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维修

搜索文档
营收超1700亿元!临空经济区上半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8 04:01
园区整体经济表现 - 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562家 同比增长10.4% [1] - 营业收入1737.71亿元 同比增长2.9% [1] - 利润总额45.82亿元 同比增长133.8% [1] - 固定资产投资额31.4亿元 同比增长10.2% [1] 物流贸易产业发展 - 通用技术物流公司构建覆盖国际物流、仓配物流、智行物流的全球网络 仓储网点覆盖全国40余个 总面积超37.9万平方米 [3] - 该公司上半年营收近6亿元 成为园区物流贸易产业新增长极 [3] - 园区提供出口退税协调、跨境物流政策解读等精准支持 [3] - 公司计划探索多式联运、低空物流及智慧物流等未来物流方式 [3] 航空服务产业建设 - 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竣工 总面积近60000平方米 为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在中国内地首家遄达系列发动机维修合资公司 [5] - 上半年项目实现投资额3.05亿元 累计投资达10.15亿元 [5] - 项目2026年进入运营期 满负荷时年维修发动机可达250台 [5] - 20年经营期内预计累计营业收入约196亿美元 [5] 园区发展战略 - 聚焦稳预期、稳增长 加强企业走访和项目跟踪服务 [7] - 深化产业链招商 围绕航空服务、物流贸易等优势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7] - 加快构建以航空服务为核心 医药健康、临空智造、物流贸易、商务消费为支撑的"1+4"现代临空产业体系 [7]
GE航空航天在沪拓展“航空4S业务” 快速响应服务国产民机航发
中国民航网· 2025-08-07 10:17
投资机会与行业影响 - GE航空航天在上海临港大飞机产业园投资建成发动机快修中心工厂 提供发动机现场支援服务(On Wing Support OWS) 能够快速响应并服务C909和C919国产民机 [1] - 工厂设立LEAP-1C备用发动机库 为更多用户持续升级服务 [1] - OWS服务分为客户端的在翼与近翼 工厂快修 工厂大修三个级别 最大化发动机在翼时间 降低客户运营成本 [2] - 上海临港新片区的发动机现场支援服务快修厂于2023年7月24日正式建成 是首家在华专业提供GE CFM发动机快修的工厂 [2] - 工厂服务内容类似汽车4S店的升级版 较在翼 近翼服务更加深入 比大修更快速提供维修保障 并能根据客户要求定制化确定维修内容 [2] 运营效率与服务能力 - OWS服务每年为全世界250多家客户提供超4500种快速维修解决方案 以及7/24快速飞机紧急停场支援服务 [4] - OWS上海是全球7个维修站点网络中最新的一处节点 [4] - 在沪快修工厂启用两年来已完成48台发动机的快修工作 涵盖CFM56 CF34 LEAP-1A/1B等型号 [4] - 团队每年平均对客户端的航空公司和民机制造商提供约200次的技术支援 [4] - 工厂运用GE航空航天精益管理"FLIGHT DECK"体系 探索Flow(流动式生产)模式 通过工序改进将发动机维修过程改进成单件流 提升效率 [4] 生产模式创新与人才培养 - OWS上海快修工厂尝试将传统"固定位"(Maintenance Bay)模式改为流水线模式 让发动机在流水线上拆分和组装 减少工作人员因工具造成的等待 [5] - 在两个工序之间设置"蓄水池" 让拆下来的零部件有存放空间 不占用维修工装 新发动机可及时进入拆解环节 [5] - 人员队伍从"全才"转为"专才" 专业性更强 手艺更精准熟练 减少相关环节的人力需求 释放人力分配到客户现场提供更好支援 [8] - OWS上海成为GE航空航天在全球第一个进行Flow生产模式探索的快修工厂 [8] - 未来计划引入更多"新鲜血液" 进行梯队化人才培养 [8]
今年上半年,首都机场临空区营业收入超1737亿元
新京报· 2025-08-07 09:55
项目进展 - 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宣布竣工 总面积近60000平方米的现代化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全面建成[1] - 项目总建筑规模59110平方米 由发动机大修厂房 发动机试车厂房 油泵房 库房 生产配套中心 门房及配套功能设施构成[1] - 上半年项目实现投资额3.05亿元 已累计投资10.15亿元[1] 运营规划 - 满负荷运营时每年可支持多达250台发动机进场维修[1] - 20年经营期内预计累计产生营业收入约196亿美元[1] - 创造就业岗位800-1000个[1] 企业表现 - 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规模以上企业数达到562家 同比增长10.4%[1] - 园区营业收入1737.71亿元 同比增长2.9%[1] - 利润总额45.82亿元 同比增长133.8%[1] 