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影与娱乐
icon
搜索文档
黄金周玩法焕新,万达电影诚邀《恋与深空》玩家共赴“片场”
齐鲁晚报· 2025-09-28 04:59
联名活动内容 - 公司与现象级游戏IP《恋与深空》合作推出大型联名活动 玩家以"猎人小姐"身份参与沉浸式电影制作体验 [1] - 活动覆盖全国200+城市的700+线下影城 包括2家「光影开拍」店 100家「心动热映」店和605家「爱意流光」店 [3] - 活动设置多感官体验环节 包含巨幅海报打卡点 IP专属OST音乐 爆米花香气弥漫及专业电影片场布景 [3] 活动实施细节 - 活动分三阶段推进:即日起生成线上通告单 10月2日开放预约 10月5日线下影院"破次元壁"体验 [3] - 「光影开拍」店配备监视器等专业道具 工作人员以"猎人小姐"称呼玩家 提供爆米花可乐无限续服务 [4] - 影厅内设置5大主角讲述观影须知 活动后提供「光影之间 爱在深空」主题周边收藏 [4][5] 战略转型成效 - 公司通过联名活动突破单一票房模式 践行"超级娱乐空间"战略 吸引大量年轻观众 [1] - 过往联名活动观影转化率达30% 25岁以下年轻群体占比达85.5% [7] - 去年至今已举办《原神》《第五人格》《光与夜之恋》等联名活动 持续获得年轻消费者 [5] 战略升级规划 - 公司将联名玩法升级为可复制模型 线下影院空间有望成为Z世代聚集地标 [7] - "超级娱乐空间"战略于6月16日正式提出 被定义为"娱乐体验世界观"和"生活搭载系统" [7] - 创新打造的沉浸式观影生态与多元消费场景成为行业新焦点 [9] 行业价值创造 - 公司发挥电影人专业基因 将内容能力 场景打造能力和沉浸式服务迁移至活动现场 [5] - 活动满足Z世代精神消费需求 其消费更注重情感满足与自我构建而非功能付费 [5] - 影院空间不再依赖排片 通过多元化体验获得更大商业想象空间 [5][9]
“未来影像——AI电影国际峰会”在韩举办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04:03
与会者认为,AI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电影工业,带来一场堪比工业革命的深刻变革,但 电影创作的核心本质,依然无法被取代。 金泰勇评价,不同于以往电影中重点使用AI进行科幻部分的表现,几部入选短片使用AI完成了有感染 力的故事演绎,拓宽了技术的应用范围。李少伟分享说:"工具在变,但我们讲述故事、讲述我们自己 故事的渴望,是永恒的。"他认为,AI技术不是来取代电影人的,而是提供给电影人更多的创作自由。 李银河认为,技术的进步打开了新的表达空间,AI不只是工具,更是创意伙伴,帮助创作者在艺术与 情感表达上走得更远。 火山方舟模型策略产品高级总监向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AI在影视里的应用虽然还比较初期, 但是几乎是覆盖了电影制作的全部工作流。从最开始的剧本创作到角色素材的生成,再到环境素材的生 成,再到某一个分镜的生成,甚至是整个电影的创作。AI开拓了创作者们的自由度,帮其提升效率。"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AI生成影视作品目前所处的阶段,就是'奇点'",参加峰会的博纳影业集团影视制 作副总经理曲吉小江告诉记者,"AI技术逐步成熟,整个业界从初期的怀疑排斥到现在慢慢的接受、尊 重并使用,AI生成影视可以说 ...
