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影视综艺
icon
搜索文档
《赴山海》、《藏海传》领跑,剧综招商各有“惊喜”与“焦虑”?
36氪· 2025-09-19 00:04
爱奇艺亲自盖章"2025品牌主们最爱投的剧",播至18集,双平台剧集品牌露出各达25家,与《赴山海》热播效应同步炸裂的,是它的招商能力。 大剧市场吸金能力依旧?这似乎毋庸质疑。甚至在刚过去的暑期档,它还打破了一些类型题材的限制:严肃文学改编的农村群像剧《生万物》合作品牌数 37家,古装权谋大剧《藏海传》合作品牌数达48个再攀新高。更细化的维度,《锦绣芳华》刷新了集均广数、单集广数等纪录。 但这又不是全部。相比去年同期,超过40家品牌合作的剧集数量大幅下滑,即使面对最头部的内容,客户入局也愈发谨慎;对于大部分剧集,"全集有 广"更是跨不过的硬指标,尤其是到了8月只有一部《生万物》实现了全集有广,其余皆"沦陷"。 与剧集市场"整体降温、两极分化"的走势不同,综艺市场的招商表现在整体上更为"平稳"。这是个喜忧参半的词:一方面,头部综艺动辄10+品牌合作的 时代确实已经过去,综艺招商高点基本落在了8个品牌合作上;另一方面,新综艺在声势和吸金能力上,相比往年更加亮眼。 我们常说"春江水暖鸭先知",长视频招商能力的分化背后,是娱乐营销品牌池的加速洗牌,以及内容市场最真实的发展趋势。前者是消费市场的风向变化 也在真切作用于 ...
“九转大肠小胖”现身,《一饭封神》带动线下餐厅流量
第一财经· 2025-09-10 06:56
节目内容与制作特点 - 节目采用100位厨师同台竞技模式 包括米其林大厨和街头厨师 形成专业与民间厨师的对抗格局[1][3] - 运用纪录片式拍摄手法和电影级视觉效果呈现烹饪过程 单集首播热度达9619.23 五度登顶综艺热度榜榜首[1][3] - 设置严格淘汰机制 首期120分钟内淘汰68位厨师 营造紧张刺激的竞技氛围[3] - 评委阵容包括谢霆锋 张勇(新荣记创始人)和郑永麒(世界五十佳餐厅代表) 陈晓卿担任总顾问[1][7] 选手构成与话题效应 - 选手涵盖多元背景 包括90后女性厨师 00后新生代和71岁资深厨师 并赋予特色绰号如"甜心先生""九转大肠小胖"增强辨识度[3][5] - 复活往届热门选手如"西瓜头小胖"(曾参与《顶级厨师》制造网络热梗)有效引发观众怀旧情绪[5] - 出现严格评判案例 如"客家冲击波"因使用吹风机导致鸽皮过硬遭淘汰 "甜心先生"因摆盘过度致菜品变凉被淘汰[4][5] 行业影响与市场表现 - 节目带动线下餐饮消费热潮 同款餐厅总曝光人次增长166% 交易用户数增长42% 线上订单量增长43%[10] - 具体案例显示:厦门黑珍珠餐厅收藏量月环比飙升11倍 成都餐厅单日售出数百份同款香辣蟹套餐 上海餐厅曝光增幅超700%[10] - 节目填补美食综艺市场空白 采用高成本制作模式 延续从1999年《天天饮食》到《舌尖上的中国》的美食内容传统[8][9] 美食综艺发展脉络 - 中国美食综艺历经多阶段演变:从教学类《天天饮食》到纪录片式《舌尖上的中国》 再发展到文旅结合型《三餐四季》等节目[8][9] - 国际成功案例如Netflix《黑白厨师》(连续三周全球非英语节目榜首)和日本《铁人料理》为国内制作提供参考范式[9] - 当前美食综艺普遍采用"美食+"模式 融合旅行 人文情感元素 但多数未能实现爆款突破[8][9]
剧综招商2025: 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36氪· 2025-08-01 02:40
剧集广告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剧集广告招商品牌数量412个 同比下降26% [10] - 剧集行业上新节目总量123部 同比下降8.9% [10] - 古装大剧赛道表现突出 《藏海传》获59个品牌合作 《国色芳华》获53个 《长安的荔枝》获38个 [12] - 罪案/悬疑类剧目数量同比增长89% 招商增幅达29% 《大奉打更人》《以法之名》《棋士》等剧目招商数量均超25个 [15] 综艺广告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综艺市场招商品牌数量518家 同比下降10% [19] - 综艺节目总量282档 同比下降11% [19] - 新综艺项目表现亮眼 《央央好物嗨购派》获108个品牌合作 《一路繁花》获9个 《亚洲新声》获7个 [16][18] - 头部综艺招商数量显著减少 仅4档节目达成10+品牌合作 包括《央央好物嗨购派》《品牌强国之路第三季》《乘风2025》《种地吧第三季》 [19] 市场结构变化 - 行业二八效应加剧 超头部项目获得主要广告资源 腰部项目招商困难 [6] - 综艺招商出现新势力 "综一代"新综艺项目展现强劲招商能力 [16] - 创新广告玩法获得成效 如外星人电解质水通过魔性洗脑歌营销 伊利甄稀结合剧情进行产品转化 [15] 行业整体趋势 - 剧集和综艺广告市场从高速增长期进入平稳发展期 [21] - 品牌客户投放热情减弱 与市场热度降低、爆款减少趋势相符 [12] - 行业需要适应"勒紧裤腰带"的新常态 开发者需更加注重项目盈利性 [21]
《一饭封神》“抢跑”,三大平台“厨神综艺”决战暑综之巅?
