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预制菜
icon
搜索文档
预制菜争议持续发酵,餐馆如何打消食客顾虑?
新华网· 2025-09-17 00:34
预制菜定义与范围 - 国家六部委联合通知明确预制菜是以食用农产品为原料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且不添加防腐剂的预包装菜肴 不包括主食类食品和餐饮企业自建自用中央厨房产品 [2] - 预制菜必须符合全程冷链要求 且需通过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 该定义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行业范围 [2][3] - 连锁餐饮企业自行制作并向自有门店配送的中央厨房菜肴不属于预制菜范畴 仅限预包装商品进入市场流通的产品被认定为预制菜 [2][3] 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超74,000家 产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4] - 大型企业设有中央厨房和集中采购配送中心 硬件设备与制作流程较规范 而小企业因缺乏标准体系存在质量管控问题 [4] - 2022年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 预制菜质量问题主要包括菜品变质腐败(242%)、食材不新鲜(226%)和内含异物(194%) [4] 食品安全与健康问题 - 行业目前缺乏国家标准和准入门槛 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并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4][5] - 预制菜可能存在高盐高脂问题 且因加工损耗和二次加热导致营养流失较现制菜肴更显著 [5] - 需通过建立健全标准体系 明确生产工艺及储运要求 并通过技术升级改善菜品还原度与保鲜度 [5] 消费者认知与权益保障 - 江苏省消保委调查显示 781%消费者反映线下餐馆使用预制菜未提前告知 656%消费者认为餐馆应当履行告知义务 [6] -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者对预制菜享有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餐馆未明示使用预制菜涉嫌虚假宣传和消费欺诈 [6] - 国家通知明确要求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制度 行业协会建议通过明厨亮灶等方式主动公示菜品信息 [6][7] 监管与标准化进展 - 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专家审查 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7] - 新标准将首次把餐饮门店使用预制菜的情况纳入信息披露范畴 为行业监管提供统一规范依据 [7] - 专家建议通过设置准入门槛 加强监督检查生产工艺和卫生环境 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5][7]
预制菜陷入舆论漩涡,相关A股上市公司遇波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00:04
行业概况 - 预制菜行业高度渗透餐饮行业 相关企业数量较多范围较广 包括专业预制菜企业和从农牧水产、冷冻食品、现制餐饮跨界企业[2] - 行业整体承压 受舆论质疑及B端餐饮场景消费疲软影响 充满不确定性[1] - 行业面临标准不一、消费者接受度低等问题 包括食品安全事件曝光和反预制菜联盟成立等挑战[4] 市场表现 - A股预制菜概念公司股价出现波动 部分公司转跌 部分公司继续上涨[1] - 预制菜板块上市公司整体毛利率持续走低 从2018年20.07%降至2024年13.79%[4] - 预计2030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6749亿元 十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超10% 呈现"大行业、小公司"格局[7] 企业业绩 - 味知香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3.43亿元同比增4.70% 归母净利润3194.68万元同比降24.46% 2023年就进入瓶颈期[3] - 安井食品上半年营收76.04亿元微增0.80%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5.79% 为上市以来首次中期净利下降[3] - 国联水产上半年亏损5.4亿元 总营收16.51亿元同比降18.36% 归母净利润同比降3180.50% 毛利率为-2.89%[3] - 西安饮食上半年营收3.07亿元同比降12.08% 归母净利润亏损5416.69万元 为连续第四年亏损[4] 政策监管 - 各地区预制菜法规标准逐渐完善 广东省已出台8项省级地方标准 上线全国首个预制菜相关标准[6] - 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 即将公开征求意见[7] - 预制菜身份将有国家统一定义 餐饮门店使用预制菜情况将首次纳入信息披露范畴[7] 发展前景 - 预制菜是现代食品工业发展产物 有利于提升餐饮行业整体运行效率[6] - 行业发展趋势不变 增长空间广阔 发展方向不会改变[8] - 具备渠道触达能力强、产品品牌优势突出和供应链完整的公司更具发展潜力[7]
“躺枪”的预制菜都是科技与狠活儿吗?
