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饭封神》

搜索文档
爱优腾拼“厨艺”,美食综艺何时重回爆款行列?
36氪· 2025-09-17 08:58
行业趋势 - 2024年韩国美食竞技节目《黑白厨师:料理阶级战争》成为网飞非英语剧集播放冠军 采用厨师烹饪对抗和《鱿鱼游戏》"大逃杀"规则[1] - 国内长视频平台集中发力美食竞技综艺 腾讯视频《一饭封神》和优酷《炙热游戏:百厨大战》已上线 爱奇艺《美味的胜利》和抖音《闪光厨神》正在制作中[1] - 新一代厨综竞技性更强 沿用百人大逃杀和阶级比拼形式 为观众带来新鲜感[3] 历史发展 - 2012年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现象级爆火 以地域美食和人物故事展现民族人文情怀 带动全球观众对中国美食文化的关注[3] - 同年央视《厨王争霸》提升美食综艺竞技性和娱乐性 邀请国内外顶尖厨师对决 实现文化碰撞与交流[3] - 国产美食综艺分化为两个赛道:专业化美食纪录片(如《风味人间》《早餐中国》)和娱乐化"美食+"综艺(如《十二道锋味》《中餐厅》)[5][7] 市场现状 - 美食综艺曾经历爆发式增长 成为综艺市场重要元素 但后期出现形式同质化套路化问题[8] - 节目创新面临两难:改革可能流失观众(如《拜托了冰箱》轰趴季豆瓣评分仅3.4) 不改则缺乏新鲜感(如《中餐厅》第九季未进热度周榜前十)[10] 节目表现 - 《一饭封神》和《炙热游戏》市场占有率未进入云合综艺日榜前十 灯塔专业版市占率榜单分别排名第八和第九[13] - 两档节目获得可观品牌招商:《一饭封神》吸引海天、美团团购、农夫山泉等品牌 《炙热游戏》获得李锦记、淘宝闪购、金龙鱼等赞助[13] - 节目连接线下消费场景 《一饭封神》发布遍布全国的数十家厨师餐厅指路 推动线下消费复苏[13] 挑战与机遇 - 美食竞技模式在中国出现水土不服 未能催生新爆款 但现阶段难言失败[13] - 以厨艺比拼为核心的模式缺乏明星流量带动 如何通过内容吸引观众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13]
“九转大肠小胖”现身,《一饭封神》带动线下餐厅流量
第一财经· 2025-09-10 06:56
节目内容与制作特点 - 节目采用100位厨师同台竞技模式 包括米其林大厨和街头厨师 形成专业与民间厨师的对抗格局[1][3] - 运用纪录片式拍摄手法和电影级视觉效果呈现烹饪过程 单集首播热度达9619.23 五度登顶综艺热度榜榜首[1][3] - 设置严格淘汰机制 首期120分钟内淘汰68位厨师 营造紧张刺激的竞技氛围[3] - 评委阵容包括谢霆锋 张勇(新荣记创始人)和郑永麒(世界五十佳餐厅代表) 陈晓卿担任总顾问[1][7] 选手构成与话题效应 - 选手涵盖多元背景 包括90后女性厨师 00后新生代和71岁资深厨师 并赋予特色绰号如"甜心先生""九转大肠小胖"增强辨识度[3][5] - 复活往届热门选手如"西瓜头小胖"(曾参与《顶级厨师》制造网络热梗)有效引发观众怀旧情绪[5] - 出现严格评判案例 如"客家冲击波"因使用吹风机导致鸽皮过硬遭淘汰 "甜心先生"因摆盘过度致菜品变凉被淘汰[4][5] 行业影响与市场表现 - 节目带动线下餐饮消费热潮 同款餐厅总曝光人次增长166% 交易用户数增长42% 线上订单量增长43%[10] - 具体案例显示:厦门黑珍珠餐厅收藏量月环比飙升11倍 成都餐厅单日售出数百份同款香辣蟹套餐 上海餐厅曝光增幅超700%[10] - 节目填补美食综艺市场空白 采用高成本制作模式 延续从1999年《天天饮食》到《舌尖上的中国》的美食内容传统[8][9] 美食综艺发展脉络 - 中国美食综艺历经多阶段演变:从教学类《天天饮食》到纪录片式《舌尖上的中国》 再发展到文旅结合型《三餐四季》等节目[8][9] - 国际成功案例如Netflix《黑白厨师》(连续三周全球非英语节目榜首)和日本《铁人料理》为国内制作提供参考范式[9] - 当前美食综艺普遍采用"美食+"模式 融合旅行 人文情感元素 但多数未能实现爆款突破[8][9]
百位厨师对决《一饭封神》,展现中华饮食“守正出新”文化活力
新京报· 2025-08-27 04:11
节目内容与制作 - 汇聚100位优秀厨师进行中国美食界巅峰对决 [1][2] - 以不论出身只论实力的专业主义精神奠定严肃竞技基调 [3] - 谢霆锋、张勇、郑永麒Vicky组成评审团进行多维度评判 [3] - 节目组打造专业灶台与舞台 并邀请《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担任顾问 [3] - 通过真实立体的中国厨师群像建立独特内容差异 [4] 文化价值与社会影响 - 精准切中助力餐饮行业复苏脉搏 呼应国民文化自信 [2] - 展现新一代厨师全新精神面貌与创作理念 打破刻板印象 [4] - 57岁选手在厨房重获自信 00后厨师22岁获黑珍珠一钻 [4] - 深刻诠释中华饮食守正出新的文化活力 [5] - 大厨在团队战中反思餐饮对强刺激的过度追求 [5] 商业转化与行业赋能 - 成功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消费动力与文化影响力 [2] - 多位参赛主厨餐厅实现人气与营业额双重跃升 [6] - Ken's Kitchen荣获大众点评面馆三榜Top1大满贯 [6] - 北京华尔道夫酒店预订量翻倍 The Georg销售额涨幅超365% [6] - 成为推动餐饮文化发展的新引擎 有效激活消费市场 [6]
《一饭封神》火爆背后,给了堂食餐饮什么启示?