投资建设 - 固定资产投资额31.4亿元 同比增长10.2%[1] - 通用技术集团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000万元 是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旗下核心物流企业[2] 业务网络 - 通用技术集团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构建覆盖国际物流 仓配物流 智行物流三大业务板块的全球网络[2] - 依托覆盖全国的40余个仓储网点[2] - 2025年1-6月公司营收近6亿元[2] 产业规划 - 公司将探索发展多式联运 低空物流及智慧物流等未来物流方式[2] - 加快构建以航空服务为核心 以医药健康 临空智造 物流贸易 商务消费为支撑的"1+4"现代临空产业体系[2] - 强化临空区"1+4"产业体系的供应链支撑能力 助力降低社会物流成本[2]
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竣工,年底首台航空发动机将进厂维修
新京报· 2025-08-04 06:01
项目概况 - 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竣工 总面积近60000平方米 预计年底实现首台航空发动机进厂维修 [1] - 项目由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共同出资建设 [1] -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发动机大修主厂房 发动机试车厂房 油泵房 库房等 [1] 投资与产能 - 项目总投资约22.42亿元 [1] - 满负荷运营时每年可支持多达250台发动机进场维修 [1] - 员工规模将达到800人 [1] 业务范围 - 可为罗罗遄达700 遄达XWB-84和遄达1000等发动机提供维护 修理和大修服务 [1] - 将填补中国大陆地区在罗罗遄达系列航空发动机维修领域的空白 [2] 产业影响 - 将带动航空高级别维修 高端制造 航空服务及科技研发等产业资源集聚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 [1] - 加快推动航空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 [1] 当前进展 - 项目已全面转入投产准备冲刺阶段 [1] - 世界顶尖的发动机维修 检测设备即将入驻 [1] - 技术 生产团队将进驻园区开展深度培训与流程演练 [1] - 预计年底前取得CAAC/EASA适航维修许可证 [1]
珠海摩天宇金湾厂区成功交付首台维修发动机
中国新闻网· 2025-06-13 02:32
公司动态 - 珠海摩天宇金湾厂区向中国南方航空成功交付首台维修发动机,标志着该厂区正式投入运营[1] - 金湾厂区由中国南方航空与德国摩天宇合资成立,3月已正式运营[1] - 首台发动机交付代表厂区硬件设施完全启用,先进工艺流程和生产管理系统升级成功[5] 产能规划 - 金湾厂区2023年计划交付超50台发动机,全面投产后年维修能力达260台[2] - 保税区厂与金湾厂区合计年维修能力将超700台,有望成为全球最大MRO厂[5] 战略意义 - 金湾厂区提升南航在发动机MRO领域能力,提供更多维修机位、更好品质、更短周期[2] - 厂区高效运营并持续提升产能,支持GTF发动机MRO网络建设[2] - 厂区毗邻香港、广州、深圳、澳门,地理优势显著[5] 业务范围 - 公司服务覆盖CFM国际的CFM56/LEAP发动机、IAE的V2500发动机、普惠PW1100G-JM发动机[5]
珠海摩天宇金湾厂区首台发动机成功交付
中国民航网· 2025-06-12 10:15
珠海摩天宇金湾厂区首台发动机交付 - 珠海摩天宇金湾厂区成功向中国南方航空交付首台PW1100G-JM发动机,标志着该厂区正式投入运营[1] - 金湾厂区于2024年3月正式投入运营,隶属于珠海保税区摩天宇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该公司由中国南方航空和MTU航空发动机合资成立[1] 金湾厂区运营规划与能力 - 2024年金湾厂区计划交付超50台发动机,全面投产后年维修能力可达260台[5] - 金湾厂区与保税区厂相加年维修能力将超过700台,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MRO厂[5] - 厂区采用行业最先进的工艺流程和生产管理系统,为未来十年发展奠定基础[5] 公司战略与市场定位 - 珠海摩天宇为CFM56、LEAP、V2500和PW1100G-JM发动机提供维修服务[6] - 公司培训部于2023年投入使用,每年可培训100名机械员[6] - 公司利用毗邻香港、广州、深圳和澳门的地理优势服务全球客户[6] 合资方MTU公司背景 - MTU航空发动机股份公司是全球知名飞机发动机专家,2024财年实现75亿欧元营收[6] - MTU技术应用于全球三分之一的商用机队,年度维护规模达1,500台航空发动机及工业燃气涡轮[6] - 公司在全球19个战略据点拥有12,000名航空工程人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