科技日报· 2025-09-16 23:22
行业监管与政策支持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多部门于2024年3月发布通知 要求提升预制菜关键技术创新研发水平 包括鼓励企业联合科研单位开展气调保鲜 精准保鲜与品质调控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1] - 政策着力解决风味衰减难题 并创新非热加工 微生物控制 微胶囊包埋 营养与风味稳态化等技术工艺以减少营养成分损失[1] - 团体标准不断完善 对预制菜原辅料 产品标准 生产技术等作出规范 通过标准和监管鼓励规范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 技术创新与成本影响 - 水产品在液氮锁鲜技术下无需添加防腐剂即可在-18℃环境下保存12个月以上 解冻后口感和营养成分流失较少[1] - 技术创新对企业需要成本 市场环境对科技创新影响巨大 若公众将预制菜与低价菜划等号则滥用添加剂 卫生不达标但成本畸低的产品会大行其道[2] - 鼓励企业推进高标准建设洁净车间 引进自动化生产线等现代化进程以形成良性发展格局[2] 营养成分与添加剂争议 - 设计严谨的营养成分对比试验表明 在现代冷链技术和锁鲜工艺后预制菜营养成分损失不多 甚至比剩菜表现更好 对防腐剂依赖大幅降低[3] - 以西红柿炒鸡蛋为例 预制菜与从早晨放到晚上的菜在胆固醇 维生素 微量元素等方面对比显示损失较少[3] - 通过AI支持的智能化计算方法可计算食品原料到加工食品的营养素损失 企业将加工过程植入AI算法后可测算营养素损失[3] 消费者知情权与技术透明度 - 热点事件中讨论信息不公开问题 最可信的信息公开是把检测主动权交给消费者[4] - 通过区块链技术 溯源条形码技术等让消费者通过手机充分了解信息并依据透明信息判断价值与价格[4] - 消费者可自由用脚投票 技术手段支持透明化信息获取[4]
西贝道歉,老罗却突然收手:我瞬间明白了他能还清8亿巨债的原因
新浪财经· 2025-09-16 20:14
罗永浩个人行为分析 - 在西贝预制菜风波中放弃对创始人贾国龙的诽谤诉讼和十万元悬赏爆料 因不愿近两万名员工受影响[2][6] - 历史上多次维权行动包括砸西门子冰箱、抗议旺顺阁498元鱼头定价、揭露披萨店使用烂菜叶 均以消费者利益为核心[4][13] - 此次虽停止诉讼但承诺继续通过律师协助消费者维权并监督西贝十月份整改情况[11][12] 行为动机与价值观 - 行动出发点始终为消费者群体利益而非个人利益 追求行业对消费者的整体诚意而非个人补偿[10][13] - 具有"超越性价值"驱动的使命感 表现为拒绝在直播带货中销售假货或使用套路[15][16] - 核心精神为"倔强的善良":对抗强势企业但保护普通人 体现克制与利他主义[19][20] 公众信任与商业影响 - 通过持续维护消费者权益建立人格信用 直播带货偿还8亿元债务的关键因素为信任而非营销技巧[23][24][32] - 行为模式形成稀缺性口碑 将"刺头"形象转化为"铁头"的公信力标签[30][31] - 社会意义在于推动企业制度改善 刺头行为被视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不可再生资源[34][35] 行为模式特征 - 坚持真实原则:错误时道歉 不轻易承诺未确定事项 优先保护普通消费者而非企业[25][29] - 以硬刚强势企业著称但保持底线 在可能波及无辜员工时主动终止对抗[6][19] - 通过长期一致性行为建立影响力 即使存在争议仍获得大众支持[21][36]
苏州市味知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6 19:19
股东大会基本信息 - 会议于2025年9月16日在苏州市吴中区郭巷淞芦路1778号公司会议室召开 [2] - 会议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表决方式 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3] - 公司全体5名董事、3名监事及董事会秘书均出席会议 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列席 [4] 股权及表决情况 - 截至股权登记日2025年9月9日 公司总股本138,000,000股 回购专用账户持有1,380,052股 [2] - 本次会议有表决权股份总数为136,619,948股 [2] - 会议无否决议案 [2] 议案审议结果 - 《关于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及制定、修订部分制度的议案》获得通过 [5] - 该议案为特别决议议案 获出席会议股东所持有效表决权数量的2/3以上通过 [5] 法律见证情况 - 本次股东大会由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鹏鹤、张凡见证 [6] - 律师认为会议召集、召开程序及表决结果均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 合法有效 [6]
预制菜概念股ESG相关报告披露率为45% 专家认为提高透明度是关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11:46
