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icon
搜索文档
去年分红回购超千亿,上市粤企年内重大资产重组规模超四百亿
南方都市报· 2025-09-19 12:09
活动概况 - 广东证监局指导举办2025年广东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月活动 主题为"向新提质 价值领航" [2] - 活动吸引近50家上市公司高管及百余名机构投资者代表参与 通过双向互动增强市场信任与活力 [2] - 广东已连续15年举办该活动 2022年起创新开展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暨半年报业绩说明会 [2] 上市公司规模与业绩 - 广东辖区(不含深圳)上市公司总数达459家 总市值超6.59万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辖区上市公司营业收入1.85万亿元 归母净利润1150.74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6.97%和9.19% [4] - 营业收入和盈利增速显著高于全市场平均水平 [4] 投资者回报与分红 - 截至8月底74家上市公司开展中期分红超160亿元 其中4家分红金额超10亿元 [4] - 22家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率超50% [4] - 2024年度329家公司实施分红或回购 累计金额1218.6亿元 同比增长13.2% [8] - 分红公司平均股息支付率53.5% 领先全国16个百分点 [8] 研发与创新投入 - 超四成上市公司年度研发投入超亿元 近六成公司研发强度超过4% [5] - 平均每家企业发明专利数量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5] - 制造业龙头企业通过创新突破技术壁垒 实现技术自立与品牌出海 [5] 监管与质量提升 - 广东证监局启动"质量提升、价值提升、形象提升"专项行动 推动从"监管推着走"向"监管领着跑"转变 [6] - 聚焦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重点领域强化监管 2024年报审计期间9家审计机构主动报告风险线索 [6] - 2024年78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评为A 较上年提升3个百分点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8] 并购重组与资本运作 - 年内上市公司披露及完成重大资产重组17单 数量居全国首位 交易规模超400亿元 [7] - 推动设立"广东资本市场并购重组联盟" 支持产业链创新链并购 [7] - 扩大科创债、公募REITs等产品发行 支持企业境外上市 [7] 投资者沟通与信息披露 - 2025年上半年召开业绩说明会583家次 投资者平台提问回复率超99% [8] - 接受机构调研超1.35万家次 [8] - 鼓励自愿披露对投资者决策有价值的信息 开展信息披露质量专项检查 [8] 投资者保护与纠纷化解 - 首单"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先行赔付"案赔付投资者10.86亿元 [9] - 首单投保机构股东代位诉讼胜诉 追回控股股东占用资金2.4亿元 [9] - 调解组织成功调解超400件证券虚假陈述纠纷 为投资者挽回损失2300余万元 [9] 企业参与与承诺 - 27家上市公司代表签署"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倡议书" 包括美的集团、海天味业等龙头企业 [10] - 6家上市公司进行主题路演 分享业务布局与创新成果 [10] - 上市公司与广发证券、易方达基金等机构开展面对面交流 探讨行业趋势与企业经营细节 [10]
74亿元,“抄底”
中国基金报· 2025-09-05 05:28
股票ETF市场资金流向 - 9月4日A股市场大幅调整 沪指跌幅超1% 创业板指和科创50指数跌幅分别超过4%和6% 两市成交额2.58万亿元[2] - 当日股票ETF市场资金净流入近74亿元 9月以来三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入超百亿元[3][4] - 全市场1195只股票ETF总规模达4.13万亿元[5] 资金净流入特征 - 宽基ETF中 中证1000ETF净流入31.4亿元 沪深300ETF净流入23.3亿元 中证A500ETF净流入17.5亿元[6] - 行业主题ETF中 港股科技板块净流入21.9亿元 新能源板块净流入14.3亿元[6] - 头部基金公司表现突出 易方达旗下恒生科技ETF净流入3.1亿元 华夏基金上证50ETF净流入6.37亿元[7] 具体产品流入数据 - 南方中证1000ETF单日净流入26.56亿元 规模739.58亿元[8]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净流入17.18亿元 规模4046.25亿元[8] - 鹏华化工ETF净流入7.5亿元 规模149.54亿元[8] - 华夏恒生科技指数ETF净流入3.19亿元 规模385.44亿元[8] 资金流出板块分布 - 创业板相关ETF净流出接近22亿元 科创板相关ETF净流出超过14亿元[10] - 芯片半导体 人工智能 军工等行业主题ETF资金流出显著[10] - 易方达创业板ETF净流出12.26亿元 科创芯片ETF净流出9.01亿元[12] 市场展望观点 - 市场风险偏好修复但基本面压制仍在 区间震荡格局短期难改[11] -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逐步成为经济增长核心引擎 经济内生动能持续强化[11] - 股票市场预期以偏震荡结构性机会为主[11]
