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美容
icon
搜索文档
锦波生物(832982):2025H1公司营利双增,期待凝胶新品和功能性护肤品放量
华源证券· 2025-08-26 08:3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 18亿元 14 10亿元 18 33亿元 对应PE分别为36倍 26倍 20倍 [5][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营收8 59亿元(yoy+42 43%) 归母净利润3 92亿元(yoy+26 65%) 主要受益于医疗器械和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增长 [5][6][12] - 新获批"注射用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凝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通过自组装自交联技术实现制造方式和作用机制创新突破 [5] - 定增引入战略投资者养生堂 募集资金20亿元 用于人源化胶原蛋白FAST数据库与产品开发平台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预计在研发 生产 商业化等多领域形成协同 [5][7][23][24] 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收从1 61亿元增长至14 43亿元(CAGR+72 9%) 归母净利润从0 3亿元增长至7 32亿元(CAGR+118 8%) 毛利率持续维持在80%以上 [6][12] - 2025H1医疗器械业务收入7 08亿元(yoy+33 41%) 毛利率95 04% 其中单一材料医疗器械收入6 45亿元(yoy+34 70%) 毛利率96 83% [6] - 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收入1 21亿元(yoy+152 39%) 毛利率70 78% 其中复合成分功能性护肤品收入1 02亿元(yoy+182 85%) [6] 业务进展 - "薇旖美"品牌产品已覆盖终端医疗机构超4000家 新产品获批后预计将进一步扩大机构覆盖和销售团队 [5] - 2025H1取得发明专利授权14项(含国际专利4项) 完成人体胶原蛋白原子结构解析1项(9UFG) [6][21] - 国际化布局取得进展 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获得泰国医疗器械注册许可 功能性护肤品获得美国和沙特阿拉伯认证 [5] 行业地位 - 是国内唯一拥有重组胶原蛋白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企业 已获批三款产品(冻干纤维 溶液 凝胶) 形成独家准入壁垒 [19] - 与动物源胶原蛋白产品(双美生物 斐缦医药等)形成差异化竞争 [19][20] 研发规划 - 持续深化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应用开发 拓展皮肤科 妇科 泌尿科等领域研发 [9][21] - 开展其他型别胶原蛋白(如重组XVII型 V型)研发 部分产品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21][22]
用“创新”突围 领航美丽经济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6 00:43
行业政策与平台建设 - 中国化妆品原料信息平台上线 提升行业透明度、创新能力和监管效率 [5] - 全国五大美丽健康产业集聚区联合发布《美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北京宣言》 [1][12] - 昌平区实施研发投入、人才引进、知识产权保护等突破性科技政策 构建"政产学研用"创新生态 [6] 产业集群与发展规划 - 昌平区美丽健康企业达164家 产业收入连续四年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长 [1] - 形成"一核、三园、四高地"总体规划 小汤山美丽智造园一期2026年6月投用 [8] - 建设合成生物制造转化加速中心、丹纳赫北部创新中心等多元平台 畅通实验室到产业线通道 [9] 技术创新与研发突破 - 化妆品新原料获批备案2款、进入审批通道2款 形成科研成果30余项 [5] - 爱美客皮肤填充剂市占率全国第一 "濡白天使"和"嗨体"单品年销售额超10亿元 [5] - 发布全国首个化妆品个性化服务人工智能数字系统(AISPS) 实现AI量肤适配 [11] 企业发展与资本运作 - 政府产业基金对尚捷优蓝战略投资4000万元 提供研发和转化资金保障 [7] - 并联审批爱美客1.9亿美元收购韩国丽臻生物 实现1日发证5日备案 [9] - 知蜂堂"蜂博园"工业旅游8个月接待游客7万人次 带动消费1.2亿元 [12] 产业融合与消费场景 - "北京礼物"新增美妆时尚品类 兰阙京彩明颜系列护肤品成功入选 [11] - 佳莲美城升级为美妆研学休闲餐饮多元体验地标 片仔癀体验店开业 [11] - 推动"美丽健康+工业旅游"融合 蜜蜂主题工业旅游线成热门研学线路 [12] 人才培养与引进 - 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昌平职业学校率先开设化妆品专业 建设"3+2"人才贯通培养体系 [10] - 尚捷优蓝成功引进高端研发人才 享受人才公寓及子女教育配套支持 [7]
医疗美容板块8月25日涨0.48%,华熙生物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1124.53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5 08:53
