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

搜索文档
朱鹤新:通过债券市场“科技板”解决股权投资机构发债期限短、融资成本高的问题
北京商报· 2025-05-22 08:10
政策举措核心内容 - 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旨在通过债券市场创新支持科技创新 [1] - 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 重点服务科技型企业并支持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创债券 [1] 债券市场科技板差异化安排 - 支持发行人灵活分期发行债券 简化信息披露要求 [1] - 允许自主设计含权结构、还本付息条款 减免发行交易手续费 [1] - 组织做市商提供专门报价服务 推动评级机构创新评级方法 [1] 股权投资机构支持机制 - 科技板优先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债 解决其轻资产、长周期导致的融资期限短、成本高问题 [2] -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通过央行再贷款、担保增信、直接投资及地方政府合作分担违约风险 [2] - 工具重点倾斜头部股权投资机构 要求排名靠前且投资经验丰富 [2] 市场进展与规划 - 当前近100家机构已发行科创债券 累计金额超2500亿元 [2] - 人民银行将持续推进科技板建设 完善配套支持机制 [2]
金融机构设计养老产品应着重考量产品稳健性
北京商报· 2025-05-19 16:18
个人养老金制度现状 - 个人养老金制度经过两年在36个城市试点后于去年12月15日推广至全国 [1] - 当前存在"开户热、缴存冷"现象,年轻群体缴存积极性不高 [1] 提升参与积极性的个人层面建议 - 需加强公众对养老积累重要性的认识,普及金融知识和投资工具 [1] - 国家层面和教育机构应推动财商教育和金融素养提升 [1] - 个人养老金具有长期滚雪球效应,需养成每年存钱习惯 [1] 金融机构产品设计方向 - 养老金融产品市场仍处发展初期,现有产品竞争力不足 [1] - 产品设计需以稳健性为核心,避免追求短期高回报 [2] - 可借鉴健康险模式,融入健康管理等增值服务以增强差异化优势 [2] 制度建设优化建议 - 业界讨论集中在提高税收优惠力度和增加领取灵活性 [3] - 可参考国际经验调整纳税时间点政策(缴费时或支取时纳税) [3] - 需扩大覆盖面,当前自由职业者和灵活就业人员因无社保被排除在外 [3]
金融机构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有作为
证券日报· 2025-05-18 14:00
《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意义 - 我国首部民营经济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将于5月20日施行,通过法治手段全面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法律实施将助力民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大研发投入、开拓市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1] - 民营经济发展将促进产业升级、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推动经济社会整体健康发展 [1] 民营经济当前发展状况 - 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发挥重要作用,但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挑战 [1] -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热点,金融行业持续探索畅通融资渠道 [1] 金融行业服务创新方向 - 信贷支持:金融机构需优化信贷政策,降低贷款门槛、简化审批流程、创新金融产品以加大支持力度 [2] - 保险服务:保险机构需构建完善产品体系,针对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风险开发专项产品 [2] - 信息共享:建立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信息对接平台,提高信息对称性以精准服务 [2] - 风险分担:强化融资担保功能,降低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增强对民企支持信心 [2] 政策协同要求 - 需加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与行业企业的协同合作,确保政策措施快速精准落地 [2] - 法治与金融双重助力下,民营经济有望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
全球货币体系走向何方?这场对话给出答案……
国际金融报· 2025-05-18 08:06
全球金融体系重构 - 国际秩序面临美国关税政策等挑战和颠覆 但危机也是重塑全球体系的机会 [4] - 全球经济结构已完成多级化转变 美国重要性下降但仍有影响力 [4] - 发展中国家影响力提升 需要更多选择权和新的多边主义反映新秩序 [4] 新兴经济体崛起 - 美元持有量从73%降至60% 因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份量加重 [5] - 固定收益领域全球央行正调整资产配置 减少美元持有 [5] - 中国推动经济模式转型 从出口导向转向国内消费为基础 [5] 国际合作与危机应对 - IMF和世界银行未来或发挥更主导作用 需与地区开发银行协同 [7] - 地区性开发机构呈现多元化倾向 亚投行等扮演重要角色 [7] - 需重构国际体系形成新联盟 应对全球不平衡引发的危机 [8] 货币体系改革路径 - 推动IMF扩大SDR并纳入更多货币 提升人民币权重构建多元储备体系 [8] - 通过跨区域基建合作如亚洲基础设施银行 助力美国制造业回流 [8] - 美元仍是流动性最强货币 但全球储备货币体系需多元化 [5][8]
以金融活水浇灌东北沃土
经济日报· 2025-05-09 22:09
辽宁省与中央金融机构深化合作 - 辽宁省连续3年与22家中央金融机构在京开展对接交流,旨在推动双方合作共促辽宁全面振兴 [1] - 中央金融机构发挥金融"国家队"作用,为东北全面振兴注入金融活水,同时东北振兴为金融高质量发展创造机遇 [1]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东北全面振兴战略,东北三省正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1] 政银企三方协作机制 - 地方政府需改善营商环境、实施金融失信联合惩戒以优化金融服务环境 [2] - 金融机构应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降低融资成本助企纾困,并丰富科技金融产品支持东北重点产业 [2] - 企业需聚焦主业提升诚信度,防止债务违约,加强经营管理 [2] - 需促进政银企信息互通,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通道 [2] 金融支持重点领域 - 加大对东北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三农"及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 [2] - 试点数字金融服务新模式,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三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融合 [2] 资本市场赋能产业升级 - 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优化股票发行与并购重组制度 [3] - 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支持东北先进制造业企业上市发债 [3] - 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吸引优质长期资本进入东北,推动资本市场扩容升级 [3]
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BaFin)局长:金融机构目前总体处于强势地位;不确定性极高且将持续如此。
快讯· 2025-05-07 08:05
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BaFin)局长:金融机构目前总体处于强势地位;不确定性极高且将持续如此。 ...