中国铝业上半年净利微增 氧化铝矿石自给率提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4:31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163.92亿元 同比增长5.12% [1] - 净利润70.71亿元 同比增长0.81% [1] - 扣非净利润69.41亿元 同比增长1.27%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42.65亿元 同比增长5.30% [1] - 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123元 总计21.10亿元 占同期净利润30% [3] 生产运营 - 冶金级氧化铝产量860万吨 同比增长4.88% [1] - 精细氧化铝产量208万吨 同比增长0.48% [1] - 原铝(含合金)产量397万吨 同比增长9.37% [1] - 煤炭产量661万吨 同比增长3.61% [1] - 外售电厂销售量79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5.33% [1] - 2025年计划冶金级氧化铝产量1681万吨 精细氧化铝446万吨 原铝780万吨 原煤1410万吨 发电量412亿千瓦时 [3] 成本控制与资源保障 - 氧化铝成本和电解铝成本均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1] - 氧化铝矿石自给率较年初提升6个百分点 创近5年新高 [1] - 几内亚铝土矿接续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1] - 上半年铝土矿进口量1.03亿吨 同比增长33.6% 其中几内亚进口7967万吨(占比77.2%)同比增长41.3% 澳大利亚进口1648万吨(占比16.0%)同比下降7.1% [2]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围绕十大领域开展技术攻关 获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1项 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 [2] - 推广铝电解深度节能技术 赤泥综合利用技术 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持续提升 [2] - 数智化转型加速 绿星链通2.0 贸易系统1.0上线 多个智能工厂建设推进 [2] - 广西华昇二期 内蒙古华云三期 青海分公司600KA电解铝等项目提前投产 [2] - 精细氧化铝 氮化铝 高纯铝 高端铝合金等产品实现新突破 金属镓产销量稳步提升 [2]
深圳超400亿贷款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金额居全国前列
南方都市报· 2025-08-25 12:43
政策实施与贷款支持 - 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联合多部门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 聚焦项目申报 贷款审批和增信分险环节 实现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红利较快惠及深圳企业[2] - 截至7月末超过2100家科技企业及96个项目获得总额超400亿元贷款支持 发放金额在全国各城市中名列前茅[2] - 开展前置辅导企业项目申报工作 以南山区某物流企业为例 其建设项目计划投资30亿元 通过面对面对接成功纳入工信部技改项目清单[2] 融资创新与效率提升 - 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采用信贷+征信+担保联动模式 将9000余家创新积分企业纳入担保计划支持范围 提升获贷可能性并降低融资成本[3] - 推行容缺审核+事后补齐灵活审批方式 为某激光及自动化技术创新企业高端激光与智能装备项目批复发放贷款1.5亿元 用于设备购置和技术升级[3] - 指导银行开辟绿色融资通道 通过专项信贷政策解决企业土地证未获批等审批障碍[3] 未来工作方向 - 继续加强科技 产业 金融及财政部门协调配合 优化项目储备机制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4] - 增加对科技创新企业和技术改造项目的贷款投放 持续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激发设备更新需求[5] - 通过跨部门工作机制使政策红利惠及更多市场主体[4][5]
保持稳中有进 展现韧性活力——读懂7月我国经济运行态势
新华网· 2025-08-16 08:12