中国电影盘中跌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06:10
公司股价表现 - 中国电影盘中跌停 跌幅达9.97% [2] - 成交额超15亿元 [2]
猫眼娱乐(1896.HK)1H25财报点评:本地演出票务亮眼 看好IP衍生业务布局
格隆汇· 2025-08-29 11:28
核心观点 - 娱乐内容业务维持行业头部地位 上半年票房前五电影中参与4部 国庆档和跨年档各定档2部主发电影 另有多部重磅待定档电影储备 [1][2] - 票务业务表现亮眼 国内本地演出曲艺/展览/脱口秀品类GMV同比增长超80% 境外演出GMV同比增长超300% 服务滨崎步/权志龙等海外巡演 [1][2][3] - 首次在财报中重点提及IP衍生业务布局 与《罗小黑战记2》开展电影宣发+IP衍生联动 通过实验性运营积累经验 未来有望规模化展开 [1][3][4]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3.75/4.90/6.05亿元 同比增长106.01%/30.82%/23.36% 对应PE为22.57/17.25/13.98倍 [1][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收入24.72亿元 同比增长13.9% 净利润1.79亿元 同比减少37.3% 经调整净利润2.35亿元 同比减少33.2% [2] 娱乐内容业务 - 上半年参与出品发行国产片29部 进口片9部 主发电影24部(同比增9部) 开发电影4部 均创新高 [2] - 参与《唐探1900》《熊出没·重启未来》等头部影片发行出品 [2] - 国庆档参与《刺杀小说家2》《熊猫计划2》主发出品 跨年档参与《朗朗人生》《匿杀》主发出品 [2] - 待定档储备包括《飞驰人生3》《志愿军3》《得闲谨制》《飞行家》等8部重点影片 [2] 娱乐票务业务 - 为张学友/周杰伦/陈奕迅/林俊杰等头部艺人提供票务服务 同时服务Travis Scott/Imagine Dragons等海外艺人国内演出 [2] - 下半年将为五月天/张艺兴/周深/陶喆/王力宏等艺人提供票务服务 [2] - 境外演出服务项目同比增长超300% 包括滨崎步新加坡巡演/权志龙菲律宾巡演/Superpop 2025 Korea等 [3] IP衍生业务 - 深度参与顶流游戏IP电影和顶流国漫IP电影项目 动漫IP/明星IP/影视周边等内容丰富 [3] - 通过快闪主题首映礼+上千家影城快闪店+线上商城等模式开展IP衍生联动 [3]
光线传媒(300251):H1业绩高增 期待后续IP动画电影
新浪财经· 2025-08-28 02:47
核心财务表现 - 25H1总营业收入32.42亿元,同比增长143.00% [1] - 25H1归母净利润22.29亿元,同比增长371.55% [1] - 25H1扣非净利润21.99亿元,同比增长376.71% [1] - Q2单季度营收2.67亿元,环比下降91.01% [1] - Q2归母净利润2.14亿元,环比下降89.40% [1] - 25H1综合毛利率达78.29%,同比提升33.88个百分点 [2] 票房收入与费用结构 - 25H1票房总收入154.63亿元,主要由《哪吒之魔童闹海》驱动 [2] - 销售费用率0.04%,同比下降0.09个百分点 [2] - 管理费用率1.27%,同比下降2.29个百分点 [2] - 研发费用率0.73%,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 [2] - 财务费用率-0.65%,同比上升0.67个百分点 [2] 电影项目进展 - 《花漾少女杀人事件》累计票房2885.9万元 [3] - 《东极岛》累计票房3.73亿元 [3] - 《非人哉:限时玩家》累计票房1413.4万元 [3] - 《三国的星空》定档10月1日上映 [3] - 真人电影储备包括《"小"人物》《她的小梨涡》等6部作品 [3] - 动画电影储备包括《大鱼海棠2》《相思》《姜子牙2》等7部作品 [3] IP运营与产能扩张 - 动画制作团队超170人,计划明后年扩至300人以上 [4] - 目标年产1.5-2部高质量动画电影 [4] - 已组建两个IP运营团队,覆盖超30个品类500多种产品 [4] - 正在筹备电商渠道试运营及线下快闪店 [4] - 游戏团队规模超50人,首款3A游戏在制作中 [4] 全球发行与长尾效应 - 《哪吒2》8月2日起中国大陆全网上线 [2] - 英文配音版登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影院 [2] - 日文配音版正在筹备,预计放映时间长达数年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24.28/12.28/13.63亿元 [5] - 给予25年35倍PE估值,目标价28.96元 [5]
