] - 该应用被定位为腾讯混元大模型的"生态连接器"和"重要载体" [2][3] 应用收入榜格局 - 字节跳动旗下"抖音"位列2025年8月收入榜Top1 [4] - 腾讯旗下"腾讯视频"与"QQ音乐"分别占据收入榜Top2、Top3位置 [4] - 腾讯游戏平台"心悦俱乐部"获得收入榜Top14成绩 [4] - 该平台整合王者营地、dnf助手等腾讯系游戏工具 提供游戏社区互动、福利礼包等全方位服务 [4] 应用类别分布 - 音乐音频类共有8款产品进榜 是进榜数量最多的分类 [5] - 娱乐类共有7款产品进榜 [5] - 头部音乐平台如"QQ音乐""网易云音乐""酷狗音乐"依托版权合作和个性化推荐算法强化用户粘性 [5] - 垂直音频应用"喜马拉雅""猫耳FM""漫播"通过聚焦细分需求实现差异化突围 [5] - 腾讯为本月进榜数量最多的厂商 旗下共计6款应用上榜 [5] - 字节跳动共有4款产品进入收入榜 [5]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流量红利逐渐放缓 各大厂商在赛道探索与运营创新上动作积极 [6] - 8月暑期流量拉锯战中厂商通过多元策略抢占市场份额 [6]
北京:预计超过5000000000000!
北京青年报· 2025-09-15 05:38
杨秀玲介绍,五年来,新"两翼"发力齐飞,北京以分内之事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 全部开学开诊,4000余家北京来源企业在雄安新区扎根创业。城市副中心发展从有序拉开城市框架向全 面提升功能品质坚定迈进,市级机关搬迁基本完成,北京艺术中心、城市图书馆和大运河博物馆成为首 都文化新地标,环球影城成为北京文旅新名片。 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生机勃勃,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区域内就诊可直接享受医保 报销待遇、"一卡通行"全面实现,科技成果区域转化效率和比重不断提升,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 额由2013年的70多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840多亿元、年均增长25%,"六链五群"产业图谱编制落地,产 业协作由"施工图"逐步变成"实景图",2024年三地GDP增速全部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引领高质量发展的 动力源作用进一步显现。 北京经济总量五年预计增加约1.4万亿 9月15日,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首场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介绍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经 济社会发展成就。 累计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超3000家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秀玲介绍,五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京津冀协同发展是 ...
北京五年累计备案上线大模型158款,全国占比约三成
北京商报· 2025-09-15 04:20
北京商报讯(记者 和岳)9月1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成就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五年来本市抢抓产业变革机遇,打造"人工智能第一城",累计备案 上线大模型158款、全国占比约三成,豆包、智谱、kimi等标杆模型性能稳居全球第一梯队。近200种机 器人创新产品在130多种场景实现应用落地,机器人技术逐渐走出实验室、走进百姓生活。 ...
领跑全国!海淀率先实现百家大模型备案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3 14:40
论坛活动概况 - 2025北京文化论坛"双向赋能:网络文化创新发展"平行论坛首场专业沙龙于9月13日在海淀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举行 核心议题为"文化智造:AI重塑数字内容生产" [1] - 活动汇聚百余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与行业翘楚 并展出2025亚洲数字艺术展 包含6个国家和地区18位艺术家的近30件影像、装置及交互作品 [3][4] - 论坛由北京市委网信办承办 海淀区委网信办、东升镇人民政府及快手联合协办 是2025北京文化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度主题为"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 [14] 海淀区AI产业成果 - 海淀区在全国率先实现百家大模型备案 总数达105款 占北京市三分之二(约66.7%)和全国五分之一(20%)[7] - 区域内孕育豆包、文心一言、ChatGLM等通用头部大模型 并孵化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体"通通"及全球首个原生多模态世界模型 [7] - 海淀区聚集北京市80%以上人工智能人才 通过"人工智能+"行动及人才特区措施构建"1+X+1"现代化产业体系 [7] - 建立全国首个大模型生态服务站 提供政策宣贯、资源对接及数据出境咨询服务 