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等三类机构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投融资。
快讯· 2025-05-07 04:32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与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1] - 允许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等三类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1] - 募集资金将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融资活动 [1]
2025年4月中资离岸债发行规模约172亿美元,财政部首次在伦敦发行人民币绿色主权债
搜狐财经· 2025-04-30 08:56
中资离岸债发行概况 - 4月中资离岸债总发行规模折合约172亿美元(含增发15亿美元),同比增加26%,环比下降15% [2] - 主权债发行25亿美元,政府债8亿美元,城投债69亿美元,产业债36亿美元,金融债32亿美元,地产债2亿美元 [2] - 剔除主权债和政府债后,中资企业离岸债发行规模约139亿美元,同比增长26%,54家企业发行68只债券,平均单只规模2.04亿美元 [8] 主权债与政府债动态 - 中国财政部在伦敦发行60亿元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3年期利率1.88%,5年期利率1.93%,均低于香港同期限国债利率 [2] - 财政部在香港招标发行125亿元人民币国债,认购倍数3.07倍,2/3/5/15年期利率分别为1.64%、1.65%、1.70%、2.10% [3] - 香港特区政府发行45亿港元3年期债券(利率2.76%)和15亿人民币1年期债券(利率1.73%),投标总额分别达111.63亿港元和111.40亿人民币 [3] 板块发行结构 - 城投债占比40%(69亿美元),产业债21%(36亿美元),金融债18%(32亿美元),地产债1%(2亿美元) [8] - 离岸人民币债券规模46亿美元(环比+24%),平均融资成本4.3%;美元债券112亿美元,平均成本5.85% [10] - 港元计价债券约10亿美元,欧元计价债券4亿美元(国开行利率2.31%,城投平台利率4.2%-6.8%) [10] 城投债细分数据 - 城投债发行规模环比下降11%至69亿美元,40家发行人定价44只债券,单只平均规模1.56亿美元 [12] - 76%城投债在MOX澳交所挂牌,直接发行与担保发行规模各约34亿美元,备证结构仅占1% [12] - 青岛城投发行7.5亿美元债券(利率5.4%)创2023年以来全国可比国企最大规模,福建漳龙发行全国首单地方国企蓝色可持续债券 [13] 产业债与金融债亮点 - 产业债发行36亿美元,港铁公司发行30亿美元债券(含15亿美元30年期),创香港企业20年来最长年期纪录 [16] - 金融债发行32亿美元,农业银行香港分行发行8亿美元债券(SOFR+52bps),认购倍数2.1倍 [17] - 长城资产国际控股发行4.5亿美元债券(利率5.25%),峰值订单25亿美元,超额认购5.5倍 [17] 到期与再融资情况 - 5月将有22只城投债到期,规模约24亿美元 [18] - 地产板块4月融资净额-37亿美元,前4个月累计-123亿美元,5月到期规模31亿美元 [21] 政策与市场环境 - 美联储褐皮书指出关税不确定性导致多地区经济前景恶化,鲍威尔强调可能推高通胀但暂不调整利率 [23]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快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适时降准降息 [23] - 地方政府化债政策持续推进,房企重组进展包括佳兆业、碧桂园、融创等境外债务重组方案获批或推进 [24]