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检测分析
icon
搜索文档
胜科纳米上半年实现营收2.39亿元 同比增长29.03%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03:1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9亿元 同比增长29.03% [1] - 归母净利润3336.86万元 同比增长11.48% [1] - 扣非净利润3152.40万元 同比增长19.00% [1] - 拟每10股派现0.50元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016.56万元 占半年度净利润比例60.43% [1] 业务与市场地位 - 主营业务为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服务 包括失效分析、材料分析和可靠性分析 [2]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4.15亿元 其中境内收入3.64亿元 [2] - 在失效分析及材料分析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约7.44% 2024年该领域收入达3.53亿元 [3] - 在技术难度更高的失效分析领域销售收入规模领先主要竞争对手 [3]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半导体产业低容错率与技术迭代推动检测分析需求增长 [2] - 半导体专业化分工使检测分析逐步分化为独立产业 [2] - 第三方检测凭借专业性、高效性和中立性获得蓬勃发展 [2] - 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趋势为国内第三方检测市场提供发展契机 [2] 竞争优势 - 检测服务能力获客户广泛认可 市场地位持续提升 [3] - 在客户规模、技术能力和市场区位方面形成综合竞争力 [3] - 已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第三方半导体检测分析实验室之一 [3]
胜科纳米: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6:1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2.39亿元,同比增长29.03%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36.86万元,同比增长11.48% [3] - 基本每股收益0.09元/股,稀释每股收益0.09元/股,均同比增长12.50% [3]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40亿元,拟实施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的利润分配方案 [1] 业务结构分析 - 失效分析业务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25.08%,占总收入64.03% [8] - 材料分析业务收入7936.66万元,同比增长38.21%,占总收入33.18% [8] - 可靠性分析业务收入628.20万元,同比增长16.36% [8] - 先进工艺领域(28nm及以下制程、先进封装等)收入占比达74% [15] 技术研发进展 - 研发投入2695.91万元,同比增长25.09%,占营业收入比例11.27% [3][16] - 拥有55项专利(发明专利40项,实用新型15项)及14项软件著作权 [17] - 正在研发第五代检测分析产线,预计明后年推出 [10] - 研发人员110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40.91% [32]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累计服务全球客户2000余家,覆盖半导体全产业链客户 [4][14] - 在失效分析及材料分析领域的国内市场份额领先 [4] - 先进制程覆盖能力达到3nm,处于行业前列 [15][21] - 通过ISO9001、ISO17025、CMA和CNAS等权威资质认证 [11][22] 产能布局与扩张 - 在苏州、南京、福建、深圳、青岛、北京等地多点布局实验室 [5][11] - 北京实验室于2025年6月基本完成建设,分析仪器正陆续调试 [11] - 境外收入2651.90万元,同比增长14.13%,主要来源于新加坡子公司 [20]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460亿美元,同比增长18.9% [4] - 中国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市场规模2024年约47.47亿元 [4] - 预计2027年中国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分析市场空间将达98.63亿元 [10] - AI、智能驾驶、5G通信等技术发展推动高端检测需求增长 [9][10] 商业模式创新 - 首创"Labless"商业模式,解决厂内实验室高成本、技术迭代慢等问题 [4][12] - 已连续举办三届半导体第三方分析检测生态圈战略大会(SPATE) [19][27] - 自主开发实验室管理系统,实现数字化运营管理 [18]
淳厚基金调研上市公司胜科纳米,旗下淳厚利加混合A(011563)备受市场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4-29 05:46