板块整体表现 - 医疗美容板块当日上涨0.48%,跑输上证指数(涨1.51%)和深证成指(涨2.26%)[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1124.53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4843.84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3719.31万元[1] 个股价格表现 - 华熙生物领涨板块,收盘价57.32元,涨幅0.95%,成交量6.97万手,成交额3.98亿元[1] - 爱美客收盘价193.01元,微涨0.22%,成交量5.25万手,成交额10.06亿元[1] - *ST美谷下跌0.62%至3.22元,锦波生物下跌1.04%至316.46元[1] 资金流向分布 - 爱美客主力资金净流入572.73万元(占比0.57%),游资净流出3609.35万元(占比-3.59%),散户净流入3036.62万元(占比3.02%)[2] - 华熙生物主力资金净流入478.82万元(占比1.20%),游资净流出1069.13万元(占比-2.69%),散户净流入590.30万元(占比1.48%)[2] - *ST美谷主力资金净流入72.97万元(占比2.59%),游资净流出165.36万元(占比-5.87%),散户净流入92.38万元(占比3.28%)[2]
【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附投融资事件、产业基金和兼并重组等)
前瞻网· 2025-08-24 01:13
投融资规模趋势 - 医美行业投融资规模先升后降 2013-2016年投资事件和金额波动上涨 2016年达19起事件和13.53亿元峰值 2018年投资金额达23.74亿元近十年顶峰 2017-2025年投融资事件波动下降 2024年仅3起事件和1.5亿元 2025年上半年仅1起事件和0.3亿元 [1] 投融资轮次特征 - 行业投融资轮次集中在早期阶段 主要集中于天使轮和A轮融资 因行业具有较强创新性和技术壁垒 早期企业能在特定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和竞争优势 [2] 投融资区域分布 - 投融资集中在北京和广东地区 截至2025年6月北京累计49起 广东23起 四川和上海分别为12起和9起 [4] 投融资方向 - 投融资方向聚焦医美平台建设 [6] 典型投融资案例 - 2021-2022年主要投融资案例包括:MIRA天使轮千万级人民币(2022) 思元医疗A轮未透露金额(2022) 美丽田园战略投资398万人民币(2022) 美械宝战略投资数千万人民币(2022) 美相医药A轮数千万人民币(2021) inFace菌菲斯Pre-A轮数千万人民币(2021) 新里程战略投资数亿人民币(2021) 蛋壳肌因A轮4000万人民币(2021) 联合丽格D轮数亿人民币(2021) 希愈医疗战略投资数千万美元(2021) [9][10] 投资主体构成 - 投资主体以资本类机构为主占比73% 包括星汉资本和三泽创投等 实业类投资主体占比27% 包括格力电器和小米集团等 [10] 产业投资基金状况 - 产业投资基金较少 仅发现2家相关私募基金 成都兴创和医疗美容产业投资基金(2022年成立) 成都朗姿武发医疗美容产业股权投资基金(2021年成立) [13][14] 兼并重组特征 - 中游企业横向收购扩大规模成主流兼并类型 典型案例包括:康哲药业收购旭俐医疗100%股权(2021) 昊海生物收购欧华美科64%股权(2021) 新氧收购奇致激光未透露股权(2021) 苏宁环球收购伊尔美港华80%股权(2016) [15][16] 行业投融资总结 - 医美行业投融资波动变化 集中在北京和广东地区 以资本类投资机构为主 中游并购重组是扩大规模的主要手段 [17]
朗姿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为全资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22 22:50
担保事项概述 - 朗姿股份为全资子公司四川晶肤医学美容医院有限公司提供1,000万元人民币连带责任保证担保,用于向中国银行申请借款 [5] - 担保事项已通过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及2024年度股东大会批准,在年度担保额度范围内无需重新审议 [5] - 担保期限为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年,担保范围涵盖主债权本金、利息、违约金及实现债权费用等 [7] 被担保方基本情况 - 四川晶肤为朗姿股份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主营医疗美容服务及预包装食品销售 [6] - 公司由朗姿医疗管理有限公司100%控股,不属于失信被执行人 [6][7] 担保额度使用情况 - 2025年度公司批准对外担保总额度30.50亿元,其中对资产负债率≤70%子公司担保额度24.00亿元,对资产负债率>70%子公司担保额度6.50亿元 [2] - 截至公告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余额10.92亿元,占2024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39.18% [2][7] - 对合并报表外单位担保余额3.60亿元,占2024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12.92% [2][7] 风险控制状况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未发生逾期担保、涉诉担保或因担保被判败诉需承担损失的情况 [3][8] - 当前对资产负债率超70%企业的担保余额仅1,000万元(北京莱茵服装有限公司)[2][7]
昊海生科股价微跌0.19% 半年报显示营收净利双降