中信建投 TMT周观点
2025-08-24 14:4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AI、电影、国防军工、PCB、覆铜板 - **公司**:微软、Salesforce、Adobe、Applovin、多邻国、Snowflake、Elasticsearch、MongoDB、Unity、谷歌、苹果、字节跳动、快手、英伟达、亚马逊、猫眼娱乐、上海电影、阿里影业、生益电子、沪电股份、生益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AI 应用端公司 - **微软**:2025 财年 AI 应用收入预计接近 120 亿美元,Copilot 业务预计收入 20 亿美元,GitHub 贡献约 6 亿美元,均超预期[1][2] - **Salesforce**:Einstein Automate 营收超 1 亿美元,略低于预期,Data Cloud 营收 10 亿美元,同比增长 120%;以 80 亿美元收购云数据库公司增强数据基础能力,预计 2026 年产生影响[1][2][3] - **Adobe**:4 月 Figma 使用量达 220 亿次,纯 AI 业务占比低但增速显著,预计 2025 年 Q4 翻倍[3] - **Applovin**:财报表现良好,但成本上升红利期接近尾声,三方成交广告地位稳固但增长空间受限[3] - **多邻国**:最新季度 Maxim 渗透率达 7%,用户约 70 万,总体渗透率预计达 15%,Maxim 净收入占比可达 15%-20%[3] AI 基础设施公司 - **Snowflake**:营收同比增长 26%,利润同比增长 25%,上调全年预期;RPO 同比增长 34%,新增高价值客户 606 家;推出 Near Intelligence、OpenFlow 和 Cortex 新型 AI Circle 功能巩固领先地位[1][4] 其他公司动态 - **Unity**:处于困境反转阶段,广告业务受季节性因素有压力;7 月将推出 6.2 版本 AI 引擎,整合 Moses 和 Censusf 功能[7] - **谷歌**:多模态模型日均 TOKEN 消耗量约 16 万亿,VU3 正式版加速多模态商业化进程,VU3 定位服务专业创作者,面向美国 Ultra 订阅用户开放,月定价 249.99 美元[2][8][9] - **苹果**:WWDC 2025 大会预计展示新技术与产品更新,内部测试更强大的大模型,或支持端侧设备运行[1][11][12] - **字节跳动**:将在动力大会宣布豆包大模型家族升级,端侧 AI 产品有望加速落地[1][12] - **快手**:可灵 AI 年化收入运营率(ARR)在 2025 年 3 月突破 1 亿美元,连续两月突破 1 亿人民币营收,为 B 端用户提供服务并为超 1 万家企业客户提供 API 服务[10] 算力需求与应对 - **需求增加原因**:大厂与基础业务深度融合、大型 agent 涌现、多模态任务消耗大量算力[2][13] - **TOKEN 消耗与影响**:谷歌日均约 16 万亿,国内大厂年底预计达 40 - 60 万亿,今年 Q4 国内可能算力不足,国产算力产业链发展斜率更陡峭[2][14] - **海外应对措施**:72 机柜增量集中在铜线、电源、散热、PCB 升级,关注英伟达和亚马逊芯片配套;产业链库存下降,上游备库 1.3 倍,上游材料价格上涨[15][16] 电影行业 - **暑期档**:预期较低,但《姜元弄》《长安荔枝》等优质影片可能带动票房回暖[2][22] - **全年票房**:预计 2025 年可达 500 亿左右,关注底部标的猫眼娱乐[2][23] 其他行业 - **GW 星座卫星互联网项目**:第四批卫星 6 月 6 日成功发射,发射频率逐步加快,今年国防军工领域需求有望回暖[27] - **PCB 板块**:4 - 5 月高阶数通 PCB 订单能见度高,高端产能偏紧;产业链下行风险减弱,供需偏紧格局难缓解,关注 ASIC 