虎嗅· 2025-08-25 08:45
节目内容与形式 - 综艺节目《一饭封神》火爆全网 通过百元套餐模拟战形式将餐饮经营博弈呈现于综艺舞台 [1] - 节目形式为餐饮经营模拟竞赛 聚焦百元套餐定价与品质平衡 [1] 行业启示 - 节目向餐饮行业传递核心启示:回归餐饮价值本质是高品质餐饮发展出路 [1] - 强调餐饮经营需关注价值本质而非单纯价格竞争 [1]
从味觉到情感,海天借《一饭封神》重构品牌叙事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11 01:33
综艺冠名与品牌文化传播 - 公司冠名国内首档美食竞技综艺《一饭封神》,通过"百厨争锋"宏大场面与创新赛制引爆暑期档,节目包含跨国挑战和非遗技艺展示环节 [1][3] - 此次冠名是公司"文化+品牌"双轮驱动的创新实践,从2013年建设酱油文化博物馆到2024年支持全球首部酱油主题纪录片,形成系统化文化叙事 [3] - 节目深度融入公司老抽、生抽、蚝油产品,通过不同菜系竞技展现传统酿造工艺的价值,传递"正宗中国味"的品牌理念 [3][4] 营销策略与数字化转型 - 围绕综艺打造"内容+场景+社交"全链路营销体系,推出"美味封神榜"推动同款餐厅登顶大众点评热点TOP榜,实现内容到消费的闭环 [5] - 通过"海天干饭节"整合多渠道资源形成业务闭环,利用"云厨房"直播强化消费者互动,提升品牌曝光与销售转化效率 [5][8] - 营销战略从单一赞助升级为全链路布局,实现品牌曝光到销售转化、单向传播到互动参与的转变,为传统品牌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8] 品牌年轻化与价值升级 - 公司持续创新营销实现老字号转型,1999年以"酱油第一声"登陆央视开创行业先河,2016年起借力《极限挑战》《中餐厅》等头部综艺奠定国民品牌地位 [8][10] - 2023年推出酱油冰淇淋快闪活动融合传统工艺与年轻喜好,2024年开展"科普大求真"项目通过趣味直播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8][10] - 通过"小粉盖"公益行动定制捐赠产品关爱特殊人群,配套开展营养健康科普活动,传递品牌社会担当 [10]
暑期档的超新鲜与不过时:《扫毒风暴》登顶,喜综热度持续
南方都市报· 2025-08-10 00:45
剧集市场表现 - 2025暑期档剧集竞争激烈,《扫毒风暴》以豆瓣8分、腾讯视频站内热度2.8万+、单日播放量3000万+的成绩取代《以法之名》成为新榜首 [2][8] - 《以法之名》虽全网有效播放量达15.6亿、热度6162万,但豆瓣评分从7.8下滑至6.9,主要因结局争议 [14] - 古装IP剧《凡人修仙传》优酷站内热度破万创纪录,但剧情压缩和选角争议导致口碑分化 [16][17] - 《锦绣芳华》延续前作热度,微博话题何惟芳蒋长扬亲好猛单日阅读量破亿,但续集间隔半年引发观众疲劳 [17][18] 综艺市场动态 - 旅行探索类《地球超新鲜》开播即登顶,以2.5分优势领先《奔跑吧第九季》 [19] - 脱口秀综艺《喜单2》和《脱友2》女演员占比达39%,女性议题带动99个微博热搜和69个小红书TOP1话题 [22] - 《一饭封神》因抄袭网飞《黑白厨师》引发争议,赛制、评委配置和舞台设计高度雷同,但娱乐化改编吸引非专业观众 [29][30] 内容制作趋势 - 刑侦题材持续走强,《扫毒风暴》通过重剪镜头、简化叙事优化观看体验,豆瓣评分稳定在7.6分 [8][9] - 古装剧IP开发面临挑战,《凡人修仙传》男频内容女性化改编引发原著粉不满 [17] - 综艺内容女性向升级,脱口秀节目通过性骚扰、家庭暴力等议题制造话题热度 [22][23] 平台数据亮点 - 腾讯视频《扫毒风暴》单日涨幅创平台纪录,CCTV-8收视率从1.35%反弹至1.7557% [8] - 优酷《凡人修仙传》开播三天热度破万,市占率达7.7% [16] - 《喜单2》首播斩获99个微博热搜,《脱友2》三期节目小红书登顶64个热点 [22]
《一饭封神》“抢跑”,三大平台“厨神综艺”决战暑综之巅?