36氪· 2025-07-24 00:52
暑期综艺市场格局 - 今年暑期综艺市场以"美食"为核心主题 三大视频平台(腾讯 爱奇艺 优酷)均在厨艺类综艺(厨综)领域展开同档竞赛 [1] - 腾讯视频《一饭封神》率先开播 采用"大逃杀"式淘汰赛制 首轮从100位厨师中仅保留16位 淘汰率高达84% [1][4] - 爱奇艺《美味的胜利》定档8月 设置12位精英名厨对阵90位民间厨师 优酷《炙热游戏:百厨大战》8月末播先导片 汇集近百位厨师 [10][11] 节目制作特点 - 《一饭封神》采用纪录片式拍摄手法 取消传统真人秀的声效和花字设计 通过评委试吃特写和厨师独白营造紧张感 [4] - 节目组邀请顶级行业资源 包括谢霆锋 新荣记创始人张勇 世界50佳餐厅主厨郑永麒 以及《舌尖》总导演陈晓卿担任顾问 [4] - 选手设定强化符号化特征 如"灶台老顽童""伦敦面条女王"等 通过人物叙事展现厨师职业多元面貌 [6][8] 行业内容趋势 - 美食内容呈现从纪录片式深度向真人秀式互动演变 近年更强调厨师第一视角叙事 增强观众参与感 [12][13] - 厨艺综艺具有产业链价值 能提升厨师个人IP影响力 带动线下餐饮流量 形成从内容到消费的闭环 [15][16] - 平台在厨综领域展开差异化竞争 内容定位兼顾文化内涵与娱乐性 反映对餐饮市场发展前景的乐观预期 [16][18] 市场反馈与竞争 - 《一饭封神》首期播出时长超3小时 市场讨论热度高于实际播放表现 [8] - 三大平台厨综均聚焦"阶层对抗"主题 但赛制设计各有特色 预计8-9月将形成集中竞争态势 [11] - 行业参考Netflix《黑白大厨》成功模式 显示中国厨艺综艺正向更专业 更具文化深度的方向发展 [16]
跟着演出去旅行 成都青羊编织文旅融合消费新范式
搜狐财经· 2025-07-02 13:47
文旅融合消费新范式 - 青羊区2024年共举办各类演出超3000场,票房收入约2亿元,形成文旅融合消费新范式[1] - "五一"假期青羊区累计接待游客278.4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亿元,演艺演出表现亮眼[6] - 非遗博览园自2019年起累计举办超40场户外音乐节,2021年创下一年8场的峰值纪录[4] 音乐节经济效应 - 成都仙人掌音乐节未开演已吸引大麦平台6万"想看"点击量[3] - 2025草莓音乐节首日观众2.3万人次,两日累计5万人次,跨城观众占比达50%[4] - 跨城乐迷带动交通、住宿、餐饮、景区等消费领域全面开花,形成"票根经济"效应[4][5] 文化演艺品牌建设 - 《花重锦官城》跻身成都十大文化新品牌,2022年上演以来吸引数万观众打卡[1][6] - 四川大剧院推出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乐和长歌》和音乐剧《古蜀·三星堆》[6] - 明堂NUSPACE年办近100场演出,西村LIVE举办夏至音乐日等多元文化活动[6] 暑期演艺市场动态 - 四川大剧院暑期将上演《英歌》《王阳明》《孔雀》等非遗及经典舞剧[7] - 文殊坊妙剧场暑期常态化演出《花重锦官城》,以剧目作为城市文化窗口[9] - 非遗博览园将迎来《遗忘的时光》等影视剧取景拍摄[9] 影视综艺文旅联动 - 微短剧《她的月光曲》《我的军师是孔明》融入青羊市井元素创新文化传播[9] - 综艺《哈哈哈哈哈》在青羊取景后获腾讯全网热搜第一,话题讨论量4.9万[9] - 影视作品取景地预计将吸引游客打卡,形成"镜头旅游"新趋势[9]
芒果发布2025年新片单:《向往的生活》重启 《还珠》系列将改编短剧
新浪科技· 2025-05-16 05:14
公司战略与创新 - 公司2025年的战略底色是突破与创新,强调将创意转化为无可替代的IP,并将内容热度转化为品牌长效资产 [1] - 公司拥有127个团队和7大赛道,专注于IP打造和内容创新 [1] - 公司提出"样片计划"战略,会上首次亮相13部样片 [1] 智能化商业体系与品牌共创 - 公司智能化商业体系与品牌双向共创,实现从广告曝光、会员权益、用户沉淀到产品转化的品效销闭环 [1] - 内容效果评估采用全链路追踪方式 [1] 产业生态与业务拓展 - 公司产业生态纵深推进,覆盖微短剧、研学、新型线下演唱会、动漫游戏、IP主题集市和沉浸式文旅等多个领域 [1] - 线上线下业务拓展,旨在实现品牌价值的全域共振 [1] 综艺内容规划 - 经典IP《乘风》将开启户外篇,《歌手》将打造超高清直播,《声生不息》将发起青春季,《向往的生活》将重启 [1] 微内容与IP开发 - 现象级国民大IP如《还珠》系列、《橘祥如意》、《新龙门客栈》将改编为短剧 [1] - 公司开发20余部综衍剧,包括《乘风》衍生的职场主题短剧《三十而励》和文物保护题材的《全员加速中赏金猎人》 [1] 合作与新产品 - 公司与无忧传媒达成长期合作,专注于达人培育与内容后链路挖掘,打造轻体量高效转化链路 [2] - 公司与宁德时代、阿维塔两大科技品牌联合共创访谈IP《背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