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食用菌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众兴菌业预计扣非净利翻番,38岁副董事长陶春晖年薪182万元、曾是办公室主任
搜狐财经· 2025-07-22 07:54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500万元至7000万元 同比增长86.57%-137.46% [1] - 扣非净利润预计4200万元至5700万元 同比增长105.39%-178.74% [1] - 业绩增长主因双孢菇产品销售价格稳中有升且单品经营业绩提升 [1] - 合资公司天水金兴生物科技投资收益同比增加 [1] - 理财产品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增加约800万元 [1] - 财务费用同比降低 [1] 历史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9.35亿元 同比增长0.21% [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28亿元 同比下降19.77% [3] - 2024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177.15万元 同比下降30.07% [3] 管理层信息 - 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陶春晖现年38岁 本科学历 [3] - 陶春晖2020年至今任副总经理 2021年至今任副董事长 [3] - 2020至2024年薪酬分别为120万元、30万元、210.4万元、226万元、181.6万元 [3]
城市变“型”记①丨“三链”里添加了啥秘方? ——从传统农区驻马店农业向新求变的实践说开去
河南日报· 2025-07-15 23:55
城市转型发展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转变城市发展动力 更加注重特色发展 城市转型发展成为区域竞争关键变量 [1] - 驻马店作为传统农业大市面临传统农业比重过大 产业链条较短 产品附加值低等发展瓶颈 [3] - 驻马店以农产品加工业为突破口 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1750家 加工业产值突破2380亿元 成为河南省万亿食品产业集群重要支撑 [4] 工业思维重塑价值链 - 遂平克明面业年加工小麦100万吨 年产值15亿元 生产800多种面制品 [5] - 正花集团开发4大系列40多种花生零食 品牌价值10亿元 70%产品线上销售 单日销量15000单 [6] - 驻马店食品产业形成粮食加工 油料加工 肉制品加工等门类齐全的现代食品产业体系 成为全国最大调味品和芝麻油生产基地 [6] 农产品精深加工 - 中药材加工成凉茶可增值 小麦转化成结晶葡萄糖等产品可增值5倍 [7] - 驻马店制定多个重点产业链三年行动方案 力争2025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2500亿元 [8] - 金玉锋生物科技年加工玉米200万吨 产出玉米淀粉 玉米油 氨基酸等10多种产品 为药企提供原料保障 [14] 院士经济激活创新链 - 泌阳县与李玉院士合作建成"三物融合"产业研究院 实现食用菌多品种种植和全年无空当种植 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 [9] - 驻马店柔性引进32名院士 拥有2个院士工作站和8个中原学者工作站 将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动力 [11] - "花生院士"张新友培育高油酸花生新品种 平舆县合作培育出世界首个抗裂蒴抗落粒型芝麻品种 [10]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 驻马店提出打造"中国药谷"战略目标 推动农产品加工 畜牧业 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 [12] - 驻马店拥有中药材2000多种 夏枯草产量占全国80% 现有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38家 产业增速和规模居全省前列 [14][15] - 金玉锋生物科技为天方药业等提供玉米淀粉原料 并规划维生素B2 维生素C等深加工项目 [15]
众兴菌业半年净利预增超八成 积极扩产双孢菇年入10.79亿
长江商报· 2025-07-15 23:16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5500万元—7000万元,同比增长86 57%—137 46% [1][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 73亿元,净利润4820 02万元,同比增长38 72% [2] - 2024年营业收入19 35亿元,同比增长0 21%,净利润1 28亿元,同比下降19 77%,扣非净利润9177万元,同比下降30 07% [2] 产品与销售 - 2024年食用菌销售量35 90万吨,同比增长9 01%,销售收入19 33亿元,增长0 08% [2] - 双孢菇产品收入10 79亿元,金针菇产品收入8 38亿元 [1][2] - 2025年上半年双孢菇产品销售价格稳中有升,单品经营业绩同比增加 [1][3] 盈利能力提升原因 - 双孢菇产品销售价格稳中有升 [3] - 确认合资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增加 [3] - 理财产品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增加约800万元 [3] - 财务费用同比降低 [3] 战略与投资 - 生产基地布局战略为"立足西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种植品种发展战略为"以金针菇和双孢菇为主,多品种协同发展" [1][4] - 2024年10月拟投资2 5亿元建设"年产6吨冬虫夏草工厂化仿生培育项目",预计年销售收入2 62亿元,年净利润6500万元 [4] - 2024年11月拟投资5 5亿元建设食用菌产业园,提升双孢菇市场占有率 [4] - 2025年2月拟投资实施"冬虫夏草工厂化仿生培育更新改造项目" [4] - 2025年6月拟投资7亿元建设食药用菌产业园西南总部基地项目,一期投资5亿元,二期投资2亿元 [4] 未来发展 - 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冬虫夏草工厂化仿生培育项目"建设 [5] - 寻找全新产业以增加盈利增长点,提升综合竞争实力 [5]