国民经济稳中有进 - 7月份国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生产需求持续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 [1] - 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国民经济克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和国内极端天气等不利影响,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活力 [1] 工业生产与制造业发展 - 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发展较好 [2] - 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4.2%、24.0%、17.1% [2] - 江淮汽车与华为合作的尊界超级工厂实现全车四门安装仅需102秒,总装车间12条生产线有质量控制点超1.5万个,制造过程核心点100%可追溯 [6] - 江淮汽车投资近40亿元用于生产端智能化建设,老牌车企制造能力与科技企业研发品控体系结合,推动新能源高端车品牌市场突破 [6] 新能源汽车与人工智能 - 2025年1至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超820万辆,市场渗透率提升至45% [9] - 7月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分别达9.3%和8.4%,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9] 消费与文旅市场 - 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其中商品零售额增长4%,1-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 [10] - 暑期文旅消费新模式带动体育赛事、电影、演出市场活跃,文旅休闲相关消费较快增长 [10]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推出"第二现场"、免费景点游览等福利,带动餐饮店客流增长近四成 [14] 固定资产投资与设备更新 - 1-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5.2% [14] -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工业技改投资1至5月同比增长10.7%,企业设备更新积极性高涨 [14] 外贸与出口表现 - 7月货物进出口总额39102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出口增长8.0%,进口增长4.8% [15] - 1-7月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5.5%,快于全部进出口增速 [15] - 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货运航线增至20个国家30条,出入境货运航班同比增长548% [15] - 洛阳合丰办公家具公司通过设备更新提升生产效率20%,产品销往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5] 经济长期向好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0.8个百分点,反映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信心增强 [18] - 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趋势未变,宏观政策发力显效支撑平稳运行 [18]
贵州花椒产业竞争力全面提升
消费日报网· 2025-08-15 05:14
产业规模与地位 - 2024年贵州省花椒种植面积达175.5万亩,位居全国第五位 [1] - 鲜花椒产量18.1万吨,产值44.3亿元 [1] - 产业形成红花椒、九叶青花椒、顶坛花椒多品种并举格局 [2] 产品特性与优势 - 青花椒清香高麻,红花椒色泽鲜亮、风味醇厚 [2] - 顶坛花椒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精油含量达12.6%,为青花椒系列最高 [2] - 西部高海拔地区红花椒以香麻兼具的醇厚风味著称 [2] 科技创新与品种改良 - 40余家单位成立贵州花椒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提供技术支持 [3] - 培育黔椒1号、遵红1号、威宁红、茵红椒等本地良种 [3] - 镇宁县本地红花椒品种售价达每斤120元,远高于全国均价 [3] 加工技术与产品拓展 - 产品从传统调味品扩展到高浓度花椒精油、油树脂等高附加值产品 [3] - 保鲜花椒出口日本并进入国内商超渠道 [3] - 贞丰县通过设备技改将产能从3000多吨提升至9000多吨 [4] 产业带动与就业促进 - 德江县万进花椒合作社每年带动7300余名椒农就业 [4] - 贞丰县顶罈椒业辐射带动30余万亩种植,覆盖农户2700余户9400余人 [4] - 培训新型职业农民8000余人 [4] 生态种植与模式创新 - 推广林下养殖模式,通过鸡鹅除草防虫规避农药使用 [4] - 195亩花椒基地放养3000多只土鸡,日产绿壳鸡蛋2000余枚,日收益4000多元 [4]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贵州省林业局出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2] - 重点推动丰产栽培、深加工、营销与支撑体系发展 [2] - 镇宁县计划逐年增加种植面积10%,产量20%,产值15% [3]