产业链和高多层领域企业[28][29] - **覆铜板行业**:常规产品提价,汽车需求旺盛,6 月后涨价节奏趋缓;高速产品供不应求,关注高速覆铜板供应商[30]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数据云和数据层面布局**:Snowflake、Elasticsearch 和 MongoDB 等公司持续投资,巨头收购趋势加强,数据咨询和数据标签订单加速增长[1][6] - **英伟达散热环节**:散热是技术路线升级关键,现有散热技术达极限,散热系统在 IMV 中价值占比高,中国厂商在冷板元器件及部件领域有发展空间[18][19][21] - **上海电影**:8 月 2 日定档《狼山小妖怪》,参投的 AI 玩具公司 6 月中旬发布首款玩具并发售,与卡牌和手办公司合作推出衍生品[24] - **阿里影业**:关注 IP 开发和线下演出市场,暑期或国庆档有望上映《东极岛》,今年有望业绩修复[25][26]
上海电影股价上涨2.23% 参与AI影像作品征集活动
金融界· 2025-08-15 18:57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5日15时 上海电影股价报34 45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 75元 涨幅2 23% [1] - 当日开盘价为33 71元 最高触及34 69元 最低下探33 20元 [1] - 成交量为13 92万手 成交额达4 75亿元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电影制作 发行及放映 并涉及影视IP开发与衍生品运营 [1] - 近期参与发起"未来影像计划"全球AI影像作品征集活动 联合火山引擎及多位中韩电影人 优秀作品将直通釜山电影节 [1] - 主投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票房表现亮眼 刷新中国影史国产二维动画票房纪录 [1] 合作与活动 - 与即梦AI 火山引擎合作推动AI影像创作 活动征集时间为8月8日至8月27日 [1] - 旗下联和院线品牌体验店推出300余款《浪浪山小妖怪》周边衍生品 探索电影衍生经济 [1] 资金流向 - 8月1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602 15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 33亿元 [1]
《浪浪山小妖怪》,刷新纪录
中国证券报· 2025-08-11 12:28
电影票房表现 - 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突破6亿元,刷新中国影史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并连续两天单日票房破亿元,其中8月10日单日票房达1.09亿元 [1] - 2025年电影暑期档(6月至8月)总票房突破87亿元,总观影人次达2.32亿人次,平均票价为37.5元 [3][4] - 2025年全年电影大盘票房(含预售)突破350亿元,历时219天,比2024年提前55天,截至8月11日19:16,全年票房达360.63亿元 [6][7] 影片排名与市场占比 - 暑期档票房前五名影片分别为《南京照相馆》(档期票房22.51亿元,占比25.7%)、《长安的荔枝》(6.65亿元,占比7.6%)、《浪浪山小妖怪》(6.07亿元,占比6.9%)、《侏罗纪世界:重生》(5.62亿元,占比6.4%)和《罗小黑战记2》 [3][4] - 全年票房排名中,《哪吒之魔童闹海》以15.45亿元位居第一(占比42.8%),《南京照相馆》以2.25亿元位列第三(占比6.2%),《浪浪山小妖怪》以0.61亿元位列第九(占比1.7%) [8] 影片制作与出品方 - 《浪浪山小妖怪》由上海电影主投主控,出品方包括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影元文化、中国电影集团和华夏电影发行公司 [3] - 《南京照相馆》出品方包括幸福蓝海、万达电影和上海电影,累计票房超22亿元,打破中国影史暑期档历史片票房纪录 [6] - 《长安的荔枝》出品方包括猫眼娱乐,累计票房达6.65亿元 [6] - 新上映影片《东极岛》累计票房超2亿元,打破过去三年暑期档战争片首映日票房纪录,出品方包括光线传媒、北京文化和大麦娱乐 [6] 市场动态与行业趋势 - 暑期档下半程国产片热度显著提升,《长安的荔枝》《南京照相馆》等影片推动市场热度抬升 [9] - 待映影片中,《捕风追影》(爱奇艺、大麦娱乐出品)和《7天》在网络平台关注度较高,预计将进一步带动市场热度 [6] - 行业分析师认为暑期档口碑佳作频出,重点影片数量多,市场将迎来新的高峰 [9]
