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和电子产品

搜索文档
美国制造业崩盘式萎缩,关税风暴下“避险之王”刷新历史高点
搜狐财经· 2025-09-03 03:40
黄金价格表现 - 现货黄金价格突破每盎司3500美元历史高位 最高触及3539.88美元/盎司 最终收报3533.40美元/盎司 [1] - 今年以来黄金累计涨幅高达34.5% 远超其他资产表现 [1] - 周三亚市早盘现货黄金窄幅震荡 目前交投于3526.79美元/盎司 [1] 美国制造业状况 - 8月份制造业PMI从7月的48.0小幅回升至48.7 仍远低于50荣枯线 连续第六个月处于萎缩状态 [3] - 制造业占美国经济比重约为10.2% 其疲软直接影响就业、投资和消费链条 [3] - 7月份工厂建设支出同比下降6.7% 印证制造业投资热情冷却 [3] - 部分工厂反馈当前营商环境"比2007-2009年大衰退时期还要糟糕得多" [3]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平均关税税率飙升至百年最高水平 导致进口零部件成本急剧上涨 [3] - 电气设备、家电和零部件行业报告称关税直接侵蚀利润空间 导致高技能高薪岗位流失 [3] - 计算机和电子产品制造商表示关税破坏生产计划和调度 [3] - 运输设备制造商直言"没有任何活动 完全是当前关税政策及不确定性导致" [3] - 一家美国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政府大部分关税措施不合法 允许关税继续实施至10月14日 [5] 金融市场反应 - 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0.55%至45295.81点 标普500指数下滑0.69%至6415.54点 纳斯达克指数跌幅达0.82%至21279.63点 [5] - Cboe波动率指数(VIX)上涨 显示市场波动性加剧 [5] - 美国30年期公债收益率急升至近5%水平 两年/10年期公债收益率差扩大至4月以来最大 [6] - 美国联邦债务已高达37.18万亿美元 [5] 美联储政策预期 - 市场对美联储9月17日会议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高达90% 全年累计降息约57个基点 [7] - 美元指数周二上涨0.66%至98.37 但今年累计下跌 [8] 黄金市场需求支撑 - 全球最大黄金ETF SPDR Gold Trust持仓量增至977.68吨 为2022年8月以来最高 [8] - 白银价格创下14年新高 印证贵金属板块整体强势 [8] - 央行持续购买以及远离美元的多元化投资为金价提供坚实支撑 [6] 全球经济环境 - 英国30年期公债收益率创1998年以来新高 法国和德国债市纷纷触及多年高点 [5] - 欧元区通胀小幅上升但仍接近欧洲央行2%目标 [10] - 日本央行鸽派言论和政治动荡拖累日元 [10] - 一些制造商将当前形势比作"滞胀"——经济增长停滞伴随通胀压力 [10]
重磅! 美国制造业回流指数首次出现大幅下滑——科尔尼制造业回流指数报告发布
科尔尼管理咨询· 2025-06-03 02:50
美国制造业回流指数下滑 - 2024年美国制造业回流指数出现首次大幅下滑,从2023年的12.14%降至13.29%,同比变化-115基点,逆转了2021-2023年的增长趋势[1][4][5] - 下滑主因是国内制造业总产值(MGO)增速放缓至1%(2024年7.283万亿美元,仅增470亿美元),同时从亚洲低成本国家和地区进口增长9%(达9680亿美元,增900亿美元)[11][25] - 墨西哥近岸外包吸引力减弱,其基础设施薄弱导致产能扩容瓶颈,2024年对美出口增速8%(4570亿美元)低于亚洲地区[16][17][19] 行业结构性挑战 - 高科技领域依赖进口:计算机和电子产品(增310亿美元)、电气设备(增180亿美元)、化学品(增100亿美元)占亚洲进口增量的65%,美国本土产能尚未规模化[11][14] - 汽车行业分化:墨西哥轻型汽车产量增6.8%(390万辆,72%出口美国),但美国从加拿大进口运输设备降49亿美元,部分产能回流本土[22][23] - 半导体项目延期:头部企业因审批复杂、成本高推迟投产,需求波动导致设备订单放缓[11] 投资与成本矛盾 - 2024年美国制造业建筑支出增20%至2330亿美元,但资本转化产能滞后,55%的CEO将劳动力成本列为首要回流障碍[8][36] - 墨西哥劳动力成本年均涨4%(2020年以来累计14%),电力供应危机制约产能扩张[19][20] - 65%高管认为AI将优化质量控制与供应链,但需配套技能培训以实现人机协同[36][37] 供应链韧性不足 - 仅5%企业可实现原材料本地采购,28%能本地获取半成品,62%高管通过研发配方减少供应商依赖[39] - 地缘政治推动回流意愿:2025年调研显示计划回流业务的CEO人数增15%,但行业差异显著(初级金属行业意愿强于汽车行业)[30][31][33] 自给自足指数逆转 - 2024年美国净进口增1550亿美元(+6%),本土制造业净产出仅增260亿美元(+1%),自给自足指数(SSI)下滑[25][29] - 西海岸港口吞吐量增14%,反映企业因关税预期提前囤货,但国内产能无法抵消进口增量[29] 未来关键变量 - 技术升级与劳动力发展:自动化投资和灵活用工模式是吸引Z世代的关键[38] - 近岸外包局限性:墨西哥基础设施短板与加拿大成本劣势(对美出口降3%)迫使企业重新评估亚洲供应链[21][22] - 政策不确定性:56%企业采取反应性策略(如雇佣关税工程师)应对潜在贸易政策变化[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