预制菜行业ESG披露现状 - A股预制菜概念31家企业中14家披露ESG相关报告 披露率为45% [1][3] - 14家披露企业中仅4家公布范围三碳排放(金龙鱼、双汇发展、安井食品、春雪食品) [2][4] - 行业ESG评级分布相对均匀 A级9家 B级9家 C级8家 D级5家 [3] 碳排放披露情况 - 14家披露企业中8家公布范围一和范围二碳排放 [4] - 范围三碳排放涉及物流运输、委外加工及上游供应链 是预制菜企业碳足迹重要构成但披露率低 [4] - 头部企业金龙鱼通过多式联运模式打造绿色物流生态 [4] 食品安全与健康管理 - 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于2025年2月实施 对食品添加剂使用作出更严格规范 [5] - 双汇发展以2020年为基准 2030年目标减盐12000+吨、减脂3000+吨及减糖5000+吨 [5] - 新希望全年未发生产品召回及负面事件 金龙鱼实施"五强四零"质量战略 [5] 供应链管理实践 - 金龙鱼实现供应商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 将ESG要求纳入供应商考核体系 [7] - 新希望成立供应商管理委员会及专门执行部门 完善供应商评审机制 [7] - 安井食品中小企业采购支出占比28.59% 采购交易单量占比36.2% [7] 行业透明度建设 - 专家指出预制菜行业需通过高标准披露建立消费者信任 [1][3][6] - 10家企业使用"可持续发展报告"或"ESG报告"名称 4家仍沿用"社会责任报告" [3] - 企业重点披露议题包括产品安全与质量、供应链管理及气候变化应对 [3][7]
ESG信披观察 | 预制菜概念股ESG相关报告披露率为45% 专家认为提高透明度是关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11:42
行业ESG披露现状 - A股预制菜概念共有31家企业 其中14家披露ESG相关报告 披露率为45% [1] - 14家披露企业中仅4家公布范围三碳排放数据 分别为金龙鱼 双汇发展 安井食品和春雪食品 [2][4] - 行业ESG评级分布相对均匀 A级9家 B级9家 C级8家 D级5家 [4] 碳排放管理实践 - 14家披露ESG报告的企业中有8家公布范围一和范围二碳排放数据 [4] - 预制菜企业的范围三排放涉及物流运输 委外加工及上游供应链 是碳足迹重要构成但披露率低 [4] - 金龙鱼通过多式联运模式和多维智能信息管理系统打造绿色物流生态 [4] - 新希望优选环境友好型包装材料 减少包装废弃物产生 [4]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控 - 行业重点关注产品安全与质量 供应链管理和应对气候变化等议题 [3] - 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于2025年2月实施 对食品添加剂使用作出更严格规范 [5] - 新希望全年未发生产品召回事件及产品负面事件 [5] - 双汇发展以2020年为基准 计划到2030年实现减盐12000+吨 减脂3000+吨和减糖5000+吨 [5] 供应链管理机制 - 金龙鱼实施供应商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 将商业道德 环境保护等要求纳入供应商考核体系 [7] - 新希望成立供应商管理委员会和专门管理部门 统筹供应商准入评审工作 [7] - 安井食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作用 报告期内中小企业采购支出占比28.59% 采购交易单量占比36.2% [7] 信息披露与透明度建设 - 行业ESG报告命名存在差异 10家使用可持续发展报告或ESG报告 4家仍使用社会责任报告 [3] - 专家指出提高透明度是重建公平竞争的关键 阳光化生产可守护消费者信任 [1][8] - ESG披露被视为将透明度和信任同时交给市场的制度安排 [8]
每经热评丨罗永浩收手、西贝认错,狂欢的舆论可否为“悬崖边的企业”让出一条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10:32
事件概述 - 西贝因预制菜争议于9月15日发布致歉信 承诺10月1日前完成九项整改措施 包括使用非转基因大豆油及多款菜品改为门店现做 [1] - 网络大V罗永浩放弃进一步追究西贝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呼吁理性对待企业问题 [1][2] - 舆情虽未完全消退 但各方形成良性互动共识:舆论监督推动行业进步 企业整改促进品牌修复 [1][2] 企业应对措施 - 西贝承认生产工艺与顾客期望存在较大差异 提出打明牌做透明企业的品牌修复策略 [1] - 整改举措包括调整食用油原料及烹饪方式 体现立正挨打的认错态度 [1] 舆论环境影响 - 舆情危机可能导致品牌迅速衰退 案例包括钟薛高因火烧不化事件线上销量骤降及线下渠道瘫痪 [4] - 农夫山泉曾因创始人卷入网暴漩涡导致市值一度腰斩 经历九死一生的经营波动 [4] - 西贝背后关联18000个家庭 企业存亡影响广泛就业与社会财富创造 [5] 行业共识形成 - 舆论监督应避免网络暴力式穷追猛打 需与企业整改形成建设性互动 [2] - 企业家精神需被保护尊重 民营经济经营困难与网络攻击行为仍存 [5] - 良性舆论环境是营商环境组成部分 消费者权益与企业可持续发展需平衡 [5]
吴世春:为什么我一直不投预制菜?