众兴菌业: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86.57%-137.46%
快讯· 2025-07-14 10:48
公司上半年净利润预计为5500万元至7000万元 同比增长86.57%至137.46% [1] 业绩表现 - 双孢菇产品销售价格稳中有升 单品经营业绩同比增加 [1] - 确认合资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增加 [1] - 理财产品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增加约800万元 [1] - 财务费用同比降低 [1]
老林区有“新看头”
人民网· 2025-07-10 02:11
公司经营模式 - 抚州市利财食用菌有限公司采用"公司+林场+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发展林下经济[4] - 公司已发展4200亩林下经济种植面积[4] - 基地为周边2000余户农户提供就业岗位 户均增收超6000元[9] 产品与技术 - 公司新研发粉色脆耳菌类产品 与传统黑色木耳形成差异化[2] - 基地种植樟芝 岗梅 黄精 茯苓等多种中药材[6] - 采用树装喷灌设备为菌类和中草药提供水分[6][9] 区域产业布局 - 广昌县林地面积1842万亩 森林覆盖率7183%[2] - 塘坊镇发展林下乌鸡养殖 利用单轨小火车喂食[10] - 旴江镇推行"入股+分红"模式 农户以山地入股可获23%分红 期限15年[10] 行业发展现状 - 江西省实施"林下经济三千亿工程" 构建现代化林业产业体系[10] - 全省培育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53家 省级371家[11] - 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6800亿元 居全国第一方阵[11]
泰山天山根连根 鲁疆同心绘新篇——山东对口援疆助力喀什高质量发展纪实
新华社· 2025-07-08 07:52
产业援疆 - 山东援疆引进20余家农业企业在喀什落地,形成特色农业园区和产业基地,打造"南疆菜篮子""英吉沙花卉""岳普湖小茴香""麦盖提红枣"等区域特色品牌 [4] - "鲁疆情"食用菌生态科技示范园采用工厂化立体栽培,总投资6752.87万元,年产值3600万元以上,提供300多个就业岗位,直接受益群众1700户 [2][4] - 新疆领航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年产值达1.2亿元,带动就业近200人,其中少数民族员工占多数 [5] - "十四五"以来受援县产业园区落地企业134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9万余个,少数民族就业占比80%以上 [6] - 山东援疆实施"大仓东移"项目,建设"前置大仓"解决喀什农副产品"出疆难""出疆贵"问题 [4] 教育医疗援疆 - 山东援疆实施千名大学生支教计划,选派1100名教育人才赴喀什,打造"泰山班"教育品牌 [9] - 设立专项助学基金资助5280名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 [9] - 喀什地区中医医院在山东援疆医疗专家帮助下从1个临床科室发展到6个,日接诊量从几十人增至最高600余人 [9] - 山东援疆选派医疗领域人才开展"组团式"援疆,提升当地医疗水平 [9] 生态改善 - 山东援疆累计投入1.3亿元助力麦盖提县防风固沙生态林建设,使风沙天气从150天以上减少到不足50天,年降水量从56.5毫米增至110毫米 [12][13] -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探索盐碱地改良和沙漠土地种植技术,树立"治沙返耕"新典范 [13] 文化润疆 - 山东援疆投入7600余万元打造足球基础设施,举办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 [14] - 建设英吉沙县国学书院等1200多处国学文化设施,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 [16] - 对英吉沙土陶文化、小刀文化进行整体规划提升,建设沙漠文化主题星空营地 [16] - 推动创作展现喀什地域风情和民族团结的文艺精品 [16]
众兴菌业: 国浩律师(北京)事务所关于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之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7-07 12:13
股东大会召集与召开程序 - 股东大会由董事会召集,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1][2] - 会议通知通过巨潮资讯网披露,明确召集人、时间、地点、审议事项及投票方式 [2] - 现场会议于2025年7月7日下午2:30召开,网络投票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及互联网投票平台同步进行 [3] - 召集程序与召开时间、地点等均与公告一致,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3] 股东大会出席情况 - 出席现场会议股东代表股份153,344,258股,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30.12% [3] - 通过网络投票股东代表股份7,934,294股,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1.56% [3] - 中小投资者参与投票股份占比2.05%,其中现场投票占比0.06%,网络投票占比2.05% [3][4] - 出席人员资格及召集人资格均经核查合法有效 [3][4] 议案表决结果 - 关联交易议案获99.22%同意票通过,反对票占0.71%,弃权票占0.07% [4] - 中小投资者对该议案同意票占比85.28%,反对票占比13.34%,弃权票占比1.39% [4] - 关联股东高博书、刘亮、周进军依法回避表决 [4] - 表决程序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计票流程符合规定 [4][5] 法律意见结论 - 股东大会召集、召开程序及表决结果均符合《公司法》《公司章程》规定 [5] - 出席人员资格合法有效,表决程序规范且结果有效 [5]