36氪· 2025-07-24 00:52
暑期综艺市场格局 - 今年暑期综艺市场以"美食"为核心主题 三大视频平台(腾讯 爱奇艺 优酷)均在厨艺类综艺(厨综)领域展开同档竞赛 [1] - 腾讯视频《一饭封神》率先开播 采用"大逃杀"式淘汰赛制 首轮从100位厨师中仅保留16位 淘汰率高达84% [1][4] - 爱奇艺《美味的胜利》定档8月 设置12位精英名厨对阵90位民间厨师 优酷《炙热游戏:百厨大战》8月末播先导片 汇集近百位厨师 [10][11] 节目制作特点 - 《一饭封神》采用纪录片式拍摄手法 取消传统真人秀的声效和花字设计 通过评委试吃特写和厨师独白营造紧张感 [4] - 节目组邀请顶级行业资源 包括谢霆锋 新荣记创始人张勇 世界50佳餐厅主厨郑永麒 以及《舌尖》总导演陈晓卿担任顾问 [4] - 选手设定强化符号化特征 如"灶台老顽童""伦敦面条女王"等 通过人物叙事展现厨师职业多元面貌 [6][8] 行业内容趋势 - 美食内容呈现从纪录片式深度向真人秀式互动演变 近年更强调厨师第一视角叙事 增强观众参与感 [12][13] - 厨艺综艺具有产业链价值 能提升厨师个人IP影响力 带动线下餐饮流量 形成从内容到消费的闭环 [15][16] - 平台在厨综领域展开差异化竞争 内容定位兼顾文化内涵与娱乐性 反映对餐饮市场发展前景的乐观预期 [16][18] 市场反馈与竞争 - 《一饭封神》首期播出时长超3小时 市场讨论热度高于实际播放表现 [8] - 三大平台厨综均聚焦"阶层对抗"主题 但赛制设计各有特色 预计8-9月将形成集中竞争态势 [11] - 行业参考Netflix《黑白大厨》成功模式 显示中国厨艺综艺正向更专业 更具文化深度的方向发展 [16]
前瞻下半年综艺:同题对打,越斗越猛
36氪· 2025-07-14 01:30
核心观点 - 下半年综艺市场将延续"同题对打"和"搞事话题"两大核心趋势 通过平台间同类型节目的高强度竞争推动内容质量提升 并借助话题性内容实现破圈传播 [3][12][14] 同题对打趋势 - 音乐综艺领域形成三强对决:《歌手2025》聚焦多世代歌手直播创新 《亚洲新声》展现00后亚洲歌手文化格局 《让我来唱》创造66直播间音乐竞技新体验 [3] - 喜剧综艺进入暑期档竞争:《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2》借助李宇春话题助推女演员破圈 《喜剧之王单口季2》以新人涌现制造爆冷话题 《喜人奇妙夜2》正筹备差异化内容 [5] - 厨艺综艺迎来复兴:腾讯视频《一饭封神》集结谢霆锋等六人评审团 汇集21钻黑珍珠和17星米其林团队成员 优酷《炙热游戏:百厨大战》作为S+级综艺由成功制作团队操刀 [7][8][10] - 婚恋综艺多方参战:腾讯视频《心动的信号8》作为长寿IP持续制作 优酷筹备S级明星情感节目《爱有千百种》对标芒果TV《再见爱人》 [10] 搞事话题策略 - 情感观察类节目通过明星八卦和亲密关系反思实现破圈 《爱有千百种》和《再见爱人》典型体现该传播规律 [14] - 创新节目模式涌现:爱奇艺《大娱乐家》首创喜剧综艺单元剧模式 结合社会热点设计环节 由严敏等顶尖人才参与制作 [16] - 旅行类综艺持续发力:芒果TV《花儿与少年7》集结那英等话题艺人 优酷《盲盒旅行局2·海岛季》需强化艺人爆点营销以应对竞争 [17] - 芒果TVIP储备丰富:下半年将推出《密室大逃脱7》《披荆斩棘5》《我家那闺女2025》等7档系列节目 均具备成熟落地能力 [19] 平台竞争格局 - 长视频平台通过同题竞争提升内容开发效率 同一题材面临市场公正检视促使平台严格把关质量 [3][12] - 平台需选择在大热赛道博出优质内容或将创意快速落地形成IP 以在市场竞争中确立地位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