创业家· 2025-09-16 10:28
之前的预制菜、共享单车、社区团购,我们一个都没投。 为什么? 人多、扎堆的领域,我们一般不投。 因为但凡是门槛很低、风口型的企业,我觉得是社会财富巨大的浪费,一堆人"杀"进去其实都 赚不到钱。 风口型领域、名牌赛道,都利于大厂。 以下文章来源于i黑马 ,作者i黑马 i黑马 . 让创业者不再孤独@i黑马 最后,预制菜、短剧的钱,是不是都交给了抖音? 创业者一手拿投资人的钱,另一手就去抖音上面买流量了。 所以, 稀缺性,非共识的无人区, 才是我们未来投资的关键。 这也越来越需要投资人的独立判断。 比如, 新行业投资窗口期很短,更需要"直觉+经验+加码策略判断"。 对于新行业,我们也不想搞懂它,只要你能自圆其说,把我们说服,我就愿意给钱。 当你能够继续跑出来,我们再继续加码。 吴世春 梅花创投合伙人、黑马加速导师 就像当时参半的创始人,跟我讲他的牙膏故事,成功的"骗"到我了。 其实他当时做牙膏没做成,又去搞了一个排气,排气也没做成,后来又搞漱口水。 当时本来我要投另外一家企业,但他说春哥别投,投给我,又成功"骗"到我了,我就投给他 了。 现在,「参半」火了,一年卖20多个亿。 甚至,深圳的市领导,把参半誉为"深圳新 ...
罗永浩向西贝开炮后,预制菜反倒藏投资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9-16 07:08
事件概述 - 网络名人罗永浩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因西贝是否使用预制菜发生公开争议 争议一度升级至可能对簿公堂的程度[2] - 该事件引发公众对预制菜使用透明度和食品安全的广泛关注 并可能推动国内预制菜产业规范化发展[2][3] 事件发展脉络 - 9月10日罗永浩在微博发文吐槽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 价格贵且体验差 同时呼吁立法强制餐馆明确标注预制菜使用情况[4]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态度强硬否认使用预制菜 并宣布将起诉罗永浩 罗永浩回应欢迎起诉并悬赏10万元征集证据[4] - 9月12日西贝采取应对措施 包括全国门店上线罗永浩同款菜单 开放后厨参观 发布《致顾客的一封信》详细拆解13道菜品制作流程[4] - 受风波影响 贾国龙透露西贝日营业额出现显著下滑[4] - 9月14日贾国龙在行业交流群中态度软化 承认应对方式有错 表示西贝将打明牌 向胖东来学习透明服务[4] - 9月15日罗永浩决定放弃对贾国龙发起法律诉讼 同时取消10万元征集证据计划[6] 行业影响与监管反应 - 事件引发监管层关注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9月15日表示已关注到相关信息 正进一步了解情况[6] - 由国家卫健委主导制定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专家审查 即将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7] - 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定义与范围[7] - 《通知》明确预制菜不添加防腐剂 并强调消费者知情权与选择权 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10] - 新国标草案规范更完善 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预制菜定义 聚焦食品安全底线 明确不添加防腐剂等强制性指标 同时对分类 原料 加工工艺 贮存运输及检验方法作出全面规定[10] 市场反应与资本表现 - 政策动态反映在资本市场上 9月15日同花顺A股预制菜概念指数上涨0.99% 多只相关概念股大幅上涨[7] - 日本预制菜市场成熟度高 渗透率达75%以上 人均预制菜年消费量达23.5kg[10] 机构观点与投资机会 - 华鑫证券认为标准明晰后 餐饮门店预制菜使用情况将首次纳入信息披露范畴 加强行业自律 头部品牌有望通过规模效应扩大市占率[10] - 财通证券认为国家层面推动预制菜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力度和速度将加大加快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发挥规模企业和头部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11] - 中长期明示制度将推动供应链透明化 具备品牌 合规 研发能力的头部预制菜企业将获得更多餐饮客户信任 挤压小散乱企业空间[11] - 财通证券看好餐饮供应链方向 推荐安井食品 立高食品 锅圈 宝立食品 千味央厨[11] - 随着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 预制菜行业正步入更加透明 规范的发展新阶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