基金概况 - 淳厚利加混合A(基金代码:011563)是淳厚基金旗下的一只混合型基金,成立于2022年7月29日 [1] - 现任基金经理由翟羽佳和江文军共同担任,翟羽佳自2022年7月29日起任职,总管理规模达0.02亿元 [1] - 基金投资目标是在严格控制风险、保持资产流动性的基础上,通过大类资产配置,力争为基金份额持有人创造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稳定收益 [1] - 截至2025年4月25日,淳厚利加混合A近一年回报达10.25%,跑赢基金比较基准增长率(4.93%)和中证混合型基金指数回报(6.33%) [1] - 机构持有人比例达9.64%,半年间增长9.64个百分点,基金从业人员持有比例为85.21%,持有份额数达85.55万份 [1] 行业调研 - 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助推半导体检测分析需求爆发 [2] - 半导体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分析市场空间广阔,Labless模式逐渐受到行业认可 [2] - 半导体技术更新迭代催生大规模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的研发投入推动第三方检测分析需求增长,先进制程发展下检测分析需求持续提升 [2] 公司业务模式 - 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实行订单式生产 [2] - 根据样品情况及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检测分析方案设计,并按照测试方案对样品进行检测 [2] - 销售模式为直销模式,直接面向客户提供服务 [2] - 通过自身积累的半导体产业链先进检测技术与分析经验,以专业高效的检测分析能力为基础,实现客户营销 [2] 公司竞争优势 - 技术研发优势:分析能力聚焦先进工艺,先进制程的覆盖能力可以达到3nm [2] - 行业地位优势:业务体量已处于国内前列,具备行业内较为领先的市场地位 [2] - 市场认可优势: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已在行业内树立较强的品牌效应 [2] - 人才优势:技术骨干人员多数具有顶尖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学习和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代工企业的工作经验 [2] - 国际化优势:在中国与新加坡均设有实验室,同部分国际巨头长期合作 [2] 公司发展规划 - 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紧抓国内半导体发展机遇,在先进制程、先进封装、高性能芯片、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等领域持续布局 [2] - 重点加强车规级芯片失效分析、可靠性分析领域的布局 [2] - 积极拓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新领域,向更加综合的检测分析厂商发展 [2] - 通过国内多点布局,扩大客户辐射范围,通过实验室的标准化复制模式,实现业务的快速拓展 [2]
胜科纳米IPO:20年挖掘“护城河”收获营利双高 产销研三线同步布局保障未来成长
新浪证券· 2025-03-25 06:08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实验室 提供失效分析(FA) 材料分析(MA) 可靠性分析(RA)服务 被喻为"芯片全科医院" [2] - 失效分析业务是主要营收来源 2024年上半年占比66.10% 材料分析业务成长迅速 同期占比30.99% [2] - 在细分市场占有率7.86% 2023年失效分析及材料分析市场规模41.47亿元 公司收入3.26亿元 [4] 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收从1.20亿元提升至4.15亿元 复合增速36.26% 归母净利润从0.19亿元提升至0.82亿元 复合增速44.17% [5] - 毛利率显著优于同业 报告期内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4.41% 53.84% 54.28% 45.04% 高出同业平均水平约15个百分点 [5][6] - 研发费用率持续高于同业 报告期内分别为13.45% 12.61% 10.80% 11.62% 同业平均为7.36% 8.20% 9.30% 11.01% [7][8] 行业前景 - 半导体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分析市场2023年规模80亿元 预计2027年达180-200亿元 复合增速超20% [3] - 失效分析与材料分析领域技术门槛高 面临样本稀缺性 现象偶发性 数据解读要求高等挑战 [4] 技术优势与团队 - 核心技术团队具有新加坡国立大学 南洋理工大学 北京大学等顶尖名校及知名半导体企业背景 [4] - 累计服务全球客户2000余家 深耕市场20余年 [4] 产能扩张与地域布局 - IPO募资3.66亿元 主要用于"苏州检测分析能力提升建设项目" 投资总额近3亿元 [1][10] - 2024年上半年新建深圳 青岛实验室 青岛实验室8月实现单月盈利 深圳实验室预计2025年盈利 [10] - 已形成苏州为中心 辐射长三角 珠三角 覆盖东南亚的业务布局 [11] - 南京实验室2024年上半年收入2572.52万元 净利润438.82万元 同比增长24.45% [12] - 福建实验室2024年上半年收入2730.36万元 净利润167.23万元 同比增长81.29% [12] 客户拓展与新领域布局 - 与比亚迪 蔚来 理想 宁德时代等车企在可靠性检测及失效分析方面建立合作 [9] - 在航空航天领域与Thales及航天科研院所合作 提供原子力表面形貌分析 [9] - 在生物医药领域合作客户包括迈柯唯医疗 同心医疗等 [9] - 2024年与中兴通讯 屹唐半导体 通富微电 中科院微电子所等新客户建立合作 [13] 未来发展重点 - 重点加强车规级芯片失效分析布局 已跨过AEC-Q100认证门槛 [9] - 积极拓展航空航天 生物医药等新领域 [9] - IPO募投项目预计内部收益率17.77% 2026年达产率约7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