搜狐财经· 2025-08-22 15:0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2日收盘价57.48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19% [1] - 当日成交量11747手,成交金额0.67亿元 [1] - 公司总市值133.69亿元,市盈率31.67倍 [1] 公司业务概况 - 专注于医疗器械与医疗美容领域的生物科技企业 [1] - 核心产品覆盖眼科、整形美容与创面护理、骨科、防粘连及止血四大治疗领域 [1] - 属于上海板块上市公司,同时被纳入富时罗素指数和沪股通标的 [1] 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3.04亿元,同比下降7.1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1亿元,同比下降10.29% [1] - 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9.6%,净利润同比下降12.3% [1] 分业务收入变动 - 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收入下降16.8% [1] - 眼科产品收入下降18.61% [1] - 防粘连及止血产品收入实现59.61%增长 [1] 分红方案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 [1] - 预计总派发金额9149万元 [1]
爱美客股价上涨1.83% 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引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8-22 11:2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22日15时29分最新股价为192.58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83% [1] - 当日成交量为49534手 成交金额达9.44亿元 [1] - 主力资金当日净流入2306.28万元 近五日累计净流入3684.39万元 [1] 主营业务与产品结构 - 主要从事医疗美容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核心产品包括溶液类注射产品和凝胶类注射产品 [1] - 产品应用于非手术类医疗美容领域 为下游医疗机构提供产品和服务 [1] 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 - 实现营业收入12.99亿元 同比下降21.59% [1] - 归母净利润7.89亿元 同比下降29.57% [1] - 此为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半年度业绩下滑 [1] 核心产品销售情况 - 核心产品"嗨体"收入下滑23.79% [1] - 核心产品"濡白天使"收入下滑23.99% [1] 公司重大事件 - 收购韩国REGEN公司后卷入代理权纠纷 [1] - 面临16亿元索赔 [1]
医疗美容板块8月22日涨0.94%,爱美客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537.43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2 08:46
板块表现 - 医疗美容板块当日上涨0.94% 领涨个股为爱美客收盘价192.58元涨幅1.83% [1] - 上证指数上涨1.45%收于3825.76点 深证成指上涨2.07%收于12166.06点 [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 华熙生物下跌0.21%收56.78元 *ST美谷下跌0.61%收3.24元 锦波生物下跌1.36%收319.80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1537.43万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1006.26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531.18万元 [2] - 爱美客成交额达9.44亿元 华熙生物成交额3.80亿元 锦波生物成交额3.54亿元 [1] - 成交量最高为*ST美谷8.72万手 华熙生物6.75万手 爱美客4.95万手 锦波生物1.11万手 [1]
SISRAM MED(01696) - 2025 H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21 13: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1 655亿美元 同比下降19% 主要受北美高利率和消费疲软影响 [8][14] - 国际销售渠道同比增长71% 亚太地区表现突出 增长176% [10][14] - 毛利率为60% 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 主要因产品结构向高端专业设备倾斜及北美收入贡献下降 [15] - 调整后净利润为1200万美元 同比下降281% [16] - 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为6010万美元 财务状况稳健 [1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医美产品仍是最大收入来源 贡献1377亿美元 占总营收832% [16] - 注射类产品收入增长2801%至1440万美元 占比从27%提升至87% [16] - 核心能量设备业务保持强劲表现 特别是Alma Harmony和Alma Hybrid平台 [7][8] - 注射类产品组合在关键区域商业化取得进展 包括与Allura的合作 [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北美市场受高利率和消费疲软影响表现不佳 [8][14] - 亚太地区表现亮眼 泰国和韩国市场推动176%的增长 [10][15] - 泰国成为东南亚注射类业务战略枢纽 [10] - 中东地区6月因地缘紧张导致部分收入延迟 [1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从能量设备领导者转型为医美生态系统的全面合作伙伴 [4] - 推出Universe Skin by Alma 全球首款AI辅助护肤系统 [5] - 推进Alma IQ智能皮肤分析平台的全球化 [6] - 在中国大陆筹备Dexify(全球首个肽驱动肉毒杆菌)的上市 [7][12] - 扩大Revance真皮填充剂和Profylo生物刺激剂在关键市场的销售 [12] - 全球12个直接运营点提供业务优势 覆盖80多个间接市场 [10][2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宏观环境挑战包括高利率和消费疲软 但公司展现出韧性 [9] -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开始缓解 预计下半年业绩将改善 [11] - 新订单量同比增长 预计下半年收入和净利润将更强劲 [11] - 北美市场压力仍存 但亚太和其他国际市场增长证明商业模式优势 [18] 其他重要信息 - Universe Skin by Alma在北美成功推出 结合AI技术 [5][11] - Profilo在泰国取得显著增长 准备充分是成功关键 [21] - 韩国市场因钛提升概念获得良好反响 [22] - 日本市场仍处于早期渗透阶段 [23] - 直接销售占比85% 略低于前期因北美业务调整 [25]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亚太地区高增长原因及各国表现 - 泰国因Profilo推出取得显著增长 准备充分是关键 [21] - 韩国因钛提升概念获得良好反响 [22] - 日本仍处早期渗透阶段 正在建立销售团队 [23] 直销比例及未来直销市场计划 - 直销占比85% 略降因北美业务调整 [25] - 近期无新增直销市场计划 专注现有12个直销点 [26] 北美市场表现及毛利率压力 - 北美下滑因高利率导致融资审批延迟和消费疲软 [32][33] - 毛利率下降因产品结构向高端设备倾斜及北美收入占比下降 [34][35] Profilo在中国进展及专利诉讼影响 - Profilo在中国推进三期临床试验 [43] - Revance与Allergan专利诉讼不影响Dexify在中国上市 [44] 地缘政治影响及Dexify销售预期 - 中东紧张局势主要影响6月末发货 7-8月已恢复 [52] - Dexify预计2025下半年在中国上市 目标3-5年累计10-20亿人民币 [55] 注射类产品差异及业务发展计划 - 产品组合包括肉毒杆菌(Dexify)、填充剂(Revaness)和生物刺激剂(Profylo) [63] - 重点发展AI辅助产品如Universe Skin和Alma IQ [64][65] 2025年业绩指引及Universe Skin功能 - 预计下半年收入和净利润将优于上半年 [71][72] - Universe Skin结合AI技术 提供个性化护肤方案 [5][72]
复锐医疗科技(01696) - 2025 H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8-21 12:30
业绩总结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655亿美元,同比下降1.9%[71]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990万美元,同比下降31.9%[71]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60.0%,较去年下降2.4个百分点[71]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9940万美元,同比下降1.9%[71] 用户数据 - 除北美外,其他地区收入同比增长7.1%[71] - 亚太地区收入为6582.5万美元,占总收入的39.8%[74] - 北美地区收入为5659.7万美元,占总收入的34.2%[74] - 欧洲地区收入为1440万美元,占总收入的8.4%[74] - 中东和非洲地区收入为1550万美元,占总收入的9.3%[74] - 拉丁美洲地区收入为631.7万美元,占总收入的3.2%[74] - 医疗美容产品贡献了总收入的83.2%,同比下降7.8%[80] - 注射剂收入同比增长218.1%,主要得益于地理扩张和加速商业化努力[80] 市场表现 - 北美地区收入下降15.6%,主要由于高利率和消费者信心减弱[75] - 亚太地区收入增长17.6%,得益于“直接销售”战略的成功实施,尤其是在注射剂领域[75] - 欧洲地区收入下降0.8%,尽管整体略有下降,但新EBD平台的需求显著增长[75] - 中东和非洲地区收入下降9.7%,主要受到6月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影响[76]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将实现更强劲的业绩,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在中国推出的两款EBD解决方案[86] - 公司将专注于扩大Alma Harmony、Alma IQ和Universkin的全球渗透率,推动注射剂产品Revanesse和Profhilo在关键市场的增长[86] 费用情况 - 研发费用为8,069千美元,销售和分销费用为8,055千美元,管理费用为63,224千美元,均保持同比持平[82] - 运营费用同比小幅增加70万美元,主要由于“直接销售”扩展战略相关投资[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