上海电影20250512
2025-05-12 15:16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上海电影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务基本盘**:有效内容供给增加使上海电影院线收入和利润反弹,构成业绩基本盘和压舱石,提供稳定现金流 2023 年前,电影放映和发行业务收入占比超 70%,利润近 100% [2][4] - **第二增长曲线**:2023 年起收购上亿元资产依托 IP 变现,如衍生品、游戏流水抽成 2025 年 8 月 2 日定档《小妖怪夏天》动画电影,AI 技术应用与 IP 变现相关的潮品打造带来业务弹性 [2][5] - **运营成本优化**:与院线端重新谈判,将固定租金调整为按净票房比例收取的可浮动模式,缓解运营成本压力,辅以市场化激励机制激发活力 [2][6] - **IP 开发战略**:上海电影集团拥有 60 个知名 IP,如《大闹天宫》《葫芦兄弟》等,还有新 IP《中国奇谭》,公司计划深入挖掘 IP 潜力,不限于商品授权 [2][7] - **票房表现**:2019 年前票房稳定增长,2020 - 2022 年波动大,2023 年暑期档 200 亿票房,2024 年仅《消失的她》破 30 亿 2025 年春节档《哪吒》150 亿票房跻身全球前十,二季度承压,暑期档票房前景乐观 [8] - **暑期档影片**:动画电影有《小妖怪的夏天》《喜羊羊》20 周年大电影、《罗小黑》等 真人电影有《东极岛》《刺杀小说家 2》《满江红》《降维策略》等 [9][10] - **影院运营与发行**:影院自营比例从不到 1%增至超 1%,通过收购单体影院增强 发行业务过去两年表现突出,2024 年 12 月冷档期影片获 7 亿票房,2025 年有《猎狐行动》等 [11] - **IP 授权业务**:基于 IP 衍生品授权业务发展迅速,以潮玩、谷子等产品依托,授权收入和利润翻倍增长 拥有 60 个 IP,若一到两个项目成功,年贡献约 2 亿利润,探索影游联动、AI 玩具等方向 [3][12] - **业绩预期**:2025 年哪吒带动下,院线端占 70%收入和超 90%利润,一季度利润弹性超 40% 依托上影元布局影游联动、AI 玩具等,预计 2025 年业绩 3 亿,2026 年 4 亿,较 2024 年不到 1 亿利润增长超 200%,给予买入评级 [3][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无
上海电影(601595):稳影院基本盘 拓IP新蓝海
新浪财经· 2025-05-10 00:26
公司战略转型 - 2023年开始布局IP运营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1] - 2020-2022年采取"双线并进"策略:控制直营影院成本+收购拥有60个经典IP的上影元[1] - 引入市场化绩效考核与项目追责奖励机制,提升员工主动性[1] 电影主业复苏 - 2024年优质作品制作周期缩短至1-2年,2025年进入产品释放周期[2] - 2025Q1票房刷新影史纪录,直营影院受益于一二线城市高端路线,人均票价高于行业平均[2] - 联和院线市占率稳居全国前列,背靠上影集团参与多部影片发行[2] IP开发业务布局 - 国内IP授权市场渗透率及人均零售额低于日本,增长空间显著[3] - "焕新+变现"策略:建设全产业链基地+探索IP宇宙,商业授权采用"授权金/保底+抽成"模式[3] - 影游联动项目《代号:黑猫警长》游戏和《小妖怪的夏天》电影2025年上映,AI玩具赛道差异化布局[3] 业绩与估值展望 - 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2.8/3.8/4.5亿元,对应PE 52.0/38.6/32.9倍[4] - 短期受益电影行业复苏,中长期依赖"IP+"和"AI+"多元化变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