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动力

搜索文档
烟台市外贸进出口由2020年3243.1亿元增至2024年4723.4亿元
大众日报· 2025-09-19 04:16
外贸进出口表现 - 全市外贸进出口由2020年3243 1亿元增至2024年4723 4亿元 累计增长45 6% [1] - 2024年1-7月全市进出口完成3012 5亿元 同比增长18 2% [1] - 十四五期间跨境电商进出口累计完成超750亿元 市场采购出口超700亿元 [2] 实际使用外资与对外投资 - 实际使用外资累计突破95亿美元 [1] - 对外投资累计达到72 7亿美元 [1] - 2024年1-7月实际使用外资完成6 86亿美元 居全省第3位 [1] - 2024年1-7月对外投资完成13 7亿美元 同比增长6 7% [1] - 十四五期间共推动366家外资企业增资扩股 合同利用外资49 3亿美元 [3] 招商引资成果 - 围绕16条重点产业链实行市区一体化招商 [3] - 年均举办或参加国家 省 市重点招商活动30余场 [3] - 与132家商协会组织签署协议并建立联系 [3] - 引进潍柴新能源动力产业园 万华科威特等重大项目 [3] - 获评2023年山东省唯一中国投资热点城市 [3] 园区发展建设 - 5家园区入选全省三类特色园区 数量全省第一 [4] - 烟台开发区在2024年综合发展绩效评估位列全国第八 [4] - 中韩 中日产业园累计新设日韩资项目300余个 [4] - 实际使用日韩资7亿多美元 [4] - 获批全国首个海上经济开发区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 [4] 外贸企业培育 - 实施外贸骨干 新增实绩双百工程 [2] - 年均新开壶企业1000家以上 [2] - 百家骨干企业增长面始终保持60%左右 [2] - 向5500多家外贸企业推介392场展会 [2] 政策支持体系 - 争取青岛海关出台支持烟台外贸发展30条政策 [2] - 十四五期间累计争取政策试点突破200项 [2] - 累计争取资金22 5亿元 [2] - 省级以上开发区外资和外贸总量占全市比重均达80%以上 [1]
珠海A股半年报:硬科技领涨、并购活跃 营收同比增6.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14:40
珠海A股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概况 - 总体营收达1823.3亿元,同比增长6.2% [1] - 归母净利润174.0亿元,同比下降8.9% [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28.66亿元,同比增长逾三倍 [1] 硬科技板块表现 - 7家硬科技公司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两位数增长 [2] - 纳睿雷达营收增长112.84%,净利润增长458.11% [3] - 珠海冠宇营收同比增长60.12%,净利润同比增长269.08% [4] - 光库科技毛利率稳中有升,现金流保持充裕 [6] 半导体与电子行业动态 - 炬芯科技切入低功耗蓝牙和智能语音处理芯片,市场应用场景扩展 [3] - 全志科技主攻智能终端和车载电子芯片,在国产替代需求下渗透率提升 [3] - 智迪科技切中制造业数字化升级趋势,收入结构优化 [3] 并购与资本运作 - 光库科技完成多起收购,包括拜安实业52%股权、捷普科技100%股权和安捷讯光电100%股权 [6] - 丽珠集团以15.87亿元收购越南IMP的64.81%股权,境外营收占比16.01%,同比增长18.40% [7] - 企业通过外延扩张实现资源整合,提升产业链基础 [6] 市值与市场表现 - 15家珠海上市公司市值超100亿元,其中12家为民营企业 [8] - 东信和平年初至今涨幅156.26%,光库科技涨幅118.11%,博杰股份涨幅110.56% [9][10] - 全志科技市值407.94亿元,涨幅66.62% [9]
一季度,烟台337个省市重点建设类项目开复工率86.4%
齐鲁晚报网· 2025-04-27 10:35
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 烟台市省级重点项目数量连续两年、投资体量连续四年居全省首位 [1] - 今年省市重点项目总投资过千亿元的4个、过百亿元的32个、过十亿元的266个 [1] - 一季度337个省市重点建设类项目开复工率86.4%、投资完成率达27.4%,累计完成投资631.2亿元 [1] - 137个省级重点建设类项目开复工率80.3%,累计完成投资323.4亿元、投资完成率24.7% [1] - 200个市级重点建设类项目开复工率90.5%,累计完成投资307.8亿元、投资完成率31% [1] 项目带动能力 - 一季度61个项目投产,新增产值176.6亿元,预计全年新增产值750亿元 [2] - 裕龙石化、万华蓬莱等标杆项目相继投产并持续释放产能 [2] - 招远核电、万华化学新一代电池材料产业园、潍柴弗迪新能源动力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加紧推进 [2] 要素保障措施 - 实施"清单化管理、责任化落实"机制,压实项目建设责任 [2] - 发挥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服务专员制度效能,保障土地、资金、能耗等要素需求 [2] 未来建设目标 - 力争337个省市重点建设类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全年完成投资2300亿元以上 [2] - 推动"上半年高密度开工、下半年大规模见效",支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