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检测分析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胜科纳米: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6:1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2.39亿元,同比增长29.03%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36.86万元,同比增长11.48% [3] - 基本每股收益0.09元/股,稀释每股收益0.09元/股,均同比增长12.50% [3]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40亿元,拟实施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的利润分配方案 [1] 业务结构分析 - 失效分析业务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25.08%,占总收入64.03% [8] - 材料分析业务收入7936.66万元,同比增长38.21%,占总收入33.18% [8] - 可靠性分析业务收入628.20万元,同比增长16.36% [8] - 先进工艺领域(28nm及以下制程、先进封装等)收入占比达74% [15] 技术研发进展 - 研发投入2695.91万元,同比增长25.09%,占营业收入比例11.27% [3][16] - 拥有55项专利(发明专利40项,实用新型15项)及14项软件著作权 [17] - 正在研发第五代检测分析产线,预计明后年推出 [10] - 研发人员110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40.91% [32]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累计服务全球客户2000余家,覆盖半导体全产业链客户 [4][14] - 在失效分析及材料分析领域的国内市场份额领先 [4] - 先进制程覆盖能力达到3nm,处于行业前列 [15][21] - 通过ISO9001、ISO17025、CMA和CNAS等权威资质认证 [11][22] 产能布局与扩张 - 在苏州、南京、福建、深圳、青岛、北京等地多点布局实验室 [5][11] - 北京实验室于2025年6月基本完成建设,分析仪器正陆续调试 [11] - 境外收入2651.90万元,同比增长14.13%,主要来源于新加坡子公司 [20]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460亿美元,同比增长18.9% [4] - 中国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市场规模2024年约47.47亿元 [4] - 预计2027年中国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分析市场空间将达98.63亿元 [10] - AI、智能驾驶、5G通信等技术发展推动高端检测需求增长 [9][10] 商业模式创新 - 首创"Labless"商业模式,解决厂内实验室高成本、技术迭代慢等问题 [4][12] - 已连续举办三届半导体第三方分析检测生态圈战略大会(SPATE) [19][27] - 自主开发实验室管理系统,实现数字化运营管理 [18]
淳厚基金调研上市公司胜科纳米,旗下淳厚利加混合A(011563)备受市场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4-29 05:46
基金概况 - 淳厚利加混合A(基金代码:011563)是淳厚基金旗下的一只混合型基金,成立于2022年7月29日 [1] - 现任基金经理由翟羽佳和江文军共同担任,翟羽佳自2022年7月29日起任职,总管理规模达0.02亿元 [1] - 基金投资目标是在严格控制风险、保持资产流动性的基础上,通过大类资产配置,力争为基金份额持有人创造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稳定收益 [1] - 截至2025年4月25日,淳厚利加混合A近一年回报达10.25%,跑赢基金比较基准增长率(4.93%)和中证混合型基金指数回报(6.33%) [1] - 机构持有人比例达9.64%,半年间增长9.64个百分点,基金从业人员持有比例为85.21%,持有份额数达85.55万份 [1] 行业调研 - 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助推半导体检测分析需求爆发 [2] - 半导体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分析市场空间广阔,Labless模式逐渐受到行业认可 [2] - 半导体技术更新迭代催生大规模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的研发投入推动第三方检测分析需求增长,先进制程发展下检测分析需求持续提升 [2] 公司业务模式 - 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实行订单式生产 [2] - 根据样品情况及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检测分析方案设计,并按照测试方案对样品进行检测 [2] - 销售模式为直销模式,直接面向客户提供服务 [2] - 通过自身积累的半导体产业链先进检测技术与分析经验,以专业高效的检测分析能力为基础,实现客户营销 [2] 公司竞争优势 - 技术研发优势:分析能力聚焦先进工艺,先进制程的覆盖能力可以达到3nm [2] - 行业地位优势:业务体量已处于国内前列,具备行业内较为领先的市场地位 [2] - 市场认可优势: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已在行业内树立较强的品牌效应 [2] - 人才优势:技术骨干人员多数具有顶尖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学习和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代工企业的工作经验 [2] - 国际化优势:在中国与新加坡均设有实验室,同部分国际巨头长期合作 [2] 公司发展规划 - 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紧抓国内半导体发展机遇,在先进制程、先进封装、高性能芯片、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等领域持续布局 [2] - 重点加强车规级芯片失效分析、可靠性分析领域的布局 [2] - 积极拓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新领域,向更加综合的检测分析厂商发展 [2] - 通过国内多点布局,扩大客户辐射范围,通过实验室的标准化复制模式,实现业务的快速拓展 [2]
利好刺激,这一板块直线拉升!