好想来”母公司又遭减持?量贩零食巨头的“小烦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14:26
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漳州金万辰拟减持不超过180万股,占总股本0.9594%,减持价格依据市场价格确定 [1] - 减持前漳州金万辰持有2466.34万股,占总股本13.15% [2] - 6月高管减持计划已完成,三人减持均价分别为171.67元/股、170.49元/股、171.29元/股 [3][4] 股价表现 - 去年8月初股价在17-18元区间,相比减持均价涨幅约10倍 [5] - 7月4日收盘价164.77元,当日下跌0.87%,近3个交易日累计下跌12.89% [10][11] - 当前市值305.38亿元,市盈率60.82倍 [11] 业务转型 - 原为食用菌研发生产企业,2021年4月上市 [5] - 2022年8月成立南京万兴开展量贩零食业务,初期营收5亿元 [6] - 2023年10月整合四大品牌为"好想来" [7] - 2024年量贩零食营收317.9亿元,同比增长262.94%,净利润8.58亿元 [7] 门店扩张 - 2024年门店总数达14196家,覆盖29个省级区域 [7] - 当年新增门店9776家,主要采用加盟模式 [7][8] - 加盟政策为"0加盟费、0管理费、0服务费",单店前期投入约47万元 [8] - 店铺毛利率19%-20%,定位社区低价零食 [8][9] 发展战略 - 2025年计划继续推进门店网络良性增长,强化加盟商支持 [10] - 将通过供应链协同降本和消费者需求洞察实现规模效益平衡 [10]
研判2025!中国鹿茸菇行业市场政策、产业链图谱、生产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市场集中度较高[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4 01:36
核心观点 - 鹿茸菇作为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健康食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尤其受城市居民和中高端消费群体青睐 [1] - 2023年我国鹿茸菇产量达19.31万吨,同比增长79.49%,2024年产量有望突破30万吨 [1][10] - 行业上游包括菌种、农林废弃物等,中游以工厂化种植为主,下游涵盖食品加工、保健品、餐饮及家庭消费 [8] - 政策环境利好,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食用菌产业发展,包括乡村振兴、冷链物流建设等 [5][7] - 行业集中度较高,工厂化日产能40吨以上企业共11家,头部企业如贵福菌业日产量达190吨 [12] - 未来趋势包括出口量增长、深加工产品开发(功能性食品、药品等) [20] 市场概况 - 2023年鹿茸菇产量19.31万吨,同比增79.49%,2024年预计突破30万吨 [1][10] - 产区集中度高,贵州、山东、福建、江西、四川五省产量占比超70% [1][10] - 主要消费群体为城市居民和中高端消费者,需求驱动来自健康意识提升 [1][10] 政策支持 - 2022-2025年国家发布《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等政策,支持冷链物流、菌种研发和产业融合 [5][7] - 2024年《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发展食用菌产业,加强种质资源保护 [7] 产业链分析 - 上游:菌种、农林废弃物(木屑、棉籽壳等)、生产设备 [8] - 中游:工厂化种植为主流模式,占比提升,效率高且质量稳定 [8] - 下游:食品加工、保健品、餐饮及家庭消费 [8] 竞争格局 - 工厂化日产能40吨以上企业11家,头部企业贵福菌业日产量190吨,江苏鸿升180吨/日,山东农发菌业100吨/日 [12] - 代表企业贵福菌业投资超5.5亿元,建成日产36万斤鹿茸菇的智慧化生产线 [15] - 江苏鸿升拥有多项专利技术,涉及菌种培育、智能监测系统等 [18][19] 技术与发展 - 工厂化率持续提升,种植设备和技术升级推动产量增长 [1][10] - 企业研发投入加大,如江苏鸿升开发鹿茸菇菌株分子标记、原液提取装置等专利技术 [19] 未来趋势 - 出口市场将拓展至欧美,国际竞争力增强 [20] - 深加工产品开发加速,包括功能性食品、美容保健品、药品等高附加值产品 [20]
记者手记丨授人以“菇”——中国食用菌技术让埃塞人的餐盘更丰富
新华网· 2025-06-26 09:12
行业分析 - 埃塞俄比亚食用菌行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当地传统观念认为野生蘑菇具有毒性不可食用,但中国技术引入后消费习惯正逐步改变[3][5] - 埃塞俄比亚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适宜食用菌栽培,且可利用农牧业副产品如秸秆和牛粪作为原料,形成循环经济模式[10] - 食用菌产业具有低耗高效特性,能创造就业机会并改善生态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方向[10] 公司运营 - 塔德塞农场当前拥有4个大棚,单棚面积200-300平方米,种植品种包括平菇、榆黄蘑、杏鲍菇等[10] - 农场日产量超1000斤(约500公斤),产品通过皮卡运输至亚的斯亚贝巴超市和菜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状态[1][3] - 农场因管理优势成为当地食用菌种植者的学习标杆,并计划继续扩大培育规模以满足市场需求[10][12] 技术合作 - 中国援埃塞高级农业专家组提供全链条技术支持,涵盖原料处理、菌种制作、菌袋培养及出菇生产等环节[8] - 专家组已为当地5个食用菌农场提供技术指导,并推广适应当地气候的新品种[8][12] - 2024年8月中国派出8名农业专家赴埃塞,开展食用菌及菌草等领域的培训与示范村建设[12] 市场趋势 - 食用菌消费群体从在埃华人扩展至本地家庭,需求增长显著[3] - 平菇等品种因生长周期短、营养价值高,在改善当地饮食结构方面潜力巨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