上市公司加码布局新材料赛道
中国化工报· 2025-08-12 01:47
行业投资与并购动态 - 多家上市公司密集投资新材料领域 包括锦富技术子公司投资10.14亿元建设热管理材料生产基地[1] 中化国际拟收购南通星辰100%股权完善环氧树脂产业链[1] 珂玛材料以1.02亿元收购半导体碳化硅涂层企业73%股权[1] - 企业布局覆盖多类新材料方向 包括新凤鸣布局生物基材料 东睦股份发展软磁材料 普利特拓展塑料改性材料[1] 战略意义与发展特点 - 新材料是制造业转型升级核心要素 各国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增强产业竞争力[2] - 行业具备高技术壁垒与高附加值特征 龙头企业通过垂直整合提升市场竞争力[2] 细分领域发展机遇 - 新能源电池阻燃材料 低空经济轻量化复合材料 机器人耐磨材料成为资本关注热点[2] - 细分领域发展路径分化 新能源材料需规模降本 电子化学品需突破专利限制 生物医用材料依赖临床转化能力[2] 企业竞争策略 - 具备自主知识产权企业获得政策与资本倾斜 产业资本主导协同并购加速技术产业化[2] - 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并购实现产业链协同 面临利润空间压缩与弯道超车双重压力[2]
陈晨星:女性以独特智慧与魄力,成为推动资本、技术与产业共振的关键变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0 10:08
民营经济发展机遇 - 中国民营经济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金融赋能政策举措接连出台 首部民营经济促进法颁布实施为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1] - 全球经济格局经历深刻变革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浪潮中 中国民营经济展现韧性活力与创造力 [1] 女性力量与民营经济 - 女性力量以独特智慧与魄力成为推动资本技术与产业共振的关键变量 [1] - 汇聚智库专家股权投资科技独角兽行业等多元领域杰出女性代表 重点探讨民营经济突围机遇及女性决策者差异化视角对投资策略与创业创新的新动能注入 [3] 21世纪经济报道创投版发展 - 创投版自2010年创立以来 对股权投资行业成长路径保持密切关注 对资本创新逻辑保持冷静观察和思考 [3] - 依托21世纪创投研究院 加大股权投资产业链上下游前瞻研究 围绕机构找钱找项目找退出途径诉求 推出政府引导基金国资机构巡礼报道创投地理发现CVC科创企业探访等系列报道活动和调研产品 [3] - 计划继续举办投资人遇见科学家政府国资基金高质量发展并购S基金闭门会等主题闭门会和公开论坛 加大对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行业企业的报道力度 [3]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开放程度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
证券日报网· 2025-05-18 11:28
外资布局与投资策略的双向驱动 - 中国市场保持开放姿态,欢迎外商来华投资,外资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政策不会因中美关税问题而改变 [2] - 中国资本市场企业估值相对较低,具备超大规模市场、丰富人力资本储备和制度型开放等独特优势 [2] - 资本市场开放程度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国外机构投资者可为国内市场注入长期资本,缓解科创企业融资难题 [3] - 多元化投资主体参与可分散创新投资高风险,鼓励社会资本流向半导体、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 [3] - 国际资本参与伴随成熟治理理念与监管标准,倒逼国内企业完善治理结构,提升市场稳定性与竞争力 [3] - 企业需苦练"内功",加强科技创新、降低成本、扩大"朋友圈",以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3] - 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双轮驱动是应对国际贸易不确定性的重要策略 [3] 国内循环的深层改革与内需激活 - 国内大循环面临地方保护主义、政策效能未达预期、民营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等结构性堵点 [5] - 打破地方本位主义、实现全国统一大市场是首要任务,需消除人员、资本、数据、技术等要素流动壁垒 [5] - 若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未达预期,需在2025年三季度至四季度适时加码以提振信心、激发内需 [5] - 民营经济需规范涉企执法、推动政府职能向服务型转型,以稳定预期、释放活力 [5] - 短期挑战为内需不足,表现为居民消费能力、意愿和场景有待提升,需通过就业优先政策、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等措施提振消费 [6] - 中长期挑战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需突破"卡脖子"技术,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