制定自贸区人工智能训练数据出境负面清单 [7] AI与内容生产变革 - 学术界与产业专家围绕AI对内容生产的重塑展开多维讨论 聚焦创作边界与核心价值 [8][10] - AIGC数字艺术家指出算法可替代标准化内容生产 但根植于生命体验的顶级创意不可替代 [10] - 学者强调技术迭代中需坚守"文以载道"的文化使命 承载人类普世价值与文化精神 [10] - 大模型技术重构内容生产全流程 AI数字技术服务于国家"双碳"目标、文化强国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10][11] 行业实践与趋势 - 短视频与直播产业观察显示AIGC正成为影视工业新质生产力 推动技术变革并注入新活力 [13] - AI技术降低创作门槛实现"创意平权" 激发大众参与热情 [13] - A世代与Z世代消费者渴求通过个性化叙事提升沉浸体验 成为"共创者" [13] - 文化智造面临"文化理解"鸿沟的挑战 但存在"供给侧改革"与"出海"机遇 [13] - 人类创造力被强调为无限核心 区别于机器的有限数据存储特性 [13]
聚焦AI重塑数字内容生产,北京文化论坛平行论坛专业沙龙举行
新京报· 2025-09-13 11:25
论坛活动与规模 - 2025北京文化论坛平行论坛首场专业沙龙于9月13日在海淀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举行 聚焦"文化智造:AI重塑数字内容生产"议题 [1] - 论坛设置主论坛 6场平行论坛 20余场专业沙龙及常态化活动 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 "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年度主题 [2] 行业技术发展成果 - 海淀区备案大模型总数达105款 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百模规模"的地市级区域 [1] - 区域孕育豆包 文心一言 ChatGLM等通用头部大模型 孵化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体"通通"及全球首个原生多模态世界模型 [1] 文化与科技融合实践 - 沙龙配套展示2025亚洲数字艺术展 呈现6国18位艺术家的近30件多元形态数字艺术作品 [1] - 海淀区率先建立全国首个大模型生态服务站 现场展示"AI赋能智慧海淀'百模绽放'新画卷"作为论坛献礼 [1]
AI终局之战:美国目前赢了技术,但中国会赢下未来?
虎嗅APP· 2025-09-13 03:24
中美AI竞争格局 - 美国在私营部门创新、前沿研究、模型开发和先进计算基础设施方面领先,2024年全球50个顶级AI模型中美国机构独占40个[4][9] - 中国通过"AI+"举措在农业、制造业和监控等领域大规模部署人工智能,在AI相关出版物和专利总量上领先,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超过全球其他国家总和,全球市场份额从2023年51%上升至2024年54%[4][13] - 中国拥有全球最丰富的AI应用场景,在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的应用层专利上优势明显[13] 中国开源战略 - 中国引领AI开源浪潮,阿里巴巴通义千问、深度求索、字节跳动豆包、智谱AI ChatGLM、上海稀宇MiniMax等高性能大模型纷纷开源[19] - 开源模型性能快速追赶世界顶尖水平,性能达到SOTA 95%以上的模型几乎免费可用,冲击西方昂贵的API调用和软件授权模式[21] - 开源模式降低全球AI开发门槛,引导用户使用中国硬件生态,形成基于成本、习惯和技术路径依赖的生态绑定[23][26][27] 硬件战略布局 - AI时代软件正在"富余化",硬件重新变得稀缺,高端芯片制造困难且供应链壁垒高[33] - 中国具备稳定、低成本、大规模制造复杂硬件的能力,能够提供与开源模型适配最好、成本最低、品类最全的硬件矩阵[25][34] - 中国生产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电动汽车和一半以上的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家电,创造全球最具活力的技术扩散环境[39] 发展路径探索 - 算法优化派通过软件极致优化弥补硬件短板,实现软件定义算力[38] - 生态一体化派提供从算力到应用的全家桶服务,锁定企业用户[38] - 底层自主派打造100%自主可控的备用系统,如华为昇腾、寒武纪[38] 未来竞争推演 - 美国可能联合欧洲、日韩建立基于高安全标准的硬件制造联盟,或让顶级闭源模型与特定硬件平台深度绑定[40] - 中国"开源+硬件"战略具有去中心化和向下兼容特点,能以极低成本赋能发展中国家市场,构建非西方AI生态圈[41][42] - 全球科技价值链正在重构,掌握智能生产力工具生产资料的一方将拥有定义世界的话语权[43]
【研选行业+公司】太空AI效率提升,空天算力风口已至,这些潜力股成焦点
第一财经· 2025-09-12 12:09
太空AI实时处理 - 太空AI技术颠覆传统"天感地算"模式 实时处理效率提升10倍 [1] - "三体计算星座"项目开启新篇章 推动空天算力成为新风口 [1] - 相关产业链潜力股受到市场关注 或成为投资焦点 [1] AI软件基础设施标的 - 一家公司被定位为2025年AI软件基础设施稀缺标的 [1] - 公司依托"SUPA+雅典娜"技术架构 绑定AzureGPT及豆包等云端AI能力 [1] - 机构看好公司AI应用业务放量 将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给予2025年7倍PS估值溢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