证券时报· 2025-03-25 04:28
A股市场表现 - A股市场上午低位震荡 主要指数总体表现低迷 [1][7][8] - 行业板块涨幅前五:煤炭、电力、运输服务、交通设施、供气供热 [9] - 概念板块涨幅居前:超导概念、核电概念 [10] - 新股胜科纳米盘中涨幅一度超过240% 成为上午最大亮点 [2][11][12] 胜科纳米业务分析 - 公司定位为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实验室 服务半导体全产业链客户 提供失效分析、材料分析、可靠性分析等检测实验 [12] - 业务价值体现在加速客户研发进程、提升产品性能指标及良品率 被喻为"芯片全科医院" [12] - 全球布局:新加坡总部 苏州、南京、福建、深圳、青岛实验室 马来西亚服务团队 [13] - 累计服务全球客户2000余家 包括高通、博通、卓胜微、华虹集团、日月光、京东方等头部企业 [13] 生育支持政策研究 - 国家卫健委启动2025年人口高质量发展研究 重点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3][14][15] - 研究范围涵盖生育医疗服务、假期、保险、育儿补贴、托育服务、教育、住房、就业等八大领域 [3][15] - 研究目标包括政策效果评估及中长期政策储备建议 [15] - 同步推进生育友好社会氛围建设 涉及婚育文化重构与社会宣传 [16] 港股科技股动态 - 恒生科技指数盘中跌逾3% 比亚迪电子跌幅超9% 舜宇光学科技跌超8% [5][6][17][19][20][22] - 比亚迪电子2024年业绩:销售额1773亿元(+36.43%) 净利润42.66亿元(+5.55%) 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205亿元(+45.53%) [20][21] - 舜宇光学2024年业绩:收入382.9亿元(+20.9%) 净利润26.99亿元(+145.5%) 手机镜头/车载镜头/XR业务为主要增长点 [22][23] - 比亚迪电子新型智能产品收入占比8.78%(155.6亿元) 舜宇光学XR相关业务收入显著增长 [20][22]
打造芯片全科医院,胜科纳米迎来科创板IPO
界面新闻· 2025-03-24 06:47
公司财务表现与增长 - 2020年至2024年收入从1.2亿元增至4.15亿元,复合增长率36.2% [3] - 同期扣非净利润从1889万元增至7266万元 [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1亿至1.2亿元,同比增长26.78%至38.31% [12] - 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净利润800万至1050万元,同比增长26.87%至66.51% [12] 行业模式与市场趋势 - 半导体检测分析服务从IDM模式演变为Labless专业化分工模式 [4] - 全球半导体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市场规模突破30亿美元,预计2028年达75亿美元 [6] - 中国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市场规模2024年超100亿元,2027年达180-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0% [6] - 2023年中国失效分析/材料分析/可靠性分析市场规模分别为27.40/14.07/28.12亿元 [7] 公司竞争地位与业务结构 - 2023年失效分析及材料分析国内收入合计3.26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7.86% [8] - 业务结构:失效分析(19,477.13万元) > 材料分析(13,134.78万元) > 可靠性分析(1,221.82万元) [9] - 可靠性分析业务占比仅3.6%,显著低于闳康(31%)和苏试宜特(50%) [9] - 2023年毛利率54.28%,高于闳康(35.29%)和苏试宜特(26.7%) [9] 技术能力与研发投入 - 2023年研发费用率10.8%,高于闳康(5.53%)和苏试宜特(3.63%) [10] - 大陆首家拥有晶体管级纳米探针分析技术的商业化实验室 [10] - 国内极少数具备3nm制程检测能力的第三方实验室 [10] - 形成20余项核心技术,获得CNAS认可70余项检测项目、CMA认可20余项检测项目 [11] 客户认可与行业荣誉 - 客户覆盖卓胜微、高通、博通、华虹集团、日月光、长电科技、应用材料、京东方等头部企业 [12] - 亚太地区首家获赛灵思官网认可的第三方检测分析实验室 [12] - 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江苏省潜在独角兽企业等荣誉 [11] 发展战略与资金用途 - IPO募集资金拟投向苏州检测分析能力提升建设项目 [12] - 项目主要提升失效分析、材料分析、可靠性分析等服务能力 [12] - 获得毅达资本、丰年资本、海通开元、国科嘉和等知名机构投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